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常見保健穴位及功能作用

2020-12-12 騰訊網

1、風池穴(脖子後正中大筋兩旁髮際邊往上0.5寸的凹窩處)

主治頭部疾病,如頭痛、感冒、頭暈、眼花、頸椎病、高血壓、失眠、神經衰弱等。如果經常針灸風池穴,可以擴張血管,軟化腦動脈血管使腦部供氧、供血充足,治療腦動脈硬化效果非常好,還可以治療交感神經紊亂(手腳麻木)和副交感神經引起的失眠。

2、合谷穴(五指併攏,大拇指與食指肉脊最高處)

中醫針灸口訣:面口合谷收主治面部疾病,如小孩近視、耳鳴、牙痛、發熱、神經衰弱等都可以得到有效治療,還有鼻炎、咽炎、並且還有美容作用。

3、腎腧穴(肚臍正對後面脊椎旁開兩橫指)

主治各種腰痛,如寒溼性腰痛、腰肌勞損、腎虛、腰椎增生、腰椎間盤突出以及扭傷引起的各種腰痛。經常針灸腎俞穴,可以加強腎臟功能,緩解腎臟功能的衰退,治療泌尿系統的疾病效果也非常好。

4、足三裡穴(長壽穴,正坐屈膝,用手從膝蓋正中下摸到一凸起高骨,在高骨下三橫指處,脛骨外緣一橫指)

中醫上講常針足三裡,勝吃老母雞,長針此穴可加強大腸、小腸對鈣的吸收,能協調各個臟腑器官的運轉功能,幾乎全身的慢性疾病都可以用此穴進行治療,對各種腸胃疾病有很明顯的治療作用。

5、湧泉穴(腳趾併攏彎曲,有一人字形交叉處的凹窩處)

此穴主降一切,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經常針灸此穴,可輔助使三高控制到正常值,中醫上講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所以此穴也可以加強腎臟功能,屬於足少陰腎經

6、內關穴(正坐仰掌,離手腕第一橫紋上兩寸的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

屬於手厥陰心包經和心臟在一條經絡上,中醫上講外通內關,內達心臟,主治心臟血管疾病。對心臟有調節作用,如心悸、心律不齊、神經衰弱、陣發性早搏、可以寬胸提氣,可以治療胸悶失眠等症狀(輕刺激)。

7、三陰交(從內腳踝直上四橫指,脛骨後緣)

三陰交穴又被稱為女性的美容穴此穴主治一切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更年期綜合症等,調節內分泌,改善機體功能,恢復皮膚彈性和光澤。

8、曲池穴(手肘彎曲成60度,外側,本穴在肘橫紋盡頭靠近骨邊緣處)

此穴為人體五大降壓點之一,經常針灸此穴,可以軟化血管,為中醫輔助治療高血壓的一個特效穴位。另外對上肢癱、上肢麻木均有效,為強壯穴之一。

9、天樞穴(在腹中部,距臍中2寸肚臍兩側)

天樞穴正好對應腸道,所以可以治療便秘、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腹脹等,還對月經不調、痛經有效。

10、太衝穴(大腳趾與二腳趾的指縫起向上兩橫指處)

屬於足厥陰肝經上的穴位,為人體第一大消肝氣穴,對於治療乳腺增生、慢性肝炎、脂肪肝等有好的效果

相關焦點

  • 穴位按摩對人體有哪些保健養生功效
    穴位按摩對*具有非常多的養生保健的功效,能夠緩解身體各種疲勞,而且能夠起到健脾和胃的功效,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可以輔助治療多種疾病,並且也可以幫助緩解身體疲勞的情況,按摩身體穴位能夠起到調理氣血的功效,並且還具有疏通經絡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手腳四肢麻木,穴位按摩對*有哪些保健養生功效?
  • 腿部常用的五個保健穴位,艾灸這五穴位對身體有什麼幫助與作用
    發現很少有朋友去艾灸腿部或者說艾灸腿部的時候,大家可能就認識兩個穴位,一個是足三裡穴,一個是湧泉穴。除了這兩個穴位之外,腿部還有哪些重要穴位呢?咱們把腿部常見的幾個保健穴位,給大家說一說。咱們先說足三裡穴,足三裡穴,它在小腿外側,犢比一下三寸,脛骨前緣一橫指。這個足三裡穴的大家都知道是調理腸胃病證,下肢疾病包括體虛,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足三裡穴進行一個艾灸。
  • 人體穴位 從女人穴位看出身體異常徵兆
    的確,女性在體質和體格上都稍弱於男性,並且這幾年,更多的女性朋友開始關注女性養生保健了。那麼,我們今天主要來聊一聊,從人體穴位來看,女性有哪些常見病,以及如何預防這些常見病吧。人體經絡穴位大圖冊人體的穴位遍布全身,而且每個穴位都很有講究,腰腹部有哪個穴位會痛了,很有可能就是得了某種疾病。
  • 人體上的7大「黃金穴位」 每天按摩可消百病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體上的7大黃金穴位 每天按摩可消百病 中國人對於穴位養生都非常熱衷,但知道正確找穴位的人卻很少,而且穴位還非常難找,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人體七大黃金穴位,來了解下它們分別都有哪些功效?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中醫按摩保健及治療作用
    推拿通過手法作用於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以調節機體的生理、病理狀況,達到治療效果。  由於推拿對各種疾病有著比較顯著的療效,大街小巷的推拿按摩店可謂遍地開花。到底推拿能起到怎麼樣的保健作用?記者採訪了海南省中醫院有關專家,並親身體驗了推拿帶來的舒暢感覺。  海南省中醫院推拿科主任吳娟榮從事推拿行業有近30年的時間,對推拿深有研究。
  • 溼氣重的症狀 艾灸這6大穴位竟能祛溼保健
    溼氣重,常會導致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症狀,給人體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除此之外,溼氣重還有一些其他的表現,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溼氣重的症狀,以及祛溼的穴位和祛溼的食療方。感興趣的朋友趕緊來了解一下吧!溼氣重的症狀1、舌頭和舌苔變化身體溼氣重首先是會表現在舌頭上的,大家可以認真觀察一下,這是判斷自己的身體是不是溼氣過重好方法。
  • 哪些人適合艾灸以及保健艾灸作用
    經大量的實踐表現,小艾灸對現代人的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作用很大;目前人們的養生保健意識不斷加強,很多大中小城市都出現了很多艾灸館或者理療館,同時個人居家獨自操作也可起到保健養生的作用,居家艾灸不用天天進行,不必選擇太多的穴位,只需每周一二次,每次2 、30分鐘對關元、足三裡等保健穴位進行施灸,就可提高正氣、補充氣血、提高免疫力、促進身體健康。
  • 傳統保健:佛家「手印」保健
    「人身三百六十五穴,其要穴皆有六十六」可見十二經的五腧穴在人體經絡中的重要地位。而五腧穴大部分分布在手掌和足面上,說明手中分布的腧穴都是重要的穴位。佛家手印應是在此基礎上,根據中醫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相乘;相侮的原理,通過互相制約的、生化的規律,通過掌指間傳遞信息,調節人體五臟六腑氣血,使人體達到「陰平陽秘」的作用,如在「歸一清元法」,這個方法是用右手大拇指按在左平無名指掌丘上,這就是使用肺金與心火相互制的原理,洩心火肅肺金,調節人體陰陽平衡,使人達情靜的境界。
  • 身體暗藏10大長壽穴位,知道3個以上,你就是艾灸高手!
    人人都希望自己可以長壽,誰都希望自己身體強壯,將疾病拒之門外,有人拼命健身,有人尋求各種保健品,而在中醫看來,人體與生俱來帶有自強的「按鈕」,即通過艾灸某些穴位,對強身健體有極大的幫助。是長壽不是說說而已,要注重日常保健,那麼如何艾灸才能夠長壽呢?
  • 腳底拔罐有哪些好處 穴位有哪些
    腳底拔罐的好處1、疏通腳底氣血我們知道,拔罐的目的就是為了通過罐的負壓和熱力來刺激局部的經絡和穴位,來調理和治療疾病的,而腳底是為腎經所在,拔罐能夠助腎陽,行氣而利溼。同時腎為五臟之主,對全身也有調理作用的,這個跟做足底按摩的效果機理是一樣的。
  • 肝經上四個穴位,疏肝理氣的作用最強!
    中醫認為,肝與脾在生理與病理方面均有密切聯繫,肝氣鬱結日久可影響到脾胃,導致消化功能異常,出現食慾下降、噯氣、腹脹、大便不成形甚至腹瀉等。肝經上四個穴位,疏肝理氣的作用最強肝經的穴位比較少,就14個,有很多還根本不好找。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沒必要用那麼多,一般能使用其中四五個,就對身體非常有好處了。
  • 牛角梳真有保健功效嗎?梳頭對身體有保健作用
    微博微信流傳:【牛角梳真有保健功效嗎?】梳頭的養生作用毋庸置疑,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卻把焦點集中在了梳子上。市面上很多用牛角、玉等材質製成的梳子,宣稱其有清熱解毒等功效,動輒就賣到上百塊。  胡小軍:梳頭對身體有很多保健作用,但與梳子材質的關係不大。  太注重梳子的材質沒有必要。
  • 穴位按摩 三大著名的補腎固元的「長壽穴」
    身體上面有很多的穴位,如果我們能利用好這些養生穴位對身體的好處不言而喻,那麼對於補腎固元的「長壽穴」都有哪些呢?其實是有很多的,我們應該要了解清楚的,穴位按摩有很多,按摩保健的方法也有很多。穴位按摩身體的有三個長壽穴位,如果我們經常按摩能幫助我們更好的養生,因為按摩穴位能幫助我們舒筋通絡,不僅如此還能固腎強精,所以我們應該了解清楚的。
  • 艾灸這6個穴位就夠了
    中醫學認為,灸法保健可疏通經絡、調和營衛、補益氣血、調和陰陽、協調臟腑,從而達到預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如何艾灸調理氣血?中醫認為調理氣血兩虛,第一步要調理的當屬胃腸功能,胃腸功能恢復好了,就可以很好的消化和吸收。《證治準繩》說:「脾胃者,氣血之父也」。
  • 背部穴位位置圖大全幾大妙招按摩背部
    背部是人體的督脈所在,督脈處於脊柱中央,兩邊是足太陽膀胱經,人體五臟六腑相相關的穴位如心、肝、脾、肺、腎等的俞穴都在背部,背部按摩在養生保健中歷來都被醫家們重視。3、按摩左右肩胛刺激到的穴位,對治療頭部、面部疾病、頸椎病、肩周炎等,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4、按摩背的側部,可以治療肋間疼痛的疾病;儘量挺胸,按摩頸肩部的大椎、風門穴位,可以治療頸椎病、頸肩綜合症。5、按摩背部的各個穴位都達到疏通經絡、行氣通竅、促進血液循環,並可以反射性調節內臟活動、增強內臟的功能。只要堅持背部按摩,都收到了明顯的治療疾病和保健的效果。
  • 痰溼體胖,溼熱亂五臟,手把手教你用中醫穴位按摩法清除體內溼氣
    功能作用:中脘穴具有和胃健脾、促進脾胃運化的作用。按摩中脘穴對痰溼體質痰溼困脾的保健效果尤佳。按摩方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位上輕揉3分鐘,也可以用掌心或四指按摩中脘,5分鐘即可。功能作用:肝主疏洩,當體內溼熱蓄積於肝臟時,肝的疏洩功能受損,會加重溼熱症狀。經常按摩肝俞穴具有疏肝利膽,散發肝臟之熱的作用。另外,刺激肝俞穴還可以振奮膀胱經上的陽氣,排出人體的溼氣。
  • 守住人體的「黃金三角」
    人體的「黃金三角區」是臟器、血管、神經、穴位的聚集地,是人體重要的功能區域,老人日常一定要養護好這些地方。到底,人的身體上具體分布著哪些三角區?針對這些區域,老人又應如何做好養護工作呢?帶著以上問題,記者採訪到有關專家。
  • 一個大腸經上的穴位,你知道它有哪些養生妙用嗎?
    人體有十二條經脈,還有奇經八脈,這些經脈上都有各自的穴位,除此之外還有經外奇穴,這些穴位平時可以用於養生保健,生病時可以用以治癒疾病,每一個穴位都有其對應的部位、器官,和善於應對的疾病。而有的穴位,在臨床治療使用中,人們逐漸發現,它們作用廣泛,所以用之也多,比如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合谷穴。合谷,這個名字首次出現是在《黃帝內經》的《靈樞·本輸》篇,它又被叫做虎口。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
  • 大雪節氣 | 萬物冬藏 , 艾灸好這幾個穴位 , 整個冬天不怕冷!
    大雪節氣的前後,天氣時常是陰冷晦暗的,此時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其影響。大雪是比較適合「補」的季節,除了食補養生外,中醫傳統的艾灸養生保健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以其顯著的功效,用無痛溫和的手法,來補充陽氣,調理身體平衡。利用艾的藥效及燻灼的火力,刺激經絡腧穴,打通經脈,調節臟腑,增強新陳代謝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 最齊全的「穴位拍打操」,治療百病!自己就是最好的醫生!
    人體的經絡就像線路,臟腑就像燈泡,穴位就是連接線路與燈泡的開關,它影響著身體的氣血運行與能量流通。如果我們能夠長期正確刺激穴位,就能輕鬆地防治一些慢性病。穴位就是「中藥」,經絡就是大藥庫,經常拍打穴位。儘量用人體大藥庫自己的「藥」 ,減少對藥的依賴,使人體陰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