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開始,長沙酒吧文化的本土化發展由此進入了衰退期

2020-12-12 魚兒讀書會擺尾

酒吧在西方是一個平民化的場所,酒吧文化注重的是社交和公共空間,而在長沙,2008年之後,本土化之後的長沙酒吧,過分屈從於國內的「土豪消費」和所謂的「面子經濟」,酒吧開始提倡更為高端的飲酒方式,如幹邑類酒水的消費,一晚上開上百瓶香檳。年輕人展現自我、溝通交流的酒吧,變成了富裕階層炫富的舞臺,單純的「荷爾蒙經濟」,演變為「土豪經濟」。這是酒吧文化的倡導者所始料未及的。

從2008年開始,隨著長沙酒吧變得「百店一面」,新開的酒吧清一色「中國式酒吧」,長沙酒吧文化與西方酒吧文化,幾乎已經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態,長沙酒吧文化的本土化發展由此進入了衰退期,這種衰退的表現,是以「本土化」為號召的演藝吧和慢搖吧的大批關門歇業為標誌。

換而言之,本土化浪潮衰退的標誌是,本土化的酒吧開始不受市場歡迎,娛樂市場開始期待一種新的文化形態,但這種新形態始終未能出現。同時,長沙酒吧文化本身也開始了逆反,「回歸」成為一種新的潮流,「回歸舞池」、「回歸純飲」成為對以往本土化浪潮的一種逆反,在前一階段的高峰期之後,長沙酒吧文化的本土化已難以為繼,遇到了「本土化瓶頸」。

長沙酒吧文化的本土化過程是以不斷「做加法」、「做拼貼」來完成的。第一階段,是外來文化較為原生態的呈現,而第二階段,則是酒吧文化與長沙本土歌廳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一種疊加,第三階段,酒吧文化則融入了本土的演唱會的文化。

而在第四階段,2008年之後,由於受整個中國經濟增長和消費方式的影響,整個中國熱錢湧動,長沙酒吧文化在前一階段的本土化基礎上,進一步融入了「夜總會文化」、「大哥文化」、「小蜜蜂文化」等非理性、非健康的元素,造就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中國式酒吧」,卻也讓長沙酒吧文化的本土化走入了歧路。

相關焦點

  • 長沙酒吧將傳統庭院文化元素和近代公館元素,與酒吧文化進行結合
    從空間上考察長沙酒吧文化的本土化,本土文化在空間設計上的植入是其重要特徵。長沙別稱「楚漢名城」,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使得各種文化在本土化過程中都不會遇到文化融合時的「素材缺乏」障礙。酒吧文化自進入長沙開始,酒吧內部空間設計上努力融合地方文化元素,始終是大趨勢,在部分長沙酒吧中,地方文化元素甚至成為了整個酒吧的文化主題。
  • 新型的「派對文化」「純飲文化」在長沙酒吧文化中植入
    長沙酒吧文化本土化之後過於大眾、失去亞文化氣質的痛點,應當從本土化過程中汲取經驗,重回「文化疊加」和「文化移植」道路,但這一次,不完全是從本土文化中發掘養料,而是重新把目光投入到本土之外,關注國際流行文化,把外來文化精華引入長沙,實行文化的「二次創業」。
  • 類似「划拳」「猜拳」的傳統飲酒遊戲,被改造後進入了長沙酒吧
    21世紀,除了飲酒方式的本土化改造,酒吧玩樂內容也在發生改變,一些富有長沙特色的遊戲進入了酒吧,例如老虎棒子雞、石頭剪刀布等等。除此之外,長沙酒吧人發明了一些帶著動作的酒吧遊戲,這些遊戲專屬於酒吧的氛圍,帶有濃厚的地域和夜生活色彩,如「海盜船長」、「公雞公雞跳」、「兩隻小蜜蜂」等等。
  • 蘇荷有效運用了小蜜蜂策略後,「小蜜蜂」文化全面覆蓋長沙酒吧
    一種外來文化在實現本土化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與本土文化進行融合,但是,本土文化並不都是文化的精華,也有很多是糟粕。東方文化中的有償陪侍、夜總會文化演化到長沙酒吧文化中形成的所謂「小蜜蜂文化」、崇尚面子的大哥文化,是長沙酒吧文化本土化之後全面庸俗化的顯著表現。
  • 酒吧讓夜長沙嗨起來
    酒吧文化逐漸發展成型「長沙是一個富有青春活力的城市,對現代文化產品有著很大的需求。」魅力四射創始人李志說,魅力四射酒吧是長沙較早進入該行業的酒吧之一。長沙很需要這種娛樂文化,2001年開業時幾乎每天都是爆滿。
  • 長沙酒吧街"大撤退" 化龍池生意敵不過菸酒攤
    而昔日繁華的長沙酒吧,關門的關門,轉行的轉行。  大家管這清冷的經濟蕭條現象叫「經濟寒冬」,可寒冬從何而來?它多久會走?在這「冰冷」的環境下,咱們該怎麼辦?  省社會主義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肖衛說,冬天可能還有一段時間,但春天一定會到來。  酒吧一條街、化龍池、太平街,長沙大大小小酒吧不下百家。
  • 長沙化龍池酒吧一條街噪音長期擾民 環保局回應
    華聲在線10月9日訊 (記者 熊陽浩)近日,家住長沙化龍池的熊先生向華聲在線投訴直通車欄目發帖投訴稱,化龍池酒吧噪音擾民,附近居民不能正常休息,但卻一直得不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和解決。  投訴:一年365天噪音不停 各執法部門互踢皮球  10月7日,熊先生在華聲在線投訴直通車欄目發帖投訴化龍池噪音擾民的問題。他告訴記者,整條酒吧街開始熱鬧起來是晚上八點左右,但每天從吃晚飯時開始,化龍池各酒吧就開門放音樂,聲音很大。「酒吧的服務員開門後一邊吃晚飯一邊放音樂,聲音太大了,我連看個新聞都看不了。」
  • 酒吧文化丨中國酒吧文化發展
    酒吧最初源於歐洲大陸,但bar一詞也還是到16世紀才有「賣飲料的櫃檯」這個義項,後又經美洲進一步的變異、拓展,十年前進入我國,「泡吧」一詞還是近年的事。酒吧進入我國後,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尤其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地,更是得到了淋漓的顯現:北京的酒吧粗獷開闊,上海的酒吧細膩傷感,廣州的酒吧熱鬧繁雜, 深圳的酒吧最不乏激情。總的來說。都市的夜空已離不開酒吧,都市人更離不開酒吧,人們需要在繁忙遺忘,沉醉。北京是全國城市中酒吧最多的一個地方,酒吧的經營方式更是形形色色,生意也有好有壞。
  • 歌廳酒吧小劇場……長沙演藝娛樂業態越來越豐富
    因為長沙歌廳文化根深蒂固的影響,長沙有特色的酒吧也與別處嗨吧、清吧等不同。它可以看作是歌廳的「升級版」,雖然場景和氛圍變了,但核心仍然是歌廳的那一套,主要內容還是歌星、笑星的「秀」,因此被稱為「演藝吧」。當時金色年華演藝中心僅用了15個月便收回了成本,成就了一番業界神話。自此,長沙酒吧行業以「演藝吧」形式迅速發展,聲名鵲起。
  • 化龍池酒吧扎堆同質化 客源少多家酒吧要轉讓
    對往日的輝煌感受更深的是胡鷹,這位頗為儒雅的酒商從2007年11月就開始了化龍池的關注,他是喜力旗下亞洲太平洋釀酒有限公司的高級銷售代表,HeineKen、Tiger等皆是他們公司銷售或代理的品牌。
  • 《2016長沙酒吧娛樂行業發展報告》發布 長沙人最愛清吧
    12月20日,《2016長沙酒吧娛樂行業發展報告》發布,通過逾萬份調查問卷,掃描長沙泡吧客。同日,記者注意到,在3個多月前「謝幕解放西」的樂巢酒吧原址,重新裝修已基本完成;而就在本月初,一家名叫S2的大型酒吧在臨近解放西的坡子街開業。 一些變化正在長沙酒吧、KTV娛樂行業發生。
  • 重走「麻石巷」:長沙酒吧一條街「化龍池」的白天原來是這樣的
    化龍池原名玉帶街,是長沙僅存的幾條麻石路面的老街之一。據說化龍池一帶原本是老長沙善化縣的縣城,善化縣從北宋開始就已存在,因此化龍池也是歷史悠久的老街。但是現在一提起化龍池,很多長沙人腦海裡會馬上想到 「酒吧一條街」。
  • 長沙解放西路「變形計」 酒吧改造為商業街區
    曾經紅火的上上酒吧,日前進入歇業狀態。記者獲悉,數月後,一個新的商業街區將在這裡矗立。這是繼金色年華、可可清吧之後,長沙解放西路上第三家被商業街區「吞噬」的酒吧。當酒吧街遭遇商業多元化,解放西路將何去何從?
  • 長沙歌廳文化精彩依舊?曾風光無限如今只剩4家
    文化產業也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之一,對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省文化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06年到2010年,全省文化產業年均增長20%左右。2008年總產出突破1000億元,跨入全省七大千億產業之列,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5.1%,成為我省又一支柱產業。
  • 陳曉丹:「長沙歌廳文化」的涅槃
    「長沙歌廳蕭條了,琴島、港島都在虧本,現在能堅持的只有田漢大劇院。如果這裡也沒有人了,那長沙歌廳文化真的就消失了。」田漢大劇院總經理於劍光感嘆地說。「我們並不希望外界用『長沙歌廳文化』的舊標籤看田漢大劇院,未來的創新模式才是我們的重點,才值得關注。」
  • AKB的海外擴張與本土化
    原創 三聲編輯部 三聲48系團體在亞洲的擴張代表著一種偶像工業的繁殖方法,其要素有48系成熟的模式和粉絲基礎、新市場的紅利、本土化的困難還有始終沒有消散的地下化危機。
  • 微醺夜長沙,潮酒吧哪家你「醉愛」 - 三湘萬象 - 湖南在線 - 華聲...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金 攝 布局 去中心化,新酒吧全城「開荒」 長沙,「越夜越精彩」,是解放西路留給全國人民的最深印象。21年來,「解放西」因匯聚大小品牌酒吧、KTV等夜場,奠定了夜娛「中心」地位。 而在7月份,大型派對酒吧SOULMATE宣布插旗長沙城南。 「長沙復地活力廣場位於長沙紅星商圈,與人氣商業項目德思勤毗鄰,發展空間巨大。」其品牌執行總經理劉源介紹,紅星商圈是長株潭一體化發展中的一塊 「寶藏地」,娛樂版塊中的大型派對酒吧業態之前尚處於空白,值得挖掘。
  • 從民巷到酒吧一條街,尷尬化龍池
    至2012年,化龍池巷取消低保戶19戶。許多人賺了些錢。    在2008年酒吧文化街建設之初,臨街鋪面的月租大約是1000元到6000元不等,隨著越來越多的經營戶的加入,房東也將租金上漲至10000元到15000元或更高,「甚至有少數房東不遵守合同約定」,強行加租。居民和經營者之間的矛盾,似乎從那時就已開始。
  • 老長沙丨酒吧一條街「化龍池」原來這麼來的,改造後現在成這樣
    化龍池,是長沙的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湘江東岸的天心區古城區。化龍池原名玉帶街,是長沙僅存的幾條麻石路面的老街之一。據說化龍池一帶原本是老長沙善化縣的縣城,善化縣從北宋開始就已存在,因此化龍池也是歷史悠久的老街。
  • 2001年之後,長沙地方特色的音樂元素頻頻出現在演藝吧的舞臺上
    對於資深酒吧玩家而言,判斷一家酒吧的類型,除了裝修、布局、提供酒的品質之外,關鍵是看酒吧主打的音樂類型是什麼。迪斯科舞曲是中國人對於西方酒吧文化最早的印象,其本身是一種電子音樂,萌生於美國黑人音樂的節奏布魯斯、靈歌和芬克音樂,一般以4/4拍為主,具有強勁的節拍,最初是由不知名的音樂製作人創作的。80年代,迪斯科從香港傳入中國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