不懼外圍市場暴跌影響,今日(3月10日),A股科技股走強,截至發稿,臺基股份漲停,華力創通、晶方科技、北方華創、中環股份等跟漲。
基金經理:科技行業將成為A股長期投資主線
海富通公募投資部總監周雪軍表示,在政策加碼背景下,周期股和成長股均具備投資價值。其中,隨著5G網絡的持續普及,科技領域依然存在高成長、低估值的投資機會去挖掘。科技成長板塊的細分領域很多,且每個領域的產業鏈很長,所以這裡面的核心資產並不太清晰。即使個別科技標的的估值較貴,但其中也有不少高成長、低估值的投資機會去挖掘。從投資角度來說,我們從能力圈出發,儘可能選擇估值合理的優質公司,然後等待其業績驗證。密切關注相關公司的一季報,借此來評估疫情對公司的影響。
湘財基金總經理助理、投資總監車廣路表示,科技成長仍是長期投資主線。市場短期震蕩不改核心邏輯,科技成長板塊仍是今年乃至未來兩三年的投資主線。當前依然堅定看好科技成長板塊,包括5G應用、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前海聯合基金指出,總體而言,我們認為海外市場的波動對於國內影響相對有限,依舊看好大科技作為全年的配置主線。其中,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產業邏輯不斷強化的新能源、以及有望受益全球供應鏈格局重塑的國產自主可控等科技細分方向,值得重點關注。
博時回報混合基金經理肖瑞瑾表示,科技股的上漲背後是基本面、流動性與宏觀三個層面的共振,疫情不會改變科技行業長期發展趨勢。在資本市場,科技將會是長期投資主線。
科技基金還能上車嗎?
其實從長期來看科技板塊的投資價值不言而喻。長期來看,5G商用催生了萬億市場的新藍海,其引發的新一代AI+雲計算、與特斯拉相關的新能源智能化汽車和以遠程醫療為主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才剛剛開始,未來前景無限,且在國家戰略高度支持及國產替代需求不斷增加的背景下,科技創新也有望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那為何科技板塊短期波動這麼大呢?一方面上周科技股的調整除是受到全球股市的拖累,另一方面,科技作為長期投資的主線,短期股票市場反應的太快太集中無疑是迴避了風險,因此在過快上漲後受黑天鵝事件的刺激迎來劇烈調整,之後又隨著市場情緒的回暖,具備高彈性特徵的科技股又走出一波漂亮的反彈。
當前流動性和情緒催生的市場漲幅面臨著真實業績的考驗,受到結構性壓力的影響科技板塊內部主題已經出現分化,半導體面臨估值壓力,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電子面臨業績考驗,需要加強自下而上的甄別,這都需要投資者具備豐富專業的投資經驗才能篩選出具備投資潛力和業績支撐的「真科技」。
對個人投資科者來說這無疑是一件費心費力又難度頗高的事情。因此通過基金,藉助專業投研團隊的力量,抓住科創投資機遇,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
如何布局科技指數基金?
科技股的投資,難度還是蠻高的。
十五年前翻蓋手機大火的時候大家都看好諾基亞,可沒想到卻是蘋果笑到了最後。再看看近十年,納斯達克100穩穩上漲430%。
這說明投資科技股容易吃力不討好,直接投資科技類指數就好了。
不過科技其實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細化下來有很多種,比如泛科技主題的科技龍頭指數,科技100指數,研發創新100指數,或者細分領域的通信指數、晶片指數、5G指數等等。
要如何在眾多科技概念基金中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呢?看這一份指數基金清單就行:
聊幾個值得重點關注的科技類基金:
科技ETF(515000)
科技ETF跟蹤科技龍頭指數。科技龍頭指數將歸屬於電子、計算機、通信、生物科技的股票入選,並剔除盈利為負和近三年研發投入增長為負的股票,採用市值加權,個股權重不超10%,篩選出50隻股票。
科技龍頭布局了生物醫藥、半導體、通信設備、軟體等多個科技類行業,由於科技龍頭指數編制規則簡單易懂,因此很受投資人追捧,目前科技ETF基金規模已經72億了。
科技龍頭前三的權重股為生物製藥龍頭恆瑞醫藥、連接器龍頭立訊精密、監控領域龍頭海康威視。
5GETF(515050)
5GETF跟蹤中證5G通信主題指數,其跟蹤業務與5G通信技術相關的股票。
根據中國信通院《2020中國5G經濟報告》預測,到2025年,預計中國5G用戶將達8.16億,佔中國移動用戶的48%左右,這也意味著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5G市場,為了滿足這個需求,需要建設1000個5G基站,預計2.5萬億左右,而相關產業鏈也將迎來巨大的市場需求。
目前5G指數核心權重股為立訊精密、中興通訊、三安光電。
這隻ETF更火爆,規模77億。
晶片ETF(159995)
晶片ETF跟蹤國證半導體晶片指數,晶片是信息行業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具有極高的技術壁壘,但是目前國內晶片行業相對國外的晶片行業還處在弱勢階段,《中國製造2025》中提出,到2025年我們的晶片自給率要從20%提高到70%。
晶片作為最尖端的技術領域,趕超美帝的核心轉折點之一,國家必定會傾盡全力去發展相關產業。
一分成長一分估值,目前晶片指數市盈率高達125倍。
晶片指數前三大成分股為匯頂科技、兆易創新、三安光電。
總的來說,科技龍頭更像是「什麼都投」的科技指數,各個高新行業都有涉獵,其成分股也包含了晶片和5G概念的一部分股票,而5G和晶片ETF則是「專一」的指數,只專注一個領域。
所以從容錯性上來看,科技龍頭毫無疑問要比晶片和5G更高,但是特定行情下,可能晶片和5G的表現會更好。
接著我們來看指數的估值和波動性:
近三年年化波動率:
晶片(34.9%)>科技龍頭(29.5%)>5G(28.7%)。
市盈率ttm:
晶片(125.4)>科技龍頭(53.0)>5G(43.1)
從以上數據我們能看到,晶片指數估值最高,風險也最高,科技龍頭的波動居中,5G波動最小,估值最低(其實也不低)。
其實這篇文章不是讓大家去追高,因為晶片指數已經突破上一輪牛市的高位,目前已經處在泡沫積累階段,直接建倉是不建議了。
但是這類指數波動大,成長性高,拿來做基金定投,還是蠻合適的。(財富號)
(責任編輯:DF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