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高新區「新年第一會」 聚焦科技創新 布局主責主業 - 園區動態...

2021-01-10 中國高新網

  1月4日,新年首個工作日,大連高新區召開了2021年科技工作專題會議,聚焦科技創新,布局主責主業。會議對2020年大連高新區科技創新工作進行了總結,從多維度、全方位對2021年科技創新工作計劃及舉措進行了研討。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曾波主持會議並講話。委領導孫龍業、原馳、趙百強、董莉、曲家都,區機關和直屬事業單位相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聽取了科技創新局關於「2021年科技創新計劃及具體舉措」情況匯報,與會黨工委領導和機關部門及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圍繞各項創新指標任務及「七項創新特色工程」,結合分管工作和職能進行了發言,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2021年,大連高新區將按照「對標先進、聚焦短板、匯聚資源、優化生態」總體思路,圍繞著推進位度創新和科技創新「兩手抓」、著力加強科技創新策源地體系建設。強調全區上下要在科技創新上著重補齊創新主體數量偏少、企業研發投入不足、省級以上研發機構不多、智慧財產權數量偏少、科技創新策源地能力不夠、支撐「1+6」產業的共性技術平臺少和產業聯盟不活躍等短板,全力聚焦國家火炬排名「進位爭先」這一重點目標,實施「七項特色工程」,全面推動高新區「又高又新」高質量發展,即:實施自創區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暨區域創新提升工程,確保自創區建設展現新成效;實施創新鏈「強鏈、補鏈、延鏈」工程,促進我區科技創新水平展現新提升;實施企業創新積分管理工程,引導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實現新躍升;實施創新主體培育工程,助推科技企業發展實現新跨越;實施智慧財產權強區工程,促進科技服務邁出新步伐;實施科技人才引育工程,激發區域科技人才新活力;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助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現新突破。確保在「十四五」期間,將高新區建設成為引領全市、全省乃至東北的科技創新高地、創新新城、創新策源地。

  

  曾波在講話中指出,高新區在新年上班第一天就召開科技創新專題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及省市委全會精神,聚焦科技創新,布局主責主業,表明了高新區突出科技創新核心主導地位的政治態度和立場。他強調,創新是高新區的主責主業,高新區因創新而生,也因創新而存,還將因創新而實現高質量發展。

  曾波強調,我們推動的科技創新是多維度、全方位、整體全覆蓋的創新,全區在科技創新上是一盤棋,因此擔負創新職能的部門和單位要加強協同、緊密配合,各方面的工作必須想全想細,否則我們的創新就會缺項,就會影響整體創新發展。比如,在科技金融與科技創新如何融合發展、相互促進、培育企業上市、創新引領企業轉型升級等方面還要深入研究,要拿出具體可行的舉措和辦法。他指出,在推進科技創新中,既要堅持問題導向,也要充分發揮我們的長處和優勢,用長處彌補短板和不足,從而推進整體創新。在抓好全覆蓋基礎上要有重點突破,要按工程按項目一點一點地抓落實,持之以恆、毫不鬆懈地抓下去就會取得亮點紛呈的成果。要按照國家和省市的考核指標體系把各項指標定好定全。

  曾波強調,創新是高新區的責任和使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新區的創新發展,把英歌石科學城列為全市「十四五」期間的主戰場。因此,我們要用新發展理念做指引,在新發展格局下,全力把高新區打造成科技創新高地、創新新城、創新策源地。在推進科技創新上,我們要進一步強化政策跟進,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和創新氛圍,提高科技創新服務水平。尤其是在科技企業培育上,要把目標瞄向科技巨人企業,解決我們「山」不多,「峰」更少的狀態,並且要激活存量、擴大增量、盯著頭部、聚集鏈條,努力形成企業蜂擁而至的局面。同時,要儘快解決新型研發機構和產學研聯盟偏少的問題,要通過大力培育雛鷹企業來發展瞪羚和獨角獸企業。他要求全區上下要用心用情用力,要真研究真思考真落實,以「而今邁步從頭越」的精神,消化掉歷史遺留問題,在快速的、跨越式的創新發展中全力推動「又高又新」高質量發展。

  圖片來源:大連高新區  圖片攝影:王劍

(責任編輯:楊博淳)

相關焦點

  • 大連高新區被科技部確定為首批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單位
    日前,科技部火炬中心從全國169家國家級高新區中選擇了13家高新區作為首批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單位,大連高新區榜上有名。企業創新積分制,將成為企業發展的風向標和創新培育的加速器,可通過政府特色指標及賦分權重的動態調整,實現自身經營方向調整,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引導企業走向創新發展之路。 近年來,大連高新區始終咬定科技創新這個主責主業不放鬆,圍繞「1+6」主導產業聚焦發力,取得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使其處在國家高新區第一方陣,因而被確定為全國13家試點單位。
  • 大連高新區搭建事業平臺引來「金鳳凰」
    原標題:大連高新區搭建事業平臺引來「金鳳凰」原標題:30名高素質人才從598名應聘者中脫穎而出 記者11月24日從大連高新區獲悉,該區深化改革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機關工作人員工作圓滿結束,來自省直機關、國有銀行
  • 日照市嵐山區審計局聚焦主責主業 築牢隊伍建設之基
    增強幹部隊伍活力激發乾事創業激情日照市嵐山區審計局聚焦主責主業築牢隊伍建設之基日照日報全媒體記者 侯慶萍 通訊員 胡 明面對疫情防控新形勢,統籌抓好疫情防控與審計監督;在服務發展大局中,聚焦重點領域,精準開展審計監督;聚焦群眾關心關切,將審計關口前移,亮真招出實招;寓審計監督於服務中,通過審計項目實施和案例解剖,為區委區政府決策提供高質量參考建議……在嵐山,審計人員把初心寫在行動上,用實際行動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 石嘴山高新區新增3個自治區科技創新團隊 - 園區動態 - 中國高新網...
    近日,2020年自治區新組建科技創新團隊和柔性引進科技創新團隊名單公示結束,石嘴山高新區3家企業榜上有名,截止目前,石嘴山高新區共有自治區科技創新團隊達14個。
  • 國家高新區海東園區:創新高地 崛起海東
    在產業布局上,未來海東園區將形成生物醫藥產業園、電子科技產業園、海洋科學城「兩園一城」的產業格局。其中生物醫藥產業園引進大學資源,強化產學研轉化,借鑑深圳高新區南部片區的模式;電子信息產業園吸引海洋工程裝備、海洋電子信息等企業入駐,借鑑深圳高新區模式建設總部基地,而海洋科學城將依託廣東省實驗室、中船重工研發機構,借鑑廣州科學城、北京懷柔科學城等建設模式。
  • 肥城高新區:管委會「瘦身」經濟「強體」
    以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口,聚焦經濟發展等主責主業,資源向項目集中  肥城高新區:管委會「瘦身」經濟「強體」  隆冬時節,在農大肥業新型生態肥料暨大數據中心項目施工現場,塔吊矗立,工程車輛穿梭來往。  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肥城高新區反而實現大部分重點指標遠超去年,成為肥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引爆點、增長極和動力源。  發展如此高效,關鍵在於管理體制和用人機制的創新。
  • 旅順太陽溝文化產業園區招聘工作人員
    為深化園區改革,加快建設東北地區著名的歷史文化街區及歷史建築保護區,擴大選人用人視野,吸引適應園區發展的高素質人才,9月22日,大連旅順太陽溝文化產業園區黨工委、管委會通過旅順政務信息網等載體首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園區工作人員。
  • 內江高新區:瞄準「高」與「新」建設產城融合和科技創新高地
    聚焦自身定位,內江高新區堅持以高標準規劃為引領,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科技創新、產城融合和人才集聚的國家級高新區。從2017年成功創建為國家級高新區後,內江高新區確定了「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臺階、三年新跨越」的目標,同時借鑑天府新區規劃團隊和規劃經驗,按照生態優先原則,編制了科學完善、自成體系的總體規劃。
  • 濟寧高新區:科技創新谷釋放集聚效應
    ,圍繞高新區打造創新典型示範,構建以「濟寧創新谷」為核心的「核心、聯動、輻射」產業布局,將「濟寧創新谷」建設成為山東省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舊動能轉換平臺、創新發展戰略引擎和高質量發展的典型示範,創新型城市建設的首要工程。
  • 聚焦主責主業 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 ——湘潭城發集團2020年工作回眸
    2020年,各子集團秉承城鄉建設運營發展商的使命,聚焦主責主業,圍繞向實體化、產業化轉型發展主線,高質量發展亮點紛呈。 城建集團:勇當城市建設主力軍 2020年,湘潭地產集團按照「科學發展、總量控制、突出重點、確保穩定」的原則,聚焦土地主業,有時序、有計劃,前瞻抓好土地報批、徵地拆遷、土地上市等土地經營工作。
  • 廈門火炬高新區:創新路上乘風破浪
    啟動金融服務平臺與智能製造服務平臺,聚焦資金和技術兩大產業發展的要素,提升產融結合與智能製造服務水平;打出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在人才引進渠道、人才培育平臺、人才金融支持、人才服務保障等全方位發力,持續加大對高端人才和科技項目支持力度,為創新創業提速增效推出「創新十條」「智能製造十條」「火炬創新券」等,從技術、人才、金融、孵化、技術交易等全方位促進創新創業和產業轉型升級。
  • 全國高新區團指委換屆大會在蘇州高新區舉行
    高新區團指委主任委員、科技部直屬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李桂華,高新區團指委副主任委員、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高新區團指委副主任委員、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二級巡視員陳宏生,蘇州市副市長陸春雲,蘇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區長吳新明,區領導陶冠紅,以及來自全國98家高新區的委員代表以及蘇州高新區的青年幹部代表等參加會議。
  • 市委書記馬波前往內江高新區調研園區建設、科技孵化器建設和人才...
    3月24日,市委書記馬波前往內江高新區調研園區建設、科技孵化器建設和人才引進等工作。他強調,要聚焦做實做好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篇大文章,承接成渝、配套成渝、融入成渝、服務成渝,以孵化器建設、平臺建設和園區建設為抓手,加快建設成渝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中心。
  • 濟南高新區:篤定改革創新 爭創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濟南高新區鉚定全年任務目標,聚焦主責主業,突出黨建、改革、創新引領,奮力推進動能轉換、對外開放、項目建設、雙招雙引、營商環境優化等各項工作走在前列,全力爭創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在高新區章錦片區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高科技創新園項目現場,現場塔吊林立,一派繁忙景象,2000多名施工人員日夜奮戰,加快施工進度。
  • 南京新年送出人才大禮包,推出「紫金山英才計劃」
    來源: 現代快報、現代快報網、現代畫報、快報官方微博群、快報官方微信群、連續四年南京新年第一會、市委一號文件聚焦 " 創新 "。1 月 4 日是新年的第一個工作日,2021 南京市創新名城建設推進大會舉行。
  • 聚焦| 建西部首個創新中心!波士頓科學落戶成都高新區
    聚焦 | 建西部首個創新中心!西部首個創新中心正式落戶成都高新區。吉利德科學西部運營中心項目今日落戶艾昆緯西部運營總部落戶成都高新▲目前,成都高新區已聚集賽諾菲、美敦力、倍特等國內外知名生物醫藥企業超過2000家。在由國家科技部生物技術中心評選的2018年全國171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排名中,成都高新區躍升至第6位。
  • 遠洋集團六大開發事業部成立 聚焦開發主業發展 全國布局「南移西...
    據悉,遠洋集團為順應五期戰略要求,對開發主業進行的組織架構調整已基本完成,形成了北京、環渤海、華東、華南、華中、華西6個開發事業部。 根據遠洋集團五期戰略的規劃,集團將定位於「以投資開發為主業、發展開發相關新業務的綜合型實業公司」,通過「聚焦主力市場、打磨主力產品、打造主力團隊」,全面聚焦開發主業,尋求實現有質量的規模增長。
  • 廈門火炬高新區堅持高端引領 布局下一代創新型支柱產業
    火炬高新區已建成完善的創新創業支撐體系。圖為廈門臺灣科技企業育成中心。  業內領軍企業的大手筆投入與戰略性布局,在廈門火炬高新區並不鮮見。近年來,火炬高新區把握全球創新趨勢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外引內培,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向產業鏈高端邁進。  集成電路產業的崛起,是高新區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一個典型。
  • 威海高新區科技「創新花」結出豐碩「發展果」
    2020年,威海高新區強化科技引領,堅持「563」戰略不動搖,凝心聚力、銳意創新、擔當作為、攻堅突破,在創新平臺、孵化載體、高企培育、雙招雙引、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中,體現新擔當、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切實促進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成都高新區 黨建引領 協同共建成渝科技創新中心
    一流的園區需要一流的黨建發揮引領作用,一流的黨建又助推園區爭創一流。成都高新區牢固樹立「以黨建引領科技創新發展」的工作理念,將黨建工作和科技創新發展深度融合、同頻共振,充分把握先行先試政策機遇,抓實抓細各項創新改革舉措,努力營造一流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再上新臺階,有效支撐成渝科技創新中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