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來自何方?為什麼有內蒙、外蒙之分?

2020-12-15 史海尋蹤

一般認為蒙古起源於東胡,東胡是匈奴以東各部落的總稱。匈奴強大後打敗東胡,東胡遂分裂為兩支,居住於鮮卑山的稱鮮卑,居住於烏桓山者稱烏桓。

烏桓這一支在東漢末年時,因為幫助袁紹的兩個兒子得罪了曹操,被出兵收服。鮮卑則在不斷繁衍中逐漸強大起來,以興安嶺為界,以北稱「室韋」,以南稱契丹。

鮮卑

室韋以部落形式存在,其中一支生活在額爾古納河一帶的「蒙兀室韋」,就是蒙古的前身。因此蒙古和契丹同源,都源自於鮮卑。

直到12~13世紀,鐵木真把草原各部落統一,建立大蒙古國,在其勢力範圍內所居住的各部落,通稱為蒙古人。

鐵木真

那麼內蒙、外蒙又是根據什麼來劃分的呢?

地理劃分

漠南、漠北之稱最多出現於漢武帝徵匈奴時期,這個「漠」所指的是什麼地理概念呢?

在中國北部和蒙古國之間,有一片廣袤的荒漠區,稱為「戈壁沙漠」,戈壁為蒙古語礫石荒漠之意,沙漠則指沙地。該地區總面積130萬平方公裡,在亞洲僅次於阿拉伯沙漠。

從地理角度講,位於戈壁沙漠以北為外蒙,以南為內蒙。

戈壁沙漠

單以地理劃分過於簡單和生硬,內、外蒙的劃分結合蒙古部族發展史才算完整。

明朝時期的蒙古

明朝建立以後,蒙元勢力被逐出中原,但仍控制蒙古高原廣大地區。黃金家族直系(忽必烈系)這部分被稱為北元,由於明朝屢屢北伐,並在捕魚兒海一戰中重創其老巢,遭到失敗的黃金家族至此失勢,蒙古各部紛紛脫離獨立。

明永樂初期,已形成佔據東部蒙古的韃靼(蒙古本部)和西部的瓦剌(衛拉特蒙古)。瓦剌臣服明朝,並不斷對韃靼用兵。在也先掌權時期,瓦剌強大起來,建立瓦剌帝國對明朝形成威脅。

瓦剌由和碩特、準噶爾、杜爾伯特、土爾扈特這四大部和一些小部落組成。

十五世紀末期,東部蒙古(蒙古本部)達延汗統一各部勢力,將漠南、漠北領地合為六個萬戶,分左右兩翼。喀爾喀是其中之一屬左翼,共分12部,內五部逐漸南遷入內蒙,外七部留居原地。

16世紀中期,原居住於哈拉哈河(中蒙邊境)及克魯倫河的喀爾喀向漠北遷移,逐漸形成喀爾喀四部,因此居住於外蒙的部族是喀爾喀蒙古。

清朝時期的蒙古

明末清初,成吉思汗、達延汗的嫡支林丹汗繼位,年僅13歲的林丹汗所面對局勢十分險惡,漠南蒙古各部只是在名義上奉其為主,實則各自為政,漠北外喀爾喀根本不予承認,漠西衛拉特(瓦剌那部分)始終處於敵對,東部努爾哈赤女真勢力正逐漸崛起。

林丹汗認為女真是最大威脅,他一面努力統一蒙古各部,一面聯明抵禦後金。但林丹汗也深知女真的厲害,儘量避免同其直接交戰,最終於1632年被皇太極討伐,遠遁青海並於1634年病故。

清朝一貫採用剿撫並用的手段收服蒙古各部,並以聯姻方式鞏固與蒙古關係。林丹汗死後各部紛紛歸附,清設立蒙古衙門對其進行管理,後改為理藩院。

林丹汗

清朝對蒙古實行盟旗制與札薩克制,設置盟旗並由中央指派官員進行管理的部分稱「內屬蒙古」;封世襲札薩克(執政官)的蒙古部分稱「外藩蒙古」。外藩蒙古又按歸附先後分為內札薩克和外札薩克,外札薩克中的喀爾喀四部就是日後的外蒙古。

清康熙時期,衛拉特(源自瓦剌)中的準噶爾部在首領噶爾丹帶領下,取得衛拉特的控制權,將原來鬆散的聯盟改為集權制度,並建立準噶爾汗國。噶爾丹極具野心,先吞併了葉爾羌汗國(可視為東察合臺汗國的延續),繼而攻打漠北喀爾喀,被康熙親徵擊敗。準噶爾部是清朝的心頭大患,歷經康雍乾三代方才平定。

內外蒙古

內外蒙古的形成始於明朝、定型於清朝、分離於民國。經過漫長歲月的演化,方成為如今的內蒙和外蒙。

相關焦點

  • 同樣都是蒙古,僅僅一線之隔,內蒙與外蒙為什麼會有如此距離
    雖然都是在自己的國家旅遊,但是這兩個地方卻給人天差地別的感覺,而蒙古正巧就是這樣,同樣都是蒙古,外蒙和內蒙也僅僅只有一線之隔,但是距離給人的感覺卻差很多。提起外蒙古的話,很多人都會感到很陌生,這個詞彙很少會出現到我們的生活當中,但是穎穎提一個詞大家肯定熟悉,那就是烏蘭巴託。
  • 雖說外蒙和內蒙,僅一條國界之隔,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差別?
    打個比方,很多人都會去內蒙和外蒙旅遊,雖然內蒙和外蒙只有一條國界的距離,但是為什麼差別那麼大呢?那麼來一同了解下吧。說到外蒙,或許很多的小夥伴們都會想起那些悠久的歷史,但是今天我們就不說那些,我們就來說一說外蒙首都烏蘭巴託目前是什麼狀況。烏蘭巴託目前資源非常豐富,但是憑藉這些資源的商人,在這裡並沒有發展起來,這是為什麼呢?
  • 內蒙和外蒙差距有多大?最繁華的城市對比可見,一件事情很有意思
    內蒙和外蒙差距有多大?最繁華的城市對比可見,一件事情很有意思在我國內蒙古大草原是一個美麗地方,而內蒙古又分為蒙古國(現成為外蒙)和內蒙,在歷史上這裡曾經是一個地方,袁世凱時期,於俄國周璇外蒙想要脫離卻始終失敗。但是如今的蒙古國(外蒙)卻是聯合國承認的主權國家!
  • 毛澤東兩次提出外蒙回歸
    關於外蒙古問題,毛澤東很早就開始關注了,他曾經兩次向蘇聯提出蒙古回歸。  第一次提出外蒙回歸  1949年1到2月間,米高揚在中國訪問,毛澤東曾就外蒙古問題,與他進行過一番對談,通過他向蘇聯要求蒙古回歸。
  • 蘇聯解體時,為什麼中國沒有趁機收復外蒙古?
    在清代時,外蒙是中國的一部分,但1921年蘇聯出兵外蒙並控制了這個國家,外蒙宣布獨立,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當時的北洋政府拒絕承認,外蒙在名義上還是中國的領土。1945年,為了換取蘇聯儘快對日宣戰,消滅日本關東軍,美英出賣中國利益,與蘇聯籤訂了雅爾達協議,承認了外蒙獨立。隨後,國民政府也予以承認,外蒙正式獲得獨立。 二戰後,外蒙成為了蘇聯的衛星國,內政外交被蘇聯全面控制。
  • 都是一個首都,為什麼內蒙古分為內蒙和外蒙
    即使在新中國成立以前,中國的領土也遠遠比現在大,但是因為蘇聯的趁火打劫,使得外蒙成功從中國分離出去,從此這片國土在中國人心中就顯得十分陌生。 外蒙古或稱蒙古,位於中國和俄羅斯之間,被兩國包圍的一個內陸國家,蒙古雖然不與哈薩克斯坦邊境接壤,但其最西點到哈薩克斯坦的最東端只有38公裡。
  • 71年前,外蒙分離出中國懷抱,誰是幕後操刀手?
    大清王朝「分而治之」的策略埋下禍根清初蒙古分為漠南、漠北、漠西蒙古三部分。蒙古有內、外之別,主要是來源於清朝對蒙古的統治。一方面基於地理位置的考慮,將戈壁沙漠以南的科爾沁、察哈爾、土默特等部落稱為內蒙古,戈壁沙漠以西北的喀爾喀蒙古為外蒙古。
  • 蒙古人的黃金家族:是我們內蒙古同胞,還是外蒙古?其實早有答案
    明朝永樂初,有本雅失裡可汗為阿魯臺所立;宣德中脫脫不花可汗為瓦刺酋長脫歡所立,但在景泰中被也先篡位不久部下仍然立脫脫不花之子,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小王子達延汗,此人收拾先也之亂,驅逐瓦剌部至伊犁河域,在其死前,以大沙漠為中心,將自己的是一個兒子分封於漠南蒙古「與」漠北蒙古「,這就是分制之始。
  • 同為蒙古族,為何內蒙和外蒙的語言文字不同?蘇聯人在背後做了啥
    作為曾建立輝煌大元帝國的蒙古人來說,他們有文字的歷史其實很短的。說到蒙古文字的起源,還要從成吉思汗的大力推廣說起。當年的蒙古族,在斡難河流域強勢崛起之初,還是沒有屬於自己本民族的文字。到了1204年,成吉思汗率軍徵討乃蠻部落,俘虜了乃蠻部落的掌印官,對方名叫塔塔統阿,是一名回鶻人,為人忠誠且有著豐富的學問。
  • 蒙古為何會劃分為內外蒙古?成吉思汗屬於內蒙還是外蒙?
    大家知道,現在有個蒙古國,以前是中國的外蒙古。但是,親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蒙古會分為內外蒙古呢?這是什麼時候劃分下來的呢? 這首先要追溯到明末清初。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北方就分為很多塊,光蒙古就有很多部落,比如科爾沁、察哈爾、土默特,喀爾喀等部落。
  • 名字都叫蒙古,內蒙古和蒙古國發展有什麼不同?跟想像有點不一樣
    遊客剛從外蒙回來,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蒙古國,跟想像有點不一樣我們都知道,咱們國家有一個內蒙古,而緊挨著它的還有一個被我們稱為「外蒙」的地方。說起內蒙和外蒙,我們總是覺得這兩個地方只不過是被一條國界線分隔開的同一個地方。外蒙其實就是蒙古國。很多人都曾經到過內蒙古去旅行,那裡真的是像我們想像中的一樣,一片天蒼蒼野茫茫,這裡的風一吹,就像把大地的外衣輕輕地掀了一下,又輕輕地放下一樣。很多沒有去過外蒙古的朋友,在腦海裡想像著外蒙跟內蒙應該是差不多的吧?
  • 外蒙古的過去和現在:同樣叫蒙古差距咋就這麼大呢,要麼你回來吧
    世界上有一個內陸國,他叫蒙古國。中國有一個自治區,叫內蒙古自治區。都叫蒙古,是不是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歷史上很多長的一段時間,外蒙古也屬於中國,只是因為歷史的原因,現在的外蒙古,獨立成國,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外蒙古的過去和現在。
  • 你所不知道的1919年外蒙回歸
    你所不知道的1919年外蒙回歸辛亥革命後,外蒙趁機宣布獨立,成立「大蒙古國」。中華民國政府並不承認其獨立,仍稱其為外蒙古,但是由於國內局勢混亂,暫時也無力交涉和出兵平叛。1913年中國與沙俄籤訂了有關聲明,確定了外 蒙古實行自治,自治區域為清末庫倫辦事大臣、烏裡雅蘇臺將軍與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區域。根據協定,1915年,外蒙古取消「獨立」,改為自治。但是這種自治幾乎和獨立沒什麼兩樣,中國政府並不能獲取什麼利益,反而外蒙受到沙俄的嚴格控制。皖系將領徐樹錚一直很關心外蒙問題,1912年在給段祺瑞手下幹將的靳雲鵬的信函中,提到他力保外蒙古的戰略思想。
  • 把持外蒙經濟的旅蒙漢人
    沙俄帝國地理學會的會員彼夫茨夫也說過「蒙古人民對中國商號表示公開的不滿,因為中國商號毫無憐憫心的剝削本地的人民」。1911年,清朝駐庫倫辦事大臣上報:蒙古人窮困現象越發嚴重,若不改變條例規定,則難以補給贍養。而晉商集團們,卻早賺得盆滿缽滿,最盛時,各商號在外、內蒙開了幾千家店鋪,各類從業人員達到40萬之巨。
  • 千秋功罪_ 外蒙古撤銷自治之謎
    主要條款為:外蒙古承認中國宗主權;中國、俄國承認外蒙古自治,為中國領土之一部分;自治外蒙無權與各外國訂立關於政治及土地關係的國際條約;外蒙古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汗的名號由中華民國大總統冊封;中國政府可在庫倫設辦事大臣公署;中國駐庫倫大員衛隊數目不超過二百名,該大員之佐理專員分駐烏裡雅蘇臺、科布多及恰克圖各處,每處衛隊不超過五十名;中國貨物運入外蒙須納內地貨捐,洋貨由外蒙運入內地,照中俄1881年「陸路通商條約
  • 真實外蒙古首都什麼樣?當地人不喜歡中國車,小販沿街兜售清朝銀元
    自從1924年蒙古再次宣布獨立後,直至今日,蒙古國的消息依然很少,人們也對其知之甚少,那麼,真實的外蒙首都是什麼樣子的?曾統治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活佛世系在首領繼承上很像西藏的「班禪額爾德尼」,上一代高層圓寂後需要尋找靈童,成為新的活佛,成為新的名義首領。在藏傳佛教的傳說中,「哲布尊丹巴」是釋迦牟尼的弟子,一開始出生在印度,之後轉生到西藏,直到明萬曆年間才應漠北喀爾喀部落的邀請到達蒙古。儘管歷史上有有「覺囊派」和「格魯派」之爭,但最終還是由信奉覺囊派的哲布尊丹巴取得勝利。
  • 外蒙古到底是怎樣獨立出去的,丟掉外蒙古的歷史罪人,是誰?
    足以看出大國之威嚴! 從漢朝到晚清的2100多年間,大國氣勢在晚清時代蕩然無從,自鴉片戰爭瓜分狂潮之後,丟失大片國土,外蒙古正是其中的瓜分之地。 大大小小的抗擊列強侵略的戰爭,可以說是逢戰必輸、屢戰屢敗,外蒙古國土的第一次丟失正是發生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光有財富沒有實力是不行的,此時的清政府大興土木,用於國防的財力少之甚少,此為其一。 其二,清政府犯了和幾百年前國外封建國家一樣的錯誤,對科學技術的無視。
  • 新中國建國後:為什麼不把外蒙古收回來?主要考慮這四個方面!
    不過好在新中國建國後,隨著國力的日益強大,很多領土我們都收回來了,但直到今天,外蒙古還夾在我國和俄羅斯之間沒有收回,這是為什麼呢? 清朝滅亡後,外蒙在蘇聯的幫助下宣布獨立,從而脫離了中國政府的管轄,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到了民國的時候,蘇聯更是赤裸裸的出兵外蒙地區,對外蒙進行實際上的控制,但還聲稱是為了幫助外蒙古獨立自主的管理。對於這個問題,當時的我國政府始終沒有反對,但也沒有表示支持。
  • 「國史」結結實實,講清楚外蒙古如何從中國版圖分了出去
    1919年7月,蘇俄發表聲明,稱外蒙古是一個獨立的國家,要求與之建立外交關係。事實就是這樣,無論沙俄還是蘇俄,都是支持外蒙古獨立的。儘管列寧在世時曾有承諾,說當中國革命取得成功後、外蒙將自然成為中國的一部分。這個聲明讓外蒙當局感覺不妙,慌忙致電北京,表示不要「自治」,要求回歸中國。
  • 外蒙古獨立始末,蔣介石一票否決其加入聯合國
    蒙古,曾經作為一個類似於與區域的地理名詞,這個地方持續了很久,區域廣大。本來在元朝時期是一整片的地方,但是到了清朝,根據蒙古部落歸順其的順序和文明程度,將其分為內蕃和外藩。其中內蕃就是歸順的較早,基本上屬於現在內蒙的範疇,外藩則主要在漠北地區,包括現在的蒙古國和俄西伯利亞南部一些地區,這些地區清代屬於烏裡雅蘇臺將軍管轄。到了近代這一順序還得到了延續,雖然沙俄侵佔了北方140多萬領土,但是對於蒙古地區而言,損失還是比較少的,直到20世紀初。首先開始讓沙俄入侵覺得有機可乘的是辛亥革命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