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慘無人道,為阻止慰安婦懷孕,逼迫其喝下高濃度食鹽水

2020-12-25 經典檔案庫

1941年12月8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隨著戰況不斷擴大,日軍開始對東南亞發起了進攻。1942年3月8日,日軍攻陷了緬甸仰光,日軍前往緬甸的作戰目的是為了切斷戰爭期間中國唯一一條國際大通道「滇緬公路」,斷絕英美兩國對中國軍隊進行物資援助的道路。隨著日本戰況的發展, 樸永心等「慰安婦」離開了居了4年的南京「金水樓」,在日軍的挾持下,前往位於雲南昆明市以西800公裡的松山,對於這段行程,樸永心的回憶是「坐在軍用卡車的貨箱裡,一邊被顛簸的卡車搖晃著,一邊凝視著路邊的花朵」,她記得,路邊全都是一些黃色的花,隨風搖曳,讓她想起了自己的家鄉。

1944年5月,中國遠徵軍向盤踞怒江以西的滇西日軍發起戰略反攻,在松山、騰衝、龍陵等地,集中殲滅了逾萬名日軍,其中松山攻堅戰和騰衝攻城戰更是創造了成建制全殲日軍步兵聯隊的先例,在最後關頭,日軍在松山、騰衝分別被迫焚毀了兩面軍旗,日本公刊站史上稱之為二戰亞洲戰場上僅有的兩次「玉碎作戰」。

樸永心在這場長達一百天的慘烈之戰中僥倖生存了下來。日軍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對樸永心來說應該是個好消息,可是在這個時候,在樸永心的身上發生了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她懷孕了。起初,日軍為了防止「慰安婦」懷孕,強迫「慰安婦」喝半年的高濃度的食鹽水,喝了這種高濃度的食鹽水,女性的身體就會出現月經不調,接著進入停經階段,因而就不會懷孕。侵華日軍的手段真是卑劣至極!

相關焦點

  • 黑龍江省首份侵華日軍慰安婦檔案 揭露綏陽日軍慰安所歷史真相
    經營方針:南天門駐屯花田部隊監督管理該慰安所,慰安所的經營方針為「下士官及士兵可娛樂三十分鐘,將校則為一小時」,同時規定了營業時間截止到「夜間十二時止」。日軍慰安婦制度的發展◎日軍慰安婦制度的確立,一般而言,可追溯至1932年初的「一二八事變」。
  • 金華發現一處侵華日軍慰安所 慰安婦不是中國人
    金華發現一處侵華日軍慰安所 慰安婦不是中國人去年11月21日,「細菌戰訴訟案原告團團長」王選,曾委託本報尋找經歷過日軍鼠疫實驗的金華老人老倪說,這房子是他爺爺留下的,「我爺爺當時是地主,大約1941年、1942年左右,房子剛造好還沒住進去,就被日軍佔用了,後來被改造成了慰安所。」石門村的村民們說,日軍佔領金華期間,曾在長山鄉一帶駐紮,石門村是日軍營部所在地。除了被徵用為慰安所的房子外,當地首富有一幢大宅,是當時鄉裡規格最高的建築,也被日軍徵用作為軍部。
  • 蘇智良等《日軍「慰安婦」問題調查與研究》
    全書收文近百篇,按專題和研究取向分為:日軍「慰安婦」制度的源起與發展、侵華日軍慰安所的分布與實況、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群體與個體、「慰安婦」問題與日本的歷史、推進日軍「慰安婦」問題的調查與研究等共五個部分,其意義不僅在於匯集了中外學者幾十年來在這一領域的學術成果精粹,還以搜羅齊全、分類科學、編排有序、各文始刊的相關訊息保留齊全等編輯方式的到位,比較完整地展示了幾十年來關於侵華日軍「慰安婦」問題研究的歷史脈絡
  • 抗戰照片:這名懷孕的慰安婦到底是誰?揭秘雲南松山日軍慰安所
    其實,這是1944年中國遠徵軍在攻克松山的時候,從日本人手裡解救出來的慰安婦,其中一名慰安婦還懷孕了,這幾名慰安婦是朝鮮女子,不通中文,所以,當中國遠徵軍和英美聯軍在趕跑日本人以後,被解救的這幾個慰安婦心裡還是充滿了惶恐和忐忑,不知他們又是一批什麼樣的軍人,所以旁邊軍人露出勝利的微笑,而這幾位慰安婦卻表情複雜,這也可以看出在日本人給她們留下了多大的陰影。
  • 日軍究竟有多慘無人道!侵華日軍打造的活地獄:汾陽「黑房子」
    如今的美好生活是過去英雄烈士們點點滴滴的汗水和血水凝聚而成的,在面對列強的侵略,日寇的霸凌,是那麼多有志之士勇敢的站起來,用自己的胸膛為我們抵禦了洋槍洋炮。時光荏苒,那些破碎的山河都已經重建,曾經流離失所的同胞們也得恢復了平靜。
  • 揭秘日軍暴行:竟然將韓國慰安婦煮成「牛肉湯」來喝!
    早在1932年,日本法西斯為了穩定所謂的軍心,開始為士兵提供慰安婦的服務。1938年,日本法西斯擴大對中國和亞洲其它國家的入侵,在三軍中推廣慰安婦的使用。由於慰安婦數量不足,日本法西斯開始通過哄騙和綁架等方式四處尋找慰安婦的人選。日軍攻佔南京後,大量設立慰安所,為入侵作戰的士兵提供服務。由於朝鮮半島仍處於日本的殖民統治之下,日軍就在朝鮮半島到處獵捕無辜的婦女。
  • 侵華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吳俸貞老人去世 享年94歲
    我們悲痛地獲悉 侵華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吳俸貞老人 於2020年12月15日凌晨1點30分去世
  • 曝光 日軍侵華開設「鮮人料理店」 罪惡超出人類想像
    ,包括「日本移民侵略黑龍江」、「侵華日軍關東憲兵隊『特殊輸送』」以及「設立慰安所」等三個方面的相關檔案。  所謂「特殊輸送」,就是侵華日軍關東憲兵隊所屬的各憲兵隊、憲兵分隊、憲兵分遣隊,將秘密逮捕的反滿抗日者直接進行秘密審訊,然後將審訊報告逐級上報關東憲兵隊司令部,經司令官批准並下達「特殊輸送」的指令,秘密將其輸送給731部隊,進行慘無人道的細菌實驗。因為沒有經過法庭公開宣判,就直接把這些人秘密送交731部隊,所以叫做「特殊輸送」。
  • 南京大屠殺敲響警鐘,揭秘日軍「慰安婦」制度暴行
    無論是南京大屠殺,還是在日本侵華過程中,一批女性角色不得不被提及。她們作為戰爭的犧牲品,在整個侵華戰爭過程中,被日軍消耗、蹂躪,對這樣一批女性,歷史稱之為「慰安婦」。清末明初,許多廣東來上海謀生的人居住在上海虹口區。
  • 日軍摧殘亞洲數十萬「慰安婦」:連小學女生也不放過
    在他們看來,殺人放火是為天皇盡忠的表現,強佔民女是為了把那些女性的肉體和靈魂「奉獻」給「有功之臣」。這造就了二戰中一支獸慾橫流的變態部隊。這支軍隊不僅要佔領別國的領土,而且要對英勇抵抗的當地人民進行瘋狂的報復。在日軍眼中,那些任其蹂躪的婦女的身體代表了她們的國家和民族,日軍把在戰爭中流的血,甚至險些喪命的仇恨,都發洩到了她們柔弱的身軀上。
  • 侵華日軍罪行細節曝光:刺刀通入孩子口中挑起
    我們村在1941年6月13日那天,被日軍抓去63口人,有的做了勞工,有的死在監獄,有兩名女教師,在獄中被日軍扒光衣服輪姦……我伯父被日本鬼子抓去受盡折磨於1942年死在熱河,我堂兄被抓去東北做勞工,受盡摧殘,其母親哭瞎了眼睛。」
  • 解讀松山日軍慰安婦視頻背後的故事
    日軍56師團113聯隊長松井秀治曾在其回憶錄《波亂回顧》中的寫道:上級機關「敦促聯隊設置一個慰安所」,所以他就「勉強地選了一處地方」,由各部隊派出人員,建造了一個慰安所。而品野實在《中日拉孟決戰揭秘——異國的鬼》一書中披露,日軍在松山大埡口建起的慰安所為兩棟房子,位置在滇緬公路建設紀念碑與裡山陣地之間的空地上。
  • 法國著名畫家帕赫繪製「中國慰安婦」油畫 揭露日軍罪行
    克裡斯蒂安·帕赫作品·《南京,為和平而努力》  此後幾年, 帕赫查閱了大量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史料,還專程來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參觀。2015年1月,他開始著手進行創作,6個月後,油畫《暴行》誕生。帕赫告訴記者,這是他30年繪畫生涯中創作的最宏大、也是最艱難的一幅作品。  同年12月,帕赫將《暴行》捐贈給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 侵華日軍軍醫:曾以為慰安所是文藝演出場所(圖)
    70年前,侵華日軍讓中國遍地狼煙時,他們強徵奴役下超過20萬名中國女性淪為日軍慰安婦,而現親身見證這段苦難歷史的慰安婦受害者僅有24人仍活在世上,她們的苦難是這段不容忘記的歷史的重要部分。  我國申報給聯合國世界記憶工程的《「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共五大類29組檔案,其中侵華日軍遺留檔案、偽政權檔案、上海租界檔案、日軍戰犯口供這四個類別分別出自黑龍江、吉林、遼寧、南京、上海及中央檔案館。6家檔案館選取的檔案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侵華日軍強徵、奴役慰安婦的暴行,其中吉林省檔案館提交了5件從未公開過的檔案。
  • 罄竹難書——侵華日軍暴行
    當天,為報復抗日武裝對日軍的襲擊,日軍守備隊和憲兵隊200多人突然包圍了平頂山村,聲稱要給村中3000多名男女老幼村民「照相」,把他們統統驅趕到平頂山下。蒙著黑布的六架「照相機」原來是六挺機關槍,在一名日軍軍官的命令下,同時開火,對集中起來的手無寸鐵的群眾進行瘋狂掃射,成堆成排的無辜百姓應聲倒在了血泊之中。沒死的村民又被用刺刀、軍刀殺死。一個孕婦被日本兵挑開肚子,扎出嬰兒,挑在槍尖上取樂。
  • 80後導演拍攝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三十二》
    實習生 張君妍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樂濤 萬程鵬 攝  4月12日,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下文簡稱利濟巷陳列館),年輕的「80後」導演郭柯將其歷時兩年拍攝的慰安婦題材紀錄片《三十二》的原版拷貝捐贈給該館。
  • 懷了孕的慰安婦,日本竟這樣處理,手段慘無人道滅絕人性
    他們把大量無辜的婦女作為慰安婦來「慰問」日本士兵。然而,這群日本人當時只想照顧日本士兵的想法,最終目的是籠絡人心,但卻忽視了這些慰安婦的想法。而且隨著時間的發展,許多慰安婦懷上了日本的孩子。當時日本士兵還有點擔心。畢竟,這些孩子都是日本孩子,甚至某一個還是自己的。不管他們多麼殘忍,他們很難攻擊自己的孩子。而且,如果這些孩子長大了,他們仍然可以為帝國服務。
  • 法國畫家繪製日軍「慰安婦」題材油畫捐贈南京
    中青在線南京12月12日電(李長琳 張亮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超)今日法國著名畫家克裡斯蒂安·帕赫繪製的「慰安婦」題材油畫捐贈儀式在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舉行。其中,《說「不」的女人》色彩明豔,尤其穿著黃色軍裝的日軍與裸露的帶著鮮血的女性形成鮮明對比。《體檢》中,女性無助地在日本哨所外排隊等待,氣氛十分壓抑。而《地獄的眼睛》中,受害女性的眼睛大而絕望,仿佛身在地獄之中。    「在陳列館的一個月創作時間裡,每天看到牆上『慰安婦』的圖片,看到她們痛苦的表情,心裡感覺很沉重,很悲傷。那段時間,我都不會笑了。
  • 國家檔案局發布《「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選》第一集:文獻...
    vid=322386  新華網北京8月15日電 國家檔案局15日在其官網發布了《「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選》第一集:文獻電視片《日軍「慰安婦」檔案》與解說詞。  根據第一集解說詞,日軍「慰安婦」制度是二戰時期日本政府有計劃地為日軍配備性奴隸的制度。「慰安婦」是日本對為日軍提供性服務的婦女的統稱,是對女性人權的赤裸裸踐踏。
  • 金華發現侵華日軍慰安所 村民:禮拜天士兵排長隊
    去年11月21日,「細菌戰訴訟案原告團團長」王選,曾委託本報尋找經歷過日軍鼠疫實驗的金華老人。記者與王選在婺城區長山鄉石門村做調查時,從村民口中得知,這裡一所民宅曾被侵華日軍徵用,作為慰安所。除了被徵用為慰安所的房子外,當地首富有一幢大宅,是當時鄉裡規格最高的建築,也被日軍徵用作為軍部。閣樓裡發現當年的日文報紙如今,70年過去了,當年的地主大宅,已經慘敗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