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正道是滄桑》原型揭秘

2020-12-20 大河網

  導讀 

  目前,講述國共革命和家國故事的電視連續劇《人間正道是滄桑》正在央視熱播。隨著電視劇的播出,觀眾們似乎從中隱隱約約看到了歷史,於是,就產生了將電視劇主人公與歷史人物對號入座的欲望。那麼,這些電視劇主人公的原型究竟是誰呢?

  從《人間正道是滄桑》中,明眼人可以窺見國共沉浮,閱覽北伐革命至解放戰爭背後的歷史煙雲,更借楊、瞿兩家的命運更迭,感同身受其背後所牽連的社會變遷,乃至不堪言說的正道滄桑。  

  男一號楊立青是陳賡?

  兩分鐘內,繞過一整屋特工,自屋頂懸索入室,手刃出賣中共早期領導人羅亦農的叛徒何家興、賀治華夫婦後,從容脫身——這完全就是正規陸軍的作戰戰術。在暴跳如雷後,負責暗殺和清除上海中共的楊立仁忽然心生恐懼,他知道:弟弟楊立青回來了。

  作為一部正劇,上述這個細節引發了《人間正道是滄桑》擁躉們一連串的聯想和推理:楊立青是誰?有人給出的答案是:大將陳賡。

  陳賡這個黃埔一期學員,13歲即投筆從戎,是蔣介石的得意門生,黃埔軍東徵討伐陳炯明時,曾攜蔣夜行百裡,於蔣有救命之恩,1928年,赴上海從事中央特科工作。該年,中共早期領導人羅亦農因遭叛徒何家興、賀治華出賣,被捕就義。據傳,賀妖嬈嫵媚,柳眉杏眼,怒中帶笑,愁中見喜,見了高級負責者,熱得像團火——可惜熱衷於享受奢華生活,為3000美金的懸賞金就把羅亦農出賣了。羅亦農被捕當日,前來赴約的鄧小平因遲到一分鐘而躲過一劫。

  隨後,鄧小平與李維漢在周恩來應允下下了鋤奸令,陳賡帶領中央特科紅隊,扮演迎親隊,衝入賀房中,將何家興夫婦槍殺。不過,賀治華當時並沒有死,只被打瞎了一隻眼睛,據傳在1938年被國民黨滅口。

  但是,如果簡單地在楊立青和陳賡之間畫上等號,那就略顯粗暴了。事實上,如果單從出身來看,立青的歷史原型是一個多項選擇題。有熱心人一一查閱黃埔三期學員,發現湖南籍畢業生有121人,其中湖南醴陵籍8人。不過,這8人都是國民黨將領,並不符合楊立青後來的共產黨身份。而同期的共產黨員8人中,唯一接近的是湖南人唐天際。此人曾做過湘南遊擊大隊大隊長,參加過中央革命根據地的歷次反「圍剿」,1934年10月參加長徵,與劇中楊立青的經歷相符。

  楊立青原型的另一可能者是蕭克。不過,蕭克的經歷比楊立青可不知強多少倍:25歲當上軍長,抗日前夕任八路軍120師副師長,是一級將領中最年輕的一位,1955年獲授上將軍銜;而且,與常常「耍賴」的楊立青相比,蕭克是眾多開國將軍中唯一寫過長篇小說並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人。

  老師瞿恩是瞿秋白+周恩來?

  如果楊立青曾經「是」陳賡,那麼,在劇中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以及主持中央特科工作的瞿恩,豈非周恩來?甚至從名字上來看,「瞿恩」也隱含了「恩來」的意思。不過,更多的線索卻指向另外一個歷史原型:瞿秋白。

  在《人間正道是滄桑》劇中,瞿恩被其黃埔學生範希亮忍痛槍決,而在真實的歷史中,瞿秋白則為黃埔學生宋希濂所殺。宋希濂後來在一份材料中曾這樣寫道:「將秋白先生處決後,我叫人買了一口棺材裝殮,即埋葬在中山公園的旁側。」

  1935年,瞿秋白於福建被捕。6月18日清晨,瞿秋白被槍決前,更衣,梳洗,神色自若,並作絕命詩:「夕陽明滅亂山中,落葉紅泉聽不窮……」待見蔣介石「就地槍決」的電令,則隨廖祥光至長汀中山公園,信步行至公園亭中,獨享小菜四碟、美酒一甕,酒半言日:「人之公餘,為小快樂;夜間安眠,為大快樂。」隨後出公園,步行至羅漢嶺刑場,沿途手持香菸,用俄語高唱《國際歌》、《紅軍歌》,於某墳墓上盤足坐定後,還回頭對劊子手說「此地很好」,然後高呼「打倒國民黨!」、「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飲彈酒血,從容就義。

  宋希濂為著名的國民黨將領,亦是抗日名將,與瞿秋白有師生之誼。宋在奉命槍決瞿秋白之前,曾多次勸降,終因後者始終不渝而將其忍殺。在《人間正道是滄桑》一劇中,黃埔三期學生範希亮忍痛槍決昔日老師、共產黨人瞿恩,就被認為是對此段歷史的重現。

  有分析說,劇中的瞿恩與瞿秋白同為黃埔教員,有文人氣,是中共元老,但在黨內左傾時即遭冷遇,長徵前被拋棄,導致被俘,就義時年齡相仿。而劇中範希亮與瞿恩關於農民土地改革的問答,簡直就是宋希濂在勸降瞿秋白的對白翻版。還有一個八卦是,瞿秋白的妻子楊之華,與劇中瞿恩的準愛人楊立華僅一字之差。

  此外,也有人認為瞿恩身上有蔡和森和惲代英的影子。

  男二號是蔣介石機要秘書?

  在中共革命史的每一個重要歷史現場,楊立青似乎都有驚無險地「趟」過去了。相比之下,楊立仁一角則欠圓滿。他早年平步青雲,幾乎沒有來由地就深得蔣介石青睞,然後坐鎮上海,指揮中統捕殺共產黨。他有著強烈的救國情懷,早年亦有視死如歸的英氣,但加入國民黨後,則在與中共的周旋中處處受挫,一路敗退;其對愛情追求彌久,卻始終不得良緣。

  從職務上來看,楊立仁的原型應為蔣介石的機要秘書鄧文儀。此公亦是醴陵人,是國軍黨史上默默無聞的大秘書。還有人認為楊立仁的原型是文強。其是文天祥的23世孫(又說為27世),17歲時拜會過孫中山,是毛澤東的姑表兄弟,他的姑母文七妹就是毛澤東的母親。此人先入共產黨,後經歷次波折,脫黨而入國民黨,1949年,在淮海戰役中與杜聿明一起被俘。

  1950年,身為戰犯的文強拒寫悔過書,理由「剽悍」:「我曾任紅一師師長兼政委,毛主席是我表哥,朱德是我上級,周恩來是我老師和入黨介紹人,林彪是我部下,劉少奇家離我家不到20裡路。是他們沒有把我教好,要寫悔過書應該他們寫,我不寫。」

  那些革命麗人們

  在《人間正道是滄桑》一劇中,曾協助哥哥瞿恩從事地下革命工作,後被捕入獄歷經折磨的瞿霞最終沒有選擇初戀情人楊立青,讓後者惆悵終生。此段情節,正是基於共和國第一位組織部女部長帥孟奇的故事。

  1932年白色恐怖期間,帥孟奇因叛徒出賣被捕。在獄中,她受盡折磨,曾因酷刑七竅流血,次年被判無期徒刑,押往南京「模範監獄」,直到1937年才經黨組織營救出獄。帥孟奇的丈夫以為她已經犧牲,在她出獄前另組家庭。此後,她再也沒有成家,因為當她「不能把完美給最愛的人,就用一生來守著心中的缺」。

  據《人間正道是滄桑》的編劇江奇濤稱,瞿霞的經歷集合了多位中共歷史上女革命家的故事,不過,究竟是哪些女革命家,卻語焉不詳。既然如此,那麼,另外一位革命麗人也自然被「借來」對號入座——龔澎。這個出身革命世家的安徽女子是中共第一位新聞發言人,她英文流利、思維縝密、美麗而高貴。1943年,她與新中國前外交部長喬冠華在重慶完婚,毛澤東讚譽他們是「天生麗質雙飛燕,千裡姻緣革命牽」。

  不過,根據《人間正道是滄桑》開頭的說法,因為瞿家母子三人曾赴法留學,因此,瞿霞的人物原型也被認為是中國婦女運動的領袖蔡暢。

  身份明朗的配角

  與劇中主角的「多面人」身份相比,配角們的歷史原型似平明朗不少。

  比如,朝秦暮楚但最終投誠中共的董建昌,在黃埔軍校的原型應該是國民黨元老李濟深(註:建國後為民革中央第一任主席),而在湖南期間的他則應是原國民黨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潛。此外,還有說法稱董其昌的原型人物為朱培德,此人是朱德在雲南陸軍講武堂的同學,二人被稱為「模範二朱」。

  朱培德在東徵、北伐以及中原大戰中都立過赫赫戰功,更在西安事變中成功說服宋美齡和平解決,從而保全了蔣介石,又避免了全國內戰。「八一」南昌起義時,朱德正在其軍中,他覺察朱德的舉動,有意避往廬山。

  至於楚材的原型,明眼人一看即知為陳立夫,後者畢業於美國匹茲堡大學,黃埔時任校長室秘書,南京時任中統高層,究其一生,前半生以淪為國民黨在大陸的替罪羔羊為界,是位政治人物;後半生退守寶島,潛心研究中國文化。

  倒是劇中楊氏一家之主楊廷鶴的原型較模糊。從某種程度上看,他是此劇的靈魂人物,代表了一個失落的符號——所出的子嗣分野國共,最終各奔東西。不過,導演最終借楊廷鶴的一段話,表達了潛在的希望:「過去我們是一家人,將來還是一家人,不論走到哪兒,不論天涯海角、生離死別……人除了血緣,還有情感,可這血緣,有時候並不如情感可靠。這種情感,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愛其實無言啊!」    (據《看天下》)

相關焦點

  • 看《人間正道是滄桑》 網友熱議人物原型
    正在央視熱播的50集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以下簡稱《人間正道》)開播一周後,據權威收視率調查機構統計,截至6月7日,該劇的最高收視達到2.05,是今年央視八套電視劇取得的最好成績。  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一方面真實地再現歷史,另一方面又將歷史變為藝術。
  • 張黎承認《人間正道是滄桑》人物有原型
    「前一陣熱談《潛伏》,近一段熱論《人間正道是滄桑》(以下簡稱《人間》),因為現在面臨信仰的空缺,這兩部劇把信仰、價值、理想的問題重新提了出來。」中國電視藝委會等日前主辦的電視劇《人間》研討會上,20多位專家從題材視角、演員把握等方面進行研討,認為該劇是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作的一次成功創新。
  • 《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楊立青的原型你知道是誰嗎?
    從《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可以看到共和國之前那段風起雲湧的歷史煙塵。革命者們與敵人鬥智鬥勇,驚濤駭浪中盡顯雲淡風輕。從而深刻體會我們生活的陽光正道,歷經滄桑,來之不易。我們這些好事者就喜歡對號入座,楊立青堅定勇敢,他的原型人物之謎引起人們極大興趣。
  • 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立清、立仁兄弟的歷史原型分別是誰
    人間正道是滄桑這部電視劇拍得非常不錯,可以算得上是一部近代史的畫卷了。劇中兩位主人公楊立青和楊立仁,分別為孫紅雷和黃志忠扮演,演得也是非常的出彩,尤其是孫紅雷飾演的男一號楊立青,機智、灑脫、幽默卻又放蕩不羈,同時又有著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出色的個人能力,孫紅雷將這種複雜的個性完美地展現了出來,使得楊立青這個角色成為一個經典的影視劇角色,通過上期的文章我們知道,楊立仁的原型是老蔣的親信,復興社十三太保之一的鄧文儀,那麼楊立青的原型是誰呢?
  • 《人間正道是滄桑》原型人物浮出水面 孫紅雷是陳賡大將
    正在央視熱播的《人間正道是滄桑》憑藉跌宕起伏的歷史故事打動著億萬觀眾,由於劇中角色太過深入人心,於是,大家在欣賞電視劇的同時,也開始把目光投進歷史長河,尋找電視劇中角色的原型人物。經過影迷們你一嘴我一句的拼湊,以及歷史愛好者的積極考證,很多劇中人物的歷史原型慢慢浮出水面了。其中,孫紅雷扮演的楊立青,大多數人都表示跟陳賡大將極像。
  • 想當年|《人間正道是滄桑》:楊家二十四代,中國二十四史
    這是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最想表達的命題之一。瞿恩的藝術原型其實是《紅色戀人》裡的靳,靳由張國榮飾演。這部電影由葉大鷹執導、江奇濤編劇、張黎攝影,私以為在製作這部電影時張黎和江奇濤就已經有繼續深入一步的想法了,這才有了《人間正道是滄桑》。當然《人間正道是滄桑》是另一個母本應該是伊琳導演的革命導演《大浪淘沙》,講述的是一家人在大革命中選擇了不同道路的故事。
  • 《人間正道是滄桑》:交友要交範希亮,嫁人就嫁董建昌
    《大明王朝1566》和《走向共和》兩部國產劇扛把子都出自張黎之手,豆瓣高達9.7分,除此之外,他還有一部豆瓣9.0分的歷史正劇,那就是《人間正道是滄桑》。
  • 真假虛實之間的故事,《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人物
    老周摘要:2009年上映的《人間正道是滄桑》是當年最火的電視劇,即便今天的重播,依然還有不少粉絲。這部電視劇不但情節設計緊密結合歷史事件,而且尤其是人物設定以及演員的表現都很見功底。圖1:《人間正道是滄桑》海報匠心獨具的設計《人間正道是滄桑》以瞿楊兩家從1925年大革命到1949
  • 柯藍講《人間正道》入獄戲 瞿霞後半生有原型
    在央視八套首播的年度大戲《人間正道是滄桑》播出已過半,在昨晚播出的三集裡,柯藍所飾演的瞿霞被抓,並開始了八年的「模範監獄」的牢獄之災,也成了瞿霞與立青最終相愛卻沒有相守的重要原因。柯藍表示,瞿霞與媽媽、哥哥一起留學法國取材於蔡暢的故事,而瞿霞入獄以及最終沒有選擇和最愛的人立青在一起,則是取材于帥孟奇。
  • 人間正道是滄桑:「滄桑」是什麼意思?主席詩詞的高明就在這裡
    人間正道是滄桑,「滄桑」是什麼意思?「滄桑」本意是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就是巨變,翻天覆地的變化。主席作此詩,為何會在末句感嘆人間正道是滄桑呢?理解一首詩,先了解時代背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題解詩題《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這一事件發生在1948年9月到次年1月,解放軍在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都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共殲滅國軍百萬餘人。
  • 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 孫紅雷開始走正道
    由張黎執導,孫紅雷、黃志忠、柯藍、張恆等聯袂主演的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以下簡稱《人間》),在6月2日晚登陸央視。該劇以家族式全景展現手法 ,描述了楊、瞿兩家人面對戰火紛飛時代逐漸走上各自道路的故事。     繼《潛伏》後,孫紅雷再度演繹革命者,不免會被拿來和餘則成比較。
  • 熱播劇《人間正道是滄桑》眾主角命運引發討論
    在有關熱播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以下簡稱《正道》)的論壇中,提前觀看該劇的網友討論得熱火朝天。在精彩的劇情中,滄桑的不僅僅是人間正道,還有愛情,以至於觀眾直呼不理解那個年代的愛情。  要求完美的愛情 瞿霞拒絕立青嫁給穆震方  《正道》中,孫紅雷扮演的立青和柯藍扮演的瞿霞是初戀情人,他們的感情在共同的信仰中更加深厚。
  • 解讀《人間正道是滄桑》:兩種人不適合看(圖)
    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正在央視八套、一套同時播出。劇名出自毛澤東寫於1949年的七律詩《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故事通過楊、瞿兩家五個青年男女在滄桑巨變的大時代中不同的人生脈絡,集中展現了從黃埔時期的國共合作到共產黨順應時代潮流,建立新中國的必然歷史命運。
  • 值得看N遍的《人間正道是滄桑》
    今年是建國70周年,突然想到十年前為紀念建國60周年而拍攝的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人間正道是滄桑》是我為數不多重複觀看的電視劇,劇荒的時候總是會看一看,看一次心裡感慨一次。2009年由張黎執導的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在央視8套首播。
  • 為什麼《人間正道是滄桑》中都說黃志忠演的比孫紅雷好呢?
    由孫紅雷主演,張黎導演的50集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作為一部高分電視劇,很多觀眾是衝著孫紅雷去看《人間正道是滄桑》(以下簡稱《人間正道》)的,不過,很多看過該劇的觀眾說:「這部戲裡演得最好的,不是孫紅雷,而是黃志忠」 客觀地說,除了領銜主演的孫紅雷外
  • 人間正道是滄桑與家國情懷
    初看到《人間正道是滄桑》這部電視劇的名字時,是沒有點進去看的欲望的,總以為是一部政治正確的抗戰片。後來,2年前的某個無聊時間,翻看到了這部電視劇的視頻片段,感覺挺有意思。於是乎打開電視,一本正經從頭看起。第一遍看下來,一時間驚為天人,感覺挖掘了新大陸。
  • 人間正道是滄桑:「林娥」和導演傳緋聞,「立仁」與「瞿霞」私會
    今天要說的是《人間正道是滄桑》的演員們,相信大家對這部電視劇都不陌生。《人間正道是滄桑》在2009年播出,由張黎執導,孫紅雷、黃志忠、柯藍、張恆等主演。許多觀眾都把它奉為戰爭題材電視劇裡的經典之作,豆瓣評分高達9.1分。
  • 《人間正道是滄桑》中楊立青的原型是誰?其實在他身上原型太多了
    《在人間正道是滄桑》中,楊立青無疑是一個藝術形象,因為他身上糅合了多個我軍中高級將領的經歷。他身上有陳賡大將的影子,但不全像。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表達了什麼意思?
    前言「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出自主席的《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其中第四聯的出句,借用了中唐詩人李賀名篇《金銅仙人辭漢歌》中的成句,對句是詩人的原創。
  • 你們知道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中楚材為何自殺嗎?
    電視劇《人間正道是滄桑》是導演張黎的作品,「人間正道是滄桑」取自毛主席《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這部電視劇最近我重溫了一遍,看一次有不同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