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科技股有捷徑 這些A股公司已被大基金關注(名單)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上海證券報

投資科技股有捷徑!這些A股公司已被大基金關注

李興彩 上海證券報

回顧2019年的半導體行情,大基金投資的上市公司股價蒸蒸日上。讓人不禁感慨,跟著大基金買股有肉吃。

2020年會不會是科技大年?從市場表現及草根調研看,可能性很大。如何選擇A股中硬核的科技股?跟隨大基金的蹤跡無疑是條捷徑。

哪些上市公司將率先成為大基金的「幸運兒」?近期,在互動易平臺,一些投資者已經「問」出來不少「蛛絲馬跡」。

與大基金接洽

有投資者在互動易平臺上提問:聽說公司與大基金接洽了?對此,高德紅外確認:有過接洽。

記者了解到,作為紅外探測器龍頭的高德紅外已經嘗試從軍用向民用領域拓展,公司更是跟華為籤署了合作協議,發力安防和車載領域。

「確認過眼神」,上市公司也玩起了「你懂我」的套路。

當被投資者問及,大基金是否調研過公司時,智光電氣於2019年12月30日在互動易回覆:請關注粵芯半導體公眾號相關資訊。記者翻閱公眾號後發現,原來大基金在短短2個月內已經調研了粵芯兩次。

智光電氣2019年9月23日公告稱,公司投資認購廣州譽芯眾誠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譽芯眾誠」)30%有限合伙人份額,譽芯眾誠持有廣州粵芯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粵芯半導體」)50%股權,公司間接持有粵芯半導體股權。

粵芯半導體為12英寸晶圓製造廠,已經在2019年9月份實現量產。粵芯半導體的產品包括微處理器、電源管理IC、模擬晶片、功率分立器件等。

大基金調研公司了嗎?嘉化能源指引投資者查看2019年12月24日的機構調研記錄。

記者查閱後發現,當天參與調研的機構之一為上海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後者是大基金的子基金之一。

必須提醒的是,在互動易的問答中,不少公司只表明接洽,尚沒有突破性籤約。後面進展如何,還需要進一步跟蹤。

明確說不&態度曖昧

部分公司明確否認與大基金有接觸。比如,麥捷科技就告訴投資者:請不要胡思亂想。沃特股份表示,公司暫未與大基金接觸。

飛凱材料回復稱,公司目前暫未有計劃引入國家大基金二期。

相關焦點

  • 科技股投資火熱 南方基金「硬核科技」主題投資乘風而上
    在此背景下,地處中國「矽谷」深圳前沿陣地的南方基金今年以來積極布局科技產業,挖掘真正具有競爭優勢的「硬核科技」,旗下相關主題基金也取得了靚麗表現。「硬核科技是未來A股投資新旗幟」,在南方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權益)看來,「硬核科技」指的是能夠拿出實實在在有競爭優勢的產品,並通過研發投入,產品品質,技術積累獲取競爭優勢,而不能僅僅依靠商業模式創新。
  • 富國基金李元博:科技股投資王牌獵手的選股哲學
    實際上,在公募基金經理中,由實體產業轉型而來的並不多見,這些有過實體經驗的基金經理在跟蹤行業變化上往往更為敏銳,自下而上通過具體公司發現行業投資機遇的路徑使其在A股市場上「大展拳腳」。入職富國基金的五年時間裡,李元博便用業績證明了自己的投資實力。
  • 百億私募重倉股曝光:馮柳調倉引爆A股 林園、重陽加倉減倉名單
    以此計算,被馮柳加持的海康威視2天大漲13%,市值飆升超470億元。馮柳大幅調倉,青睞安防股高毅資產是國內最大的私募基金公司,業內傳其管理規模已超千億,高毅旗下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其中「民間派」高手馮柳的持倉變化尤其引人關注,馮柳名下產品——「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現身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次數最多的私募產品之一。
  • 金牛基金大咖謝治宇:A股一直是結構性牛市,看好科技...
    和大多數基金經理不一樣,謝治宇對外在因素具有「鈍感」。他把影響投資行為的因素分為兩類,一類屬於內生變量,是通過調研和研究可以理解的因素;另外一類是外生變量,即使花很大精力研究也無法弄清楚,如匯率、海外主要市場走勢、大宗商品表現等,這些因素不會被納入他的投資框架。在具體行業研究上,謝治宇認為,消費、科技、周期行業分析方法各有不同。
  • a股市場下跌,滬股通悄悄掃貨了哪些上市公司股票?
    回顧一周股市行情:在剛剛過去的一周時間裡,上證綜合指數先揚後抑,股民最關注的滬指周一大漲1.86%,讓不少券商證券分析師們興奮地憧憬a股市場大盤指數可以繼續衝擊3400點,甚至突破3458點的今年高點。
  • 基金布局圖浮現 青睞「貨真價實」板塊(附股)
    市場人士表示,尋找貨真價實的板塊與標的已成為當前市場主要的配置方向,但是在堅守績優、價值的同時,基金機構並不固守,而是在市場輪動中多角度尋找投資機會。  機構持股「進退有據」  查閱上市公司中報發現,上半年以來,特別是二季度以來,基金機構持股堅持績優股、價值型投資的主線,配之以抓取階段性市場熱點的特點明顯。
  • 火熱A股推動基金公司密集調研 線上調研致次數陡增
    另外,關注的板塊方面,醫療、科技、消費等備受青睞。在業內人士看來,總量的陡增與疫情期間調研轉至線上不無關係,三季度結構性行情或會更加突出,需挖掘細分領域的機會。長期來看,醫療、科技、消費仍是值得關注的主力賽道。線上調研致次數陡增A股火熱的市場行情下,基金公司參與上市公司調研的熱情也在升溫。
  • 2018年投資重點關注生物醫藥 匯添富生物科技基金成上佳工具
    發展前景廣闊、多項利好助推,生物科技被多家機構看作2018年重點關注的板塊。作為目前市場上唯一一隻專注生物科技行業的基金,匯添富中證生物科技指數基金(A/C:501009/501010)將成為投資布局的上佳工具。
  • 科技股還能領漲嗎?估值太貴成困擾 有基金經理已兩次「賣飛」
    今年以來市場最賺錢的自然非科技股莫屬。雖然今日科技股全線回調,但不少機構人士認為這並不意外,連續的強勢上漲已令部分科技股估值過高。基金人士認為,近期科技股反彈幅度較大、速度較快,短期調整更有利於後期行情的展開,預計調整幅度不會太大。
  • 永贏基金李永興:大科技是未來重要投資方向
    不過,出於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發展的信心,公募基金紛紛選擇自購旗下基金,其中永贏基金於2月4日至2月5日期間以自有資金5000萬元申購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值得一提的是,永贏基金副總經理、分管權益投資業務的李永興也主動申購了永贏旗下偏股基型基金300萬元。站在當前時點,李永興認為,雖然疫情短期會對經濟帶來相對較大影響,但長期而言,A股市場仍具有良好的投資機會。
  • 三大邏輯支撐 科技股再舉領漲大旗!科技主題基金一網打盡 「上車...
    如果看好某一細分領域,可以選擇相應指數基金,但是需要關注指數的成長性,還要關注指數基金的規模和持有人機構,流動性也是個重要的參考因素。  三邏輯支撐 大科技引擎啟動  2019年以來,A股的結構行情主要集中在消費和科技板塊,後者以其高彈性格外受到關注,經歷了這一年多的演繹,可以說「科技慢牛」已深入人心。
  • 數據|國家大基金新增投資興科半導體 三張圖盡收其最全A股投資名單
    《科創板日報》(深圳,記者 莫磬箻)訊,國家大基金又有新動作。近日,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下稱「國家大基金」)新增對外投資,出資2.4億與興森科技(002436.SZ)、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聯手成立廣州興科半導體有限公司建設半導體封裝產業項目,引爆了市場關注。
  • 科技股黯然失色 消費引基金扎堆關注
    但仍有一些半導體行業頭部公司接受了機構調研。 醫藥消費吸引基金關注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眾多公司今年一季度的工作計劃,部分公司選擇將年報披露日期後延。除了近期率先發布年報的公司,在眾多機構調研的目標中,醫療、食品行業的公司頗受關注。
  • 廣發基金劉格菘:挖掘科技股確定性機會
    廣發基金劉格菘:挖掘科技股確定性機會 關注中金在線:
  • 名單來了!社保基金、證金公司、中央匯金三季度持股曝光
    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8日記者發稿時,在已披露三季報的上市公司中,社保基金出現在245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三季度共增持55隻個股,對順周期板塊關注度明顯升溫;證金公司、中央匯金合計持有近580家上市公司股份,持股集中於醫藥和計算機板塊。
  • 基金經理多次「賣飛」科技股 後市靜待估值回落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基金經理多次「賣飛」科技股□本報記者 林榮華 李惠敏 近期科技股的連續上漲已超出不少機構的預期,有基金經理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坦言,市場對科技股偏愛有加,其持有的部分科技股已賣出,但賣出後股價不跌反升,連創新高。
  • 科技股還能領漲嗎?估值太貴成困擾 有基金經理賣飛
    來源:中國證券報今年以來市場最賺錢的自然非科技股莫屬。雖然今日科技股全線回調,但不少機構人士認為這並不意外,連續的強勢上漲已令部分科技股估值過高。基金人士認為,近期科技股反彈幅度較大、速度較快,短期調整更有利於後期行情的展開,預計調整幅度不會太大。
  • 博時基金、紅杉資本等調研了這些個股(名單)
    iFinD統計數據顯示,兩市有73家上市公司披露調研報告,從行業分布來看,被調研公司集中在化工、電子、醫藥生物等行業。  化工和電子兩大行業成機構調研重點國金證券行業分析師楊翼滎表示,建議重點關注兩條主線,其一是聚焦龍頭,市場對於化工龍頭的認知和持倉策略發生了質的變化,而且這一變化在正反饋的驅動下會不斷強化,往後仍看好龍頭的投資價值,建議重點關注萬華化學(600309)、華魯恆升(600426)、揚農化工(600486);另外一條主線是建議關注估值合理的成長標的,建議重點關注龍蟠科技(603906)和中旗股份(300575)。
  • 360私有化回A股:4股直接受益 這些公司最可能成殼(名單)
    首日開盤報價27美元,2014年3月一度超過120美元,較開盤價翻了4倍,截至私有化退市時股價較開盤時仍漲超100%,在美股中概股公司中表現並不差。但如果與在A股上市的科技公司相比,則相差甚遠。  對於多數中概股公司來說,私有化並非終點,登陸A股才是這些公司的最終目標。  在目前A股的發行制度下,登陸A股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提交材料,等待漫長的IPO排隊,二是「借殼」。  據數據,目前證監會已預披露的排隊企業超過700家,如果加上暫未進行預披露但已經輔導備案登記受理的企業,排隊企業將超過1400家。
  • 傅鵬博、張坤、劉格菘、謝治宇等十大明星基金經理重倉股大曝光
    來源:中國基金報最新!傅鵬博、張坤、劉格菘、謝治宇、周應波、馮明遠等十大明星基金經理重倉股大曝光!基金三季報披露已接近尾聲,今日,傅鵬博、張坤、劉格菘、趙楓、謝治宇、周應波、朱少醒、董承非、馮明遠、楊浩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旗下季報集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