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蒙鐵路開遠隧道貫通 系全線首座Ⅰ級高風險隧道

2020-12-12 雲南房網

彌蒙鐵路開遠隧道貫通 系全線首座Ⅰ級高風險隧道

10月29日上午,由中鐵十二局承建的雲南彌(勒)蒙(自)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開遠隧道順利貫通,較計劃工期提前2個月,是全線首座貫通的Ⅰ級高風險隧道。

據了解,開遠隧道位於雲南省開遠市,為單洞雙線隧道,全長1660米,其中明洞長760多米,暗洞長900米,全隧均為淺埋地段,埋深1米至37米不等,洞身穿越可溶巖地層,局部地段穿越膨脹土地層。

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採取「三臺階臨時仰拱法和預留核心土」施工工法,以及中管棚超前支護,徑向注漿固結等措施,攻克了超淺埋、地表沉降量大和初支變形大等施工難題。「在暗洞加快掘進的同時,我們針對長大隧道明洞施工特點,創新了高鐵隧道長距離明洞襯砌成套裝備施工工法,形成機械化水平和安全係數高,結構整體性好、襯砌質量可靠的施工工法,在經濟性、安全性、適用性、質量環保等方面均優勢明顯,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目前正在全線推廣。」中鐵十二局彌蒙鐵路項目部常務副經理楊建輝介紹。

此外,隧道依次下穿鎖蒙高速公路、在建物流園區、323國道等既有構築物,以及鄰近別墅區等。特別是施工過程中需對高速公路和323國道進行改移,技術難點多,協調和施工難度大,環境和水土保持要求高。楊建輝介紹,在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積極與地方政府溝通對接、協調聯動,依法合規加快了徵拆進度和路料運輸速度,確保了施工的順利推進。

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滇南鐵路建設指揮部彌蒙段落指總工程師彭發新說,彌蒙鐵路全線建設態勢喜人,目前已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98%,全線每天有8000多名建設者正在加緊進行隧道開挖、樁基施工、橋梁架設等工作,力爭超額完成投資和實物工作量,為經濟社會發展多做貢獻。彌蒙鐵路北起雲桂鐵路彌勒站,向南途經彌勒市、開遠市,止於紅河州州府蒙自市,正線長約107公裡,設計開行旅客列車速度目標值為250公裡每小時,與中越國際通道昆(明)至河(口)鐵路相銜接,於2018年12月開工。建成通車後,昆明至蒙自2小時內可到達,將成為滇中、滇東南兩大城市群間的便捷旅客運輸通道,對加快沿線城鎮化進程、旅遊資源開發、少數民族地區脫貧致富起到推動作用,為雲南建成我國輻射南亞東南亞中心提供強有力的運力支撐。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於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繫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雲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ynhouse.com。

相關焦點

  • 彌蒙鐵路最長隧道貫通
    2021-01-15 14:37:43 來源: 春城晚報 舉報   1月14日,記者從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獲悉
  • (社會)雲南彌蒙鐵路最長隧道貫通
    新華社昆明1月14日電(記者丁怡全)據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消息,由中鐵十二局承建的雲南彌勒市至蒙自市鐵路最長隧道——中哨隧道14日順利貫通,為全線如期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 彌蒙鐵路是中越國際通道重要組成部分,正線長約107公裡。
  • 彌蒙鐵路有大動作!蒙自向高鐵時代更進一步
    近日經過最後一次爆破施工雲南彌蒙鐵路最長的Ⅰ級高風險隧道白沙坡隧道順利貫通標誌著白沙坡隧道位於雲南紅河州彌勒市竹園鎮境內,全長3425米,是彌蒙鐵路最長的Ⅰ級高風險隧道,也是重難點工程。彌蒙鐵路彌蒙鐵路正線長約107公裡,開行旅客列車速度目標值為每小時250公裡。全線新建竹園、朋普、開遠南和紅河(蒙自)4座車站,橋梁46座、隧道10座,橋隧比達45%以上。
  • 金甬鐵路全線首座隧道貫通
    浙江義烏訊(通訊員 韓善有 蔣格明 溫凱)11月12日8時18分,中鐵一局二公司承建的金甬鐵路新廳隧道順利貫通。作為金甬鐵路全線45座中首座貫通的隧道,對金甬鐵路施工的有序推進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 興泉鐵路南安段最長雙線隧道全線貫通
    12月27日上午, 興泉鐵路燈峰隧道舉行全線貫通儀式。 燈峰隧道是興泉鐵路全線首座貫通的 長度超過6公裡的高風險隧道, 且是南安段最長的雙線隧道。
  • 興泉鐵路全線最長隧道戴雲山一號隧道提前貫通
    29日上午,歷經三年多緊張施工,由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興泉鐵路全線最長隧道——戴雲山一號隧道順利貫通,較計劃工期提前了90天。  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人在隧道內外忙碌著,土方車頻繁進出,挖掘機轟鳴聲不絕於耳。
  • 麗江至香格裡拉鐵路首座10公裡以上隧道貫通
    麗江至香格裡拉鐵路首座10公裡以上隧道貫通 2020-01-02 15:05:00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
  • 重慶首座下穿機場鐵路隧道貫通
    11月7日,工作人員在現場慶祝重慶首座下穿機場鐵路隧道貫通。11月7日,由中鐵二院勘察設計、中鐵二十四局承建的重慶鐵路樞紐東環線機場支線江北機場隧道順利貫通。
  • 衢寧鐵路最長隧道提前貫通 全線預計2020年通車
    隧道貫通現場。隧道貫通後壟斜井口。海峽網9月7日訊(東南網記者 陳翊群)9月7日,衢(州)寧(德)鐵路全線最長I級高風險隧道——鷲峰山二號隧道全隧貫通,全長17.6公裡,比原計劃提前了20天。衢寧鐵路起於浙江衢州,橫跨浙、閩兩省,終點引入福建寧德,全長378.9公裡。作為衢寧鐵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之一 ——中鐵十二局集團所屬一公司承建的衢寧鐵路福建段三標相關工程,鷲峰山二號隧道位於福建省屏南縣境內,隧道起於屏南縣屏城鄉大碑村附近,止於屏南縣棠口鎮龜潭村,單線單洞,隧道全長17596.5米,最大埋深597米,屬Ⅰ級高風險隧道。
  • 重慶鐵路樞紐東環線首座高風險隧道——東泉隧道順利貫通
    24日上午,由中鐵二院勘察設計的重慶鐵路樞紐東環線東泉隧道順利貫通,其是重慶鐵路樞紐東環線首座貫通的高風險隧道。重慶鐵路樞紐東環線線路全長約260公裡,含東環正線、機場支線、黃茅坪支線等相關工程,有望於2021年建成通車。而東泉隧道位於重慶市渝北區統景鎮,全長3465m。隧道臨近重慶市統景名勝風景區、巖溶暗河強烈發育、採空區影響極大,由於上述原因,隧址區域長時間被認為是隧道建設的禁區。
  • 中老國際鐵路全線第一長隧道全線貫通
    工人日報客戶端11月28日電 11月28日,全長17.5公裡的中(國)老(撾)國際鐵路第一長隧安定隧道順利貫通,為全線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安定隧道位於雲南元江縣與墨江縣交界處,該隧道由中鐵十九局和中鐵五局共同承建,為全線一級高風險隧道。
  • 張唐鐵路豐寧三岔口隧道順利貫通
    張唐鐵路豐寧三岔口隧道順利貫通    承德日報訊 (記者喬溪)9月27日上午,豐寧三岔口隧道施工現場彩旗飄揚,鞭炮齊鳴。北京鐵路局張家口至唐山鐵路工程建設指揮部在此舉行貫通儀式,慶祝張唐鐵路首座隧道正式貫通。
  • 昌景黃高鐵全線首座小淨距隧道順利貫通
    記者17日從中鐵八局二公司獲悉,該公司承擔施工的(南)昌景(德鎮)黃(山)高鐵全線首座小淨距隧道——燕窩隧道已成功貫通。據了解,(南)昌景(德鎮)黃(山)高鐵西自江西省南昌市,經上饒市、景德鎮市,東至安徽省黃山市,全長約289.807公裡,車站9座,設計時速350公裡,其中安徽區間全長約89.6公裡。
  • 中老鐵路全線雙線隧道全部貫通,西雙版納預計今年通車!
    記者從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獲悉,1月26日上午,經過建設者1600多天的艱苦奮戰,中(國)老(撾)昆(明)萬(象)鐵路重難點、全線控制性工程西雙版納隧道安全貫通。至此,中老鐵路玉磨段93座隧道已貫通90 座,玉溪至景洪雙線隧道全部貫通,僅剩景洪至磨憨段3 座單線隧道,為今年全線建成通車奠定了基礎。
  • 中老鐵路全線雙線隧道全部貫通
    高溫的「火焰山」「變臉」的圍巖每掘進一米都異常艱難綠意盎然的野象谷碧波蕩漾的瀾滄江建設者不忘保護風景如畫的美景1月26日上午,經過建設者1600多天的艱苦奮戰,中老鐵路重難點、全線控制性工程西雙版納隧道安全貫通。
  • 大臨鐵路最長隧道進口貫通 全線預計明年建成通車
    來源:央視原標題:大臨鐵路最長隧道進口貫通 全線預計明年建成通車5月25日,中緬國際鐵路通道大(理)臨(滄)鐵路最長隧道——林保山隧道建設取得突破,其3號斜井至隧道進口順利貫通,標誌著林保山隧道施工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 大(理)臨(滄)鐵路35座隧道全貫通,全線預計年內建成!
    作者: 房天下大理新聞早讀全線Ⅰ級高風險隧道,被國內專家稱為「世界級地質博物館」;最大變形達2米,由於擠壓太大,高強度工字鋼架直接被扭曲;先後發生突水11次,最大湧水量達每天8.8萬方,湧泥6次,湧泥量達2000多方;不足9公裡長的隧道,建設者僅施工便道就修了100餘公裡;9月10日,經過建設者1700多天的艱苦奮戰,我國西南地區的重要鐵路道——雲南大(理)臨(滄)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杏子山隧道順利貫通,至此,大臨鐵路35座隧道全部安全貫通,全線預計年內建成。
  • 2020年末雲南在建鐵路進度(玉磨、大臨、麗香、彌蒙、大瑞)
    資金來源為:利用亞洲開發銀行貸款1.5億美元(約合9億元人民幣,由鐵路總公司還款付息)。貸款以外的資金,雲南省負責籌措20%,其餘由中國鐵路總公司使用鐵路發展基金解決。 玉磨鐵路項目開累完成投資佔總投資的93.7%,年累完成投資佔新調整年度計劃的92%。全線站前的橋梁及路基工程基本完成,全線93座隧道已貫通85座,剩餘8座4.5公裡未完。
  • 筆架山隧道貫通 ?杭紹臺鐵路全線56座隧道全通了
    12月9日上午9時,杭紹臺鐵路最後一座隧道——全長4619米的筆架山隧道——順利實現貫通,這標誌著杭紹臺鐵路全線56座隧道全部貫通。  杭紹臺鐵路全線橋梁101.6公裡,佔比44.9%,隧道56座,長99.7公裡,施工地質條件比較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