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研究|吳冠中:石濤就是不擇手段地創造能表達自己感受的畫法

2021-01-10 美術研究

石濤提倡一畫是要確立繪畫的根本認識方式:悟。潘天壽曾說:「石溪開金陵,八大開江西,石濤開揚州,其功力全從蒲團中來,世少徹悟之士,怎不斤斤於虞山、婁東之間?」所謂從蒲團中來,就是從悟中來,這是很有見地的。

藝術家的創造力只有通過悟才能提取出來,在石濤看來,悟是一種無遮蔽的顯現。石濤的「一畫」說是要掘發出深衷的創造力,繪畫創造方式有多種,由感相把握致之者,由理性把握致之者,由技巧圓備致之者,由妙悟可以致之者。在這些途徑中,石濤唯取一徑:悟。用他的話說,就是「此道見地透脫,只須放筆直掃」,「見地」是根本。這個「見地」就是覺悟。此道唯論見地,不論功用。

石濤對前三條途徑皆不取。所謂由感相而致之者,就是他說的「世人形似耳」,在他們的筆下,竹也蕭蕭,花也灼灼,山也赫赫,水也迢迢,似則似耳,美則美耳,然究其竟,乃無靈魂也,人之深心為相所拘,畫淪為徒然形色之具。石濤認為,此不通一畫之弊也。

由理性而致之者,繪畫認識過程的控制者是理性概念,繪畫畢竟不是邏輯理性活動,不少畫家動輒仿某家,法某派,這可以說是成法之理也;動輒在山川花鳥中計較何以是德,何以是仁,何以發揮教化之功能,何以見出人格之高標,這是以理性概念強行拘限山川花鳥,是理的究詰,這樣人的內在生命創造力將會遁然隱去。石濤認為,這也是不通一畫之弊也。由技巧圓足而達之者,是技巧主義的道路,如畫師課徒之類的方式。石濤秉持中國畫學之傳統,強調繪畫是心的藝術,繪畫要表達心靈的獨特體驗,而不是簡單地逞才鬥技,畫道固然離不開技巧,但筆墨只為人所操持,技巧乃為表達人的精神所用,人不是技巧的奴隸,用他的話說,運夫墨,非墨運也,操乎筆,非筆操也。

故石濤認為,奉行技巧主義的道路乃是不通一畫之又一弊也。石濤的一畫,在認識方式上,要建立一種無識之識。他要解除人們習慣的認識方式,擠去「萬」,而達至他的「一」,也就是無。目遇之為色,耳遇之為聲,意辨之為法,等等,都是虛妄不實之識,都是名相之觀,都和真正的繪畫藝術方式有左。所以,石濤所提倡的悟法,就是要超越名相,超越身觀,超越尋常的認識方式。《畫語錄》之《遠塵章》云:「畫乃人之所有,一畫人所未有。夫畫貴乎思,思其一則有所著而快。所以畫則精微之入不可測也。」為什麼思其「一」就能有所著,就能探精入微?因為「一」是澄明的,毫無染著,「一」就是無心,無念。如同《壇經》所說的「於念而不念」。石濤提出的「一畫」說,是要強調他的無念的悟法。

在《畫語錄》中,石濤提出「尊受」的概念。在一定意義上就是要尊崇直覺的洞見。作為直覺洞見的受就是一畫之受。一畫之受,就是直覺,是一種不夾雜任何知識、慾念、情感的純然之受,是對本性的洞見。石濤將其稱為「大受」。小受是差別之受,大受是本覺之受,由感覺到直覺,便形成了石濤尊受說的內在理論結構。石濤雖然強調直覺領受的根本性特徵,但並不由此排斥作為較淺層次的感覺之受。相反,他認為,由一般的感覺之受,推動情感的產生,使心體注目於外在的對象,神迷於心物之間的契合,並且增強心靈的識見,為直覺洞見奠定基礎。在這裡石濤顯示出和佛學的差異,因為在佛學中,一般的感受如大海之泡沫,虛妄不真,是對人本性的遮蔽,而石濤則將其看成導入他的一畫之大受的必要前提。

石濤說:「不過一事之能,其小受小識也,未能識一畫之權,擴而大之也。」一畫之受,是對小受的「擴而大之」,當然這裡的擴大決不是量上的增多,而是本質上的提升,是由表層感受過渡到本然之受,由差別之受過渡到不二之受,由情感之受過渡到無念之受。用他的一聯題畫詩表示,就是「一念萬年鳴指間,洗空世界聽霹靂。」 他說作畫要「善用誤墨,誤者,無心,所謂天然也」,就是受到這思想的影響。

石濤提倡悟,當然來自於禪門,但他並不是像禪門有那麼多的操持,石濤自號鈍根,十分反常地稱自己為小乘客,在唐代以來的禪宗發展史上,很少有人自號為小乘客,在以禪悅相激賞的文人藝術家那裡,更是諱言小乘。但在這些號稱大乘客的文人中,倒是有不少人真的是禪家門外漢。而一身禪病冷如冰的石濤,卻深藏般若智慧,具有大乘靈性,強調智慧觀照,奉行妙悟之方。

石濤在一則題畫跋中寫道:「前人云:遠山難置,水口難安。此二者原不易也,如唐人千巖萬壑頭角十全者,遠山水口之變無一不有。若冷丘壑不由人處,只在臨時間定。」他的兩則題畫詩說得更清楚:「喝棒應當機,豁然開豹露。」 「丘壑自然之理,筆墨遇景逢緣。以意藏鋒轉折,收來解趣無邊。」在這裡,所謂「只在臨時間定」、「當機」、「豹露」、「遇景逢緣」等,都是禪門之語,即禪宗所強調的當下直接的領悟,剎那片刻的真實。

石濤有時將這種瞬間的領悟稱為「鏡中取影」。他在一則畫跋中說:「古人立一法非空閒者,公閒時拈一個虛靈隻字,莫作真識想,如鏡中取影。山水真趣須是入野看山時,見它或真或幻,或是我筆頭靈氣,下筆時他人尋起止不可得。此真大家也,不必論古今矣。」鏡中取影,玲瓏活絡,無所沾滯,自在圓滿,所以別人尋起止不得,因為這是「由臨時間所定」下,是悟入的產物。在這個意義上說,吳冠中先生所說的「石濤所謂的一畫之法,就是不擇手段地創造能表達自己獨特感受的畫法」的理論才找到真正的立腳點。

相關焦點

  • 美術研究|論石濤畫學理論走紅及其原因!
    「四王」畫派完全把持了的,正如清方薰《山靜居畫論》所云:「國朝畫法,廉州石谷為一宗。學一半,撇一半,未嘗全學;非不欲全,實不能全,亦不必全也」[8]等,但影響也僅及揚州一地,所以信奉石濤的鄭板橋有「八大名滿天下,石濤名不出吾揚州」[9]之論;張庚《國朝畫徵續錄》亦謂「今(石濤)遺蹟維揚尤多」[10];黃賓虹、潘天壽則有「石濤開揚州一派」[11]的說法,而揚州一地與偌大的中國相比,
  • 石濤繪畫論:無法而法,乃為至法,人能以一畫具體而微,意明筆透
    古人常不願提及自己師承所屬,想必石濤亦是如此。石濤對繪畫中感受的成分尤為強調,主張創作既是用心的感受通過實際操作的結果,包含了大量的自覺性。並且豪言一畫之法是自己所創,前無古人。所謂一畫之法,並不是死守一種畫法。石濤曾說過,無法而法,乃為至法。吳冠中先生也對此作出自己的解釋:「只求效果,不擇手段,即擇一切手段」。
  • 美術研究|朱良志|《石濤畫語錄》中的「蒙養」與「生活」!
    這裡就將山水畫和蒙卦聯繫起來,和石濤不謀而合。石濤的意思並在於為山水畫的來源攀一個高親,而是要通過「稱名也小,取類也大」的易象,更好地表達自己的繪畫主張。《周易》以乾坤兩卦肇其始,乾為純陽之卦,坤為純陰之卦;又以屯蒙二卦隨其後,屯蒙為對卦,意思互為貫通。屯卦下震上坎,有「剛柔始交而難生」之象,因為「物始生而未通」,彖傳所說的「天造草昧」就表達了這一意思。
  • 美術研究|淺析吳冠中油畫對中國畫表現方法的借鑑!
    吳冠中便是這浩瀚課題中成就突出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風格大都清雅素淨,通古承今,他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大膽強調形式美感的人。他敢於創新,每一次大膽質疑的觀點都能引起畫壇沸反盈天的爭論。他潛心鑽研,將中國藝術的精神熔煉於油畫中,最終成為一名卓越的融合中西繪畫之法的大家。
  • 原來是得清代石濤真傳
    現今山水畫如何改變怎樣才能創造出時代精品?這是當代畫家的嚴峻課題。研究借鑑齊老的成功經驗,對發展當代山水畫有重要意義。齊白石雖然在構圖和造型上完全模仿石濤,但是在用筆和用墨上則完全採用的是自家畫法,與石濤恣肆的筆墨迥異。
  • 石濤繪畫中的時間感讓人體會到生命的律動、它是石濤生命的痕跡!
    讓我們簡短地回憶下中國美術在一百年中的發展脈絡:20 世紀 30 年代的「以西方之寫實革中國畫之命」,50 年代的「改造國畫家」,60、70 年代的「紅光亮」,89 年「中國版」的西方現代藝術大展,2000 年前後的西方後現代藝術思潮中國走紅。在近一百年的美術發展和探索中,從未出現過對自身歷史和傳統深入的研究和思考,這種現狀無不令人匪夷所思!
  • 浙江美術館和杭州市賣魚橋小學共同打造吳冠中美育教室
    杭州賣魚橋小學的「吳冠中美育教室」社團是與浙江美術館在2019年吳冠中先生誕辰100周年之際,經多次實地考察並為學校量身打造的一間美育課堂教室,改造後的教室遍布吳冠中先生作品中的藝術元素。美育教室負責人梅璐琳老師通過對吳冠中的現代水墨畫、油畫、書法作品的欣賞與探究,將其作為研究學習中國水墨畫色彩、構圖以及形式美的重要資源。
  • 中國美術館副研究館員魏祥奇: 今天遠沒有很清晰地認識吳冠中的藝術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現場表示,「吳冠中先生是一位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紮根於現實土壤,矢志創新探索,不斷追求並創造出感人藝術的藝術家,更是我們藝術的榜樣。」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吳冠中一直強調「風箏不斷線」,就是藝術創作不能遠離現實生活,在抽象藝術探索的過程中,要注意不能完全抽象。
  • 吳冠中:速寫是我的手術刀
    ——吳冠中吳冠中,1919年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1942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1947年到巴黎國立高級美術學校,隨蘇沸爾學校學習西洋美術史。吳冠中1950年秋返國。先後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建築系、北京藝術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 大畫家石濤竟沉迷於畫小人
    石濤是中國繪畫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繪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提起石濤,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的山水。其實石濤每天沉迷於畫小人無法自拔,不信您看!你知道什麼叫閒情逸緻嗎?為宣洩胸中「鬱勃之氣」,他常寄情山水,精研書畫,不僅登山涉水,搜集創作素材,還通曉畫理畫法,在畫壇上出類拔萃,敢於從前人理法中探驪得珠,在摹古之風盛行的清初畫界,實為一「奇峰突起」的代表。他一生浪跡天涯,雲遊四方,縱覽五湖三泖,越煙吳月,江南名秀,搜遍匡廬、黃口、華嶽諸山萬千丘壑,乃至遠遊燕、魯眾多勝地,足跡踏遍半個中國!
  • 廣州高考美術集訓多少錢q版動漫人物畫法教程
    廣州高考美術集訓多少錢q版動漫人物畫法教程 ,「jamn」 廣州高考美術集訓多少錢q版動漫人物畫法教程。華南藝考紅旗美術培訓,歡迎您!簡稱紅旗畫室,經過近10年時間的積澱與磨礪。了解廣州高考美術集訓多少錢q版動漫人物畫法教程,來電諮詢。
  • 美術研究|18世紀朝鮮實學者的燕行與西洋美術!
    【內容摘要】18世紀的朝鮮是內部實學思潮和外界西洋文學肆無忌憚地刺激傳統學術秩序的時期,這一現象在藝術領域也不例外。同時,燕行,即在北京的旅行,對建立這種新學術和文化生態起了極大的刺激。本文將重點放在以實學研究為基礎的燕行者如何運用自然科學知識分析西方美術,從而展示18世紀朝鮮自然科學和藝術相關的一面。
  • 吳冠中:你不是思想家,但要成為思想者
    在外在的名利與外界盛讚的包圍中,您怎麼保持自己的清晰? 吳冠中:市場上的價格是不準確的,有炒作的成分。這個社會的心電圖是不準確的,我相信自己的心電圖。保持清晰,就是要遠離這些。我去衛生所打個針,小護士都知道你的畫值多少錢,我不解釋,解釋不清楚,自己心裡清楚就好。
  • 黃慎繪畫藝術研究:石濤、「揚州八怪」對黃慎繪畫風格形成的影響
    石濤作為「四僧」之一,於康熙十七年寓居揚州,此後雖幾度外出,但長期以揚州為定居之地,寓居在揚州時結識了不少畫家,他的繪畫理論是繪畫革新的先行者,在畫家間引起共鳴,也為後來「揚州八怪」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影響廣而深,直至今天石濤的繪畫理論仍被學者們不斷研究。
  • 杭州美術培訓小熊簡筆畫畫法
    杭州美術培訓小熊簡筆畫畫法 ,「jamn」 杭州美術培訓小熊簡筆畫畫法。華南藝考紅旗美術培訓,歡迎您!簡稱紅旗畫室,經過近10年時間的積澱與磨礪。了解杭州美術培訓小熊簡筆畫畫法,來電諮詢。華南藝考紅旗畫室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且教學手法獨特的中青年教師隊伍。
  • 佛山高考美術培訓中心費用小美女簡筆畫畫法教程
    佛山高考美術培訓中心費用小美女簡筆畫畫法教程 ,「jamn」 佛山高考美術培訓中心費用小美女簡筆畫畫法教程。華南藝考紅旗美術培訓,歡迎您!簡稱紅旗畫室,經過近10年時間的積澱與磨礪。了解佛山高考美術培訓中心費用小美女簡筆畫畫法教程,來電諮詢。
  • 一同走進吳冠中的繪畫世界 吳冠中80幅作品在湖南省博物館展出
    吳冠中始終強調藝術作品的社會普及性並身體力行,將自己的作品無償捐贈給了中國美術館、新加坡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浙江美術館、香港藝術館等機構收藏。  20世紀50~70年代以來,吳冠中致力於油畫風景創作,並進行油畫民族化的探索。
  • 畫家史國富——當代山水畫的意境表達
    1000多年來,經過歷代畫家的不斷實踐和創造,山水畫藝術已經發展成為以筆墨為造型要素,融詩、書、畫、印為一體的具有時代性的藝術形式,也是世界美術史上獨一無二的藝術瑰寶。學習、研究和傳承傳統山水畫傳統技法,創作具有時代性的山水畫作品,是當代山水畫畫家的歷史使命。傳承傳統文化,不僅要在形式語言和筆墨技法上下工夫,更要學習和傳承世代相傳的中華民族偉大的文化精神。
  • 美術研究|先立人,再立畫,什麼樣的人畫什麼樣的畫,畫如其人!
    我想和他們對話,我用自己的、當代人的方式和古人對話。我試圖回到他們的精神世界,這樣,我才會有和古人對話的可能。我意識到自己不是一個中庸的人,擔心偏頗會產生膚淺,所以,我有些貪大求全。畫山水前,我看了比較多的書,文史哲的、藝術史和美術理論的,有點博雜,我大概也是一個博雜的人。
  • 吳冠中百年誕辰展——60幅精品「回」故裡
    吳冠中是20世紀後期中國美術史上的代表人物,致力於油畫民族化和水墨畫現代化的努力與探索,其畫風獨特,成就卓著,影響深遠,是當代中國具有國際聲譽的傑出藝術家、教育家。江蘇宜興是著名畫家吳冠中的家鄉。為了紀念吳冠中百年誕辰, 9月21日,由中國美術館、宜興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鄉情——吳冠中百年誕辰紀念展」在宜興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分為「雅俗共賞」「繪畫的形式美」「風箏不斷線」3個板塊,共展出60幅來自中國美術館的館藏吳冠中作品。同時,還舉行了吳冠中藝術研究信息中心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