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鐘炸毀日軍3年油料:1938年2月23日抗戰空襲日軍松山機場

2020-12-10 騰訊網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10分鐘炸毀日軍3年油料:1938年2月23日抗戰空襲日軍松山機場

松山空襲,是日本在二戰中第一次遭到轟炸。

直到1938年2月為止,國軍空軍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中國空軍的實力非常弱小,可以使用的作戰飛機,性能尚且能夠使用只有100多架。

相反,我們的敵人日本,則有著世界排行前幾名的強大空中力量。後來在太平洋上,日軍戰機也曾將美國飛機殺得落花流水。

嚴格來說,從1932年128上海會戰爆發以後,就是日本方面單方面狂轟濫炸中國。

我國的轟炸機多是輕型,只能攜帶一二枚炸彈進行戰場近距離支援任務。大型轟炸機數量奇缺分屬多個國家,基本不可用。

依靠這些轟炸機去轟炸日本本土,等於是痴人說夢。

即便強行去炸了,區區一二架戰機投擲的炸彈,又能起到什麼實質性的作用?

當《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和《軍事技術援助協定》籤訂以後,情況發生變化。

我國由此花錢從蘇聯購買1.7億美元的軍事物資,包括武器。

對於這1.7億美元,中國最終以大量的鎢礦砂(百分之七十五)和諸如茶葉等農產品支付,一分錢也沒少給。畢竟我們得到了一批軍火,補充了抗戰初期的損失。

直到1941年蘇聯和日本籤訂《日蘇中立條約》,停止和中國的軍貿,切斷通往中國所有運輸線路之前,我國共購買了322架轟炸機,包括292架SB轟炸機,24架DB轟炸機,6架TB-3轟炸機。

在當時來說,SB屬於性能中流的轟炸機,速度快,航程遠,性能還是不錯的。

由於中國飛行員損失嚴重,蘇聯也決定組成蘇聯航空志願隊,進入中國參戰。

蘇聯航空志願隊的規模,同後來美國第14航空隊(二戰結束之前有戰鬥機22個中隊,轟炸機8個中隊,作戰飛機超過500架)無法相提並論,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蘇聯航空志願隊編制為3個戰鬥機大隊(每個大隊飛行員60人,戰鬥機40架)、2個轟炸機大隊(每個大隊機組成員140人,轟炸機20架)、1個重型轟炸機大隊(重型轟炸機24架)。

有了這批SB轟炸機,中國空軍具有了轟炸日本本土,準確說臺灣的能力。臺灣在清代的1895年已經割讓給日本,當時已經有40多年歷史。

日本一直把臺灣當做本土經營,部署大量軍事力量。

1938年2月初,國軍發現一個重要的情報,臺灣松山機場附近正在建立巨大的軍事基地,準備用於武漢會戰。

中國方面,決定先下手為強。

中國飛行員沒有遠距離轟炸經驗,任務交給蘇聯志願航空隊的雷恰戈夫少校負責。轟炸具體指揮,由轟炸大隊長費多爾·波雷寧上尉負責。

23日,駐在漢口機場的28架蘇制SB快速轟炸機,均由蘇聯飛行員駕駛起飛,飛往臺灣松山機場。

同時,南昌機場的12架SB轟炸機,由中蘇飛行員分別駕駛,也迅速起飛。

沒想到,南昌起飛的轟炸機起飛以後遭遇強風,加上定位出現偏差,油料消耗過大,被迫返航。期間,還有1架轟炸機迫降,機毀人亡。

無奈之下,只能由武漢起飛28架轟炸機獨自完成任務。這些轟炸機的飛行員,清一色都是蘇聯人。

此次轟炸,相當危險。

中國戰鬥機的航程太短,沒辦法飛這麼遠,不能為轟炸機護航。一旦遭遇日軍戰鬥機攔截,轟炸機群就只能依靠4挺機槍自衛。

無奈之下,SB快速轟炸機只能在5500米的高空缺氧環境下,強行飛行。

那個時代,很少有轟炸機會在這麼高的距離飛行,日本地面觀察人員也很難發現。

搞笑的是,日本方面的輕敵和狂妄,幫了我們的大忙。

日本軍方認為中國空軍實力非常弱,連局部制空權都爭奪不到,又怎麼可能長距離轟炸日本本土?

臺灣的日軍,根本沒有任何的防空警惕性。

轟炸機群長驅直入飛到松山機場上空,日軍都沒有一架戰鬥機起飛,也沒有1門高炮開火。

直到炸彈投到松山機場上,這裡的日軍才亂成一團,抱頭鼠竄。

短短10分鐘內,轟炸機群順利完成投彈。

隨後,28架轟炸機返航先降落在福州機場補充油料後,才回到漢口,沒有損失1架。

此次轟炸機群共投彈280枚,炸毀松山機場日軍40多架,機庫3座,兵營10座,將機場完全破壞。

松山機場還有的巨型油庫,本來是準備下面對中國南方作戰的。

這些可使用3年的油料,全部被炸毀。

此次事件後,日本政府惱羞成怒,將將臺灣總督撤職,松山機場的多名高級軍官遭到軍事法庭審判。

這次空襲主要是政治目的,以宣告中國的抗戰熱情。

雖然由於意外,本來計劃是中蘇聯合轟炸,最終飛行員都是蘇聯人。

此次轟炸是日本本土第一次被炸,具有極為重大的政治意義。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相關焦點

  • 蘇聯航空隊奇襲日軍松山基地
    1938年初,隨著蘇聯援華物資陸續運抵中國,不僅此前在對日作戰中損失殆盡的中國空軍得到補充,而且蘇聯志願航空隊也來華助戰。當年2月23日是蘇聯紅軍成立20周年紀念日,蘇聯志願航空隊計劃來一次引人注目的行動——突襲位於臺灣的日軍松山基地。這次行動也創造了當時的長途轟炸世界紀錄。  1937年底,國民政府由南京遷至武漢,侵佔南京的日軍認定如果能攻克武漢,就能使中國喪失抵抗意志。
  • 抗戰中國空軍及敵後遊擊隊打擊南京日軍史
    中蘇空軍就對南京城內日軍設施進行空襲。蘇聯政府為支援中國人民的抗戰,自1937年10月起,即開始派遣空軍志願大隊來華作戰。當年,其最初的空軍志願隊擁有飛機168架,共701人,組成4個大隊,分駐南昌,漢口,南京。聯隊長基達林斯基,副聯隊長馬琴,政委塔留金,參謀長彼圖霍夫,總工程師謝洛夫。不久基達林斯基由於健康原因回國,馬琴任聯隊長。
  • 抗戰經典戰役:1938年蘇聯SB-2轟炸機千裡奔襲日軍臺北機場
    這些蘇聯飛行員沉重打擊了日本空軍的囂張氣焰,其中在轟炸臺灣的日軍基地一戰中,蘇聯戰機遠程奔襲,摧毀數十架敵機,自身卻毫髮無損,創造了抗戰中的一個奇蹟。1938年初,中國空軍僅擁有大約100架戰機。日本人則在空中佔有了十倍以上的優勢,他們在臺北建立的空軍基地,就屬於其最大的空軍基地之中的一個。
  • 1938年廈門保衛戰:日軍打開南進大門!
    長期以來,國內網絡存在《抗戰時期日軍佔領福建周圍所有省份,偏偏不打福建?》的謠言。本文將介紹廈門保衛戰,福建抗戰的開始。以揭穿網絡謠言,再現福建人民抗戰的歷史。分散國軍兵力,使國軍在漫長崎嶇的海岸線上陷入消耗戰;為整個日軍侵華計劃創造良好的形勢。 抗戰前,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就估計日軍只會在廣州,廈門,汕頭,福州等重要城市登陸,其主要作戰意圖有二點:1.切斷中國東南沿海補給線(福建,廣東),使中國難以獲得國際援助而窒息滅息。2.
  • 日軍轟炸滇緬公路,昌淦橋徹底炸斷,工人10小時修好,維修方法讓人淚...
    1938年11月份,6000噸武器彈藥從仰光出發途徑滇緬公路送達昆明,這是從這條路首次運輸的援華軍事物資,自此滇緬公路就成了中國與外界運輸軍事物資的重要公路,不幸的是,1940年,滇越鐵路被攔腰截斷,所有的壓力都又集中到滇緬公路上。
  • 中國上空的蘇維埃紅色戰鷹:記抗戰蘇聯援華航空志願隊
    他們作戰勇敢,積極主動出擊,多次轟炸日軍陣地、軍艦、軍用物質倉庫、機場等,據不完全統計僅轟炸日軍機場就共計炸毀了114架日機,超過了驅逐機部隊的擊落日機總數。1938年2月23日,蘇聯志願隊決定跨洋出擊,轟炸臺北日軍松山機場。當日40架SB-2分兩批出擊,首批28架從漢口起飛,第二批12架(其中7架為中國飛行員駕駛)從南昌起飛。
  • 日軍進攻鄭州,蔣介石炸毀花園口堤壩,曾親眼目睹炸出黃河蛟龍?
    花園口慘案,是中國抗戰史上與文夕大火、重慶防空洞慘案並稱的三大慘案之一。1938年5月19日,侵華日軍攻陷徐州,並沿隴海線西犯,鄭州危急,武漢震動。為阻止日軍西進,蔣介石採取「以水代兵」的辦法,下令扒開位於鄭州市區北郊17公裡處的黃河南岸的渡口:花園口,造成人為的黃河決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黃泛區。當然蔣介石這一做法,至今仍存爭議。
  • 國軍廣東敵後抗戰史記
    全省劃分為12個區,其中第2區統率委員為伍觀淇,負責訓練指揮番禺,花縣,從化,增城的民眾抗日自衛團。伍觀淇將軍第2區,也是國軍廣東敵後遊擊戰的主力。 統率委員會在南海官山舉辦培訓抗日自衛團骨幹的幹訓班,預定訓練3個月,但因1938年10月12日凌晨2時日軍在大亞灣登陸,被迫提前結束。
  • 這四個人被稱為空軍四大金剛,在抗戰中給日軍以重擊
    1937年11月21日,高志航奉命赴蘭州接收蘇聯援華戰機,在河南周口機場遭到日軍的突襲,高志航連同14架飛機消失在一片火海中。殉國時的高志航,雙手還緊緊握著飛機的操縱杆,時年30歲。
  • 抗戰時期遂川有個絕密空港 中美空軍在此與日軍激烈空戰8次(圖)
    遂川機場從建成開始,就顯示出重要的戰略地位,中美盟軍利用這個基地轟炸東南沿海日軍軍事目標,炸毀日軍新竹機場飛機42架,並與日軍展開了8次大規模空戰,共擊落擊毀日機16架。  這個在日軍眼皮底下偷偷建起的絕密空港,執行完首次任務後,就因為暴露而被迫放棄,但它在抗戰中給日軍沉重一擊。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年之際,省委黨史研究室為我們揭開了遂川砂子嶺機場神秘的面紗。
  • 1938年,日軍56架飛機狂轟一座小縣城,原因:縣長綽號惹的禍!
    1938年,正值全國抗戰最艱難的時期,在這一年的8月份,一座湖北山區的小縣城發生了一件慘劇,其慘狀讓國人為之震驚。 日軍56架飛機從徐州機場出發,長途跋涉飛到武漢附近的京山小縣城,對其狂轟亂炸長達三個多小時,將整座小城幾乎夷為平地,縣城內被炸得慘不忍睹!
  • 二戰中松山戰役:激戰95天後,日軍被全殲(圖)
    走出不到10步,他一彎腰,在一個戰壕坑道內,發現了3塊炮彈碎片、一個美式機槍殘留部件,以及一條機槍送彈鏈條。  隨著遠徵軍抗戰歷史受到越來越多的民眾關注,楊金滿也越來越忙。帶著遊客到處轉轉,給他們講故事,成為他每日工作的重點。  楊金滿說:「其實,介紹松山、掙不掙錢不重要,我幾十年來都在這裡生活。
  • 老照片: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時的,漢奸用黃包車拉日軍過河
    老照片: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時,漢奸用黃包車拉日軍過河 鄭州花園口黃河大堤 花園口慘案,是中國抗戰史上與長沙大火、重慶防空洞慘案並稱的三大慘案之一。1938年5月19日,侵華日軍攻陷徐州,並沿隴海線西犯,鄭州危急,武漢震動。
  • 浴血松山 暗道攻破日軍堡壘陣(組圖)
    這是一次慘烈悲壯的戰役,遠徵軍利用挖地道和火焰噴射,最終以付出陣亡8000餘人、受傷上萬人的代價,將除一名化妝逃走外的所有日軍殲滅,為怒江兩岸的中國軍隊聯合夾擊日軍拉開序幕!  8月22日,華西都市報與北京現代汽車聯合舉辦的「榮耀之途 致敬英雄 重走史迪威公路 」大型公益報導車隊來到雲南省龍陵縣松山抗戰遺址,敬獻鮮花,緬懷英烈。
  • [抗戰史上的今天]1933年3月13日 宋哲元部攻陷喜峰口日軍炮兵陣地
    今天是3月13日,1933年的今天,宋哲元率領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在喜峰口攻陷日軍炮兵陣地。在血與火寫成的抗戰歷史中,1933年長城抗戰的記憶無法抹去。發生在這裡的歷次戰鬥中,廣為人知的有喜峰口一役。
  • 二戰日軍無差別轟炸重慶5年半 欲摧毀國人意志(圖)
    萬州檔案館公開的日軍轟炸線路圖之一。特約攝影 駱勇  抗日戰爭期間,從1938年2月18日起至1943年8月23日,日本對戰時中國陪都重慶進行了長達5年半的戰略轟炸。  記者翻開其中一卷檔案,在一張《敵軍投彈損害情況調查表》上,清楚地記載著1940年7月28日,日軍飛機對萬縣狂轟濫炸後造成的傷亡情況:萬縣二馬路川主宮學校遭到轟炸,死亡學生56人,死亡民眾、壯丁共3人……檔案中,幾乎對每一次轟炸都有詳細的記載和被炸地區的情況通報。  為什麼要選擇重慶施行「無差別戰略轟炸」(指對敵國的平民和非軍事設施為目標進行的空襲)?
  • 日軍常年10萬兵力盤踞江西 贛鄱兒女浴血抗戰 始終未全境淪陷
    侵贛日軍有多少兵力?    常年保持10萬人左右盤踞江西    1937年8月13日,日軍挑起八一三事件,同年11月12日上海失守。為侵佔長江兩岸大片中國國土,霸佔長江流域資源,日軍溯長江天塹西進,挾腥風血雨,直逼地處東南腹地、屏障抗戰中心武漢的戰略要地——江西。
  • 日軍轟炸導致1000中國人悶死:1941年6月5日六五重慶隧道慘案發生
    著名的重慶大轟炸,從1938年2月18日開始,到1944年12月19日結束,持續了長達6年半時間。 其中,以1938年2月到1943年9月的轟炸最為猛烈。日軍共出動飛機9513架次,空襲重慶及附近地區200餘次,投放包括細菌彈在內的各類炸彈2.16萬枚,炸死1.19萬人,炸傷1.41萬人,炸毀房屋1.76萬幢。 1941年初,日本已經決定南下和英美法決戰。
  • 抗戰往事,遠徵軍強渡怒江打出最血性一役,日軍無一人生還
    文|爆炸君今天爆炸君來給大家聊聊抗戰時期,中國遠徵軍的一些歷史往事。1943年7月,因中國遠徵軍赴緬甸作戰失利,滇西大片國土淪陷於侵華日軍之手,國際援華抗戰物資進入中國的唯一信道滇緬公路被日軍切斷。衛立煌臨危受命,擔任了中國遠徵軍的司令,奔赴雲南接替陳誠。
  • 抗戰照片:這名懷孕的慰安婦到底是誰?揭秘雲南松山日軍慰安所
    其實,這是1944年中國遠徵軍在攻克松山的時候,從日本人手裡解救出來的慰安婦,其中一名慰安婦還懷孕了,這幾名慰安婦是朝鮮女子,不通中文,所以,當中國遠徵軍和英美聯軍在趕跑日本人以後,被解救的這幾個慰安婦心裡還是充滿了惶恐和忐忑,不知他們又是一批什麼樣的軍人,所以旁邊軍人露出勝利的微笑,而這幾位慰安婦卻表情複雜,這也可以看出在日本人給她們留下了多大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