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田林縣潞城瑤族鄉豐防村榮獲百色市委、市政府命名2019年度「鄉村振興·爭創五旗」活動的五面紅旗,成為全市三個鄉村振興「五旗村」之一。
走進豐防村,村口矗立的「百色市鄉村治理示範村」紅色牌子鮮豔奪目,乾淨整潔的水泥路直達農戶家門口,一棟棟漂亮的小洋樓與周邊的翠綠交相輝映,三五成群的老人聚集在屋角或樹蔭下聊天……一幅幅富足、文明的鄉村畫卷展現在眼前。
「豐防村村民以前主要靠種地為主,閒暇時上山伐木、掏野蜂、抓野蛇、打野豬貼補家用,曾經是山林砍光、野生動物吃光跑光。」豐防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委主任梁少生介紹,「現在好了,在自治區紀委和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基礎設施逐年完善,修通了25公裡長的產業路,三分之一以上的農戶都買了私家車,周邊綠樹成蔭,全村環境和村民生活都一年比一年好。」
豐防村位于田林縣西北部,總面積16.8平方公裡,有耕地面積2363畝,其中旱地佔2058畝。全村有4個自然屯7個村民小組127戶533人,以瑤、壯民族為主,其中瑤族佔全村人口的92%,2015年精準識別定為貧困村。據悉,市委、市政府日前命名了一批「鄉村振興·爭創五旗」活動2019年度「紅旗村」,豐防村同時榮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面紅旗,成為全市三個「五旗村」之一。包括豐防村在內,田林縣共有33個村被命名為2019年度『紅旗村』,總共獲50面紅旗排名全市第一。
「豐防村從昔日的貧困村到鄉村振興『五旗村』的華麗轉身,與自治區紀委大力幫扶分不開,也與縣委堅持黨建引領、抓實鄉村治理分不開。」田林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黃劍輝介紹。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近幾年來,豐防村「兩委」按照「築好一個陣地、配好一個班子、建好一套機制、用好一個平臺、發展好一個產業」的「五個好」工作思路,結合「一村一策」狠抓產業發展,2016年8月成立田林縣豐騰種養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林下養雞以及油茶、杉木、玉米、生薑等產業,全村實現「3 1」特色產業全覆蓋。至2019年,豐騰種養專業合作社已建雞棚67個,帶動53戶其中貧困戶27戶從事養殖,年底出欄肉雞近70萬羽,年純收入300餘萬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0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5.2261萬元。
該村貧困戶李林軍夫婦曾經在廣東打工,老人和小孩只能委託親戚照顧。駐村第一書記龍啟倍了解情況後,爭取25萬元資金與村「兩委」幹部一起幫助李林軍等4戶貧困戶建雞棚,與村集體合作養雞,出欄第一批雞分紅後,李林軍夫婦獲利2萬餘元。
產業發展了,生活富足了,該村探索建立村民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機制,幾年來先後成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鄉賢理事會和農村文藝隊,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營造「守規矩、講文明、正品行、遵節儉」的濃鬱氛圍。
如今的豐防村,家家戶戶大門邊都掛有一張「自強不息,勇於奮鬥」「婆媳和,夫妻親,子孫孝,家業興」等內容不同的家訓小牌子,家家戶戶樓頂都插上了一面國旗。該村還以愛心超市為載體建立鄉村治理積分卡制度,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改變陳規陋習,弘揚文明新風,近幾年來該村從未發生一起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
「幾年來,豐防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一手抓脫貧攻堅,一手抓鄉村振興,用好用活自治區紀委1425.7萬元幫扶資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潞城瑤族鄉黨委書記覃農介紹,該村農戶100%實現安全飲用水,生活汙水處理率達50%以上,村屯綠化面積超過30%,溝、河等水系清潔生態無汙染。如今的豐防村山青水秀、生態宜人,貧窮落後的豐防村一躍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標杆村,先後榮獲「五星級農村基層黨組織」「百色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百色市文明村鎮」及「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示範村等榮譽稱號,近幾年來湧現出孝老愛親好人李永勝、助人為樂好人梁寶等一批模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