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摧殘亞洲數十萬「慰安婦」:連小學女生也不放過

2020-12-18 中國網文化

日軍慰安所內部(資料圖)

日軍成為納粹德國外交官眼中的「禽獸部隊」

「慰安婦」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被迫為日本軍人提供性服務、充當性奴隸的婦女。「慰安婦」制度既是日本封建主義的產物,又烙著日本軍國主義的印記,是日本傳統的封建主義與軍國主義思潮相互影響的怪胎。

「慰安婦」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日本出兵西伯利亞,幹涉蘇俄革命。根據日本軍醫機構保存的檔案,由於戰事不利,情緒低落的日軍士兵把牴觸情緒發洩在了蘇俄婦女身上,強姦事件層出不窮,並導致性病在日軍中大規模流行,從而嚴重削弱了日軍的戰鬥力。據日本有關方面統計,死於性病的日軍官兵超出了陣亡的官兵。當時近20%的日軍士兵患有性病,約合1.2萬人,總數相當於日軍一個師團。從那時起,日軍高層便開始考慮大量擄掠被佔領國女性充當日軍軍妓,以避免性病流行減弱日軍戰鬥力。

在軍國主義的氛圍裡,日本軍人的人性完全扭曲。在他們看來,殺人放火是為天皇盡忠的表現,強佔民女是為了把那些女性的肉體和靈魂「奉獻」給「有功之臣」。這造就了二戰中一支獸慾橫流的變態部隊。這支軍隊不僅要佔領別國的領土,而且要對英勇抵抗的當地人民進行瘋狂的報復。在日軍眼中,那些任其蹂躪的婦女的身體代表了她們的國家和民族,日軍把在戰爭中流的血,甚至險些喪命的仇恨,都發洩到了她們柔弱的身軀上。目睹此情此景,連日本的盟友——納粹德國的駐華外交官,在其發給德國外交部的報告中也不禁寫道:「槍殺無辜、強姦婦女和掠奪錢財的消息不斷傳來。現在日本人也把被強姦婦女的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員當成侮辱對象……這是一支禽獸部隊」。

日軍擄掠「慰安婦」連小學女生也不放過

1931年11月,日本在上海開設了第一批4家「慰安所」。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日軍「慰安所」數量迅速增加到17家,它們以日本海軍官兵為主要服務對象,總共有藝妓279人,「慰安婦」163人。1932年3月,由於日軍在上海頻頻強姦當地婦女,受到了國際輿論的強烈譴責,時任日軍「上海派遣軍」副參謀長的岡村寧次於是決定仿效海軍的做法,設立「慰安所」,解決士兵的性饑渴。1949年,岡村寧次在回國的輪船上向記者坦白:「我是無恥至極的『慰安婦』制度的始作俑者。」

最早的隨軍「慰安婦」來自日本國內招募的妓女和良家婦女。許多淪落風塵的日本女子在日本軍國主義宣傳機構的蒙蔽下,將充當「慰安婦」當成了「報國」之途,在得到調令時被感動得熱淚盈眶。但是日本籍「慰安婦」的數量遠不能滿足日軍的獸慾,於是日本軍事當局命令駐朝鮮總督府驅使警察徵召「慰安婦」。被徵召的朝鮮女子年齡一般在16—20歲之間。大多數情況下,日本警察採取了威脅和恫嚇的手段。凡是列入應徵者名單的女子,都無法逃脫。倘若被選中的女孩自殺,那麼她的父母也會受到懲罰。除此之外,日軍還在朝鮮通過誘騙手段大肆搜羅當地婦女充當隨軍「慰安婦」,甚至連小學的女生也被當作「慰安婦」拉到戰場。據韓國的一份資料顯示,僅在1943至1945年間,就有超過5萬名朝鮮女性被日軍抓走充當「慰安婦」。1937年後,日軍開始大規模在中國擄掠女性充當「慰安婦」,使中國和朝鮮成了日軍「慰安婦」制度的最大受害國。

1942年,日軍佔領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後,拘留了大批荷蘭籍婦女,並將她們編入四個日軍「慰安所」。

這些婦女之中,有一部分人自願挺身而出。她們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挽救更為年輕的姑娘,另一方面也錯誤地認為當了「慰安婦」生活條件會有所好轉。但日軍覺得自願充當「慰安婦」的婦女數量不夠,便以武力迫使更多荷蘭籍婦女加入其中。日軍還將從各佔領區搜羅而來的歐洲籍婦女集中到三寶壟(現印尼境內),逼迫她們籤署一份「自願」聲明,經過一番粗暴的檢查後,分配到了各家「慰安所」。根據澳大利亞學者喬治?希克斯披露的數字,在三寶壟地區充當「慰安婦」的各國婦女有100多名,這其中既有印度尼西亞當地婦女,又有印度、中國、荷蘭和其他歐洲國家籍的婦女。有個「慰安婦」為了試圖讓自己減少受姦淫的次數,剪掉了所有的頭髮,但立刻成了日軍發洩變態獸慾的獵奇對象。

荷蘭籍「慰安婦」揚?魯夫在談到她當年的痛苦經歷時說:「他們(日本人)剝奪了我的一切,我的自尊、自愛、自由、財富和家庭……」日本戰敗後,揚?魯夫重獲自由,然而她卻幾乎失去了做母親的能力,婚後先後流產三次。那段噩夢般的回憶始終纏繞著她,使她無法再像正常人那樣生活。

歷史學家認為「慰安婦」數量至少有40萬人

根據日本外務省的部分檔案,僅1938至1939年間,日軍在中國的上海、杭州、九江、蕪湖和漢口等地,至少設立了73所「慰安所」,數千名各國女性淪為日軍的性奴隸。而為配合1941年的特別大演習,日本關東軍竟「配備」了2萬名「慰安婦」。

在日本學者伊藤計一的著作《陸軍士兵史》中,收錄了日軍設在上海的一家「慰安所」的規定。其中包括:本慰安所只允許(日本)陸軍和準軍事人員進入;光顧者必須在接待處付費,軍士、士兵和準軍事人員的票價是2日元。駐紮在廣東的日軍部隊還根據「慰安婦」種族的不同區別收費,規定:日本「慰安婦」2日元,朝鮮「慰安婦」1.5日元,中國「慰安婦」1日元。軍官如要求獨自享用某一「慰安婦」則費用增加一倍。在接待處,日軍官兵在「慰安所」的接待處換取票證,然後把票證交給為他們「服務」的「慰安婦」。一天「工作」結束後,「慰安婦」們把這些票證交給「慰安所」的「經營者」。她們僅能得到她們「工作收入」的一半,以保證她們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如衣物、香菸和「偶爾需要放鬆一下自己時」必需的酒。有些「慰安婦」可能存下一些錢,但這些只有在日佔區才能使用的「軍票」,隨著日軍的崩潰而變為了廢紙!

據不完全資料統計,日軍在戰時設立「慰安所」的地點遍及日本本土、朝鮮、中國、菲律賓、太平洋各島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緬甸等十幾個國家,可以說在日軍佔領區內,各國均有大量女性成為受害者。就連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當年也曾親眼看到日本士兵在「慰安所」外排隊等候的情景。

據中國歷史學家蘇智良的統計,至少有40萬各國女性淪為了日軍「慰安婦」,有一些學者認為真實數字還要高出許多。由於日軍將「慰安婦」作為「特殊的戰備物資」,「慰安婦」的徵召和去向並未登記歸檔,因此難以弄清究竟有多少婦女淪為日軍「慰安婦」。

飽受蹂躪的「慰安婦」在戰爭結束前被日軍屠殺滅口

「慰安婦」的遭遇是悽慘的,她們平均每人每天都要受到十幾名日軍的摧殘。日軍侵略中國河南期間,一隊「慰安婦」跟在列車後面步行10天,到達日軍駐地後,等待她們的是一個師團的充滿獸慾的日軍官兵。在滿洲裡,嚴寒中死去的「慰安婦」的屍體被日軍扔到雪地裡,任憑狼群撕咬。

「慰安婦」不僅承受著日軍對自己肉體的蹂躪,還面臨著各種性病的威脅,然而最可怕的事情是懷孕。當發覺自己懷孕後,很多「慰安婦」會選擇自殺,但更多的「慰安婦」則是被「慰安所」管理人員強迫將孩子打掉。只有極少數「慰安婦」能夠把不知父親是誰的孩子帶到人世,但在妊娠期間仍舊要為日軍士兵「服務」。還有很多「慰安婦」被迫做了「停止月經」的手術,永遠失去了做母親的能力。

隨著日本法西斯一步步走向滅亡,日軍兵源嚴重不足。「慰安婦」又變成了護士、腳夫、甚至編外戰鬥人員。日軍投降時,日軍炮樓中的「慰安婦」被武裝起來,充當炮灰。她們被告知:最後一顆子彈是留給她們自己的。1944年,美軍攻佔日軍在南太平洋的防禦要塞特魯克群島(今屬密克羅尼西亞)前夕,日軍守島部隊為「擺脫累贅和尷尬」,將躲在山洞中的70餘名「慰安婦」全部槍殺。美軍攻佔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之前,日軍在對隨軍「慰安婦」進行最後一輪蹂躪後,將她們悉數殺害。

儘管日軍在戰爭後期瘋狂殺害「慰安婦」滅口,銷毀大量有關文檔,但是歷史的真相永遠無法掩蓋,近年來各國相繼發現的大量史料,逐漸掀開了那段滅絕人性的黑色歷史,而它也將把日軍永遠釘在人類的恥辱柱上。來源:人民網

中國網文化轉載本文只以信息傳播為目的,不代表認同其觀點和立場

相關焦點

  • 解讀松山日軍慰安婦視頻背後的故事
    儘管日軍提前得到了遠徵軍即將大舉進攻的消息,但沒有允許慰安婦從松山撤出,松山當時不像密支那、騰衝那樣孤立。實際上,日軍並未將慰安婦視為平民,她們沒有脫離部隊尋求避難的可能。在戰事將近之時,把慰安所建立在最前線的要塞中心,這一行為本身就很反常。
  • 日軍曾到南京一難民所提出挑選百名慰安婦
    就在這樣一幅日常生活的畫面旁邊,有一條連接中山東路和科巷的「利濟巷」,70多年前,利濟巷2號是日軍設立的一處慰安所,如今這裡仍然保留7棟房屋共2000平方米左右的舊址,是亞洲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舊址。  利濟巷大約300米長,並沒有門牌號,當被問及「利濟巷2號」在哪裡時,周圍的居民多表示不了解。
  • 慰安婦的刺青,每一筆都鮮血淋漓!歷史永不會忘!
    因激烈反抗右大腿筋骨被打斷終生不能直立行走只有依靠椅子才能一步一步地艱難挪動▽連手臂骨都被日軍踩斷湯根珍18歲那年被迫成為「慰安婦」不光被日軍把手臂骨踩斷還被他們強行灌藥,終生不能生育▽剛結婚就被日軍擄走
  • 黑龍江省首份侵華日軍慰安婦檔案 揭露綏陽日軍慰安所歷史真相
    慰安婦人數:該慰安所有十三名慰安婦。慰安婦來源:在計劃開設的文件裡講到,這些慰安婦是從朝鮮募集的二千名日軍大陸派遣部隊專用慰安婦中調集而來的。日軍慰安婦制度的發展◎日軍慰安婦制度的確立,一般而言,可追溯至1932年初的「一二八事變」。當時,大批侵華日軍抵滬,日本陸軍在上海設置「慰安所」,並在長崎縣徵募慰安婦,同年4月,第一批慰安婦抵達上海。◎日本海軍徵召慰安婦,則較日本陸軍「領先一步」。
  • 抗戰照片:這名懷孕的慰安婦到底是誰?揭秘雲南松山日軍慰安所
    其實,這是1944年中國遠徵軍在攻克松山的時候,從日本人手裡解救出來的慰安婦,其中一名慰安婦還懷孕了,這幾名慰安婦是朝鮮女子,不通中文,所以,當中國遠徵軍和英美聯軍在趕跑日本人以後,被解救的這幾個慰安婦心裡還是充滿了惶恐和忐忑,不知他們又是一批什麼樣的軍人,所以旁邊軍人露出勝利的微笑,而這幾位慰安婦卻表情複雜,這也可以看出在日本人給她們留下了多大的陰影。
  • 慰安婦英文著作作者:翻譯受害者口述時忍不住落淚
    丘培培:1930年初至1945年間,日本侵略者在亞洲徵抓大量婦女和少女,將她們稱為慰安婦。關於慰安婦的報導在日本戰敗後曾零星見於一些回憶錄、藝術作品、小說雜誌及電影書刊中。  九十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慰安婦口述史以英文出版,為國際社會搞清日軍慰安婦制度的實質提供了關鍵信息。然而很長一段時間,關於中國慰安婦的英文出版物卻明顯缺失。
  • 慰安婦訴說日軍暴行:慰安所是座人間地獄
    昨日,在侵華日軍半個多世紀前修築的亞洲最大的軍事要塞——東寧要塞附近的一個偏僻的小村,75歲的慰安婦倖存者艾香,終於打開了一段塵封了56年的鮮為人知的歷史。  東寧曾運來1000多名慰安婦  東寧要塞坐落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縣境內,據縣文物館的領導介紹,「二戰」時,侵華日軍曾在這隻有3.5萬人的小縣裡囤駐關東軍3個師團計13萬人,從1933年至1945年建立了數百個現代化的軍事工程,被日本人稱為「永久的東方馬其諾防線」。面對這麼龐大的隊伍,為了穩定軍心,日本人便用火車運來了1000多名慰安婦。
  • 韓國擬將日軍慰安婦英文譯名改為性奴隸
    (圖片來源:新華社) 韓國外交通商部官員16日披露,韓國政府考慮在英文版官方文件中把日軍「慰安婦」(comfort women)這一「委婉」表述改為「性奴隸」(sex slaves)。韓國慰安婦權益團體說,政府應當讓日本政府就慰安婦問題誠心誠意道歉,而不是改變慰安婦的英文名稱。
  • 日本慰安婦資料館修訂二戰日軍慰安所地圖
    日本慰安婦資料館修訂二戰日軍慰安所地圖 涉及23個國家地區海外網12月23日消息,在位於日本東京都新宿區的「女性戰爭與和平資料館」內,展示了很多有關日軍二戰慰安婦問題的資料。最近,該館時隔10年修訂了記錄戰時日軍設置慰安所所在地的「日本軍慰安所地圖」,並在其官網上正式發布。
  • 侵華日軍慘無人道,為阻止慰安婦懷孕,逼迫其喝下高濃度食鹽水
    1941年12月8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隨著戰況不斷擴大,日軍開始對東南亞發起了進攻。1942年3月8日,日軍攻陷了緬甸仰光,日軍前往緬甸的作戰目的是為了切斷戰爭期間中國唯一一條國際大通道「滇緬公路」,斷絕英美兩國對中國軍隊進行物資援助的道路。
  • 慰安婦倖存者憶日軍暴行:最漂亮的被剖心處死
    陳厚志:這個地方就是1940年代的時候,日本連侵佔我們加茂地區,把當地的民工都抓來這裡架橋。  李美金(88歲海南籍日本性奴隸制度受害者):他抓我去跟他做工,做又沒力氣做,不做他又打你,讓你怕都怕抽筋了,怕死了。那時候十五六歲,哪有多少力氣。他看見了就抓我去跟他做工,不做的話,他又要拿那些槍來刺死你。怕都怕都死,怕到抽筋。那時候也不記得多久,就知道被抓去了很久。
  • 南京戰場上,為什麼日軍連汙水池都不放過?倖存老兵這樣說
    南京大屠殺是中國永遠忘不了的痛,它給國人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不僅如此,在這次行動中,日軍就連汙水池也沒放過,這是為什麼?一位老兵說出實情。
  • 日本「慰安婦」中的男性:為了能有更好的服務,待遇很不錯
    除了燒殺搶掠外,日軍還會抓捕一些女性,強迫她們做"慰安婦",專為日軍提供服務,而這些女性也淪為了日軍發洩性慾的工具。很多人對於「慰安婦」的印象都是女性,其實也有男性。"慰安婦"中的男性,同樣也是為了滿足更多人的需求。至今韓國、中國以及戰爭期間被日軍傷害過的慰安婦老人們還在與日本政府進行鬥爭到底。
  • 慰安婦索賠風雨15年 訴訟讓她們變得更自信(圖)
    本報記者 姜龍/攝  「慰安婦」索賠風雨15年  15年過後,中國「慰安婦」索賠之路仍在艱難前行。四起訴訟案件全部敗訴,活人證陸續離開人世,遺址保護陷入僵局。而日本至今仍在否認「慰安婦」歷史。她脫掉上衣,指著身體上的道道傷痕,揭露侵華日軍慘絕人寰的暴行。當講到當年她在被日軍滅絕人性的摧殘後並遭毒打,肋骨和大腿骨被打斷以致終生殘疾時,她當場昏倒在聽證臺上。  對於中國來說,萬愛花15年前這次控訴的意義不言而喻,這是中國「慰安婦」受害者第一次站出來向世界控訴日本的罪行。半個世紀前,超過20萬名中國婦女淪為日軍的性奴隸,包括她山西盂縣的老鄉侯冬娥。
  • 慰安婦一天要接待多少日本士兵?一份文件揭露了這個殘酷的事實
    在戰場上,日寇喪心病狂,他們在我國境內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就連老弱婦孺都不放過,我國很多無辜百姓都死在了日寇的手中。抗日戰爭對我國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了很沉重的打擊,這場戰爭打了14年之久,我國不幸遇害的同胞數不勝數。
  • 韓國官員:將在首爾建立慰安婦博物館
    2017年7月5日 中韓專家聯合發布日軍「慰安婦」名簿,一位參觀者在觀看《金華雞林會會則及名簿》檔案圖片。 新華社記者 蔣芳 攝中國日報網7月11日電(信蓮) 被日軍強徵為慰安婦的亞洲婦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慰安婦問題也已經成為一個全球關注的問題。韓國新任女性家庭部長官鄭鉉栢7月10日表示,韓國政府將在首爾建立慰安婦博物館。
  • 臺灣籍「慰安婦」紀錄片《蘆葦之歌》臺北首映
    銘刻創痛與堅強——臺灣籍「慰安婦」紀錄片《蘆葦之歌》臺北首映    繼1998年一部控訴日本軍國主義殘害臺灣籍「慰安婦」的紀錄片《阿嬤的秘密》之後,又一部聚焦臺籍「慰安婦」的紀實影像作品《蘆葦之歌》11日晚在臺北首映。  該片聚焦6位飽受創傷的老人晚年的心靈療愈過程。「如果不知道過去,你不會有未來。」
  • 慰安婦一天要接待多少日本人?倖存者回憶:每天邊吃飯邊接待鬼子
    日本在二戰期間,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其中就包括慰安婦這一罪狀。由於戰爭的爆發,大量的士兵寂寞難耐,無處發洩,會影響整個軍隊的士氣。缺德的日本人就從中國大量徵集慰安婦,不應該說是徵集,而是強行脅迫。據不完全統計,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共有20萬的慰安婦,到2017年,只剩下8位。據慰安婦回憶道,他們那時候過的是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吃不飽穿不暖,每天還要遭受日軍的暴行。為了方便接待日軍,他們吃的食物主要是飯糰,拿在手裡就可以吃,有時候一遍吃飯一邊接待日軍,別提有多心酸了。
  • 日衝繩縣決定刪除日軍戰壕介紹牌中「慰安婦」內容
    環球網記者王歡報導,據日本共同社2月24日消息,日本衝繩縣政府日前決定,將刪除日軍戰壕入口介紹牌上有關從軍慰安婦和日軍屠殺衝繩居民等內容。該戰壕是日軍陸軍第32司令部在太平洋戰爭末期的衝繩島戰役中設置於首裡城(那霸市)的地下戰壕。縣政府計劃下月在入口處放置介紹牌。據報導,5名專家組成的衝繩縣研究委員會2011年11月整理了介紹牌所用文章的內容,並提交縣政府。
  • 韓國法院判日本賠償慰安婦1億韓元後,日本外務省:不能接受
    韓國「慰安婦」要求日本政府賠償 2013年8月,裴春姬等12名韓國「慰安婦」向日本政府提起訴訟,要求日本政府賠償她們每人1億韓元的精神與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