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馬拉松賽跑進4小時必備的幾項專業訓練

2020-12-12 東方體育

全程馬拉松賽跑進4小時必備的幾項專業訓練

說到馬拉松成績時經常有人提到「SUB4」,也就是在4小時以內跑完全程馬拉松的意思。即使在全馬完賽者之中,能夠破4的跑者,也只佔到男性的30%、女性的10%多一點。本篇與大家分享下全馬破四所必須的能力、以及為了具備這些能力的訓練方法。

SUB4的速度相當於每公裡幾分鐘?

首先體會一下SUB4是什麼樣的速度吧。 4小時÷42.195km=5分41秒/1km

然而馬拉松比賽時,從起跑開始的前5KM跑者非常密集。對於帶著「4小時以內跑完」目標的跑者來說是比較慢的配速,可以說是熱身慢跑般的開始。 另外,再考慮上比賽最後階段的速度下降,想要在4小時以內跑完馬拉松,就必須具備每公裡5分30秒配速跑的能力。 按照上學時體能測試的1500米跑來說,就是要在8分15秒以內跑完1500M。

目標SUB4的四項訓練

慢跑是馬拉松訓練的基礎,但單純的慢跑是無法實現破四的。

1、LSD 可以長距離持續跑的身體

2、配速跑 以穩定的配速持續跑的能力(和感覺)

3、提速跑 在馬拉松比賽的後半程不掉速的能力

4、肌肉訓練(補充訓練) 肌肉力量

這4項能力對於全馬破四的訓練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那麼我們以此看一下,除了慢跑之外,要達成SUB4的4項必要訓練吧

LSD LSD的目的? LSD(Long Slow Distance)是養成可以長距離持續跑的身體的訓練。為了實現SUB4,要防止馬拉松比賽末段掉速。 使肌肉具備「耐力」 擴張毛細血管 擴張的血管可以起到防止向肌肉的能量供給停滯的目的。

◆LSD的訓練內容 即長時間、用較慢的配速跑長距離。 以氣息可以保持平緩的速度,心率每分鐘125左右,跑1.5~2小時。速度大約是慢跑的1.5倍的悠閒感。如果通常慢跑是1KM6分的話,那就用9分配速跑。 只要跑得慢,就會有種「無論多遠都可以跑到」的輕鬆感。此時可能會容易提速,這樣一來就無法通過長距離持續跑打造SUB4的身體了。一定要克制住! 另外如果中途停下,也會失去LSD的意義,所以選擇沒有紅綠燈的路線吧。

配速跑 配速跑的目的? 要達成SUB4,就必須進行養成穩定的速度持續跑的能力(和感覺)的訓練。 提高可以感到跑得舒服的配速 定速巡航般地跑可以提高馬拉松時消耗能量的效率 和汽車燃油的道理相同。

◆配速跑的訓練內容 記錄每1KM用的時間,反覆調整以做到可以用穩定的配速跑。可以在慢跑路線或者田徑跑道等有距離標示的地方進行訓練。 首先從可以用同樣的配速跑5KM開始吧。然後逐漸延長訓練的距離,以做到可以配速跑20KM。

提速跑 提速跑的目的? 通過提速跑訓練養成馬拉松比賽後半程不掉速的能力。 同時這項訓練還可以使心肺機能支持4個小時的長距離奔跑。

相關焦點

  • 2015朝鮮平壤馬拉松:全程關門時間調整為4小時
    北京時間1月31日 經業內人士確認,平壤馬拉松組委會將對本次2015朝鮮平壤馬拉松全程比賽關門時間從之前確定的5小時調整為4小時。在所有參賽選手出發之後,他們將在現場觀看一場朝鮮足球賽事,隨後鼓掌迎來跑步選手回到體育場,總共時間應該在3個多小時,因此5個小時對於觀眾而言的等待和鼓掌時間太長,所以他們決定把比賽的關門時間調整到4小時!  對於業餘選手而言,全程馬拉松能夠跑進4個小時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跑不進4小時怎麼辦?難道真的要被送去挖煤?
  • 2小時內完成馬拉松,馬拉松怎麼訓練比賽
    2019年10月13日周六,在奧地利維也納,來自肯亞的馬拉松選手基普喬格在1點59分40秒的成績下完成全程的馬拉松。他成為第一個在兩小時內跑完馬拉松的人。這就像在月球上行走不到四分鐘,在不到兩小時內跑完馬拉松似乎是不可能的,直到這一天。
  • 普通人可以堅持跑完一場全程馬拉松嗎?村上春樹告訴你答案
    馬拉松長跑是一項非常考驗耐力的長跑比賽項目,全程距離約為42公裡。關於馬拉松的起源,大家應該都聽過不少,這一切要從公元前490年9月12日發生的一場戰役說起。這是發生在離雅典不遠的馬拉松海邊,波斯人和雅典人進行的一次戰爭中,史稱希波戰爭。
  • 每個人都能4小時完成全馬!最有效率的馬拉松訓練
    每個人都能4小時完成全馬!最有效率的馬拉松訓練
  • 用6個小時跑完全程馬拉松,有多難?
    跑步的下一個進階就是跑馬拉松,所以馬拉松的比賽場上,成了很多跑友的打卡聖地,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馬拉松的軍隊中來。國內的全程馬拉松,關門時間一般都是6小時,如果說用剛好的6小時來跑完全程有多難呢?所以如果你是5小時開外的跑友,那麼後12km哪怕就是走,也會非常痛苦,有一些是因為受傷或者抽筋跑不動,也有一些因為跑量不足。那跑得慢的怎麼辦?平時要多訓練,最好月跑量能上200,多跑幾個半馬,多練練30km的LSD,系統跑步一年以後,再嘗試參加全馬。
  • 七月就要參加全程馬拉松,怎麼做訓練計劃呢?
    我要7月1號跑一次全程,應該怎麼做計劃呢?最近沒怎麼跑,四月份跑量65公裡。答:我們不是專業跑馬拉松的,系統訓練的計劃看去很完美,其實不太現實,很難落實到行動中。你可以大致這樣安排:1.從跑步的次數來說,每周3次-5次左右,頻率可以隔天一跑。
  • 馬拉松訓練馬拉松有哪「4不」,2大原則和3大特色?
    想要跑馬拉松不疲勞、疼痛、不逞強、不費時,還能緩解身體疲勞,輕鬆甩掉體脂肪,日本流行且有效率、適合東方人體質的「川越式馬拉松訓練」,將是非常適合一般市民跑者的最佳訓練方式。強調即使是市井小民,每個人也都能在4小時內完成全馬,挑戰自己體能的日本慢跑川教練,曾經指導過許多日本馬拉松頂尖選手,包括加納由理(2007年大阪國際女子馬拉松第3名)、尾崎朱美(2006年東京國際馬拉松第2名)等。目前則開設一般以市民跑者為對象的跑步教室,推廣全民馬拉松。川教練提到,基本的馬拉松訓練在於以目標速度輕鬆的跑完全程。
  • 5小時17分!復旦女學霸,懷孕8個月跑完馬拉松全程
    馬拉松是一項國際性長跑比賽,分為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和四分馬拉松這三種。而人們口中提及的一般都是,全程馬拉松。全馬比賽中,選手們一般要跑42.125公裡,而跑完馬拉松的最快紀錄也需要1小時59分鐘40秒,但是你能想像到懷孕八個月全程跑完馬拉松嗎?
  • 中年人跑半程馬拉松後,需要多久才可以恢復訓練?
    我53歲,在參加一場全程馬拉松,比如我在2020年11月29日參加一場南京全程馬拉松,在前30公裡時間始終按照3小時30以內的配速來跑得,當到了32公裡時間,自己不由自主感覺到雙腿不輕鬆了!不自在了!邁不開了!
  • 2017中國馬拉松年度盛典舉行 青島4項賽事上榜
    &nbsp&nbsp&nbsp&nbsp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2017年,青島共舉行了4場全程馬拉松和4場單獨的半程馬拉松,在全市範圍內掀起全民健身和群眾體育的新熱潮,進一步擴大了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促進了旅遊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 這個周末,國內有29000人要跑全程馬拉松,六朝古都「南馬」有啥看家...
    梁誠周一上午9點做了核酸檢測,幾分鐘就做好了,下午5點就拿到紙質報告。去年成績是5小時32分,他說今年的目標就是突破去年的成績就行。據了解,今年南馬組委會在央視直播。此外,多家網絡直播平臺同步播出,還有近30家官方合作媒體參與報導,形成了媒體傳播矩陣,傳播南京的景色和南馬的風採。
  • UCS超級馬拉松限時賽
    每年,澳大利亞都會舉行一場雪梨至墨爾本的耐力長跑,全程875公裡,被認為是世界上賽程最長、最嚴酷的超級馬拉松。這項漫長、嚴酷的賽跑耗時五天,參賽者通常都是受過特殊訓練的世界級選手。他將躋身150名世界級選手的行列參加賽跑!這些選手壓根兒沒想到,還有一件令人稱奇的事,克裡夫惟一的教練竟是他81歲高齡的母親耐威爾·冉。  人人都認為克裡夫·楊不過是個頭腦發熱,想在公眾面前出彩的傢伙。馬拉松開始了,穿著套鞋的克裡夫·楊被專業選手們甩在了後面。觀眾席上發出陣陣笑聲,因為他甚至不懂得正確的跑姿。他好像不是在賽跑,而是優哉遊哉,像個業餘選手那樣拖著碎步小跑。
  • 讓血管年輕4歲!新研究稱首次參加馬拉松有助於「逆轉」動脈硬化
    讓血管年輕4歲!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 淺談馬拉松賽後恢復 跑後幾小時和一個月該怎麼做
    2017年9月17日,2017年北京馬拉松即鳴槍開跑,此次賽事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約3萬明選手參賽,不少參賽跑友對於賽後的身體恢復也並不是很了解。今天騷年在這裡和大家講一講馬拉松賽後的幾個小時內和一個月內應該做些什麼來幫助身體恢復。
  • 普通人跑一次全程馬拉松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跟小編一起了解下
    馬拉松長跑是國際上非常普及的長跑比賽項目,全程距離26英裡385碼,折合為42.195公裡。分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和四分馬拉松三種。以全程馬拉松比賽最為普及,一般提及馬拉松,即指全程馬拉松。馬拉松賽的起源發生的一場戰役講起。
  • 馬拉松成績突破4小時,三個指標搞定
    很多跑者從開始跑步,到能完成馬拉松,到有成績追求,總是會經歷一些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過程。全馬4小時就是一個巨大的分水嶺,這個分水嶺可以把跑者分為「臨時跑一跑」和「系統訓練」兩個陣營。35歲之前男生跑進400大概率來看還是比價較簡單的,比較合理的組合,月跑量能有150公裡,基本上都毫無問題。
  • 跑馬拉松猝死的案例不少,為什麼還是那麼火爆?
    猝死的人群以年輕人居多,這是中國馬拉松近幾年猝死的幾個案例: 2014年3月31日,蘇州金雞湖半程馬拉松,一名25歲女選手在18公裡處倒地,送院後不治; 2014年5月27日,昆明馬拉松賽,一名大學生在16公裡處昏倒,搶救1小時後離世; 2014年7月19日,張家口康保草原國際馬拉松比賽,一名半馬參賽者在
  • 他頭部被子彈擊中後,以為只是石頭,還堅持跑下完了馬拉松全程
    導語:每一年,世界各地都會舉行馬拉松比賽,以了解馬拉松在人們心中的受歡迎程度。馬拉松賽跑是一項非常考驗人的耐力和勇氣的運動,42公裡的路程,持續不斷的奔跑,沒有多少人能堅持下去。由於賽道距離較遠,馬拉松比賽通常是在街道上進行的,因此每一次馬拉松比賽都會吸引很多人來看比賽喝彩。還有一些專業的馬拉松比賽更加精彩,觀眾們聚集在街道兩旁,有的甚至會和選手們一起跑,很是享受。總的說來,馬拉松是一項安全度更高的運動,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危險。參加馬拉松比賽時,頭被撞到,誤以為是石頭,堅持跑完全程卻得到了意外的收穫。
  • 馬拉松訓練,日常訓練多大強度,多長距離合適?
    馬拉松42.195km,要跑好馬拉松,離不開長期堅持訓練,我們平常的訓練多少距離,多少強度合適呢?記不清日本哪一位名將,好像是設樂 · 悠太,或者是服部 · 勇馬,因為在馬拉松比賽中屢屢出現後程降速,體力不足情況,所以在某個賽季前的訓練增加了很多超長距離 —— 40km、50km的訓練,硬是將馬拉松這樣超長距離項目變成了覆蓋訓練。
  • 馬拉松起源於一個地名 2小時大關是終極夢想
    1908年第4屆奧運會在倫敦舉行時,為方便英國王室人員觀賽,主辦者特意將起點設在溫莎宮的陽臺下,終點設在奧林匹克運動場內,起點到終點的距離經丈量為26英裡385碼,折合成42.195公裡。國際田聯後來將其確定為馬拉松跑的標準距離,後來又陸續發展出半程馬拉松、四分馬拉松等,還是以全程馬拉松(全馬)最為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