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風物 來自客居者的記錄

2021-02-11 明王道日語

漫步京都,與著一身素衣的巫女相遇;努力攀登,在大文字山裡尋找野果和清泉;細雨中,和愛人躲雨在簷下,觀賞不遠處的繡球花。要歸家了,用金平糖做伴手禮吧。

這些日常的、細碎的京都生活,在旅日作者蘇枕書所著的《有鹿來 京都的日常》中展現,觀賞京都溫柔念舊的一面。


「平常,這裡很冷清。高樹遮蔽了朱紅建築頂上的天空。偶爾有人來祈禱,擊掌的聲音聽得一清二楚。硬幣咕嚕嚕滾到賽錢箱裡,咚,安靜了。空曠的舞臺內有一張小桌,擺了一堆白紙包的檜木皮,可以寫上心願。

木屋的紙幛深處有巫女,清晨露水初幹的時候,她們會懷抱竹帚在白沙地上清掃落葉。朱紅的裙裾與建築的顏色一樣,潔白的上襦則像深林外藍天上的白雲。烏黑的長髮,青色的髮根,一根一根好像能數清。

.

也常常能見到日常生活狀態中的巫女,有的開來一輛麵包車,抱著一箱東西大步流星地穿過庭園;有的坐在洗手池邊看手機,裙在袴底下晃來晃去,很可愛,但她一看到我,立刻站得很端正,手機也藏起來了,我只好目不斜視,裝作根本沒看到她。」

日本的巫女,因相傳可以遞出神的意志,又稱神子。舊時巫女在任期間需身心奉獻於神明,因此不可涉及婚戀,承擔著祈禱、驅邪與祭祀等職務。

 

在日本神話中,有三位地位極高的主神:天照大神(治理晝國)、月讀(治理夜國)和治理大海的須佐之男。性格暴躁的須佐之男將天照大神氣的躲進天巖戶,天地陷入無盡黑暗,惡鬼糾集作亂。

此時天鈿女命手持竹葉,站在放倒的桶上跳舞,賣力的舞蹈吸引眾神觀看,熱鬧的聚會吸引天照大神也探頭觀望,被埋伏在一邊的天手力男神猛地拽出,天地重現光明。而跳舞請出天照大神的行為,從此作為請神儀式流傳著。

天鈿女命她當時穿的衣服發展成為後來的巫女服,所作舞蹈發展為神樂舞,天鈿女命也被認為是巫女的起源。在現代,巫女雖在神道活動中仍扮演主角,要求已僅限於身心康健之未婚女性。

 

京都位於日本西部,大部分地區坐落於京都盆地,除南方以外三面環山,地勢呈北高南低,東高西低狀。大文字山作為京都東山的一座山峰,站在山顛即可俯瞰京都全景。

每年的8月16日,京都舉行「五山送神火」的儀式。當地人環繞京都盆地的群山之半山腰中,用篝火描繪出清晰的「大文字」、「妙法」「左大文字」等字樣,這是為了送返盂蘭盆節回來的先祖魂靈,在家門前燃起篝火的紀念儀式。

 

在白天,立於鴨川三角洲旁便可觀大文字山上清晰的「大」字,夏季遙望景色甚美,於山中觀日落,夕陽的紅霞與遠方瓦藍山色,淺灰雲綢交相輝映,心悅之。

大文字山中植被豐富,清溪流淌,山內一年四季食物不斷:蕨菜、蒲公英、梅子、慄子、柿子與菌類無數,泉水甘甜,開放的姿態不僅為京都居民所喜,也歡迎著日復一日的客居者與遊客。

 

「每日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拉開玻璃門,看窗前的大文字山.晴時,襯得藍得發烏的高遠天空,山裡的樹也翠得發黑。上弦月升起時,起先還在山那端,只看得到清亮的光色,映出山頂輪廓,慢慢升起來

也許我對大文字山的感情,始於剛來始的一次爬山經歷。當時我在銀閣寺一帶散步,徘徊到山腳,遇見一位和善的老太太,問我要不要山上.路上,她把自己描著粉色石竹花的棉手巾圍在我的脖子上,說是以避免蚊蟲叮咬。

她帶我去拜山腳流泉邊小小的地藏菩薩石像,取了泉水給我喝,還給我講山裡什麼季節有什麼果實,野菜可以吃、又講山中一共多少臺階,如果一一數清,就可以許個願,大文字山會滿足你。」

宮崎駿導演的代表作《千與千尋》中,煤球們的甜點是一種造型精巧的星星狀糖果,那是京都的代表風物——金平糖。

 

倘若找一種食物來代表京都,色彩繽紛的金平糖可排榜首。成立於弘化4年(1847年)的「綠壽庵清水」是日本唯一的金平糖專賣店,純手工製作的綠壽庵金平糖大約有60種口味,是經過京都的遊客們,不可或缺的甜美伴手禮。

 

《有鹿來》中記敘了一位標準京都男:他常備各種和果子,綠壽庵金平糖、柿種、丹波赫豆大福這些偏老齡化的食物。每天坐叡山電車上下學,過年要到特定的神社祈禱求籤,熟悉京都任何一個傳統節日,愛看佛教、妖怪系的漫畫。對於金平糖,這位京都男的評價是:

「也不是多好吃,但是味道很溫柔,很京都,一不小心就會喜歡上。」

 

(銀閣寺  枯山水庭園代表)

銀閣寺:銀閣寺又稱慈照寺,始建於1492年,位於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的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寺院,是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所修建,足利義政的法號是慈照,他死後,後人將此處改建為寺院,並以他的法號命名。

 

足利義政深受東山文化影響,深得「簡素枯淡」的造園精髓,是枯山水庭院的代表。

 (淨土院門前)

淨土院:淨土寺管理著八月十六日夜五山送火之一「大文字」,又稱」大文字寺」。寺內除供奉等身阿彌陀如來像外,另有一尊丹後局像。

丹後局本名高階榮子,延曆寺大主持澄雲之女,出身世代富貴之家。前夫是平業房(天皇近臣),隨後改嫁後白河天皇。後白河天皇(1127年--1192)作為日本第77代天皇,也是最後一位握有實權的天皇,晚年出家為僧,稱後白河法皇。

他在位期間以名聲、官位為誘餌,挑動武士自相殘殺,源為朝、木曾義仲、源義經和平氏一族為其所毀,死後日本進入幕府時代。丹後局熱衷政治,與後白河天皇共同左右政壇,晚年歸隱淨土寺,乃淨土院之前身。

「淨土院門前種著紫珠草(日人呼曰『紫式部』),遊客極少光顧。狹窄的寺內花木扶疏,有山茶、臘梅、茱萸、木賊、白玉蘭、四照花、繡球、碗蓮,四季不斷。」

 

(知恩寺的手工市場)

知恩寺:位於京都市左京區,在京大農學部附近。因元弘七年(1331年)疫病流行,寺內僧人曾念佛百萬遍,連續七日,疫病終止,該寺獲賜「百萬遍」。

 

(知恩寺 秋之古本祭的宣傳海報)

每月15日,寺內舉辦熱鬧的手工市場,吸引全國各地的手工匠人擺攤,每年10月末11月初,有盛大的秋之古本祭(秋季二手書市場)。

 

(吉田神社門前)

吉田山:位於京都大學附近,海拔121米,櫻樹、楓樹、山茶、臘梅和南天竹等植物繽紛。山上有供奉和果子之祖的果祖神社、專司料理的山蔭神社,一直前行會與宗忠神社和吉田神社相遇。

 

(果祖神社)

若在神社中漫步,或許可以與在神社中舉辦婚禮的新人相遇,觀一場傳承京都厚重文化的婚禮:

 

「日本的婚禮通常有兩種:教堂婚和神社婚。著名的神社很花錢,普通人家就在住所附近的小神社裡舉行儀式。秋天有新酒,山中開滿胡枝子,滿地毛慄和橡子,楓葉漸紅。

平日閉鎖的神殿被打開,身著白無垢、鬢簪菊花的新娘與穿著印有家紋的羽織的新郎,在神職人員的引領下緩緩走入。

巫女換上隆重的名曰『千早』的廣袖長衣,頭戴金冠與花枝。箏、笛、鼓,音樂幽寂,巫女在神前作舞,手持碧枝。

舞樂靜止,巫女為新人斟酒。高腳烏漆盤,金銀赤三色紙鶴昂然欲羽,白瓷酒壺,紅漆描金酒盞,奉至新人跟前。新人低眉對飲,人世的夫妻就這樣結成了。」

「京都的『外』與『內』很分明,世界文化遺產、寺廟神社、町家老街、衹園燈火、白川流水、鴨川川床,都收拾得很妥帖,是專門給遊客欣賞享用的『外』,而本地人日常生活的小街、普通超市、幽深的後院,就是遊客不感興趣、本地人輕易不示人的『內』。」

京都作為日本曾經的首都(公元794-至公元1868年),因極少受外來文化與戰火侵襲,千年的古老文化得以綿延。京都最初的建立,模仿我國隋唐時代的長安與洛陽,因此也保留著日本曾向我國隋唐文化學習的清晰脈絡。

導演侯孝賢的電影《刺客聶隱娘》中,為還原古代唐人的生活起居,攝製組在京都大覺寺、高臺寺、清水寺和平安神宮等多地取經,復刻出舊唐風貌。

我們前往京都旅行,若選擇跟團,緊密的行程僅僅可容納與景點合影片刻,接著便是步伐匆忙地前往下一個地方去;自由行的旅人們,提前規划行程,時間較跟團寬裕些,在口口相傳的景區內遊蕩,獲得與之親近的閒暇時光;若是客居,則可深入這座城市,日久天長的去感受它靜謐一面:

 

(真如堂的三重塔)

有時候,在真如堂300餘年歷史的本堂木臺階上閒看小說,午睡,靜坐觀雨,獲得一些屬於本地人獨一無二的閒散時光;有時候,在金戒光明寺的山腳下的青冢旁觀看碑文,人逝去之後,徒留親人們的刻骨思念:

「吾母溫柔善良,信州人士,撫育我兄弟姊妹無人,含辛茹苦,中年八十五」;「世代皆安眠於此,守護家族每一個人」;「法師醫生持善念,欲渡眾生」;「此傀儡冢是也,紀念被人類賦予靈魂的人偶們」.

有時候漫步於博物館,如有鄰館、泉屋博古館,會與遠渡重洋的中國畫家重逢於此:黃庭堅《李太白憶舊遊詩》、鮮于樞《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許道寧《秋山蕭寺圖》、石濤《黃山八勝圖冊》.若所遇日本老人,在讚美中國古典文化同時,對曾經的戰火表達歉意,對於曾經的硝煙與遠逝的生命,更多一層尊重與惋惜,方感和平貴重,友善為佳。

 

                

辜鴻銘、王國維、郭沫若、老舍、冰心、傅芸子.中國作家對於京都的拜訪,多留下風物靜美,清泉山林流淌處處勝景之印象;萬城目學、森見登美彥均畢業於京都大學,作品中處處可見京都的印記;夏目漱石所著《夏目漱石的京都》、谷崎潤一郎的小說《細雪》、川端康成的《古都》、奈良本辰也《京都歷史歲時記》等作品中,京都作為眾多人物故事聚會的發生地,均可在字間一窺京都風貌。

天色將明,鴨川的流水依舊向前奔流,大文字山中的雀鳥將醒,睡眼惺忪地將窗簾拉起,京都的清晨微光照耀著萬物,旅人們總是在路上相遇著。

 

(蘇枕書 漫畫像)

                                             


參考資料:蘇枕書《有鹿來 京都的日常》 《松子落》 《京都如晤》。

特別說明:文中畫橫線加雙引號段落,均摘自蘇枕書所著《有鹿來 京都的日常》。

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和風布語 來自京都的布
    世物,講述『旅行·生活·美學』的故事。帶著對世界各地獨具特色、各具情懷的風物匠心的好奇與品味,帶著對一個目的地、一類物品的精挑細選,帶著與千千萬『世物』一期一會的心情,我們把好物淘到了讓你"觸手可得"的距離。世物 | 一期一會第一期 來自京都的『布』
  • 納涼床,京都400年的風物詩!
    每到5初~9月末,京都鴨川的右岸就會架起一長列的高臺,高臺上有各式各樣的餐廳和茶屋。
  • 名偵探柯南:迷宮的十字路口聖地巡禮,京都風物完美還原
    但從質量上來說,粉絲還是普遍認為早期的比較好看劇場版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推理基本已經不是重點了,基本變成動作片了,「柯學」的世界裡,發生什麼都不要驚訝了而早期的M7迷宮的十字路口還是很值得一看的,以京都的道路為推理線索,新蘭相見的那一幕也很感人,還有小時候的平和友情出鏡.
  • 京都風物詩 | 沿著四條通前行,紅葉季的日歸散策!
    四季皆美的京都,楓葉季更是像一幅打開的和風畫卷般,讓人流戀。這次我僅僅用一日,沿著繁華的四條通,從右京散步至左京,帶你在祗園周邊發現每一處小美好。南禪寺是鎌倉時代創建的臨濟宗的寺院,是同名宗派的總本山。早起去寺廟是去京都一定要做的事,因為在這裡就足以領略風情一二。對於外來客,寺廟也是最能代表對京都想像的目的地!
  • 川端康成筆下的京都風物來滬:「器道」展出京都工藝美術
    近日,川端康成筆下的京都風物來到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器道:京都工藝美術展」展出來自京都工藝美術作家協會 (Kyoto association of craft artists,創立於1946年)30餘位手工藝人的作品,他們中包括日本重要的無形文化遺產持有者(人間國寶)、日展特獎獲得者、日本文化功勞者等,同時也有年輕的手藝人。
  • 蘇枕書旅日八年:京都只是一座古都嗎?
    南都訊 記者朱蓉婷 近日,女作家蘇枕書推出首部通信體隨筆《京都如晤》,將客居日本京都八年的山川風物之美、旅行、讀書所見所感一一記錄呈現出來。    數載光陰,四十四通書簡,隨京都四時節序,追蹤山川風物之美。千年古都,見字如面。    蘇枕書,江蘇南通人,客居京都。著有《歲時記》、《塵世的夢浮橋》、《京都古書店風景》、《有鹿來:京都的日常》等,出版過《浪人》、《東京愛情故事》等譯作。    蘇枕書的文字生涯開始得很早。
  • 《京都》:尋找建築與風物的歷史坐標
    臺灣作家朱天心在《三十三年夢》中,以京都為主要場景,記錄三十多年來一次又一次到京都漫遊行走的旅程,朱天心說:「京都就好像一個化石城,或者是鬼影重重的地方,它是將文化、美術、建築、歷史遺蹟等保留非常好的地方,那裡永遠是記憶的依憑之地。我每次走在京都,仿佛看得到自己的各個階段,我甚至可以看得到還在人世的爸媽的盛年。」朱天心說。
  • 京都冬季風物詩:「嵐山花燈路」的一期一會
    >千年古城京都,於一年四季當中,歷經了春天的櫻花爛漫、夏天的祭典熱鬧、秋天的楓紅滿天,在冬天蕭索寒風中依然有著獨特又浪漫的冬季風物詩,那就是「京都·嵐山花燈路」。京都嵐山花燈路從2005年開始成為嵐山地區的固定活動,於每年12月中旬舉辦。在冷冷的天氣漫步在夢幻璀璨的花燈路,別有一番冬季浪漫風情。去年冬天,我們赴了一場與京都的浪漫約會,至今回味。
  • 海鰻 | 雖然多刺到令人髮指,依然是京都夏季風物詩
    海鰻是京都夏季的風物詩,也是日本三大祭中「祇園祭」和「天神祭」必不可少的食物,所以這次我們來聊聊關西人喜聞樂見的海鰻。還記得G20大阪峰會裡出盡風頭的海鰻泉州水茄子椀物嗎?海鰻來自鰻鱺目海鰻科海鰻屬,與河鰻、星鰻同屬鰻鱺目,但屬於不同科。而中文裡的「鱧」指的是黑魚等鱸形目鱧科魚類,與日文中的「鱧」完全不同。海鰻的最長壽命可達15年,但市場上流通的80%都是5歲以下的海鰻。一般的成年雄性海鰻身長70釐米左右,雌性比同齡雄性更高大,而且隨著年齡,雌雄海鰻身材上的差異會越來越明顯。
  • 四季|京都初秋的風物詩 降妖除魔的東方神草:桔梗
    「旬」 不僅體現在高雅的京料理物語中,更體現在京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年四季,二十四個節分。在京都的每一個轉瞬即逝的古典節氣裡都有相對應的花草風物。有很多中國的朋友認為日本的二十四節氣完全沿襲自中國黃河流域的二十四節氣,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完全正確的,那麼你知道日本的節氣及年中行事、曆法等又是由誰完善的呢?
  • 《京都一年》再版,林文月在京都時光的真實記錄,令人回味無窮!
    一方面是為了消磨空暇時間,另一方面是為了記錄自己在京都的所見所聞。就這樣,一篇篇文章在國內的《純文學》雜誌上發表了。後來,這些文章又被集結成書,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京都一年》。據了解,這本書曾經一度絕版,沒想到如今長江文藝出版社會再版。
  • 京都冬季風物詩:一年一度不可錯過的夢幻「嵐山花燈路」
    千年古城京都,於一年四季當中,歷經了春天的櫻花爛漫、夏天的祭典熱鬧、秋天的楓紅滿天,在冬天蕭索寒風中依然有著獨特又浪漫的冬季風物詩
  • 《京都漫步》:探尋日本的故鄉——京都四季之美
    有人說,京都是日本美最集中和最傑出之地,更是許多文人的鄉愁,被稱為「真正的日本」,是「日本人精神的象徵」。川端康成在創作《古都》時表示:「想寫一篇小說,藉以探訪日本的故鄉」,之後他在隨筆中又提到:「京都是日本的故鄉,也是我的故鄉」。不難看出,京都是川端康成創作靈感的源泉與心靈家園。
  • 荔枝風物,定義品質生活
    現在,「荔枝風物」又閃亮登場,它還擁有自己的子品牌「荔枝香」,滿足你對於美好生活的所有想像。主品牌「荔枝風物」定位高品質產品,總臺將運用自身的傳播優勢、渠道優勢和技術服務支撐優勢,將生產企業的好產品特別是江蘇生產企業的好產品,納入到「荔枝風物」品牌系列的推薦產品中。未來,「荔枝風物」的產品將聚焦服裝、化妝品、食品、日用品、體育文化用品、農副產品等各個領域,堅持嚴格篩選、好中選優,讓消費者感受到 「選擇了『荔枝風物』,就是選擇了品質生活」。
  • 日本風物【京都篇】:我騎單車遊京都(上)
    自公元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公元1868年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遺存,使得京都的古建築群在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在京都,我們安排了三天時間,但是仍覺走馬觀花,捉襟見肘。對於旅行者來說,京都,實在是一個應該住下來慢慢品味的城市啊!
  • 京都夏季風物詩,納涼床上雞肉鍋|日本·米其林特輯
    1200多年的歷史沉澱,京都這座古老的城池仍舊演奏著古磬般的悠揚樂聲。
  • 京都風物詩|飛越半個地球,只為這兩間隱世酒店
    京都安縵一開,全世界的安縵痴都按耐不住了,我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安縵京都歷經14年終於揭開面紗,有種高奢版傳統日式旅店的即視感。據說以金閣為中心的庭院表示極樂淨土,鏡湖池的池塘與金閣互相輝映,是京都名景。千萬不要錯過出口的金箔抹茶冰淇淋,也算是富貴一把~金閣寺自然是拍照的好地方陽原,我這次還慕名前往了琉璃光院,雖不在金閣寺範圍內,但卻是我心之所向,即使大排長隊也要去看看的。📍〒606-0067 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上高野東山55這絕對是京都最神秘又最「醉人」的景點。
  • 日本京都的夏天風物詩「鴨川納涼床」,極具人氣店家推介
    ▋納涼床的歷史歷史悠久,夏日限定的京都納涼床江戶時代的京都人,就已經有享受納涼床的歷史記載,原在鴨川河畔就著淺淺的臺子席地而坐,後來才逐漸演變成架設高臺的模樣。京都除了「鴨川納涼床」之外,還有「貴船」、「高雄」、「鷹峰」等地也有相關的納涼床舉行。
  • 魔都寶藏餐廳大揭秘 | 足不出滬,讓您品嘗來自京都的原汁原味
    京懷石料理,這家大隱於市的京懷石,靜悄悄地在古北某一區域神秘開業,「」這個字,念Xǐ,在古漢語中同「喜」,而京和的結合,寓意著來自京都的「驚喜」,讓大家足不出滬就能品嘗到京都的本味。    一期一會,來自日本京都的傳統之味
  • BFC京都之家×京都府「清水燒特展」正式開幕
    上海2021年1月8日 /美通社/ -- 1月8日,BFC外灘金融中心京都之家聯合京都府舉辦的「清水燒特展」正式開幕。此次展覽將延續至2月28日,匯集京都2021「京焼・清水焼展」上位入賞者 -- 森裡秀夫、寺田嘉子、中村正機在內的61位清水燒匠人,涵蓋食器、茶器、燒香器具和裝飾物等樣式豐富的百餘件作品,融合古典與現代、簡約與繁複、雅致與華麗的多重風格。將京都的千年歷史風貌與文化底蘊,濃縮在一件件精巧的器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