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北董村的蛻變----樂陵農商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側記
堤北董村位於山東省樂陵市楊安鎮,全村484戶、1120人,村莊佔地186畝,耕地1500畝,村內非公有制企業4家,註冊登記個體調味品工商大戶16戶,調料貿易大戶18人。多年前的堤北董,部分村民通過靠辣椒、孜然等香辛料的「倒賣」賺取差價,其餘村民大多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閒暇時外出打工,總體收入較低,人均純收入6000元左右。
在樂陵農商銀行的信貸支持下,該村圍繞調味品大做文章,在繼續做好調味品原材料銷售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半成品、成品加工和銷售,實現了產業轉型升級和村民持續增收。目前,堤北董村戶均純收入達到15萬餘元。
2020年11月21日,《中央文明委關於表彰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的決定》,樂陵市楊安鎮堤北董村榮膺「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2019年12月,還被評為「山東省鄉村振興示範村」,曾經的小村莊已蛻變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樣板村。
村民錢袋鼓起來
走進小董調味品銷售部,一股股調味品香氣撲鼻而來。這是花椒,這是八角,這是辣椒、桂皮、孜然、香葉、肉蔻.........,小董仔細的介紹著
「現在全家人都從事這個行業了,我負責看店,家人負責進貨或外部銷售,一般年份能收入20萬左右吧,價格好的時候40萬也有可能」,小董說道。他今年34歲,雖然年輕,但從事這個行業也快10年了。像他這樣從事調味品銷售的,要佔全村的三分之二,有的在本地,也有的在北京、天津。
為支持村民致富,為經營生活提供資金支持,農商銀行採取了「整村授信+客戶經理掛職村主任助理+客戶經理駐村」模式,提供全方位、快捷、優質的金融服務。農商行楊安鎮支行聯合村兩委組織「背靠背」評議,對全部符合授信條件的村民及時授信,待需要資金時,可通過手機銀行或到櫃檯直接提取信貸資金。掛職村主任助理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及時了解村莊產業、村民需求等情況,做到精準支持。客戶經理每周至少一天在村委辦公,利用移動辦公設備現場辦理業務或接受諮詢,為村民提供「零距離」服務。目前,已為該村120戶村民預授信3600餘萬元,已用信戶數35戶、1248萬元。
鄉村產業旺起來
走進樂陵市飛躍食品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便是「紅紅的辣椒和忙碌的工人」,一派繁忙的景象。
「這些都是需要出口的辣椒半成品,以前只做原材料銷售,利潤低,這幾年在農商行的支持下,轉型升級了,改做成品、半成品加工,這樣利潤可以增長三成左右,目前企業年產值1500餘萬元,下一步我們還計劃生產高附加值產品」,老闆董國利說道。像飛躍食品這樣農商銀行支持的小有規模的企業,堤北董村還有4家。
企業的轉型發展、規模升級不只是自身增加了利潤,也帶動了村莊調味產業的發展,初步形成了進貨、加工、銷售全鏈條的體系。同時也為村民提供了工作崗位。
「以前農閒時候外出打工,現在不用了,在自己村裡就行了,既不耽誤家裡的事,也能補貼家用,這樣一月收入也有2000多元」,村民張大姐說到
文明鄉風吹進來
鄉村文明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持續做好信貸支持的同時,樂陵農商銀行以黨建為引領,尋找助力鄉風文明的突破點,確定了「黨建+鄉風文明」的工作思路。
「孩子們都不記得重陽節,春才還掛在心上,惦記著我們這些老人」,這是堤北董村老人的心聲,他們口裡的春才正是農商銀行派駐堤北董村的第一書記、黨建特派員。
2019年根據樂陵市委工作安排,樂陵農商銀行派駐閆春才為該村第一書記、黨建特派員,農商行楊安鎮支行也與該村籤訂黨建共建協議,他們與「村兩委」從抓班子、帶隊伍、強堡壘入手,健全黨員管理制度,規範「三會一課」,制定村級班子議事規則、村務公開、紅白理事會等制度,激活黨員幹部先進性,增強黨組織戰鬥力。
他們對村內貧困戶、五保戶、留守兒童、留守老人進行重點走訪。建立志願者基地,每月為留守兒童講課,贈送必要的學習用品。重陽節組織關愛老人活動,為全村80歲以上老人送去慰問品。重點關注貧困戶情況,定期送去必要的生活物資。每年邀請醫療機構對村民進行義診。同時,積極贊助鄉鎮黨委政府組織的「好媳婦好婆婆」評選,積極引導公眾樹立社會主義價值觀。一年來農商銀行累計捐贈或公益支持3萬餘元。
(賈敬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