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河是印度境內著名的「聖河」,作為全國知名的大型河流,外國人對它的印象似乎並不太好。可是您也許不知道,印度當地的信徒,世代在恆河水中肆意洗澡與痛飲,卻很少生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聖河」自潔的背後,又會有著怎樣的秘密?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亞洲的南部,有一個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度,它與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緬甸相接壤,也是我國的重要鄰居,它便是印度。作為世界上人口數量排名第二的國家,印度的經濟文化發展較為繁盛,是一個極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國家。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的文明源遠流長,它曾經創造了人類歷史上著名的「恆河文明」,可與其他古國文明相互比肩。印度境內的恆河流域,為印度的起源提供了必要的條件,豐沛的恆河水灌溉著兩岸的土地,哺育著生生世世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無論是舟楫之便還是灌溉之利,都構成了印度人思想中最美的圖畫。
恆河是印度百姓心中的「聖河」,這是世界人民的共知,也是印度宗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毫不誇張的說,每一位印度人都有一個「恆河夢」,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沐浴於聖河之內,以聖潔的河水洗滌自己身體的罪業。
恆河能夠如此被重視,完全來自於印度宗教之內流傳的神話。相處在很久很久以前,恆河之水要比如今湍急的多,桀驁難馴的河水經常泛濫,偶爾還會衝毀農田,破壞人類共同的家園。直至後來,一位叫做溼婆的大神不忍看到人類受苦,故此以頭髮散入河水之中,令恆河從此平緩有度,成為了一條能夠造福百姓的「聖河」。
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嘉諾特裡冰川腳下的哥姆克冰洞,其上遊位於阿里地區的岡底斯山,再經由恆河平原注入孟加拉灣。在岡底斯山的東南坡處,存在著一汪蔚藍的湖水,名為瑪法木錯湖,其湖水由高山冰雪所化。在傳說中,這片湖水,就是印度大神溼婆的沐浴之處,其水流所匯集成的恆河,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一條「聖河」。
「聖河」的名字雖好,卻仍然逃不過發展中國家環境汙染的命運。隨著現代工業的不斷發展,印度國內的工廠林立,各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渣,以及百姓日常生活垃圾等汙物,都被隨意排進了恆河之內,對流經當地水體造成了汙染,以至於讓恆河的水質變得越來越糟糕。
尤其到了印度每年一度的「酒罈節」時,眾多印度宗教信徒都會聚集在恆河邊,人數超過1000萬之巨,他們爭先恐後的爭飲河水、跳入河中沐浴、甚至還有直接投河自盡者也有很多。
不過令人驚奇的是,即便印度人如此對待聖河,但是信徒在飲用或沐浴之後卻幾乎很少生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如果按照科學角度來講,無論是工業廢水的排放,還是大量生活垃圾的倒入,都會令恆河水體內產生大量的病毒與細菌,人類飲用之後必然有害無益。但是大量的事實結果擺在眼前,令人不由得不信,恆河河水似乎並未因此受到影響,反而還成了信徒們篤信能治百病的「聖水」。
此事一度引起了科學家們的好奇,抱著對科學的嚴謹態度,他們開始了對恆河水樣的研究工作。一開始的時候,科學家們料想恆河水內必然存在大量細菌,但是化驗結果表明,恆河水體水質良好,其內部雖然含有細菌,但是仍然處於正常的可飲用水平。不僅如此,當科學家們人為的向水樣中添加細菌後,他們意外地發現,在很短的時間之內,細菌居然有一大部分被消滅了。
難道恆河水真的是聖水?在經過大量的科學檢測後,科學家們最終揭開了其中的秘密。原來,恆河水中含有一種神秘的特殊物質——鉍-214,它是由放射性元素鈾-238蛻變而來的,其本身能抑制各種微生物生長,具有良好的殺菌作用。除此之外,恆河還含有其他河道沒有的噬菌體與重金屬化合物,可以對鉍-214元素的殺菌效果進行強化,這才造就了恆河具有強大的「自潔」的能力。
談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感嘆,世界上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勤勞勇敢的印度人,在恆河河水的哺育滋潤之下世代繁衍,為世界民族大家庭增添了一抹「恆河文化」耀眼的光彩,這的確值得人們稱讚和羨慕的。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