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弘曆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年號為「乾隆」,寓意為「天道昌隆」。世人皆知,歷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指的就是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所做出的巨大功績,他們將清朝的國力推至頂峰。此外,乾隆皇帝在位期間長達60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掌權時間長達63年零4個月之久,乃是中國歷史上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乾隆大全在握,為何還要禪位於嘉慶?甚至在成為太上皇之後還要執掌大權?
1795年,85歲的乾隆在太和殿舉行盛大的歸政大典,他將傳國玉璽捧在手心,端視良久,最後還是在大臣的小聲提醒下,才戀戀不捨地將玉璽交給跪在面前的皇太子永琰。至此,禪讓大典結束了,乾隆皇帝成為了清王朝第一位太上皇帝,而接過皇位的皇太子永琰,也開始了長達三年的「傀儡」執政生涯。
其實,乾隆皇帝要禪位的根本原因,是由於當初下的那道諭旨。乾隆四十三年,68歲的乾隆下了一道諭旨:朕踐阼之初,曾焚香告天雲,昔皇祖御極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壽躋八十有五,即當傳位皇子,歸政退閒。大體意思就是,我即位的時候就有覺悟,曾經向上天禱告,在位時間絕對不會超過爺爺康熙的61年,如果上天若能保他在位60年,那麼在他85歲時,就把皇位傳給皇子。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由於乾隆已經在位43年,民間都在流傳他貪戀皇位,為了取得百姓的信任,乾隆才下的那道諭旨。再者,康熙皇帝69歲就駕崩了,已經68歲的乾隆卻要以61年在位時間為限,實在是很聰明。另外,乾隆退位之前,就已經派人建造了寧壽宮,他準備在那裡頤養天年。
然而,在乾隆退位後,不但沒有去寧壽宮居住,反而還賴著養心殿不走,搞得嘉慶也沒法說什麼,只能屈居住在毓慶宮中。另外,乾隆仍行使皇權,不但對外自稱為「朕」,就連諭旨也稱為「敕旨」。總之,乾隆皇帝除了把名號換為「太上皇」之外,他所行使的權力仍屬於皇帝的範疇,無論是人事任免還是軍中大權,嘉慶都做不了主。
據《朝鮮實錄》記載:(嘉慶)侍坐太上皇,上皇喜則亦喜,笑則亦笑。於此亦有可知者矣。由此可見,坐在龍椅上的還是乾隆這位所謂的「太上皇」,嘉慶皇帝還需要看他臉色行事。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必不可少,那就是和珅。和珅一直是乾隆身邊最寵信的大臣,不但位高權重,甚至還能左右乾隆的決定。
不過,乾隆畢竟年事已高,說話口齒不清,經常需要和珅充當「傳話人」的角色,時間已久,難免有攝政之嫌,因此民間調侃他為「二皇帝」。嘉慶皇帝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但他處處隱忍,始終沒有爆發。嘉慶四年,乾隆皇帝終於去世,嘉慶在其去世後的第五日便將和珅拘捕入獄,10日天后便頒布20條大罪,將他賜死。其實,乾隆皇帝之所以會繼續執政,一是為了權力,二是為了逼嘉慶殺和珅。
她是中國第一位影后,嫌貧愛富卻被無情拋棄,晚年靠乞討度日
那個17歲嫁給薩達姆,做了他10年「酒店妻子」的女人,現狀如何?
中國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那日本是啥?其實很短,你別不信
中國長城究竟為何修建?除禦敵外,還有一重要作用,盡顯帝王心術
甘迺迪逝世後,39歲的美國第一夫人,為何會嫁給62歲的希臘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