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紅石崖寺,延續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紅色文化、草原文化

2020-12-20 玉文葉子雙行記

烏蘭察布市紅石崖寺,延續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紅色文化、草原文化,福澤周邊民眾

[2020年7月19日(周日)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卓資縣]

圖文/玉文、葉子陪你去旅行

紅石崖旅遊風景區位於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卓資縣大青山腳下,距呼和浩特市68公裡。這裡風景優美,雄奇險峻,一座高約30米,寬約20米的紅色石崖天然形成,紅石崖由此得名。

紅石崖寺地處大青山頂峰,因石崖似金龜俯臥,又名金龜寺,是一座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古老寺院,古往今來,演繹著興衰更迭的歷史傳奇。

這裡,自然生態良好,風景宜人,宗教特色濃鬱,人文資源和土特產資源豐富。

2001年,內蒙古大青山萬畝林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先成先生,用多年經營企業的積蓄重建古寺,延續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紅色文化、草原文化,福澤周邊民眾,經七度寒暑風雨,終於在2009年重建完工。

恢復重建後的紅石崖寺,更加突出了自然生態綠色和宗教文化特色,殿塔廟堂與自然山水相映成趣,並融入現代休閒度假和觀光旅遊的元素,同時結合周邊旅遊景區的開發,逐步打造了距首府呼和浩特市最近的宗教文化遊,綠色生態遊,田園風光遊,紅色教育遊的複合型景區。

紅石崖寺周邊群山環繞,風景秀麗。景區內有臧傳佛教的大雄寶殿、鐘鼓樓、佛塔、道家的真人廟、七星塔、送子觀音廟、龍王廟、藥王殿,崖頂塑有大佛,崖底塑有神牛、涼亭,景區和寺廟融為一體,形成一個獨特的風景區。

從2003年開始,紅石崖寺恢復了百年傳統廟會,至今已連續舉辦了14屆。每年農曆六月初二這一天的紅石崖寺廟會,成為大青山腹地最美的勝景,廟會期間,商賈如雲,車水馬龍。寺廟在雲蒸霧靄的籠罩下,像一幅飄在浮雲上面的剪影一般,分外莊嚴神秘。

2016年6月,紅石崖寺生態旅遊區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紅石崖國家生態公園」。同年10月,紅石崖旅遊區正式命名為國家AAAA級生態旅遊風景區。

相關焦點

  • 推薦|呼和浩特紅色旅遊路線——大青山紅色文化公園
    領略大青山紅色文化之旅,感受來自內蒙古歷史的文化底蘊,品歷史文化,回味紅色經典。大青山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陰山山脈中段,東起灰騰梁,西至烏拉山,東西綿延350餘公裡,南北寬約50公裡。大青山南麓是廣袤遼闊的土默川平原,山後是一望無際的烏蘭察布大草原,東南與蠻汗山、晉西北相連,西南與鄂爾多斯市毗鄰。大青山紅色文化公園簡介 大青山紅色文化公園位於呼和浩特市萬畝草原核心區,新城區大青山南麓,南鄰內蒙古少數民族運動中心、呼和浩特市高校園區;北接大青山健身步道,環境優美,交通便利。
  • 一起來呼和浩特這個紅色文化公園緬懷革命先烈
    有一處紅色文化公園大青山紅色文化公園又名大青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園大青山紅色文化公園將紅色革命正能量回顧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來源:大青山紅色文化公園、內蒙古青山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來源:大青山紅色文化公園
  • 山西大同:佛教文化與邊塞文化匯聚一城
    山西大同是中國一個極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旅遊目的地,從北魏的懸空寺,到明清的九龍壁,各個時代的歷史遺蹟形成了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概括來說形成了平城文化、邊塞文化和佛教文化三大文化。平城文化是複合文化,指的是北魏拓跋鮮卑王朝在大同建立都城,稱之為平城,並留下了雲岡石窟、懸空寺等名勝古蹟,也留下了平城文化,平城文化源自草原,但又脫胎於鮮卑文化,是多文化不斷碰撞的結果。邊塞文化則是明清時期,守衛邊疆在邊塞留下的遺蹟,至今依然講述著當年的故事。
  • 張呼高鐵即將開通,乘坐草原高鐵,前往呼和浩特去旅遊
    近日官宣,張家口至呼和浩特高速鐵路將於12月30日開通。張呼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北京至蘭州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條從河北張家口至內蒙古呼和浩特的高鐵的開通大大縮短了從內蒙古大草原到首都北京的時間,也方便了人們到內蒙古大草原去旅遊。
  • 道教文化在臺灣
    道教文化在臺灣 2018年04月19日 17:16 來源:《中國民族報》 作者:焦玉琴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 從天而降的敦煌飛天——佛教神話和道教神話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一.印度神話,佛教神話與天龍八部印度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度在世人眼中是神聖妙域之地,這與其多樣的自然山水有極大的關係。印度境內既有終年封雪的高山峻岭、茂密的叢林草原,也有落日孤煙的蒼涼沙漠以及土地膏腴、水土豐沛的平原。由於地域環境的多樣化,印度的神話和宗教也顯得非常的豐富多彩。在這裡,印度的人和神要感激的是養育他們生命和精神的高山與大河。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市的文化遺存極其豐富,在市轄區內共有不可移動文物點1534處,位於呼和浩特市區內的古建築共有38處。其中全市共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61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77處。
  • 魅力呼和浩特:大青山紅色文化公園
    我覺的大青山紅色文化公園建造的非常有意義,將紅色革命教育基地融於園林美景畫卷中,吸引更多的人來此參觀遊覽,在休閒娛樂、耳聞目染、潛移默化中受到深刻教育,將紅色基因植於心中、刻入骨裡,激起正能量,凝聚成一股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團結奮進力量,這種形式的宣教效果可謂喜聞樂見
  • 草原文化,與佛教文化代表烏布五臺,有從山西五臺山請來的文殊菩薩
    西烏濟木齊旗的烏蘭五臺就是這樣的地方,是西藏佛教文化的名勝,是草原文化和佛教文化融合的代表性目的地。2000年,這裡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有著悠久的人文底蘊,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蘊,人們可能不記得烏蘭五臺最初的輝煌,但它和山西五臺山有著相同的歷史。
  • 大慶銀浪牧場紅色草原文化月——走進銀浪牧場紅色草原
    1953年各部門創辦的畜牧場皆移交給政府,一部分合併為國營薩爾圖畜牧場,一部分合併為黑龍江省種畜場;1955年10月,又將兩個畜牧場合併,命名為「國營紅色草原牧場」,隸屬黑龍江省國營農場管理廳。1958年9月,將薩爾圖鎮、三發鄉並人紅色草原牧場,成立紅色草原人民公社,隸屬安達縣。1961年「場社分開」。
  • 呼和浩特「十四五」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
    奏響文化強音 築夢草原都市呼和浩特「十四五」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王莉霞鄭宏範李北海張平梁國揚吳文學等出席 張佰成致辭
  • 道教文化發展大綱!
    道教文化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弘揚道教文化,是當務之急的必要行動與手段。但道教分為南北兩派,全真道與正一道。正一注重符籙齋醮科儀,此是演教之手段。比如祈福消災,超度拔苦,濟人利物,斬妖除魔,亦是道教活動之必要程序。但只能限於在道觀裡面發展。難以普及與弘揚。
  • 在道教和佛教文化中有鴻鈞老祖這個神仙嗎
    看明代許仲琳先生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大家都知道裡面有一個鴻鈞老祖,他是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師父,並且西方教教主接引道人和二教主準提道人,都稱其為老師,可以說他是封神世界中的第一神仙,都知道演義中的人物很多都能在道教和佛教文化中找到原型,試問在道教和佛教文化中有鴻鈞老祖這個神仙嗎
  • 探訪華山道教文化 深挖華山道教文化內涵
    為了深挖華山道教文化內涵,保存最完整的的道教資料,為華山旅遊發展提供全面的文化理論。華山景區,依據景區景點特色,組織員工分組專人實地走訪考察,通過諮詢道長、實地收集內容等方式,將華山道教文化做系統全面的補充和完備。
  • 佛教文化傳入中國,結合孝文化,把佛教節日演變為盂蘭盆節
    佛教自東漢傳入以來,至東晉玄佛合流後,在南方地區得到極大發展。「七月半」也叫「盂蘭盆節」,這一名稱體現了該節的佛教因子。相對於道教齋醮日的清冷形式,佛教的盂蘭盆會香火旺盛,應者眾多,劉宋時己成為百姓普遍參與的民間節日。
  • 內蒙古奶茶文化藝術節:非遺文化項目草原情奶茶綻放魅力
    5月24日,第七屆呼和浩特茶產業博覽會暨第三屆內蒙古奶茶文化藝術節在內蒙古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本次展覽為期4天,至27日結束。泰利達乳業及其內蒙古民族飲食文化研究院作為蒙古奶茶和奶食品非遺項目單位,在博覽會期間展示了草原情普洱奶茶和奶食品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製作技藝,受到與會者的高度讚揚。來自國內乃至海外的知名茶企茶商400餘家應邀參展,其中包括泰利達、中茶普洱、格日勒阿媽、吉盛祥、龍冠等品牌。
  • ...屆草原文化百家論壇暨科爾沁歷史文化高峰論壇在內蒙古通遼市開幕
    會議現場 張力軍 攝 4月28日下午,由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發展基金會主辦,內蒙古民族大學和內蒙古科爾沁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第二十二屆草原文化百家論壇暨科爾沁歷史文化高峰論壇在內蒙古通遼市隆重開幕
  • 呼和浩特周邊4A景區,紅石崖寺,端午節怡情益智的好去處
    紅石崖寺,是國家4A景區紅石崖景區的核心景觀,屬烏蘭察布市境內,距離呼和浩特僅幾十公裡。我在那天冒雨遊覽小井溝走出小井村時,沿路再向前走大約幾公裡,便到了紅石崖寺。資料記載:紅石崖寺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時稱紅石崖廟,一度香火極為旺盛,但由於「十年動亂」在劫難逃,變成一片廢墟,後於2001年重修。
  • 濟源王屋山道教文化 帶動旅遊文化產業發展
    11月30日至12月2日,浙江天台山道教南宗祖庭桐柏宮監院、主持張高澄道長一行3人蒞臨濟源,為濟源道教文化發展「把脈」。濟源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徐家平,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郝清嫩,副市長孔慶賀,市王屋山道學文化研究會會長李長會出席會議。
  • 走進呼和浩特,在寺廟府塔院間,了解內蒙古的歷史文化
    國慶金秋十月,毅然背起行囊坐飛機從廈門飛來呼和浩特,在去額濟納看了胡楊林之後,來到這座北方青城——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壩堰機場呼和浩特,通稱呼市,舊稱歸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北方沿邊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內蒙古自治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