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慰安所內部(資料圖)
日軍成為納粹德國外交官眼中的「禽獸部隊」
「慰安婦」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被迫為日本軍人提供性服務、充當性奴隸的婦女。「慰安婦」制度既是日本封建主義的產物,又烙著日本軍國主義的印記,是日本傳統的封建主義與軍國主義思潮相互影響的怪胎。
「慰安婦」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日本出兵西伯利亞,幹涉蘇俄革命。根據日本軍醫機構保存的檔案,由於戰事不利,情緒低落的日軍士兵把牴觸情緒發洩在了蘇俄婦女身上,強姦事件層出不窮,並導致性病在日軍中大規模流行,從而嚴重削弱了日軍的戰鬥力。據日本有關方面統計,死於性病的日軍官兵超出了陣亡的官兵。當時近20%的日軍士兵患有性病,約合1.2萬人,總數相當於日軍一個師團。從那時起,日軍高層便開始考慮大量擄掠被佔領國女性充當日軍軍妓,以避免性病流行減弱日軍戰鬥力。
在軍國主義的氛圍裡,日本軍人的人性完全扭曲。在他們看來,殺人放火是為天皇盡忠的表現,強佔民女是為了把那些女性的肉體和靈魂「奉獻」給「有功之臣」。這造就了二戰中一支獸慾橫流的變態部隊。這支軍隊不僅要佔領別國的領土,而且要對英勇抵抗的當地人民進行瘋狂的報復。在日軍眼中,那些任其蹂躪的婦女的身體代表了她們的國家和民族,日軍把在戰爭中流的血,甚至險些喪命的仇恨,都發洩到了她們柔弱的身軀上。目睹此情此景,連日本的盟友——納粹德國的駐華外交官,在其發給德國外交部的報告中也不禁寫道:「槍殺無辜、強姦婦女和掠奪錢財的消息不斷傳來。現在日本人也把被強姦婦女的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員當成侮辱對象……這是一支禽獸部隊」。
日軍擄掠「慰安婦」連小學女生也不放過
1931年11月,日本在上海開設了第一批4家「慰安所」。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日軍「慰安所」數量迅速增加到17家,它們以日本海軍官兵為主要服務對象,總共有藝妓279人,「慰安婦」163人。1932年3月,由於日軍在上海頻頻強姦當地婦女,受到了國際輿論的強烈譴責,時任日軍「上海派遣軍」副參謀長的岡村寧次於是決定仿效海軍的做法,設立「慰安所」,解決士兵的性饑渴。1949年,岡村寧次在回國的輪船上向記者坦白:「我是無恥至極的『慰安婦』制度的始作俑者。」
最早的隨軍「慰安婦」來自日本國內招募的妓女和良家婦女。許多淪落風塵的日本女子在日本軍國主義宣傳機構的蒙蔽下,將充當「慰安婦」當成了「報國」之途,在得到調令時被感動得熱淚盈眶。但是日本籍「慰安婦」的數量遠不能滿足日軍的獸慾,於是日本軍事當局命令駐朝鮮總督府驅使警察徵召「慰安婦」。被徵召的朝鮮女子年齡一般在16—20歲之間。大多數情況下,日本警察採取了威脅和恫嚇的手段。凡是列入應徵者名單的女子,都無法逃脫。倘若被選中的女孩自殺,那麼她的父母也會受到懲罰。除此之外,日軍還在朝鮮通過誘騙手段大肆搜羅當地婦女充當隨軍「慰安婦」,甚至連小學的女生也被當作「慰安婦」拉到戰場。據韓國的一份資料顯示,僅在1943至1945年間,就有超過5萬名朝鮮女性被日軍抓走充當「慰安婦」。1937年後,日軍開始大規模在中國擄掠女性充當「慰安婦」,使中國和朝鮮成了日軍「慰安婦」制度的最大受害國。
1942年,日軍佔領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後,拘留了大批荷蘭籍婦女,並將她們編入四個日軍「慰安所」。
這些婦女之中,有一部分人自願挺身而出。她們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挽救更為年輕的姑娘,另一方面也錯誤地認為當了「慰安婦」生活條件會有所好轉。但日軍覺得自願充當「慰安婦」的婦女數量不夠,便以武力迫使更多荷蘭籍婦女加入其中。日軍還將從各佔領區搜羅而來的歐洲籍婦女集中到三寶壟(現印尼境內),逼迫她們籤署一份「自願」聲明,經過一番粗暴的檢查後,分配到了各家「慰安所」。根據澳大利亞學者喬治?希克斯披露的數字,在三寶壟地區充當「慰安婦」的各國婦女有100多名,這其中既有印度尼西亞當地婦女,又有印度、中國、荷蘭和其他歐洲國家籍的婦女。有個「慰安婦」為了試圖讓自己減少受姦淫的次數,剪掉了所有的頭髮,但立刻成了日軍發洩變態獸慾的獵奇對象。
荷蘭籍「慰安婦」揚?魯夫在談到她當年的痛苦經歷時說:「他們(日本人)剝奪了我的一切,我的自尊、自愛、自由、財富和家庭……」日本戰敗後,揚?魯夫重獲自由,然而她卻幾乎失去了做母親的能力,婚後先後流產三次。那段噩夢般的回憶始終纏繞著她,使她無法再像正常人那樣生活。
歷史學家認為「慰安婦」數量至少有40萬人
根據日本外務省的部分檔案,僅1938至1939年間,日軍在中國的上海、杭州、九江、蕪湖和漢口等地,至少設立了73所「慰安所」,數千名各國女性淪為日軍的性奴隸。而為配合1941年的特別大演習,日本關東軍竟「配備」了2萬名「慰安婦」。
在日本學者伊藤計一的著作《陸軍士兵史》中,收錄了日軍設在上海的一家「慰安所」的規定。其中包括:本慰安所只允許(日本)陸軍和準軍事人員進入;光顧者必須在接待處付費,軍士、士兵和準軍事人員的票價是2日元。駐紮在廣東的日軍部隊還根據「慰安婦」種族的不同區別收費,規定:日本「慰安婦」2日元,朝鮮「慰安婦」1.5日元,中國「慰安婦」1日元。軍官如要求獨自享用某一「慰安婦」則費用增加一倍。在接待處,日軍官兵在「慰安所」的接待處換取票證,然後把票證交給為他們「服務」的「慰安婦」。一天「工作」結束後,「慰安婦」們把這些票證交給「慰安所」的「經營者」。她們僅能得到她們「工作收入」的一半,以保證她們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如衣物、香菸和「偶爾需要放鬆一下自己時」必需的酒。有些「慰安婦」可能存下一些錢,但這些只有在日佔區才能使用的「軍票」,隨著日軍的崩潰而變為了廢紙!
據不完全資料統計,日軍在戰時設立「慰安所」的地點遍及日本本土、朝鮮、中國、菲律賓、太平洋各島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緬甸等十幾個國家,可以說在日軍佔領區內,各國均有大量女性成為受害者。就連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當年也曾親眼看到日本士兵在「慰安所」外排隊等候的情景。
據中國歷史學家蘇智良的統計,至少有40萬各國女性淪為了日軍「慰安婦」,有一些學者認為真實數字還要高出許多。由於日軍將「慰安婦」作為「特殊的戰備物資」,「慰安婦」的徵召和去向並未登記歸檔,因此難以弄清究竟有多少婦女淪為日軍「慰安婦」。
飽受蹂躪的「慰安婦」在戰爭結束前被日軍屠殺滅口
「慰安婦」的遭遇是悽慘的,她們平均每人每天都要受到十幾名日軍的摧殘。日軍侵略中國河南期間,一隊「慰安婦」跟在列車後面步行10天,到達日軍駐地後,等待她們的是一個師團的充滿獸慾的日軍官兵。在滿洲裡,嚴寒中死去的「慰安婦」的屍體被日軍扔到雪地裡,任憑狼群撕咬。
「慰安婦」不僅承受著日軍對自己肉體的蹂躪,還面臨著各種性病的威脅,然而最可怕的事情是懷孕。當發覺自己懷孕後,很多「慰安婦」會選擇自殺,但更多的「慰安婦」則是被「慰安所」管理人員強迫將孩子打掉。只有極少數「慰安婦」能夠把不知父親是誰的孩子帶到人世,但在妊娠期間仍舊要為日軍士兵「服務」。還有很多「慰安婦」被迫做了「停止月經」的手術,永遠失去了做母親的能力。
隨著日本法西斯一步步走向滅亡,日軍兵源嚴重不足。「慰安婦」又變成了護士、腳夫、甚至編外戰鬥人員。日軍投降時,日軍炮樓中的「慰安婦」被武裝起來,充當炮灰。她們被告知:最後一顆子彈是留給她們自己的。1944年,美軍攻佔日軍在南太平洋的防禦要塞特魯克群島(今屬密克羅尼西亞)前夕,日軍守島部隊為「擺脫累贅和尷尬」,將躲在山洞中的70餘名「慰安婦」全部槍殺。美軍攻佔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之前,日軍在對隨軍「慰安婦」進行最後一輪蹂躪後,將她們悉數殺害。
儘管日軍在戰爭後期瘋狂殺害「慰安婦」滅口,銷毀大量有關文檔,但是歷史的真相永遠無法掩蓋,近年來各國相繼發現的大量史料,逐漸掀開了那段滅絕人性的黑色歷史,而它也將把日軍永遠釘在人類的恥辱柱上。來源:人民網
中國網文化轉載本文只以信息傳播為目的,不代表認同其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