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照片:這名懷孕的慰安婦到底是誰?揭秘雲南松山日軍慰安所

2020-12-17 中華

下面這張照片裡面,一名戰士旁邊有四名被解救的婦女,其中一名還懷孕了,所以格外引人注意,她到底是誰?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會被卷進戰爭中?

其實,這是1944年中國遠徵軍在攻克松山的時候,從日本人手裡解救出來的慰安婦,其中一名慰安婦還懷孕了,這幾名慰安婦是朝鮮女子,不通中文,所以,當中國遠徵軍和英美聯軍在趕跑日本人以後,被解救的這幾個慰安婦心裡還是充滿了惶恐和忐忑,不知他們又是一批什麼樣的軍人,所以旁邊軍人露出勝利的微笑,而這幾位慰安婦卻表情複雜,這也可以看出在日本人給她們留下了多大的陰影。

自從1942年日本就開始進駐緬甸,侵略緬甸的同時還企圖從緬甸進入中國的滇西,中國遠徵軍為此炸毀通往緬甸的大橋,而後日軍就一直佔領著松山,在這裡,日本人不僅到處燒殺搶掠,還把當地民眾抓來為其修建房屋、橋梁等工事,而且還在這裡設立了慰安所,而慰安所中的婦女有的是日本本土的女人,更多的是從外面誘騙抓捕回來的女人,那名懷孕的朝鮮女人叫樸永心,十幾歲的時候被日本以「招募女勤務員的名義」誘騙到了南京,結果到了南京的她才發現自己進入的勤務所竟然是慰安所,之後隨日本軍人轉移過很多次,轉移到雲南的時候,樸永心懷孕了,但是後來又被交換到了新修建的松山慰安所,雖已經有了身孕,但還是不得不接受日本人的迫害。

1944年,中國遠徵軍在美軍的配合下,與日本人爆發了松山戰役,中國軍隊和美軍一道,和日軍在松山打了3個多月,最後奪回了松山,也保障了滇緬公路的暢通。

而隨著中國遠徵軍消滅了在松山的日本人之後,這些飽受摧殘的慰安婦也得救了,據說當時在松山慰安所的慰安婦其實一共有70位左右,但是在松山的日軍即將戰敗的時候,日軍司令下令將這些婦女全部殺害,但是照片中的這幾個慰安婦卻僥倖逃了出來,樸永心就是其中的一個,此時的她身心俱疲,肚子也不舒服,後來被醫生檢查才發現肚中孩子已經死去,最後也因此切除了子宮,最後被遣送回到了自己的國家。

相關焦點

  • 解讀松山日軍慰安婦視頻背後的故事
    但日方其他資料顯示,當時日軍在松山建有兩處慰安所:一個建在「紀念碑高地」與「裡山」之間,一個建在拉孟衛兵所「後面的峽谷」。這兩個慰安所成為「拉孟最氣派的建築」。 日軍對於松山慰安婦的情況均有記載,據日軍第56師團情報軍官石井皎在其《拉孟、騰越——玉碎的真相》一書中披露,遠徵軍進攻松山時,松山上尚有24名慰安婦。其中,應包括5名日本女人,15名朝鮮女人。
  • 金華發現一處侵華日軍慰安所 慰安婦不是中國人
    老倪說,這房子是他爺爺留下的,「我爺爺當時是地主,大約1941年、1942年左右,房子剛造好還沒住進去,就被日軍佔用了,後來被改造成了慰安所。」石門村的村民們說,日軍佔領金華期間,曾在長山鄉一帶駐紮,石門村是日軍營部所在地。除了被徵用為慰安所的房子外,當地首富有一幢大宅,是當時鄉裡規格最高的建築,也被日軍徵用作為軍部。
  • 南京電視檯曆時三年拍攝紀錄片《揭秘日軍「慰安婦」制度暴行》將在央視播出
    到2012年,公開資料顯示,倖存的慰安婦只剩32人,至今,中國內地慰安婦倖存者僅剩8人。今年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也是日軍「慰安婦」制度建立80周年。一部揭露日本「慰安婦制度」暴行的紀錄片《揭秘日軍「慰安婦」制度暴行》將在央視播出。
  • 日本慰安婦資料館修訂二戰日軍慰安所地圖
    日本慰安婦資料館修訂二戰日軍慰安所地圖 涉及23個國家地區海外網12月23日消息,在位於日本東京都新宿區的「女性戰爭與和平資料館」內,展示了很多有關日軍二戰慰安婦問題的資料。最近,該館時隔10年修訂了記錄戰時日軍設置慰安所所在地的「日本軍慰安所地圖」,並在其官網上正式發布。
  • 黑龍江省首份侵華日軍慰安婦檔案 揭露綏陽日軍慰安所歷史真相
    生活報4月24日訊 慰安婦制度是二戰時期日本政府強迫各國婦女充當日軍士兵的性奴隸、並有計劃地為日軍配備性奴隸的制度,是日本法西斯違反人道主義、違反兩性倫理、違反戰爭常規的制度化的、無可辯駁的政府犯罪行為。這一歷史事實在我省檔案館檔案中有明確的記載。
  • 南京大屠殺敲響警鐘,揭秘日軍「慰安婦」制度暴行
    這場屠殺到底死了多少人,只能粗略估計30萬,也許遠不止這個數。如今,南京大屠殺已經過去了80年,而這段可怕的歷史依然不被日本政府承認,而且還在極力推卸這樣的責任。為紀念南京大屠殺80周年,央視4套《國家記憶》欄目特別推出了一檔紀念節目《揭秘日軍「慰安婦」制度暴行》,節目播出兩天以來,平均每分鐘收視率都維持在1.4%以上,最高分鐘收視甚至突破2%大關;從觀眾規模上看,該節目觀眾到達率突破
  • 王銀泉教授領銜翻譯團隊協助揭示「慰安婦」歷史真相
    南京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王銀泉教授、金錦珠副教授和南京大學朝鮮語系吳玉梅博士組成的英日韓翻譯團隊,完成了這批語音導覽詞的英日韓翻譯工作,為揭秘日軍「慰安婦」暴行的真相,促進「慰安婦」史料的國際化宣傳,推動「慰安婦」檔案繼續申遺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同時也體現了高校服務社會的貢獻作用。
  • 直擊侵華日軍設立的慰安所:圖5女子緊張不安,圖6日軍正排隊進入
    照片中就是日軍在上海設立的一處「慰安所」。淞滬會戰後,上海淪陷,很快日軍向蘇州進軍。作為江蘇的東大門,崑山早在上海淪陷前就一直受到日軍的空襲,城中大批建築被炸毀。加之守備力量薄弱,1937年11月15日,崑山淪陷。照片中就是崑山淪陷後日軍在此設立的「慰安所」,上面還寫著「皇軍休憩所」幾個刺眼的大字。為了保證士兵不被感染疾病,日軍會定期給「慰安所」中的女子「檢查」身體。
  • 蘇智良等《日軍「慰安婦」問題調查與研究》
    全書收文近百篇,按專題和研究取向分為:日軍「慰安婦」制度的源起與發展、侵華日軍慰安所的分布與實況、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群體與個體、「慰安婦」問題與日本的歷史、推進日軍「慰安婦」問題的調查與研究等共五個部分,其意義不僅在於匯集了中外學者幾十年來在這一領域的學術成果精粹,還以搜羅齊全、分類科學、編排有序、各文始刊的相關訊息保留齊全等編輯方式的到位,比較完整地展示了幾十年來關於侵華日軍「慰安婦」問題研究的歷史脈絡
  • 歷史見證:雲南松山日軍慰安婦裸照
    歷史見證:雲南松山日軍慰安婦裸照
  • 慰安婦訴說日軍暴行:慰安所是座人間地獄
    昨日,在侵華日軍半個多世紀前修築的亞洲最大的軍事要塞——東寧要塞附近的一個偏僻的小村,75歲的慰安婦倖存者艾香,終於打開了一段塵封了56年的鮮為人知的歷史。  東寧曾運來1000多名慰安婦  東寧要塞坐落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縣境內,據縣文物館的領導介紹,「二戰」時,侵華日軍曾在這隻有3.5萬人的小縣裡囤駐關東軍3個師團計13萬人,從1933年至1945年建立了數百個現代化的軍事工程,被日本人稱為「永久的東方馬其諾防線」。面對這麼龐大的隊伍,為了穩定軍心,日本人便用火車運來了1000多名慰安婦。
  • 日本慰安婦資料館修訂二戰日軍慰安所地圖 涉及23個國家地區
    海外網12月23日電在位於日本東京都新宿區的「女性戰爭與和平資料館」內,展示了很多有關日軍二戰慰安婦問題的資料。最近,該館時隔10年修訂了記錄戰時日軍設置慰安所所在地的「日本軍慰安所地圖」,並在其官網上正式發布。
  • 侵華日軍慘無人道,為阻止慰安婦懷孕,逼迫其喝下高濃度食鹽水
    1941年12月8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隨著戰況不斷擴大,日軍開始對東南亞發起了進攻。1942年3月8日,日軍攻陷了緬甸仰光,日軍前往緬甸的作戰目的是為了切斷戰爭期間中國唯一一條國際大通道「滇緬公路」,斷絕英美兩國對中國軍隊進行物資援助的道路。
  • 直擊侵華日軍的私人相冊:張張罄竹難書,圖9日軍排隊進入慰安所
    【童子兵被俘虜】這張照片上印著「不許可」,顯然是不允許公開刊發的。抗戰期間,無數中華兒女走上戰場,這裡面就包括了童子兵。以民兵中的兒童兵來說,這些孩子們主要承擔站崗、放哨、送信等任務。本張照片中的童子兵滿臉恐慌,他們都被日軍殘忍殺害。【坑殺無辜老百姓】這張老照片拍攝於日軍佔領杭州期間。
  • 慰安婦照片:躺在草蓆上的女人,表情呆滯,日軍圍觀被施暴的女性
    特別是那些年被日軍抓去當慰安婦的中國婦女們,不管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經歷了無數的創傷。面對武器精良的日本人,手無寸鐵的中國人硬是憑藉著心中的一股信念跟日本人鬥爭了整整八年。直到1945年,日本人才宣布投降。在這漫長的八年歲月當中,中國人民飽受日軍的折磨。一直到今天他們在這片聖神的土地上犯下的暴行才得以逐漸浮出水面。照片:躺在草蓆上的女人,表情呆滯,日軍圍觀被施暴的女性。
  • 日軍摧殘亞洲數十萬「慰安婦」:連小學女生也不放過
    現在日本人也把被強姦婦女的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員當成侮辱對象……這是一支禽獸部隊」。日軍擄掠「慰安婦」連小學女生也不放過1931年11月,日本在上海開設了第一批4家「慰安所」。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日軍「慰安所」數量迅速增加到17家,它們以日本海軍官兵為主要服務對象,總共有藝妓279人,「慰安婦」163人。
  • 慰安婦只穿襯裙或光身裹被 接待門外排隊的日本兵
    積慶裡被日軍嚴密把守  漢口積慶裡慰安所於1938年11月25日建成,由日本陸軍控制,它的規模最大,共有「慰安婦」約280名,其中韓國人約150名,日本人約130名。  記者昨日探訪,從統一街轉到文書巷,一直走到積慶裡的一個入口,都沒有看到有關的指示牌。
  • 金華發現侵華日軍慰安所 村民:禮拜天士兵排長隊
    老倪說,這房子是他爺爺留下的,「我爺爺當時是地主,大約1941年、1942年左右,房子剛造好還沒住進去,就被日軍佔用了,後來被改造成了慰安所。」石門村的村民們說,日軍佔領金華期間,曾在長山鄉一帶駐紮,石門村是日軍營部所在地。
  • 日軍老兵回憶錄中的慰安婦,中國美人5角日本婦女5元
    樸來順,中國人很熟悉的一名慰安婦,這張照片是1942年攝於海口市在東北的慰安所遍及長春、海城、延邊、四平街、牡丹江、海拉爾、阿爾山、遼陽、虎頭、富錦、東寧、溫春、東亭、龍鎮、石頭、蘭崗、佳木斯、密山、哈爾濱、雞西等地。
  • 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
    利濟巷慰安所舊址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利濟巷2號,是亞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舊址,也是為數不多的被在世「慰安婦」倖存者指認過的慰安所建築,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分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題是「二戰中的性奴隸」,許多照片和文字展示了日軍慰安婦制度及其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