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全國文明村!樂陵堤北董村在「三治」融合中華麗轉身

2020-12-26 身邊24小時

00:55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曉琳 通訊員 郝坤 劉鑫 樂陵報導

寬闊平坦的大街,粉刷一新的院牆村巷,每家每戶門前整齊端莊的柵欄花池……近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漫步在德州樂陵市楊安鎮堤北董村,一草一木皆風景,時時處處顯文明,給人的第一感覺便是文明和諧、清新亮麗、整潔優美。11月21日,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公布,楊安鎮堤北董村入選其中。

楊安鎮堤北董村位於鎮政府駐地東南1公裡,S248省道東臨,擁有484戶、1120口人,黨員35人,耕地1500畝。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堤北董村以全國文明村創建為抓手,以鄉村振興為重點,建設「三治融合館」、打造高標準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級黨校,深入強化思想引領、深入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和道德建設,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持續改善人居環境,形成「一強三治」的堤北董路徑,為全面推進基層治理,提供一種新探索。

自治為基,「為民做主」變成「由民做主」

「以前村民家家戶戶養豬為生,豬圈就在村裡的主路上,後來村民不以此為主業,破舊廢棄的豬圈堵住了村民家門,生活環境髒、亂、差。尤其是遇上下雨天,村裡到處都是泥,坑坑窪窪,只有牛車才能進來!」說到前些年村內綜合治理的頑疾,堤北董村支部書記張秀峰感觸頗深,「改造村居環境也是村民的迫切願望,後來我們召開村民議事會,理清頭緒,結合鄉村建設『三治』融合工作,拆除豬圈330餘個,清理垃圾8000餘方,新修公路3400米,實現了戶戶門前硬化。現在村裡環境好了,村民的幸福感也提升了!」

除此之外,耕地灌溉難也是堤北董村民頗為頭疼的一件事。從前,村裡水渠短,不能滿足所有耕地的灌溉問題,部分村民只能用抽水帶抽取地下水進行灌溉,但耕地離水源地距離遠,灌溉也就成了一件難事。而村委,也早已把水渠改造提上日程,改造前,支部書記張秀峰召集村議事會成員,邀請村民推選代表,一起商議改造內容。如今,水渠已經改造完成,由原來的1200米延長至現在的2000米,滿足了所有村民的耕地灌溉問題。

美麗鄉村要美得久,關鍵還要激發村民參與村級治理的積極性。堤北董村堅持以自治基礎,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開展村民自治試點工作。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1+153」治理路徑,「1」就是黨建引領,「153」就是在村內製定1份村規民約,成立「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鄉賢參事會、道德委員會、調解委員會」5個村民自治組織,組織動員群眾參與村內公共事務的治理,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協商格局,把村級事務的決策權交給群眾,推動村民自治向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方向發展。

「制定村規民約的時候,我們堅持從村情、民意出發,不搞一刀切。在具體制定過程中,確保既合法合理,又便於操作,充分吸納群眾意見建議,做到條條都由群眾商定、步步都由群眾參與,讓群眾明白『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違反後該怎麼辦』,這樣下來,群眾心裡才會有把尺子,才能自我約束。」楊安鎮黨委委員劉鑫告訴記者,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也充分發揮了村民的作用,讓群眾代表和群眾組織參與到村規民約的宣傳、落實、監督工作中,使之內化為村民自覺遵守的行為準則,形成互相監督、共同遵守的良好氛圍。

德治為先,讓鄉風文明新風蕩漾

德治,春風化雨。堤北董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平臺,共築孕育文明的搖籃。成立堤北董村「味」你而來暖心志願服務分隊,開展「疫情防控」、鄰裡互助、扶貧助困、365暖流等系列志願服務活動,志願者積極參與到美麗庭院創建、潔淨扶貧、人居環境整治等多項工作中,以志願服務精神,潛移默化引導身邊人,讓村民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志願服務的力量,融入到文明實踐活動中。目前,堤北董村已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35場次。

「為倡導村民破舊俗、樹新風,我們訂做了30餘套紅白理事會服裝,並通過表彰大會讓紅白理事會成員上臺集體承諾踐諾,紅白事的形式和規格都有統一的規定,現在大家都能夠做到自覺遵守。」支部書記張秀峰說,每年還採取民主集中制的方式評議群眾道德行為,開展「好媳婦、好婆婆、文明家庭、美麗庭院」表彰,期間通過穿插提問鄉風文明有關問題並發放獎品,帶動村民向善向上、見賢思齊,提高村民對移風易俗的了解,訂做新時代文明實踐在楊安掛曆、鄉風文明小扇子300餘個,利用黨員活動日分發到村民手中,在潛移默化中,提升鄉風文明、移風易俗在群眾中的知曉度。

堤北董村還開展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主要內容的「四德工程」建設,建設「四德工程」宣傳室、宣傳廣場,全面開展「農家讀書會」、「道德規範進家庭」和「身邊好人」評選活動、「送溫暖、獻愛心」節日慰問活動和「四德工程」輪講活動,開展以「愛心」「誠心」「孝心」「責任心」為主題的道德文化活動,進一步發揮身邊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起到「樹起一個點,帶動一大片」的效應,讓「四德」之光照耀到村莊的每一個角落。

法治為本,讓村民矛盾糾紛不出村

「以前,大家經常因為家長裡短的小問題鬧得不和氣。」堤北董村村民說,這幾年村裡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村委會的主導作用,積極引導大家參與法治創建工作,現在村裡的關係現在變得和諧多了。據了解,堤北董村選擇村裡有威望、處事公正的村民組成矛盾調解委員會,解決了「家長裡短多,村民愛面子,政府盲目介入效果更差」的調解難點,用村民做村民的工作,構建「內消矛盾」的第一道防線。

堤北董村以法治為根本,以綜治調解委員會為突破,完善法律治理體系,促進村民和諧相處,維護村內穩定。堅持用好一村一名法律顧問,確保情理法相結合,讓「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打通法律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讓法律在村民心中「生根發芽」。

普法宣傳促進法治觀念深入人心,堤北董村持續開展普法教育:建立農村法律大講堂,定期組織開展法律法規巡迴講座和「送法下鄉」活動,依託農家書屋建立法律圖書專欄,引導群眾樹立依法治理理念,增強群眾法律素養。以此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推動村內幹部群眾形成親法、信法、學法、用法的行為自覺,強化法律在解決農村事務和化解矛盾問題中的權威地位。

「堤北董村還依託楊安鎮與濟南大學、德州學院、山東職業學院籤署的戰略合作協議,設立大學生實踐基地,目前開展順利,為未來人才的引進打好了基礎促進各類人才回村創業。接下來,堤北董村將繼續堅持『自治、德治、法治』的鄉村治理模式,並將以此為抓手,以全國文明村創建為契機,不斷探索完善鄉村治理的堤北董路徑。」堤北董村支部書記張秀峰說。

【來源:海報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全國文明村】樂陵楊安鎮堤北董村:美了環境 高了素質
    1樂陵市楊安鎮堤北董村一手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一手抓新時代文明實踐,完善農村硬體設施,培育群眾的文明習慣,近日,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這幾天,樂陵市楊安鎮堤北董村啟動了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對村內的綠化進行統一規劃種植。而院內群眾也沒閒著,都在整理自家院子,村民董倩文家還在今年被評為「美麗庭院」。
  • 楊安鎮堤北董村,省級文明村,楊柳依依,環境優美!
    楊安鎮堤北董村 村名由來 該村立於大禹治水時,位於金堤北面,莊民姓董的佔多數,故得名堤北董。 地理環境 堤北董村位於鎮政府東南方2公裡處,東面與寨頭堡鄉搭界,南與小半屯村毗連,西靠老248省道,北臨闞家村。
  • 臨安又有2個村獲評「全國文明村」 有你家鄉嗎?
    近日,中央文明委公布了《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臨安區板橋鎮上田村、太湖源鎮白沙村正式獲評「全國文明村」。
  • 「天下百合第一村」華麗轉身
    「天下百合第一村」華麗轉身  七裡河區袁家灣村百合產業與鄉村旅遊深度融合、找準發展「好路子」  袁家灣村距蘭州市區約15公裡,是七裡河區西果園鎮的一個小山村。儘管山道崎嶇、溝壑縱橫,但袁家灣村依託百合產業的迅速發展,早已邁步走上小康路,成為全國最大的百合生產基地。那麼,這個素有「天下百合第一村」美譽的山村,究竟為何轉型搞起了鄉村旅遊?  「近年來,受土地、土壤限制,村裡的百合產業『日漸式微』。」袁家灣村黨支部書記袁繼軍說,村裡地少,且長期種植百合,土質下降。
  • 堤北董村的蛻變——樂陵農商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側記
    堤北董村的蛻變----樂陵農商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側記堤北董村位於山東省樂陵市楊安鎮,全村484戶、1120人,村莊佔地186畝,耕地1500畝,村內非公有制企業4家,註冊登記個體調味品工商大戶16戶,調料貿易大戶18人。
  • 廣州花都區紅山村:從採石場泛濫到全國文明村的華麗轉身
    (央廣網發 姚日文攝)紅山村位於花都區梯面鎮中北部,是一個自然風光秀麗、客家文化濃鬱、鄉風淳樸的小村莊,有「廣州市觀光休閒農業示範村」、 「廣州市美麗鄉村」、 「全國生態示範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全國文明村」等系列榮譽。從遭遇山洪的貧困村到最美鄉村上世紀80、90年代,紅山村的採泥、採石業紅紅火火。
  • 全國文明村泰安新泰市中洛溝村:業興 村美 日子甜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0日訊近日,榮膺第六屆全國文明村的新泰市新汶街道中洛溝村面對榮譽再發力,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聚力「三小三大」,通過「小產業、大發展」,「小村莊、大花園」,「小廣場、大舞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擦亮村容整潔、村風文明、
  • 五峰再添「全國文明村」!
    五峰再添「全國文明村」!新建戶用三格式化糞池200多個。核心區汙水處理設施正式投入使用。全村增設垃圾箱7個,投放垃圾桶500多個,購置垃圾車1輛,全村垃圾基本實現了「村集中,鄉轉運、縣處理」的目標。村支部委員尹紅兵率先示範,自行投入50多萬元,建成了「豬-沼-糧」循環農業示範點,項目建成後,實現生豬無害化養殖600-800餘頭,為10餘農戶提供清潔能源,為200多畝農田提供無害化沼液有機肥。
  • 峰峰又一村獲評「全國文明村」!
    峰峰又一村獲評「全國文明村」!會議表彰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典型。峰峰礦區和村鎮姚莊村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稱號。這是自2017年11月峰峰礦區義井鎮李莊村獲得「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以來,峰峰礦區第二個獲此殊榮的村鎮單位。
  • 商丘「豫東第一村」喜獲「全國文明村」稱號
    10月26日,有「豫東第一村」之稱的商丘市梁園區解放村喜事連連:「全國文明村」、「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誠信示範市場」授牌儀式舉行。同時,以該村村名命名的大型企業集團——河南省解放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解放村位於商丘市區東北側的城鄉接合部,全村2600餘人。
  • 劉家溝,全國文明村!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西鹹新區秦漢新城劉家溝村榮獲第六屆 「 全國文明村鎮」稱號!劉家溝村位於西安市區以北15公裡處,東臨漢陽陵,西接秦鹹陽博物院,南依渭水,北靠莽塬。近年來,劉家溝村依託窯洞民俗特色鄉村旅遊模式,不斷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村內環境優美,街道均實現硬化、美化、亮化,是秦漢新城優美小鎮建設重點項目,也是西鹹新區唯一入選首批省級傳統村落保護單位,是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
  • 進村入戶看變化丨「天下百合第一村」的華麗轉身
    袁家灣村距蘭州市區約15公裡,是七裡河區西果園鎮的一個小山村。儘管山道崎嶇、溝壑縱橫,但袁家灣村依託百合產業的迅速發展,早已邁步走上小康路,成為全國最大的百合生產基地。那麼,這個素有「天下百合第一村」美譽的山村,究竟為何轉型搞起了鄉村旅遊?「近年來,受土地、土壤限制,村裡的百合產業『日漸式微』。」
  • 濟南市鋼城區柳橋峪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11月20日,在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濟南市鋼城區顏莊街道柳橋峪村獲中央文明委表彰,榮獲「全國文明村」稱號。柳橋峪村是大眾日報100個基層聯繫點之一,位於濟南市鋼城區顏莊街道辦事處西南8公裡處,四面環山,碧水縈繞,風景秀麗。
  • 餘姚這個鎮為何能培育出兩個全國文明村?一起來實地探尋吧!
    泗門鎮地處寧紹平原中部,329國道橫貫集鎮,北瀕杭州灣,是全國衛星鎮,全鎮總面積66.3平方公裡,轄16個村、4個社區。鎮域內寧波文明村全覆蓋、省級文明村4個,全國文明村2個,各級文明社區、文明單位、文明窗口14個。
  • 茶山鎮南社村獲評「全國文明村」
    原標題:茶山鎮南社村獲評「全國文明村」   近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茶山鎮南社村獲評「全國文明村」,這是繼茶山鎮2017年獲評「全國文明鎮」後
  • 【鄉村振興】鹿鄉鎮鎮區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全面融入長春現代化都市圈 在高質量發展中推動長春城市副中心建設 邁上新臺階 >視頻建議在下觀看 近年來,鹿鄉鎮鎮區村以「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旅遊帶動」建設為重點,在做優做強梅花鹿產業、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不斷加強群眾思想道德教育,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有力地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
  • 鐵山鄉蘇寶頂村的「華麗轉身」
    懷化新聞網訊(楊賢娟)因位於雪峰山主峰蘇寶頂而得名的蘇寶頂村,曾經是土地貧瘠、交通閉塞的小村莊,村民靠山吃山,經濟收入水平偏低,村集體經濟也很薄弱。自實施精準扶貧工作以來,中央、省、市、縣的扶貧政策得到精準落實,這些年蘇寶頂村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進行了一次「華麗轉身」。
  • 蘭州七裡河區袁家灣村:「天下百合第一村」的華麗轉身
    袁家灣村距蘭州市區約 15 公裡,是七裡河區西果園鎮的一個小山村。儘管山道崎嶇、溝壑縱橫,但袁家灣村依託百合產業的迅速發展,早已邁步走上小康路,成為全國最大的百合生產基地。那麼,這個素有 " 天下百合第一村 " 美譽的山村,究竟為何轉型搞起了鄉村旅遊?" 近年來,受土地、土壤限制,村裡的百合產業『日漸式微』。"
  • 文明村裡的「文明事」——記獲評「全國文明村」的麒麟區珠街街道...
    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發布,麒麟區珠街街道中所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 有特色就是旅遊資源,論新疆石頭村華麗轉身。
    二是有特色就有旅遊人氣,隨著旅遊資源的減少,像石頭村有特色的地方,只要開發的好,旅遊人數一定不會少!夏天的「石頭村」,陽光和煦溫暖、泥土清香,一座座新穎別致的民宿,連著一片片綠意浸染的農家小院。住在這樣的農家小院,許多人找到了小時候的感覺,城市住久了,需要到廣闊天地呼吸新鮮空氣。三是西部是一個待開發的大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