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廈門保衛戰:日軍打開南進大門!

2020-12-24 騰訊網

國內網絡上關於日軍入侵福建的謠言!

長期以來,國內網絡存在《抗戰時期日軍佔領福建周圍所有省份,偏偏不打福建?》的謠言。本文將介紹廈門保衛戰,福建抗戰的開始。以揭穿網絡謠言,再現福建人民抗戰的歷史。

史料來源:

國民政府參謀本部制《民國二十六年作戰計劃》(甲案),國民政府軍令部戰史檔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

《陳誠致蔣介石,何應欽轉陳儀電》 ,國民政府軍令部戰史檔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

魯聚仁,舒宗僑:《中國抗戰畫史》,聯合畫報社印行1947年版

日本強大的海空力量

閩粵海線綿延約3000公裡;全面抗戰爆發後,日軍決定利用掌握制海,制空權的優勢;以中國臺灣,澎湖列島為橋頭堡,打擊中國東南沿海各要地。分散國軍兵力,使國軍在漫長崎嶇的海岸線上陷入消耗戰;為整個日軍侵華計劃創造良好的形勢。

抗戰前,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就估計日軍只會在廣州,廈門,汕頭,福州等重要城市登陸,其主要作戰意圖有二點:1.切斷中國東南沿海補給線(福建,廣東),使中國難以獲得國際援助而窒息滅息。2.分散和牽制中國兵力,配合其主力在華北,華東和華中作戰。

日本空軍轟炸機群

1937年8月24日,日本海軍第3艦隊司令宣布封鎖上海對汕頭以南的中國沿海,出動海空航空兵轟炸福建漳州,福州,廣州等城市。閩粵兩省屬第4戰區,由參謀總長何應欽兼任戰區司令長官。1938年3月,廣西的梧州,南寧,龍州之線的以南地區也劃歸第4戰區,以便統籌海防。

由於福建省與中國臺灣,澎湖列島隔海相望,日軍決定先攻取廈門;以作為侵閩的橋頭堡。廈門日僑也早於1937年8月中晚撤離回國。1937年10月26日,日軍侵佔金門縣;威脅廈門。

時任福建省主席-陳儀

時任福建省主席陳儀急調駐廈門的粵軍第157師準備收復金門,該師師長黃濤表示須徵得第4戰區副司令長官餘漢謀同意。陳儀遂求助於蔣介石。28日,蔣介石電令餘漢謀速派第157師收復金門。但跨海作戰風險很大,粵軍又無海空支援;所以一直採取推託態度,收復金門的作戰計劃也石沉大海。蔣介石遂於1938年1月中旬,命令第57師宋天才部(鎮嵩軍)接替粵軍在廈門的防務。

日軍炮轟廈門

1938年5月10日凌晨,日本海軍第14艦隊艦艇12艘在18架飛機配合下,對廈門何厝等地反覆轟擊,國軍防禦工事被摧毀殆盡。日海軍陸戰2000餘登陸,由海軍大野一郎少將指揮,何厝,江頭等相繼失守。國軍第57師增援反攻,斃敵百餘人。當天午後,日軍增兵千餘人,並以飛機,艦炮轟擊國軍陣地。第57師傷亡甚重,第一線部隊軍官已損失三分之二。

現在的廈門大學(中國最美大學)

1938年5月11日,國軍從漳州調來兩個營增援,將敵逐至江頭。日軍便改變進攻方向,主力向白石炮臺,胡裡山猛攻;第57師副師長韓文瑛力戰負傷。當天日軍就推進至中山路,大同路,廈門港一帶市區,雙方展開激烈巷戰。5月12日,第57師及當地團警奉陳儀命令,撤至廈門島北部,市區淪陷。日機將著名的廈門大學炸成一片廢墟。國軍乘夜全部退出廈門。

不久福州口外的馬祖島,廈門附近的大小金門,汕頭外的南澳島,東沙群島及其他島嶼全部淪陷。中國東南沿海被日軍徹底封鎖,日軍打開了南進太平洋,東南亞的大門。

相關焦點

  • 日軍為何急於攻下廈門? 媒體揭秘保衛戰五大疑團
    海西晨報訊 1938年5月10日,五通,日軍最早登陸廈門的地方。77年後,在曾經日軍屠殺中國同胞、掩埋屍體的五通鳳頭沙灘上,惟有一處石碑默默佇立,無聲地吐露那段血雨腥風。當年日海陸空三軍齊上陣,為何一定要攻下廈門島?
  • 1938年6月22日,馬當要塞保衛戰
    1938年,日軍沿長江西上,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的戰役——武漢會戰即將拉開戰幕。中國軍隊於長江兩岸構築了許多堅固的堡壘和要塞,其中最為重要的要塞之一是馬當要塞。馬當要塞位於彭澤縣境內,與長江中著名的小孤山互為犄角。
  • 在1938年全面侵華後,日軍佔領過山西哪些地方?
    早在1937年日軍就開始針對太原進行攻擊,太原是山西省的省會,政治經濟條件都佔據重要地位,處在山西的中部地區,周邊三面環山,一面依水,相對其他市區屬於盆地類型,所以日軍率先針對太原進行攻陷。閻錫山和衛立煌將軍帶領指揮抗日部隊進行殊死防禦,經歷了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平型關戰役和太原保衛戰之後,最後還是不敵日軍的機械性強大兵力,被日軍打開缺口之後一路攻陷,丟掉了大同、忻州和太原等地區。
  • 老照片: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時的,漢奸用黃包車拉日軍過河
    老照片:1938年黃河花園口決堤時,漢奸用黃包車拉日軍過河 1938年5月19日,侵華日軍攻陷徐州,並沿隴海線西犯,鄭州危急,武漢震動。1938年6月9日,為阻止日軍西進,蔣介石採取「以水代兵」的辦法,下令扒開位於中國河南省鄭州市區北郊17公裡處的黃河南岸的渡口——花園口,造成人為的黃河決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黃泛區,史稱花園口決堤。
  • 漳州南炮臺1937-1938抗戰風雲 擊日艦驅逐日寇
    原標題:漳州南炮臺1937-1938抗戰風雲 擊日艦驅逐日寇   日寇來襲 痛擊敵艦   站在嶼仔尾炮臺那尊仿製克虜伯大炮旁,頭髮花白的謝永傑撫摸著長長的炮筒,自豪地說,從小就聽伯父李青山講過,擊沉日軍「箬竹」艦的那一炮,是他開炮的,「他是我爸爸的結拜大哥,抗戰時是嶼仔尾炮臺的炮長。
  • 日本鬼子老照片:圖2是準備攻擊上海的日軍,圖4是日軍攻佔南京城
    日本鬼子老照片:1938年日軍在廣東大亞灣登陸後,通過機械化部隊的快速穿插衝破了中國軍人的防線,並順利的進廣州。這一張是在廣州戰役中,日軍俘虜的幾名中國遊擊隊員!
  • 五十年間兩次鎮海保衛戰,痛擊法日海軍,法司令傷斃,日首剖腹
    中法戰爭鎮海口保衛戰畫冊中法鎮海口之役清光緒九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1885年2月28日,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率「巴雅」、「凱旋」、「尼埃利」、「達拉克」4艦到達鎮海口外進行封鎖包圍。3月1日,法國艦隊向甬江口兩岸招寶山、金雞山發動進攻,中國守軍奮勇還擊,港內的 「開濟」、「南琛」、「南瑞」亦開炮攻擊法艦,「尼埃利」號接連中彈,前桅被打斷,艦身遭到重創,被迫退出戰場,南下修理。其它3艘法國軍艦隻得後退下錨。
  • 日軍輕鬆佔領中國百萬餘國土,唯獨這座城市,日軍6年打不下
    中國人至今銘記,1931年9月18日,盤踞在中國的日本關東軍,先是炸毀了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進而又襲擊了瀋陽駐軍北大營,歷史上稱之為「九一八事變」,這次事變日本獲益巨大。
  • 1937年南京淪陷後文物古建被日軍毀壞史
    德國僑民施德林在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附近的建築及埃克特博士在陵園區內的住宅被日軍轟毀。1938年4月3日,魏特琳去中山陵時,也證實園內很多房子被燒掉:「H.H.孔的房子已被燒了,還有許許多多其他人的房子也被燒了。
  • 1938年萬家嶺之戰,日軍被殺得有多慘?國軍師長:真是日軍煉獄!
    1938年5月,徐州會戰結束後,武漢成了日軍的首先進攻目標。開始,日軍本打算以主力直下鄭州和開封,然後沿平漢路一路南推,與溯長江而上的華中派遣軍合攻武漢。但因為花園口決堤造成的黃泛區,日軍只能修改作戰路線,即以主力沿長江兩岸,一路沿大別山北麓西進合攻武漢。
  • 1938年武漢保衛戰珍貴老照片:第一張讓人感動,第九張讓人心痛
    1938年3月12日,漢口。武漢軍民舉行愛國集會,紀念孫中山逝世13周年,並抗議日本侵華。圖為參加集會的少年高舉「總理不死」的旗幟。 1938年4月29日,中國空軍與日軍空戰,擊落日機24架,損失9架,戰損比接近3:1,揚我中華國威。
  • 從抗戰到抗疫,時隔82年兩次「武漢保衛戰」,英雄的武漢人民始終...
    曾經奮鬥在抗疫一線、戰汛一線的新時代武漢保衛者將受邀參加此次活動,一同緬懷1938年保衛大武漢的英雄歷史。82年前,在「武漢保衛戰」中,武漢是全國抗戰的中心,武漢會戰更是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最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戰役,達到了「以空間換時間」的戰略目標,標誌著抗日戰爭從戰略防禦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 10分鐘炸毀日軍3年油料:1938年2月23日抗戰空襲日軍松山機場
    10分鐘炸毀日軍3年油料:1938年2月23日抗戰空襲日軍松山機場 直到1938年2月為止,國軍空軍始終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中國空軍的實力非常弱小,可以使用的作戰飛機,性能尚且能夠使用只有100多架。 相反,我們的敵人日本,則有著世界排行前幾名的強大空中力量。後來在太平洋上,日軍戰機也曾將美國飛機殺得落花流水。
  • 1938年臺兒莊血戰,中日雙方傷亡有多慘重,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
    導語:1938年臺兒莊血戰,中日雙方傷亡有多慘重,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臺兒莊戰役在我們抗日戰爭中佔有重要地位,因為這是第一次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對日軍的大型戰役勝利,此戰擊打了日軍的囂張氣焰,迫使日軍兩大王牌師團暫緩南下,為徐州會戰的部署贏得了時間,而參戰的中國軍隊英勇頑強,以自身較大傷亡消滅日軍一部,創造了正面戰場成建制包圍並消滅大部日軍兵力的第一場戰術勝利。
  • 陝西農民收藏日軍侵華軍用地圖 印於1938年(圖)
    本報渭南訊 臨渭區下吉鎮農民趙金龍近日展示了自己收藏的一張日軍侵華時期製作的軍用地圖,地圖製作非常精細,是當年日軍侵華的一份重要證據。  1937年7月7日,日軍以盧溝橋事變為藉口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 日軍侵略湖北路線
    必戰之地、難戰之地、久戰之地  日軍提前15年密謀進攻武漢  抗戰中,湖北是中日必戰之地。湖北北接中原、南連瀟湘、西通巴蜀、東臨贛皖,襟江帶水,長江漢水縱橫貫通。日軍無論沿平漢、粵漢線南下攻取湖南、廣西,還是溯長江而上進攻重慶、四川,湖北均為必戰之地。
  • 光亭:被臺兒莊勝利和大撤退掩蓋的徐州保衛戰經驗
    很多人知道臺兒莊大捷,但卻並不知道臺兒莊之戰只是徐州會戰的一部分,徐州會戰最後階段就是徐州保衛戰。而最後徐州會戰是以失敗告終,徐州也淪入敵手,對於這場會戰,大部分人了解的並不多。 1937年12月,侵華日軍在華北佔領了北平、天津、河北和山東,在華東(日軍通常把華東稱為華中)佔領了南京後,日本大本營便決定南北對進打通津浦路,使南北兩個戰場連成一片,然後再攻取武漢。 具體來說第一步先佔領徐州,打通南北戰場的聯繫,然後第二步再沿隴海路向西奪取鄭州,第三步就是沿平漢路向南奪取武漢。
  • 1938年,日軍56架飛機狂轟一座小縣城,原因:縣長綽號惹的禍!
    1938年,正值全國抗戰最艱難的時期,在這一年的8月份,一座湖北山區的小縣城發生了一件慘劇,其慘狀讓國人為之震驚。 日軍56架飛機從徐州機場出發,長途跋涉飛到武漢附近的京山小縣城,對其狂轟亂炸長達三個多小時,將整座小城幾乎夷為平地,縣城內被炸得慘不忍睹!
  • 珠海首次發現侵略三灶島日軍人員回憶錄
    大量細節佐證歷史  寫下這份回憶錄的,是一名臺灣籍日軍翻譯,名叫羅時雍。據其在回憶錄中透露,他出生於臺灣一個教師家庭。1937年「七七事變」時,他在當時的臺灣臺北州南港公學任教。1938年3月,被徵召為日本海軍翻譯。
  • 抗日戰爭史上最悲壯的戰役—滕縣保衛戰,川軍一共陣亡了三位將軍
    1938年初,侵華日軍為了打通津浦鐵路,實現連接華北與華中戰場的戰略企圖,剛接手華中方面軍的畑俊六便決定與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合作,由雙方共同出兵、南北對進,首先攻佔華東戰略要地徐州,然後沿隴海鐵路西取鄭州,再沿平漢鐵路南奪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