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權在握,為何還要主動傳位於嘉慶?且看他在退位後都做了啥

2020-12-14 歷史有妖氣

愛新覺羅·弘曆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年號為「乾隆」,寓意為「天道昌隆」。世人皆知,歷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指的就是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所做出的巨大功績,他們將清朝的國力推至頂峰。此外,乾隆皇帝在位期間長達60年,禪位後又繼續訓政,實際掌權時間長達63年零4個月之久,乃是中國歷史上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乾隆大全在握,為何還要禪位於嘉慶?甚至在成為太上皇之後還要執掌大權?

1795年,85歲的乾隆在太和殿舉行盛大的歸政大典,他將傳國玉璽捧在手心,端視良久,最後還是在大臣的小聲提醒下,才戀戀不捨地將玉璽交給跪在面前的皇太子永琰。至此,禪讓大典結束了,乾隆皇帝成為了清王朝第一位太上皇帝,而接過皇位的皇太子永琰,也開始了長達三年的「傀儡」執政生涯。

其實,乾隆皇帝要禪位的根本原因,是由於當初下的那道諭旨。乾隆四十三年,68歲的乾隆下了一道諭旨:朕踐阼之初,曾焚香告天雲,昔皇祖御極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蒼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壽躋八十有五,即當傳位皇子,歸政退閒。大體意思就是,我即位的時候就有覺悟,曾經向上天禱告,在位時間絕對不會超過爺爺康熙的61年,如果上天若能保他在位60年,那麼在他85歲時,就把皇位傳給皇子。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由於乾隆已經在位43年,民間都在流傳他貪戀皇位,為了取得百姓的信任,乾隆才下的那道諭旨。再者,康熙皇帝69歲就駕崩了,已經68歲的乾隆卻要以61年在位時間為限,實在是很聰明。另外,乾隆退位之前,就已經派人建造了寧壽宮,他準備在那裡頤養天年。

然而,在乾隆退位後,不但沒有去寧壽宮居住,反而還賴著養心殿不走,搞得嘉慶也沒法說什麼,只能屈居住在毓慶宮中。另外,乾隆仍行使皇權,不但對外自稱為「朕」,就連諭旨也稱為「敕旨」。總之,乾隆皇帝除了把名號換為「太上皇」之外,他所行使的權力仍屬於皇帝的範疇,無論是人事任免還是軍中大權,嘉慶都做不了主。

據《朝鮮實錄》記載:(嘉慶)侍坐太上皇,上皇喜則亦喜,笑則亦笑。於此亦有可知者矣。由此可見,坐在龍椅上的還是乾隆這位所謂的「太上皇」,嘉慶皇帝還需要看他臉色行事。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人必不可少,那就是和珅。和珅一直是乾隆身邊最寵信的大臣,不但位高權重,甚至還能左右乾隆的決定。

不過,乾隆畢竟年事已高,說話口齒不清,經常需要和珅充當「傳話人」的角色,時間已久,難免有攝政之嫌,因此民間調侃他為「二皇帝」。嘉慶皇帝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但他處處隱忍,始終沒有爆發。嘉慶四年,乾隆皇帝終於去世,嘉慶在其去世後的第五日便將和珅拘捕入獄,10日天后便頒布20條大罪,將他賜死。其實,乾隆皇帝之所以會繼續執政,一是為了權力,二是為了逼嘉慶殺和珅。

她是中國第一位影后,嫌貧愛富卻被無情拋棄,晚年靠乞討度日

那個17歲嫁給薩達姆,做了他10年「酒店妻子」的女人,現狀如何?

中國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那日本是啥?其實很短,你別不信

中國長城究竟為何修建?除禦敵外,還有一重要作用,盡顯帝王心術

甘迺迪逝世後,39歲的美國第一夫人,為何會嫁給62歲的希臘船王?

相關焦點

  • 中國一道「禁菜」,傳入泰國後發揚光大,醫生:少點吃,容易得病
    無論是海蝦還是淡水蝦,生吃都有可能致病,如果人吃了帶有肝吸蟲囊蚴的海鮮,寄生在人肝膽管內的囊蚴,大約1個月的時間就可以發育為成蟲。輕度感染者的症狀不是很明顯,重度感染者則會產生腹脹、腹痛的症狀,甚至還會出現肝硬化。為了避免人們因為貪吃,導致自身健康受損,美味的醉蝦就被列為了「禁菜」。然而,當醉蝦傳入泰國之後,卻成為了當地最受歡迎的美食之一。
  • 乾隆一生共有17個兒子,為何傳位於能力不太出眾的嘉慶?
    再看一下乾隆,在子嗣數量方面僅次於他祖父康熙,一生總共有17個兒子。有些人就想不通,既然乾隆有那麼多皇子,為何最後傳位於能力不太出眾的十五阿哥永琰(嘉慶)呢?在探討此問題之前,先來看看嘉慶在位期間的作為。由於乾隆退位後依舊是太上皇,朝中大事均有他決定,嘉慶做了三年有名無實的皇帝。
  • 乾隆在蘇州遇一算命先生,稱乾隆活不過三年,為何乾隆還要殺他
    乾隆在蘇州遇一算命先生,稱乾隆活不過三年,為何乾隆還要殺他歷史上比較有名的皇帝,也就是乾隆了,他是雍正的兒子,清朝最長壽的皇帝也就非乾隆莫屬了。在位期間,六下江南,喜好風雅,到處留情,沿途碰見了什麼不平的事也會管一管,但最主要的事情還是遊玩,這可是耗費了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所以他揮霍完了之後留給了嘉慶一個爛攤子。原本乾隆預計自己應該活不了那麼長的時間,畢竟古代人壽命都很短,可歷史跟他開了個大玩笑,他愣是活過了康熙在位的年限,於是為了面子問題,他不得不忍痛割愛,將皇位禪讓給了嘉慶,卻還要參政。
  • 乾隆爺退位,嘉慶帝即位,爺倆到底誰當家
    雖然乾隆這時候已經退位並且把傳國玉璽交給了嘉慶皇帝,但是真正的權力其實還是掌握在乾隆的手裡,從以下幾點就能看出來。退位後依然居住養心殿早在乾隆還在位的時候曾修建了一座寧壽宮,打算退位之後還住在皇宮裡。但是在禪讓給了嘉慶之後,乾隆依舊是住在養心殿裡。
  • 和珅那麼聰明,為何不提前巴結嘉慶,以避免嘉慶上臺處死他?
    梳理一下和珅的生平,我們甚至可以看到一部勵志大戲,和珅從十八歲踏上仕途,在十年之後已經到了「御前行走」,這沒能力和會來事可是做不到的,可見其資質和能力。之後通過安明案一舉得到乾隆的賞識,可見和珅的政治嗅覺靈敏。是一個精明強幹之人。後又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
  • 嘉慶被立為太子之後,乾隆為什麼帶他祭拜一個九歲去世的孩子呢?
    乾隆六十年(1795年),為實現曾經說過「在位之年不超過其皇祖康熙帝之六十一年的諾言」,乾隆皇帝準備退位,而他親自宣讀了自己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立下的傳位詔書,立他的第十五個兒子永琰為皇太子,並將皇位禪位於他,這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
  • 嘉慶成為儲君後,被乾隆帶去祭拜一個年僅9歲的孩子,實在費解
    在乾隆當皇帝的60年時間裡,他曾先後有過三個儲君人選,第一個就是自己和富察皇后所生的皇二子永璉,乾隆當上皇帝後就把永璉的名字寫在了秘密立儲的名單上,當時永璉年僅6歲,沒想到的是,僅僅過了兩年多時間,不到九歲的永璉就早夭了,乾隆的第一個儲君就此結束。
  • 乾隆有17個兒子,為何要選比嘉慶?難道就沒有中意的皇子了嗎?
    大家都知道乾隆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皇帝,他雖然只有60歲退位,依然在幕後掌權3年,當然,他之所以能成為掌權最長的皇帝,主要是因為他活了89歲,然而,他的長壽也導致大清的衰落,由於年事已高,他選擇了資歷平平的嘉慶作為接班人,作為嘉慶皇帝的一生基本上沒有成就,使原本千瘡百孔的清朝在他手中進一步加快衰落
  • 嘉慶成為太子後,乾隆為什麼要求他去祭拜一個年僅9歲的孩子?
    1795年的九月,顒琰被公開冊立為皇太子,而乾隆也已經決定1796年的正月退位,也就是說,顒琰是板上釘釘的未來皇帝,他的身份在兄弟中是最高的,完全不需要去祭拜任何一個兄弟。然而,乾隆卻要求已經成為皇太子的顒琰去祭拜一個九歲就夭折了的哥哥,這又是為什麼呢?作為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十全老人乾隆其實挺可憐的。
  • 乾隆有17個兒子,為何傳位給了資質相對平庸的嘉慶皇帝?
    他在25歲那年登上了皇位,在位60年,是我國歷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之一。退位以後,他又實際掌握最高權力長達三年多。公元1799元,他在睡夢中離開了人世,時年89歲,算是我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這輩子,他一共有不下35個女人,前後生下了17個兒子。然而,令人好奇的是,他為何把皇位傳給了資質相對平庸的皇子永琰,而不是其他十幾個甚至更傑出的皇子。
  • 雍正明明已經中止木蘭秋獮,為何乾隆重啟,嘉慶痴迷其中?
    不過,雍正自己給出的理由除了擔心兄弟之外,他認為是自己不喜歡見血,「好逸,惡殺牲」,為了表示自己是例外,自己不是不願意跟著自己父親的腳步走,專門強調後世子孫要繼續進行木蘭秋獮,不過明眼人都知道,雍正就是想用時間來讓秋獮這項活動慢慢廢止。雍正在位十餘年後去世,其子弘曆繼位,是為乾隆皇帝。
  • 嘉慶為何鐵了心要殺和珅?不只是為了錢,原因其實很簡單
    和珅,大家對他的印象就是,古今第一大貪官,死前被抄家時家中的財產竟然比國庫還要多。所以也流傳出一句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俗語。由於新皇上位,要樹立威信,自然要先燒三把火,因為嘉慶對和珅的行為作風都有所不滿,所以這第一把火自然就燒到和珅身上。嘉慶藉此穩固政權。
  • 「嘉慶皇帝」死因跟乾隆有很大的關係,被父親坑了的好皇帝!
    我們先了解一下嘉慶皇帝,他是乾隆的第十五個兒子,這個排名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其實在當時很不起眼的,因此他從小就小心謹慎的做事,每天也只是安安分分的讀書,不過這些事情也都被他的父親乾隆皇帝看到了眼裡,乾隆皇帝準備要把嘉慶推上皇位
  • 一意孤行,抄家和珅,若干年後的嘉慶為何黯然神傷?
    在他被嘉慶皇帝抄家後,家中竟然搜出了8億到11億兩的白銀,再加上各種奇珍異寶以及古董字畫,大清第一貪官非他莫屬。其他幾個歷史上的巨貪也遠遠不如他但讓嘉慶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15年後他卻會對這個結果感到十分後悔,這是為何呢?嘉慶在少年時期就十分的厭惡這位朝廷中的蛀蟲,但是乾隆帝在位的時候他扳不倒和珅。
  • 嘉慶不服從乾隆臨終囑咐,抄家和珅,為何15年後追悔莫及?看完不淡定了
    這時候有位立志做清官的人進入官場,試問他如果不隨波逐流又如何在官場上立足?所以在古代封建制度影響之下,官場難以長期保持清明。 縱觀歷史,每個朝代都有著或多或少的貪官,譬如西漢田蚡、唐朝元載、北宋蔡京、明代嚴嵩等人都是臭名昭著的大貪官,而要說其中貪汙金額最多之人我想莫過於清朝的和珅。
  • 乾隆說:有我在沒人敢動你,乾隆剛死15天,嘉慶下令處死他
    文:扒一扒黑歷史乾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也是入關的第四位皇帝。25歲登基,在位60位,最後禪位於嘉慶,又做了三年多的太上皇。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壽命最長的皇帝,不得不讓人佩服。和坤早年為官時,精明能幹,通過李侍堯案鞏固了自己的地位,這件事讓乾隆辦得非常不錯。乾隆對和坤龐愛有加,還把自己的公主下嫁給和坤的兒子。此時的和坤竟然跟乾隆是親家關係,大權在手。加上又有乾隆給他撐腰,隨著權力的成長,私慾也越來越大,就開始結黨營私打擊敵手,在朝廷裡安排自己的門生,朝廷裡的大臣多次聯名彈劾和坤,但由於乾隆的袒護,和坤都能化險為夷。
  • 嘉慶皇帝死亡之謎,心腦血管病突發還是被雷劈死?
    由於是突然死亡,所以其原因坊間流傳甚多,至於是死於心腦血管還是被雷劈死,都是說法之一,但究竟哪種更符合實際,我們可以根據嘉慶皇帝當時的情況進行分析。一、嘉慶皇帝的所處的歷史環境和身體狀態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第十五子被正式宣布立為皇太子,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796年,乾隆禪位,顒琰登基,是為嘉慶皇帝。別以為登基了就萬事大吉,對嘉慶來說,其實不然。
  • 為允一個承諾,乾隆主動退為太上皇,退休3年的生活卻比皇帝還忙
    乾隆25歲開始登基,直至86歲才退位,在位時間長達60年,那麼已經習慣了皇權滋味的乾隆為何甘心退位做一個太上皇呢? 乾隆宣布退位後,他依舊把控著軍政大權和人事權,根據乾隆的指示,軍機大臣在擬定傳位事項時,令太上皇的禮儀規格和實際權利都遠遠大於皇帝。不僅公開表示軍國重務和用人行政大端仍由自己掌控,文武大臣離職和就任都得請太上皇恩訓,而且一直居住在養心殿、還鑄乾隆通寶及宮中仍用乾隆時憲書,在禮制上也永高嘉慶帝一級,比如皇帝的生辰稱為萬壽,而太上皇則為萬萬壽。
  • 和珅被賜死前,拿出乾隆「保命詔書」,上面三個字讓他徹底絕望
    不管多少錢,這都已經是一筆巨額,要知道當時清政府的年收入也只有七、八千萬兩白銀。和珅貪汙的資產超出國家收入好幾倍,這是名副其實的富可敵國。有句民間諺語形容得他特別貼切,叫「和珅跌倒,嘉慶吃飽」。01和珅貪腐1799年和珅被賜死,那時正是嘉慶四年的時候。其實嘉慶當太子時,十分看不慣和珅,甚至到了痛恨的地步,就因為他貪腐。
  • 聰明絕頂的和珅,能夠討好乾隆,為什麼卻不能搞定嘉慶呢?
    但其實真實的和珅,絕對不是這樣,能夠在乾隆朝權傾一時,得到乾隆的寵愛。事實上,和珅是個不可多得的既能文又能武的人才。 和珅在乾隆晚期的確權傾朝野,但是他也應該明白一個道理,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在怎麼樣也已經垂垂老矣,隨時都有可能歸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