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外網
圖源:女性戰爭與和平資料館官網。
海外網12月23日電在位於日本東京都新宿區的「女性戰爭與和平資料館」內,展示了很多有關日軍二戰慰安婦問題的資料。最近,該館時隔10年修訂了記錄戰時日軍設置慰安所所在地的「日本軍慰安所地圖」,並在其官網上正式發布。
據日本《朝日新聞》網站23日報導,「女性戰爭與和平資料館」是日本首家收集戰時性暴力受害與加害資料的慰安婦資料館。這份修訂後的慰安所地圖,共發布了來自23個國家及地區的數千份數據。
據了解,該資料館於2005年8月開館,收集了二戰慰安婦受害者與加害士兵的證言、專家證言以及天皇、軍部和日本政府的責任、慰安所地圖、從日本教科書中消失的慰安婦記述等。此外,資料館還收集了大量有關慰安婦研究的書籍。
其中,由歷史研究者製作的「日本的戰爭責任資料中心」,在二戰日本兵的回憶錄中收集了有關慰安所的記述及原慰安婦的證言等,於2009年製作出了最初的慰安所地圖,並在官網上進行展示。
此後,2016年加入的志願者們又追加了最新的研究,並花費了3年半的時間更新了相關信息。此次在地圖上記載的僅限於軍隊管理的慰安所,日本兵性侵女性的發生地和為務工者設置的「企業慰安所」等,則未被列入其中了。
對此,日本關東學院大學教授林博史表示:「雖然之前有對特定國家和地區進行的調查研究,但這次是收集整理了(舊時)日軍佔領整個亞太地區時的慰安所數據,(希望能成為)闡明實際情況的基礎」。
據新華社此前報導,該館館長西野瑠美子女士曾表示,創建慰安婦資料館的想法始於2000年12月,當時在東京九段會館召開的女性國際戰犯法庭成為首個審判慰安婦制度責任人的刑事責任和日本政府國家責任的民眾法庭。她說,慰安婦資料館開館得到了眾多市民的支持。據統計,有1760名市民為資料館提供了各種援助,有人捐了幾十萬日元,有人每月從養老金中捐出1000日元,還有人捐出了幾千萬日元的遺產。
西野瑠美子說,慰安婦資料館的建立經歷了不少波折,由於無人願出租場地,資料館的建立曾屢屢碰壁,最後只有日本基督教會館同意提供場所。就在資料館開館當天,還有右翼分子多次打來幹擾電話。
她表示:「雖然常有政治家發表否認慰安婦和南京大屠殺的言論,但由於民眾對這些歷史問題並不了解,所以沒有什麼反應,這也就更加凸現出建立這個資料館的重要性。要想與鄰國建立友好關係,就必須認真反省戰爭罪行,但是這首先要求對歷史有真正的了解。」(海外網 吳倩)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