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月23日訊(記者高偉 通訊員吳道敏 餘驪 鄒紅)王某桂不會上網不會打字,卻帶領家族團隊開設淘寶店賣假冒品牌網線,在不到3年的時間裡,累計銷售達到2000萬元。近日,洪湖警方會同廣州、武漢兩地公安機關,聯合偵破一起特大製售假冒國際品牌網線案。
去年6月,洪湖市公安局經偵大隊民警在工作中了解到,一家名為「安普綜合布線商城」的淘寶店,疑似銷售假冒「康普」品牌網線。民警調查發現,該網店註冊人為王某武(男,28歲,湖南省洞口縣人),網店網評很高,近兩年營業額達到1000多萬元,排名同行業網店前列。
「荊州這邊有人購買了!」同年9月,一條最新的交易信息傳來,荊州市沙市區一市民從該網店購買價值78000元的「康普」網線。民警和美國康普通訊技術(中國)有限公司專業鑑定人員迅速趕往,經鑑定這批網線全部為假冒產品,民警依法暫扣86箱假冒網線。
「康普」公司鑑定人員介紹,該公司網線多用於大型工程建設,假冒網線質量與使用年限均與正品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旦出現問題或將導致整個工程項目出現信息故障,甚至網絡癱瘓。
民警通過分析該網店資金流向,發現營業收入全部轉給了王某桂(男,37歲,湖南省洞口縣人)。
進一步調查發現,王某桂、王某武以及王某皇等3人,都是湖南省洞口縣人,於2014年7月在武漢成立武漢某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淘寶上開設多家網店進行假冒「康普」網線的線上銷售,一個家族式的犯罪團夥開始浮出水面。
為鎖定相關證據,民警譚振海圍繞涉案人員的關係網和資金流向,大膽的開展沙盤推演。70多個關係人員、400多張銀行卡、十幾個支付寶和微信帳號……加起來超過百萬條數據信息。
「當時推演了近百次,終於發現隱藏在表象背後的真相。」譚振海說,一條條信息碰撞後進行串聯,一共匹配出15家涉案的淘寶網店。在王某桂合作的多家公司裡,其中一家廣州某泰公司聯繫較為緊密,三年來往資金達到1700多萬元。
民警赴廣州實地調查,發現廣州某泰公司在2008年,曾因生產假冒「康普」網線被當地公安機關處理過。通過跟蹤廣州某泰公司的貨車,民警鎖定了王某桂位於廣州的倉庫。
「行動!」去年12月28日,在公安部指導下,指揮部下令多地同步收網。在武漢、廣州警方的配合下,洪湖警方在武漢抓獲4人,廣州抓獲15人。因時值年關歲尾,王某桂的多個倉庫內屯滿了貨,足足裝滿了6輛大貨車。
此次行動共打掉8處生產、倉儲窩點,現場繳獲假冒「康普」品牌成品有包裝網線1000箱,假冒成品無包裝網線900卷,假冒半成品網線23萬米,假冒品牌包裝紙板箱2000個,假冒商標標識52萬枚,假冒防偽標2.5萬枚,查明累計銷售金額2000萬元。
通過審訊,王某桂從2015年底開始,委託廣州某泰公司代工假冒「康普」品牌系列網線,套上假冒「康普」品牌的外包裝及防偽標等,以假充真在線上和線下以正品價格同步銷售。為了掩人耳目,王某桂還專門購買了正品「康普」網線,參雜在假貨中混合銷售。
「他很會做生意。」辦案民警介紹,王某桂是農村出來的,至今不會上網不會打字,但銷售能力極強。每次碰到大客戶,他都是主動上門洽談。根據對方的工程項目,幫忙規劃網線布局和配置尺寸規格,還告知對方在哪些部位可以使用假冒網線,如何在工程合同中規避風險。「這種定製服務套牢了很多回頭客。」
目前,15家涉案淘寶網店已被全部關停,涉案的假冒「康普」網線全部下架,王某桂等11名主犯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審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