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市全域旅遊發展側記

2020-12-18 吉林新聞網

  炎炎夏日,臨江陳雲公園內遊人如織,江風拂面讓人倍感涼爽;龍潤溫泉室外遊泳池內,孩子們歡快地潑水嬉戲;草莓採摘園內果實飄香,笑聲朗朗;坡口、葦沙河等景區內掛著外省車牌號的車輛來往不斷……

  近年來,臨江市立足旅遊資源和區位優勢,緊緊圍繞打造環長白山、沿鴨綠江旅遊節點城市戰略定位,堅持「資源整合、產業融合、區域聯合、力量聚合」,旅遊產業體系初具規模,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大為改觀,節慶活動蓬勃發展,成為越來越多遊客的「旅遊打卡地」。

  臨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域旅遊產業發展,將「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加快綠色轉型」作為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把旅遊業作為臨江市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來抓,印發關於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加快綠色轉型的實施方案,確定全市旅遊產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有力推動旅遊業健康快速發展。提出「一帶雙環」旅遊發展布局,「一帶」為鴨綠江沿江風光帶,沿江分布以葦沙河、神龜灣等景區為主的42個景點,全線上連長白山景區,下至集安和丹東出海口,邊境風貌與異國風情盡收眼底;「雙環」以臨江市主城區作為界點劃分出東環與西環兩條旅遊線路並包含數條支線和小環線。 東環線路主要有原始森林、溼地公園等原始自然生態景區為主的42個景點,北部環線與長白山萬達國際度假區接壤,南部與「一帶」緊連,自然生態、峽谷奇峰盡顯其中;西環線路是臨江重點旅遊線路,主要有溫泉度假、松嶺雪村、老禿頂子、石林等自然與人文景區為主的41個景點。

  為抓好旅遊產業發展,臨江市積極加大產業項目的建設規模。爭取國家旅遊發展基金補助旅遊廁所建設資金69萬元、爭取吉林省文化旅遊工程專項資金385萬元,用於臨江市旅遊廁所建設和紅色旅遊項目建設。實施臨江花山鎮松嶺雪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臨江市沿鴨綠江旅遊觀光帶長川紅色教育培訓基地改造工程、臨江市老禿頂子風景區建設項目、臨江沿鴨綠江旅遊觀光帶神龜灣建設項目,進一步提升了文化旅遊產品質量等級,逐步形成涵蓋觀光型、休閒型、度假型的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和鄉村旅遊、紅色旅遊等旅遊產品體系。

  通過多年努力,通往各景區景點的旅遊公路基本建成,景區的通信、電力等基礎設施大為改善,全市各旅遊景區基本實現了道路硬覆蓋、停車場硬覆蓋,設立垃圾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和遊客服務中心等配套服務設施。同時公安、交通部門積極配合抓好道路安全保障工作,積極做好旅遊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在旅遊旺季,交警深入景區做好交通管控,疏導車輛,確保不發生交通堵塞;積極維護旅遊發展軟環境,對外地來臨江旅遊車輛輕微交通違法以教育為主,不罰款、不扣證,隨時接受外來車輛的困難求助,幫助外來車輛指引道路,提供合理旅遊線路,做好交通安全告知,文明執法,樹立臨江旅遊交通的良好社會形象。

  圍繞冬季冰雪和夏季避暑品牌,依託「長白山之冬」冰雪旅遊節和「長白山之夏」文化旅遊節活動,舉辦 「長白山之夏」草莓旅遊節、「長白山之夏」文化旅遊節等系列夏季活動。通過系列節慶活動的舉辦,提升城市整體服務功能,加強「勝境臨江,長壽之鄉」品牌建設,有力宣傳臨江旅遊。

  行業監管機制不斷完善。提高辦事效率,實現旅遊部門「只跑一次」,事項公開率100%,制定旅遊行業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四張清單」,即誠信典型範圍清單、嚴重失信行為及主體範圍清單、失信激勵政策措施清單、失信懲戒政策措施清單。對旅行社進行執法檢查,進一步規範旅行社經營行為,嚴厲打擊擾亂市場秩序的「黑社」「黑導」「黑車」「欺客」「宰客」等非法行為,維護旅遊者和旅遊經營者合法權益,營造文明旅遊良好市場環境。

 

(來源:長白山日報)

相關焦點

  • 吉林臨江市:如椽巨筆繪就「一谷一城」旅遊大文章
    吉林省臨江市,山靈、水韻、人秀、史久。走進這裡,映入眼帘的是流泉飛瀑、蒼松翠柏;撲進夢境的是異國情思、四季流彩;迷住舌尖的是山珍河鮮、珍稀食材;沉入心底的是渤海古韻、紅色情懷!近年來,臨江市瞄準綠色生態經濟,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深入實施「一谷一城」戰略,書寫旅遊發展新篇章,努力將旅遊資源稟賦優勢升級為區域競爭優勢。
  • 吉林臨江市:如椽巨筆繪就「一谷一城」旅遊大文章
    吉林省臨江市,山靈、水韻、人秀、史久。走進這裡,映入眼帘的是流泉飛瀑、蒼松翠柏;撲進夢境的是異國情思、四季流彩;迷住舌尖的是山珍河鮮、珍稀食材;沉入心底的是渤海古韻、紅色情懷!近年來,臨江市瞄準綠色生態經濟,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深入實施「一谷一城」戰略,書寫旅遊發展新篇章,努力將旅遊資源稟賦優勢升級為區域競爭優勢。
  • 山城寫新篇 —— 通山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側記
    近年來,通山錨定了未來的方向,唱響了「幕阜洞天、雲養通山」旅遊形象,擦亮了「遊山、玩水、探洞、觀星」旅遊名片,全面打響「產業融合一二三,全域旅遊看通山」全域旅遊品牌。創新機制,激起全域旅遊一池春水2019年,經過努力,通山縣入選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擬定名單,借著這個東風,通山全面吹響了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號角。
  • 「旅遊+交通」 為臨江全域旅遊疏經通絡
    近年來,臨江市依託「環長白山、沿鴨綠江」旅遊節點優勢,科學規劃開發旅遊線路,不斷完善旅遊交通設施,創新旅遊交通產品,提升旅遊交通服務,構建環長白山沿鴨綠江旅遊帶的旅遊公路網絡,加快推進交通運輸與旅遊業的融合發展。目前,旅遊業作為臨江市的支柱產業,已經成為山區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 2020木壘全域旅遊「漳州」杯佳友桌球全疆邀請賽側記
    『韻白視線』: 用弧線色彩 抒寫乒揚木壘——2020年木壘全域旅遊「漳州」杯佳友桌球全疆邀請賽開幕式側記 10月 17日,10時在新疆昌吉州木壘縣隨著,新疆自治區文體局翟鴻飛宣布比賽正式開始,拉開了2020年金秋木壘縣全域旅遊「漳州杯」佳友桌球全疆邀請賽的序幕。至此,來自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等七個地州的32支桌球代表隊,將進行為期兩天的精彩激烈的角逐!
  • 借兩河一路打造全域旅遊制高點?和政縣聚力建設三條旅遊觀光帶側記
    借兩河一路打造全域旅遊制高點——和政縣聚力建設三條旅遊觀光帶側記民族日報記者劉剛林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政縣旅遊開始進入全面轉型升級發展新階段持續打造大美和政,努力佔領全域旅遊制高點——這是和政縣旅遊業新的奮鬥目標。 全域旅遊就是把一個區域整體作為功能完整的旅遊目的地來建設,通過資源整合、業態重構、產業融合、管理創新,實現旅遊產業聚集,形成點、線、面相互支持、科學分布的發展格局。簡單點說,就是處處皆是景區。
  • 吉林省縣級市,臨江市
    臨江市新建3個社區文化活動室、15個農村文化大院,完成了2個社區和18個行政村健身器材的安裝。鴨綠江上遊積石墓群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在鴨綠江畔》開機拍攝。編修了百年《臨江市志》。臨江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4℃,全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臨江市境內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51萬千瓦,並有礦泉、溫泉多處。截至2013年,已建成水電站16座。
  • 格局不簡單 繪就新畫卷——柳江區大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側記
    於騎行綠道中尋覓世外桃源,於葡萄藤下品味浪漫時光,於萬畝荷海中邂逅夏日驕陽,於溼地公園中擁抱湖光山色……近年來,柳江區按照「1個中心、2個目標、3個旅遊發展區、4條旅遊景觀體驗帶」的建設格局,依託資源稟賦挖掘特色,大力打造精品線路,推動全域旅遊發展,探索一條特色農業、生態旅遊、民俗文化和鄉村建設融合發展的新路子,繪就柳江旅遊新畫卷。
  • 全域旅遊發展模式
    全域旅遊已成為旅遊供給側改革的重要突破口,4月4日14:00-17:00,【來也雲課堂】全域旅遊專場成功開講。3小時乾貨直播,導師們從「宏觀-中觀-微觀」多維度解析全域旅遊,通過成功經驗和經典案例立體化呈現全域旅遊創建攻略。今日課程精華分享,來也股份副總裁唐德軍老師全面剖析《全域旅遊發展模式》。
  • 白山市推進「一谷一城」建設爭創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目前,吉林省白山市堅持高位推動,認真抓好頂層設計,圍繞全省東部旅遊環線規劃,以「一谷一城」建設為統領,爭創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突出規劃引領 加快構建全域旅遊新格局白山市科學編制了《白山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對全市旅遊資源進行統一規劃、有效整合,確立了「兩核、兩帶、三區」的全域旅遊格局。突出理念創新,以全域旅遊的新理念謀劃旅遊業發展新模式,推動旅遊業態從景點遊向全域遊轉變。同時,全力支持撫松縣、臨江市、長白縣率先創建國家級、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為白山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奠定堅實基礎。
  • 新時代全域旅遊發展裡程碑式教材《浙江全域旅遊發展模式》
    新時代全域旅遊發展的裡程碑式教材,並不僅僅在於這片土地上貢獻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經濟增長數據,更在於其在黨政主導下以先行者的實踐樣板,通過不斷創新完善形成新的理念、新的機制、新的路徑,其清晰展現地浙江全域旅遊發展模式,為全國貢獻了豐富的浙江經驗和樣本價值。
  • 吉林臨江生態旅遊迎來發展新空間
    坐落在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南麓、鴨綠江北岸、與朝鮮隔江相望的臨江市,生態環境優良,氣候溫和溼潤,旅遊資源豐富,素有「長白山立體資源寶庫之稱」。先後被評為「中國最美縣城」、「中國深呼吸小城」、「中國長壽之鄉」、「中國最具開發價值的十大旅遊城市」,被列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 推進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發展
    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在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舉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推進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發展」培訓班,旨在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總結經驗做法,分析形勢任務,進一步推進新時代全域旅遊、大眾旅遊發展
  • 【全域旅遊】平山: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平山縣是石家莊市唯一一個進入名單的縣。巍巍太行逶迤綿延,孕育出豐饒的生態資源;革命老區光榮歲月,滋養出璀璨的紅色歷史,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為平山縣旅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沃土。近年來,該縣堅持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戰略,依託優勢資源稟賦,打造多業態支撐的全域旅遊新格局。
  • 白山市生態旅遊發展紀實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輕開發、重體驗,促進旅遊與自然和諧統一,推動觀景與體驗相輔相成,景區活力快速恢復、元氣滿滿。」撫松吉林魯能漫江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新東一席話,道出消除疫情影響、遊客飆升的緣由。在全域生態遊理念引領下,白山再啟「白山之夏」文化旅遊旺季。
  • 全域智慧旅遊發展歷程
    全域智慧旅遊是指通過深度整合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打通所有智能設備和信息平臺的數據鏈路,促成大數據形成,推動景區、旅遊集團、行政區域乃至整個國家的旅遊產業高度智慧化,全面創新旅遊服務、營銷和管理,真正實現高效、可持續發展的全新旅遊生態系統。
  • 書寫全域旅遊發展新篇章
    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提出,「大力推進旅遊產業化,構建高質量發展現代服務業體系」。烏當區將以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加快形成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提升旅遊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推動「旅遊+多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為奮力建設貴陽東部產業新區核心功能集聚區注入澎湃動力,以「美麗烏當·花園之城」新姿態融入貴陽貴安高質量發展大格局。
  • 活動||吉林·白山「長白山之冬」 臨江市首屆鄉村美食節盛大開幕
    掃碼關注為深入貫徹省市大力發展冰雪旅遊產業要求,促進白山市鄉村振興成果展現,依託我市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綠色健康農產品,1月4日,吉林·白山「長白山之冬」臨江市首屆鄉村美食節在螞蟻河鄉邱家崗村星火生態園盛大開幕。
  • 【全域旅遊示範區】延慶區全域旅遊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月24日下午,舉辦以「融合賦能、創新發展」為主題的延慶區全域旅遊發展論壇。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延慶區全域旅遊發展經驗和模式。報告顯示,延慶區準確把握並積極迎接疫情常態化時期旅遊需求的釋放;市場主體信心堅定,民宿、冰雪和鄉村旅遊成為創新發展熱點;堅持「首善」標準,政策保障和營商環境顯現優勢;以文化引領、科技創新,為全面小康時代的全域旅遊蓄積新動能。
  • 活動||長白山之冬——吉林·白山「長白山之冬」臨江市第二屆鴨綠...
    為深入貫徹省、市大力發展冰雪旅遊產業要求,充分發揮白山市冰雪資源優勢,提升冰雪旅遊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1月20日,吉林·白山「長白山之冬」臨江市第二屆鴨綠江冰雪旅遊節在臨江市龍頭山滑雪場盛大開幕。臨江市委書記鍾鐵鵬宣布開幕本屆冰雪旅遊節由臨江市委、臨江市政府主辦,臨江市直各部門協辦,吉林省鴨綠江旅遊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