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郵輪市場危中有機

2020-12-13 人民交通網

據福克斯新聞網站報導,美國聯邦衛生官員10月30日發布了新的規定,有條件允許大型郵輪在美國水域復航。

其實近幾個月來,國際郵輪市場表現較為「熱鬧」,部分郵輪公司已經或即將復航:10月25日,三井OSK客運公司旗下的日本丸(Nippon Maru)號郵輪駛離愛媛縣新山港,於26日抵達長崎縣佐世保港;10月17日,愛達(AIDA)郵輪旗下的AIDAblu號從西維塔維奇亞出發,開啟為期7天的航程;6月16日海達路德郵輪的率先開啟挪威航線,成為了全球首艘回歸市場的郵輪,接著保羅更高、探索夢郵輪逐步啟航;我國重慶長江黃金遊輪有限公司旗下長江黃金2號也已開啟多條國內航線。

然而,並非所有郵輪都能順利如期復航。日前,公主郵輪公司宣布取消公主郵輪旗下兩艘郵輪於2021年初的環球航線及環南美航線;冠達郵輪和水晶郵輪也陸續宣布取消2021年初部分航次;維京遊輪也取消了今年一整年的航行,並宣布直到2021年才會恢復巡航,因為「最近的事件表明,新冠肺炎疫情的恢復將是零星的,自由跨越邊境的能力仍然需要一段時間」。這意味著,國際郵輪業剛產生不久的復甦苗頭或將因疫情的反覆不確定性而被再度熄滅。同時,「國際郵輪何時才能大面積復航」「郵輪市場現在有什麼機會」再次成為業內人士及廣大遊客熱議的話題。

各公司「花式」復航

國際郵輪協會去年底的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遠洋郵輪的客運量達到3000萬人次,而2018年是2820萬人次,預計2020年將增加至3200萬人次。不過目前看,由於新冠疫情,國際郵輪協會今年的預測目標肯定無法達成。

許多郵輪公司希望儘早復航來減少損失。最早恢復海上航線的是德國本土最大的郵輪公司途易郵輪。7月24日,途易郵輪旗下郵輪「梅恩希夫2號」搭載1200名乘客從漢堡出發開啟北海之旅。郵輪載客率被限制在60%,以便遊客之間保持距離。

「梅恩希夫2號」復航兩天後,雲頂郵輪旗下的星夢郵輪也舉行首航典禮,宣布「郵輪跳島遊」航線正式起航。8月16日,MSC地中海郵輪旗下「MSC地中海鴻圖號」正式回歸,成為地中海郵輪艦隊中第一艘復航的郵輪。9月6日,嘉年華集團旗下的歌詩達郵輪也正式部分復航。

目前全球郵輪復航航線主要集中在地中海、西北歐、東南亞以及日本海域等,世界郵輪航線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北美則還處於停滯狀態。專家表示,在後疫情時代,經營模式已不能僅僅按照疫情前的套路,需要新的思路。

新加坡旅遊局近日表示,將從11月開始運營「無目的地」觀光郵輪航線。為減少停航期間的損失,國外個別郵輪公司還推出了「幽靈船之旅」,即只要支付一些費用,遊客就可以走近處於停工期的空郵輪進行參觀。截至目前,包括瑪麗皇后2號、伊莉莎白女王號和維多利亞女王號,還有P&O郵輪公司的不列顛尼亞號等均已加入「幽靈船之旅」行列。

資深郵輪行業從業者認為,「幽靈船之旅」是一舉兩得,既為沿海地區增添了新的旅遊項目,成為當地吸引遊客的亮點,同時也可通過充分利用閒置資源,彌補郵輪公司的經濟損失。

有專家表示,眼下依舊不是郵輪復航的最佳時機。全球疫情依然快速蔓延,國際上復航的郵輪上依然有疫情案例出現,如之前復航的海達路德旗下羅爾德·阿蒙森號上,158名船員中有36人感染;保羅高更號郵輪在太平洋航行途中,出現一名病毒檢測呈陽性的美國乘客……

景鑑智庫創始人周鳴岐亦表示,郵輪旅遊產品特性就決定了要讓大量遊客在旅途中長期處於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內,而且這種特性很難被調整或改變。因此從當前的情況來看,疫情如果再次反覆,可能會令消費者對於郵輪旅遊安全的不信任感再次攀上高位。因此,復航須謹慎。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葉欣梁認為,各方都在積極努力推動郵輪復航,為郵輪復航作更加充分的準備,助推郵輪行業度過寒冬。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各方都要有耐心和信心。葉欣梁說。

行業智慧化程度提升

雖然郵輪公司通過開發新的產品、融資、賣船等各種手段在自救,但受制於收入模式單一的郵輪業,疫情下,即便是市值高達千億的巨頭也難以找到合適的「救命方案」。不過,大家堅信,寒冬時期,沒有熬過今夜的企業會死亡,只要熬過了今晚,就可以再創輝煌。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旅遊與酒店管理學系副教授林珊珊認為,面對仍在持續的全球疫情形勢,在最黑暗最難熬的日子裡,各大郵輪公司均在積極應對,大部分通過削減開支,縮減業務規模,再融資等措施來維持正常運營,等待市場的重啟。在她看來,郵輪業從業者需要推出有效措施,消除消費者恐慌心理,增強消費者信心,以推進郵輪業走出當前困境、走向復甦。「具體來說,可以進一步完善郵輪行業衛生標準,建立健全郵輪突發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提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推薦提供無接觸式智能化服務等。」

葉欣梁表示,疫情防控形勢穩定後一般會迎來行業回彈期,但郵輪由於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渡過此次難關。各企業需要加強郵輪安全的宣傳,提升遊客對郵輪安全的認知,降低遊客對郵輪安全的擔憂。另一方面,也應進一步推動完善郵輪保險體系。郵輪保險體系是有效應對突發事件的重要基礎,企業及相關部門應設立郵輪突發事件的團體保險,建立風險處置基金,把其作為今後承擔應急公共事件處理的資金源頭,從而減少遊客的擔憂。

同時,還有專家認為,這次疫情也極大推動了旅遊整個行業的智慧化程度,無接觸式智能化服務如利用智能化監控系統測量遊客體溫,使用智慧機器人進行接待、送餐等多場景服務工作等迅速在業界不同場景推廣。智能化郵輪也將是後疫情時代郵輪業發展的趨勢之一。經過這次疫情,有望讓郵輪業的衛生標準和服務水平更上一層樓。

儘管疫情還在擴散,目前全球郵輪復航時間並不好預估,但專家們認為,相對其他的旅遊度假產品,郵輪度假的遊客滿意度和重遊率屬於比較高的,因疫情受到消費停滯、延後的郵輪遊客將在疫情過後迎來爆發式增長。在相對保守的預測情景下,最遲到2022年郵輪業將全線恢復;比較樂觀的預測情景,則到2021年年底前恢復至前疫情水平。

投資門檻降低

全球郵輪業正面臨幾十年來最大的危機,但另一方面也給投資者增加了更多的進入機會。

現在,郵輪公司最大的問題是資金流。為此,一些大型郵輪公司正在賣船。這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郵輪公司嘉年華集團。該集團今年以來虧損嚴重,第三季度淨虧損高達28.6億美元,不得不進一步削減船隊規模。開始時,該集團計劃出售6艘郵輪,之後加碼12艘至18艘。嘉年華集團執行長阿諾德·唐納德表示:「我們會繼續採取積極行動,努力打造一家更精簡、更高效的公司。」

多家旅遊公司甚至不得不關閉郵輪業務。歐洲第三大旅行社集團——德國FTI集團最近就宣布將關閉其郵輪品牌FTICruises。FTI集團發言人表示,疫情對小型郵輪公司的衝擊最大,關閉業務的不在少數。目前,僅在歐洲就有四家小型郵輪公司在疫情打擊下停業。業界人士估計,今年內還會有更多的郵輪公司永久不能重啟。

專家指出,郵輪公司紛紛破產甩賣,意味著現在買下郵輪會很便宜。郵輪價格基本要上億歐元,貴的甚至超過10億歐元,而現在花幾分之一的價錢就能拿下。這比較適合開展郵輪旅遊業務的公司。一些特別老舊的郵輪還可以當作酒店來運營。最近,德國旅遊公司Phoenix將旗下一艘近50年船齡的「信天翁號」郵輪賣給埃及Pickalbatros酒店集團。後者計劃將這艘郵輪作為水上酒店部署在紅海。

此外,中國企業也可投資郵輪製造。專家認為,歐洲郵輪製造業受到疫情以及經濟下滑的影響,需要資金投入。郵輪製造的投資限制目前在歐洲仍較為寬鬆,中國企業可以買下或者入股這些企業。像雲頂香港2016年就收購了德國3家船廠,成立MVWerften造船集團。日前,陷入困境的雲頂香港獲得德國政府1.93億歐元融資,得以讓MVWerften維持運營。

()

相關焦點

  • 國際郵輪公司看好華南市場
    新華社廣州11月16日電(記者印朋、田建川)第十四屆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大會暨國際郵輪博覽會15日在廣州開幕。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郵輪市場正在從高速度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調整期,以廣州、深圳為代表的華南市場正得到國際郵輪公司的進一步青睞。
  • 國際郵輪旅遊淪為「白菜價」 多艘國際郵輪撤出中國市場
    央廣網南京7月27日消息(記者景明 江蘇臺記者孫西嬌)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最近,一批旅遊代理商收到了諾唯真郵輪公司發布的通知:喜悅號郵輪將於明年4月離開中國市場,執航阿拉斯加航線。而在今年2月,歌詩達郵輪旗下維多利亞號離開中國市場,轉投歐洲市場。部分郵輪離場,是中國的郵輪旅遊市場出現問題還是郵輪公司本身定位失準?
  • 國際郵輪在華掀起二線市場爭奪戰
    近日,國際郵輪公司歌詩達與青島國際郵輪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將首次在青島實現常態化運營,而在此之前,歌詩達已經將郵輪布局諸多二三線城市,這其中包含青島、廈門、大連等港口,北京商報記者還了解到,此前,皇家加勒比也試水過廈門、大連等二線城市港口。近兩年來,公司都將新船部署到天津、上海等一線郵輪市場,但由於航線所限,同質化競爭激烈。
  • 國際郵輪旅遊市場年輕化趨勢明顯
    2017 Seatrade亞太郵輪大會11月2日在上海舉行,期間由上海國際郵輪經濟研究中心、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發布的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顯示,國際郵輪旅遊市場年輕化趨勢明顯。  報告認為,中國郵輪市場將在高速發展中逐漸全面轉型走向成熟,全國郵輪旅遊產業發展將更加注重整體性與協調性,更加注重穩健性與持續性,更加注重特色性與差異化。國際郵輪公司對中國郵輪市場的信心將持續提升,中國將持續成為亞洲郵輪經濟的引領者和全球郵輪市場的重要推動者,逐漸成為全球郵輪市場的標杆,創造國際郵輪經濟發展的新規律。
  • 國內機構搶灘郵輪遊市場 「國產」郵輪比國際郵輪便宜一半
    郵輪遊,估計是今年出境旅遊市場最熱門的名詞。近期舉行的第九屆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大會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乘坐郵輪出境旅遊人數有望突破70萬人次。明年在中國經營的郵輪數量將翻番,遊客將突破百萬大關,預計2020年中國將成為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最大的郵輪市場。
  • 行業大咖青島齊聚國際郵輪峰會,共話郵輪市場振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8月3日,2020東北亞郵輪產業國際合作會議暨第八屆中國(青島)國際郵輪峰會在青島開幕。十家國內外郵輪公司以及城市、行業代表和其他國家代表共話疫後郵輪安全、市場重啟等熱點。
  • 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搶佔中國市場先機
    本報訊(記者齊徵)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日前發布2013中國戰略,計劃繼「海洋航行者號」之後,於明年6月將旗下另一艘位列全球十大郵輪之一的「海洋水手號」引入中國,進一步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這不僅使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鞏固了其在中國市場的領先地位,同時也推動中國郵輪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 包船旅行社低價銷售 國際郵輪中國市場騎虎難下
    2018年中國郵輪市場步入調整年,一直不斷加碼中國市場的外資郵輪巨頭突然改變風向,做起了減法,近日諾唯真遊輪CEO弗蘭克甚至嗆聲中國市場缺乏二次消費能力。實際上,郵輪作為歐美高端度假產品,在落地中國後呈現出了「水土不服」的現象,伴隨著國際郵輪之間競爭愈演愈烈以及包船弊端的顯現,中國郵輪市場陷入了冷思考。
  • 祁連國際布局全國有機肥市場
    原標題:祁連國際布局全國有機肥市場   冬季的大西北,寒風凜冽,最低氣溫下降到了零下20多度。
  • 郵輪業何時重啟市場?聚焦第八屆中國(青島)國際郵輪峰會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郵輪旅遊受到巨大衝擊,對高速發展的中國郵輪旅遊業帶來挑戰,疫情結束後郵輪產業面臨市場重啟、信心重振、郵輪航線重新布局以及營銷策略調整等艱巨挑戰。目前中國在嚴格的疫情防控下,社會經濟和居民生活逐漸恢復常態,從全球郵輪市場看,中國郵輪市場有望在內外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率先復甦。
  • 中船集團與嘉年華郵輪集團籤約,宣布進軍郵輪市場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10月15日訊,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與嘉年華郵輪集團,周三(15日)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並宣布進軍郵輪市場,有望加速催生首艘國產豪華郵輪。  第九屆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大會暨國際郵輪博覽會15日在天津開幕,大智慧通訊社(微信:DZH_news)獲悉,上述兩家企業在開幕式現場籤約並宣布:未來兩大集團將強強聯合、攜手開拓郵輪市場。  中船集團是中國船舶(600150.SH)控股股東。
  • 青島郵輪母港深耕郵輪市場
    提起郵輪旅遊,人們大多認為它是一種時尚浪漫的旅行方式,更是一種全新的生活體驗。隨著國內百姓生活質量的改善、休閒度假理念的轉變以及郵輪文化的宣傳普及,越來越多的遊客選擇郵輪出遊,成為一種新時尚。2015年投入運營的青島郵輪母港,從建設時間來看,在國內一眾郵輪母港中是「年輕人」。
  • 國際郵輪預訂超預期復甦 國內市場靜待重啟時
    雖然國際市場似乎出現了郵輪業重啟的曙光,不過,在中國國內,皇家加勒比、歌詩達等郵輪巨頭的相關業務復甦依然遙遙無期。歌詩達郵輪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市場停航時間將暫停至6月30日,而後續何時復航還要看國外疫情形勢。業內專家表示,之前多起郵輪疫情事件讓遊客對於郵輪遊仍心有餘悸,目前行業的當務之急還是要全力消除消費者對於這類旅遊項目的不信任感。
  • 京東發力年末旅遊市場 獨家籤約「千禧號」郵輪
    京東發力年末旅遊市場 獨家籤約「千禧號」郵輪 -極致春節在京東」發布會暨「2015京東春節極致郵輪中國首航啟動儀式」在京舉辦,宣布獨家籤約皇家加勒比國際郵輪旗下高端品牌極致郵輪-千禧號,並推出2月15日至3月1日四個航次的日韓遊線路。
  • 全球郵輪巨頭聚焦中國 細分市場競爭白熱化
    東方網記者曹磊、通訊員楊國璽10月15日報導:昨天上午,國家旅遊局在上海召開2015全國郵輪旅遊推進會。記者從會議上獲悉,中國郵輪旅遊市場正在由粗放式發展向精細化轉型,未來在細分市場上的競爭將更趨於白熱化。
  • 有危就有機?香港海洋公園的「絕地求生」
    4年前,面對2015-2016財政年的虧損時,香港海洋公園行政總裁李繩宗曾表示「有危就有機」。這一次,香港海洋公園能否轉危為安?申請54億港元撥款,香港海洋公園「絕地求生」「香港海洋公園或將倒閉」的消息一出,一石驚起千層浪。
  • 星瀚郵輪Celestyal Cruises喜迎第三艘郵輪加入船隊
    疫情之下,郵輪巨頭嘉年華也開始裁剪旗下船隻,以度過這段停航的時光不過,危中有機,從另一種眼光來看,此時也是入手郵輪,擴充船隊的好時機。 專注希臘的星瀚郵輪Celestyal Cruises就乘此良機從嘉年華郵輪手中購買了歌詩達郵輪旗下的新浪漫號,從而將船隊規模擴大成三艘。 新浪漫號1993年下水,5.6萬噸,可容納1578名乘客。
  • 中船郵輪500億投資提振行業信心 但郵輪市場仍在調整陣痛期
    9月9日,中船郵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船郵輪」)與上海寶山區政府就中船郵輪運營與配套產業基地項目籤訂合作協議,未來十年,中船郵輪計劃運營一支8-10艘左右的中資郵輪船隊,並形成每年2艘左右的大型郵輪研發設計總包能力。為此,它將累計投入約500億元資金。此舉意味著中國開始大力布局本土郵輪生態體系。
  • 郵輪綠皮書:中國郵輪市場進入戰略調整期
    在10月10日開幕的2019 Seatrade亞太郵輪大會上,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國際郵輪經濟研究中心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郵輪綠皮書: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2019)》(中英文版)。
  • 中洋化妝品爭食有機市場蛋糕
    信息時報記者 王曉梅外資品牌頻涉有機緊密布局炒熱市場近日,中國首家Organic+有機家專賣店在北京來福士廣場正式對外營業。Organic+有機家由日化領軍企業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樂雅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投巨資打造,是中國首家匯集眾多進口高端有機化妝品品牌的專賣店——從美膚到護體,從沐浴到護髮,從育嬰到孩童一應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