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前談景說艾:深山真艾,湘艾一生,健康永相隨!

2020-12-14 雷振梁攝影天地

端午節前談景說艾:深山真艾,湘艾一生,健康永相隨!

--艾草收割。

2020.06.16,下午,應邀隨車趕到新邵大新鄉煙竹坪村的深山中的艾葉生產基地。只見這裡的一大片艾葉生長得十分茂盛。翠綠綠,綠油油的,並散發出一陣陣淡淡的清香。果真是:人間有真情,深山有真艾。

--艾草收割協奏曲韻。

煙竹坪村,地處湖南新邵大新鄉資江西畔的深山之中。這裡四面環山,但山峰俊秀,山巒逶迤,山色秀麗,山景如畫,環境優雅,氣候宜人。不僅是旅遊觀景休閒的好去處,也是種植艾葉草的好場地。氣候與環境十分適應艾葉草的種植與生長。

--收割艾草。

艾葉草,又稱艾蒿、艾草,是我國南方普遍都有的一種植物。據悉:在廣西桂林,還直接用艾葉草的葉子包米飯來做著吃。艾草還可製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隨著醫學領域的不斷拓寬,艾葉的用途已越來越廣。

收取艾葉草。

艾葉草,是一種傳統的中草藥。艾葉防瘟疫有療效,已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曾成為歷史中的防瘟疫的功臣。現代醫學藥理證明艾草是一種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其對病菌有著抑制和殺傷的作用,而且對呼吸系統疾病也有防治的作用。

--擁抱艾草,收穫健康。

艾葉草,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每當端午節時,人們總是將艾置於家中以「避邪」,稈枯後的株體泡水燻蒸以達消毒止癢,用艾葉燻蒸母嬰室可抑制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結核桿菌、大腸桿菌等10多種常見細菌的生長,還可對B肝病毒進行滅活,並且燻蒸後空氣參數可以達到正常,對產婦和新生兒毒性小、刺激小,因此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燻蒸。

彩霞滿天映襯艾草地。

艾葉草,還可以進行艾灸治療。主要以艾為主要材料, 在人體的經絡、穴位或病痛部位進行燻酌灸烤,藉助灸火的熱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從而激發經氣、溫通氣血,達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種方法。進而達到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彩雲映染艾草基地。

艾灸的方法很多, 如灸柱灸、艾條灸、隔物灸等。艾灸可治療高脂血症,改善血脂代謝和糖代謝,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總膽固醇的含量,提高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調整胰島素分泌功能,改善胰島素抵抗,從而達到降脂、降糖的作用。在治療關節炎中,艾灸療法能減輕該病的症狀,消腫止痛, 改善關節晨僵,控制病情發展,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

如果這就是「艾」,

別轉身請把它留下來,

祛一祛溼,除一除寒,

給你生命的溫暖灌溉。

如果這就是「艾」,

別猶豫請把它用起來,

溫經通絡,昇陽固本,

給你內在的真心關懷。

如果你用了「艾」,

你會馬上明白,

躁動的心,鬱結的情,輾轉反側的夜慢慢地,不再來,

身體裡多了溫暖,少了寒冷悲哀,其實這就是「艾」!

如果 艾 匠心出品

煙竹艾葉草地協奏曲。

精彩不容錯過。

樂在其中。

煙竹艾葉草地定格美好。

艾地鼓聲歌聲聲聲悅耳。

大新煙竹,深景艾韻。

相關焦點

  • 端午「艾」文化|繡額朱門插艾人,羞將角黍近香唇
    戰國時期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於此日投水,後來為了紀念屈原的高風亮節,逐漸演變成端午節。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南北迥異,有賽龍舟,舞槐龍,回娘家,送麥饃,飲菖蒲酒,沐蘭花浴等等,十裡風俗不相同。然而,要說端午節最重要和最相近的兩種傳統,千古習俗皆一般,那就是吃粽子和掛艾草。
  • 【石牌風俗文化】端午 —— 菖蒲與艾
    又因菖蒲天中五瑞之首,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便有了「端午佳節,菖蒲作劍,懸以闢邪。後來的風俗則引伸為「蒲劍」,可以斬千邪」,關於端午為什麼要掛菖蒲我問及過祖父,祖父只是說:菖蒲是「水劍」,端午是一年之中最毒的日子,有了「水劍」,方可百無禁忌,諸邪迴避。祖父的回答我似懂非懂,但我還是相信祖父所說的,這或許就是草木皆兵。
  • 鞍山湯崗子康復醫院:端午尋「艾」傳承中醫文化
    古泉湯醫承本草,端午艾香護健康。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前夕,遼寧鞍山湯崗子康復醫院攜手抗疫英雄識艾採艾,傳承中醫文化,共迎端午佳節。此次活動由中國家庭報社、中國針灸協會、鞍山市湯崗子康復醫院聯合開展,通過端午採艾活動體現湯崗子醫院傳承傳統,尊崇中藥的特色中醫文化,通過製做香囊,專家講座、知識問答等方式宣傳艾的知識,通過邀請抗疫英雄家庭體驗獨特的溫泉與艾灸療法,展示湯崗子醫院的康復療養勝地之實。傳承文化和愛心的盛會天清氣朗,惠風和暢。
  • 知艾防艾,告別談「艾」色變
    這一次我們在系列活動中傳遞「艾」的知識。12月17日的信院,紅絲帶隨處可見,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副校長傅永林教授、晉中市計生協秘書長王琴、晉中市各縣區相關部門領及學生代表,在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一同走進屬於信院的「紅絲帶」。
  • 香 艾
    狗尾草、砂引草和葎草,都是十分茂盛,但沒什麼味道;白麻、刺菜和黃花刺茄雖有自己的味道卻不濃烈;黃花蒿、飛蓬的香味確實沁人心脾,但勾魂攝魄的卻是她:香艾!百科說,香艾,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葉銀灰色,花白色,花、莖及葉具有揮發性藥香,葉片味道似檸檬,常被用於製作花露水,擦在皮膚上具有防蚊蟲叮咬的功效。
  • 蘭湯沐身,「艾」暖人心 端午安康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重要的傳統文化節日。仲夏端午。端者,初也。古人紀年通用天幹地支,按地支順序推算,農曆的正月開始為寅月,按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午有著五月伊始的意思;而午時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陽」。
  • 「知艾防艾·健行青春」 桂林大學生迎潮味「識艾」之旅
    11月25日,2020年桂林市高校「知艾防艾 · 健行青春」大學生防艾宣傳在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拉開了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高校系列活動序幕。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防艾形勢面臨新的嚴峻挑戰。今年愛滋病日的宣傳主題為「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 草衣:端午說艾
    【松風閣語】端午說艾端午一早,愛人從山下市場帶回來一把子「艾蒿」,進了門便喊我將艾蒿用紅綢帶綁了,掛在門口去。我將愛人寄過來的「艾蒿」拿在手裡一看就不大對勁,拿在鼻子前聞聞,一股水蒿的清氣,但看到愛人的喜悅我卻並沒有說破,便遵妻命、將「艾蒿」用紅絲帶綁紮好,悄悄的立在街門的犄角。
  • 2020端午尋「艾」線上直播活動圓滿舉行
    近日,由中國家庭報社、中國針灸學會、新華網健康頻道主辦的2020端午尋「艾」網絡直播活動上線,與全國觀眾一起過端午。本次活動的一大特色即是結合了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漢服文化。灸療至少有3000年歷史,根據文獻記載,早期都是使用艾。古人很早就使用艾蒿,距今3000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蒿的記載,《詩經》中也有關於採蒿的記載。燃燒艾葉是古人驅邪避穢、祭祀祈福的方法,將艾葉製作成的艾絨,也是古人製作火繩、保留火種的主要材料,它具有易於燃燒、燃燒緩慢、溫度較低、不起明火、氣味芳香等特點,能夠滿足將艾置於人體皮膚上直接烘烤的需要,使用安全而操作便利。」
  • 端午又至,那些樂山「艾」水的日子你還記得嗎
    一年一度,端午又至如同一個民族的精神安寨無論「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還是「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端午節總是充滿文學情懷與民俗趣味「五月五 是端陽 門插艾 香滿堂吃粽子 灑白糖 龍舟下水喜洋洋」不同地方的民俗可能有所不同
  • 艾 蒿
    從我記事起,家裡每年都會在端午節期間,割上一捆艾草,一小把一小把地插在家裡街門、上房及廚房的門楣上。聽媽媽講,端午插艾蒿是個流傳很久的民俗。相傳在很久以前,水怪想侵佔人們的地方,神仙知道後就用艾蒿和菖蒲做成寶劍,和水怪決鬥,最後神仙奪得了勝利。為了防止水怪再次侵犯人類,神仙就將艾蒿和菖蒲做成利劍撒向人間的房子,驅趕水怪,保護財產。
  • 靈艾:仙氣飄飄的艾草品種
    洞房風暖垂靈艾,神沼波深競彩船。 北宋前期文壇領袖晏殊的《端午詞·內廷》,再次為我們展示了國人端午懸掛艾草的傳統習俗。 在這裡,瀟湘君最為關注的是,宋人懸掛的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靈艾」! 靈艾產自艾山,艾山位於煙臺。是的,就是有蓬萊仙境的那個煙臺,聽地名就有一種仙氣飄飄的感覺有木有?
  • 端午說艾:中醫傳承,艾草留香,你不知道的養生知識
    端午說艾:中醫傳承,艾草留香,你不知道的養生知識來源:藥智網|丘豔貞端午節,按中國傳統習俗,吃粽子,門前掛艾葉,賽龍舟,掛香囊吃五黃是必不可少了的。在此,我們就挑艾葉說說吧!我們農村地方俗稱有艾蒿,艾草,香艾,狼尾蒿子,杜艾葉,灰草等等。艾草在我國古代都有很高的地位,詩經《王風·採葛》中「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採葛為織布,採蕭為祭祀,採艾為治病。因此,艾還被稱為「相思草」。艾草,它可不是一般的草。
  • 知艾防艾,讓我們不再談「艾」色變
    知艾防艾,讓我們不再談「艾」色變 2020-12-24 1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端午為什麼要插艾,原來艾葉這麼牛!
    點上面「脈脈養生」……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有病不求人
  • 螢光夜跑、「艾」心盲盒……用愛防艾,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
    青春有愛,校園無艾小小紅絲帶,連接愛與「艾」。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世界愛滋病日的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中午11時30分,當防艾志願者扮成象徵愛滋病患者的可愛玩偶站在東華廣場時,許多同學都停下了匆忙的腳步,送上自己的擁抱與祝福,並在防艾橫幅上聯合籤名,承諾用愛與善意去對待每一位愛滋病患者。初冬絲絲寒雨從天而降,但「艾」的抱抱卻溫暖了寒冷的校園,成為冬日裡一道充滿溫情與關懷的風景線。
  • 「紅絲帶健康大使」悅悅與長春高校大學生「談性說艾」
    有請專業人士為我們解答......」12月14日,「紅絲帶健康大使」——北京衛視主持人悅悅冒著嚴寒,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中心副主任趙紅心教授、瀋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愛滋病性病防防治科長、主任醫師宋巍一起來到長春,與全省高校千餘名師生代表「談性說艾」,開展「美好青春我做主」2020年紅絲帶青春校園行活動,與大學生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
  • 五月五端午節裡文化到底是什麼?吃粽子還是賽龍舟或者說是門插艾
    端午節裡的文化到底是什麼?吃粽子還是賽龍舟或者說是門插艾端午節,在我的心目中就叫五月五。小時候這樣叫,長大了,也依然這樣叫著。有時候,有人說端午節到了,我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一說起五月五,我就心裡清楚了,明白了,高興了。五月五,是端陽,端午節裡事務忙。門插艾,香滿堂。
  • 老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是什麼意思?三年艾指什麼?
    我們對於艾草最早的記憶應該源自於端午節,因為在古人眼中,艾草是一種具有驅邪氣、保家宅平安的吉祥草,同時,在中醫領域,艾草也很早就向人們展現了它的神奇作用,古語常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這句話的流傳雖然有誇張成分,但不難看出,艾葉在醫用領域具有很高的價值,具體艾草對人體有哪些好處,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是什麼意思?
  • 因為愛 所以防「艾」
    今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今年我國宣傳活動主題是「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為了加強青少年群體防控力度,廣東省暨廣州市「世界愛滋病日」主題宣傳活動再次走進校園。本次主題宣傳活動由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防艾辦主辦,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公安廳、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公安局、白雲區衛生健康局協辦,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州市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白雲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州城市職業學院承辦,旨在更好地攜手應對新冠肺炎、愛滋病等全球範圍內重大傳染病挑戰,營造全民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