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造血」奔富路
—— 「精準脫貧看隆回」寫真之二
金銀花產業推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廖耀華 攝
羅佳成 曹良海 龍銀波 陳仕球
8月下旬,筆者走進隆回鄉間田野,放眼望去,一串串辣椒搖曳多姿,一壟壟蔬菜青翠欲滴,一個個鄉村景點人頭攢動……該縣著力做好產業扶貧文章,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提升脫貧「造血」功能,讓貧困戶腰包「鼓起來」,鄉村富起來。
治窮先治根,產業是核心。該縣按照「四跟四走」的產業扶貧思路,依託金銀花、龍牙百合、「三辣」(辣椒、生薑、大蒜)、油茶、烤菸、特色果蔬茶等優勢產業,打造優質糧油、特色經作、生態養殖、綠色果蔬、觀光休閒五大農業產業集群,實現「縣有扶貧支柱產業,村有扶貧主導產業,戶有增收致富項目」的產業扶貧新格局。同時著力打造小沙江鎮金銀花、北山鎮龍牙百合、橫板橋鎮紅薯粉絲、巖口鎮豆腐、桃洪鎮辣椒、三閣司鎮油菜、羊古坳鎮超級稻等一批特色產業鄉鎮,培育了「金雞龍牙百合」、「毅鵬金銀花茶」、「天龍紅薯粉絲」、「湘輝龍牙百合面」、「望雲大米」、「一都雲峰」綠茶、「軍傑」辣椒等一批農產品品牌。
為增強特色產業「造血」活力,該縣積極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重點扶持百山農業、寶慶農產品、軍傑食品、鴻利藥業等28家產業扶貧示範龍頭企業,完善「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發展模式,每個貧困村建立1個以上產業合作社。通過直接幫扶、委託幫扶、股份合作等方式,構建合作共贏、分配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推進產業扶貧全覆蓋,引導貧困戶通過產業發展成果穩定收入來源。在龍頭企業帶動下,該縣共建成各類農產品生產基地120多萬畝,其中金銀花21萬畝、龍牙百合4萬畝、「三辣」5萬畝、油茶4萬餘畝、漁業4萬畝、優質稻60萬畝、特色蔬菜10萬畝。今年上半年全縣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3.2億元。
鄉村旅遊、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成為隆回產業扶貧新亮點。該縣按照「全域旅遊、景區帶村、能人帶戶」的旅遊扶貧思路,依託以花瑤景區、白馬山為主要景點的北部旅遊圈,以魏源故居、魏源湖為主要景點的中部旅遊圈,以狐狸島、縣城周邊景區為主要景點的南部旅遊圈,開發了旅行社、特色民宿、農家樂、採摘園、民俗表演等鄉村旅遊項目,打造「旅遊+貧困戶」發展模式,將鄉土文化與鄉村旅遊資源相結合,引導傳統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自崇木凼景區新區開放以來,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我們村就新增了11家農家樂,全村貧困戶幾乎每家都有人在從事旅遊業。自端上旅遊的『金飯碗』後,貧困戶家裡的經濟狀況好多了。不但能脫貧,還要致富。」說起崇木凼村旅遊扶貧,村黨支部書記鄭小紅津津樂道。
據了解,該縣22個發展鄉村旅遊的貧困村裡,貧困戶全面參與吃住行、遊購娛各個環節的旅遊經營項目,拓展了增收渠道。今年上半年全縣接待遊客98.6萬人次,同比增長20.2%;實現旅遊總收入6.16億元,同比增長20.3%,帶動2850名貧困人口脫貧。
該縣迅速發展的電商產業,在精準脫貧中建功。採取「網際網路+現代農業」模式,建好以「米網」、「藥網」、「豬網」、「果網」、「茶網」等產業信息服務系統,建立農村電商縣級運營中心,在全縣布置電商扶貧站點463個,建設貧困戶家庭網店460餘家,逐步完善縣、鄉、村三級農村電商網絡,打通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最後一公裡」。京東、蘇寧易購、郵樂購、阿里巴巴4家全國性大電商平臺,廠家網、惠農網、搜農坊、村村樂、520生活圈5家區域性電商平臺也落戶該縣。如今,貧困戶製作生產的豬血丸子、柴火臘肉、餈粑、金銀花、辣椒等農特產品通過網際網路銷往廣州、上海、北京等地,年銷售額近億元,為貧困戶增收近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