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7歲女孩跳河溺亡,在場民警施救惹爭議,政法委官微發聲
近日「安徽望江一名17歲女孩投河自殺,
涉事民輔警被指救援不力停職調查」一事
引起網友廣泛討論
網傳現場視頻顯示
一名女孩站在沒過小腿的河裡
兩名警察從岸邊接近女子並嘗試與她交流
但女子突然轉身跳入深水區
見此情景
岸邊的兩名警務人員
沒有第一時間跟著跳下去救人
中國政法委官方微信公眾號「中國政法委長安劍」今日發文稱,長安君對此從三個角度出發,有三句話想說——
第一句:沒有成功挽救生命的救援,就是失敗!
輿論場上呼嘯而來的,是對民警施救不力的責難:有人質疑不夠專業,女孩近在咫尺,卻沒有抓住時機揪住她。也有人質疑態度不夠端正,在搶救生命面前,再快都不為過。有的媒體甚至用「民警凝視女孩溺亡」這樣的描述作為標題。
這些都可以理解,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本就是民警責無旁貸的使命:在窗邊能抓住跳樓的男子,在橋上能拽住跳橋的姑娘,在洪水中能託舉年幼的孩子,等等。這一次面對望江少女,人們自然也希望民警在冰冷的河水中能拉住女孩的手。
人民警察,前面有著「人民」二字,就是要滿足老百姓心裡對於民警的期待。當然,生命至上,不僅是對被救者的承諾,也是對救人者的關懷。但不幸的是,這一次奇蹟並沒有發生。因此在人們心裡,沒能挽救望江投河少女的生命,就是一次失敗的救援!
第二句:沒有依據事實真相的批評,只會讓施救者寒心
到底是網友質疑的態度問題還是其他問題,相信會有水落石出的調查結論。我們不妨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如果繼續讓批評的聲音恣意流傳,只會讓施救者寒心。
所有的討論,都應是為避免悲劇再次發生提供鏡鑑。所有的不足,都應在下一次大考來臨前亡羊補牢。能不能科學施救與討論民警個人會不會遊泳相比,是更加緊迫和嚴肅的問題。早已有專業人士明確指出,如果不掌握專業知識,僅憑會遊泳也無法應付複雜的水域救援工作,更何況是冬季。
作為關注者,決不能因為一次失敗的救援而否定全盤。在結果出來之前,貿然的指責只會讓曾經奮力救人者傷心。
第三句:當他們走上天台、跨進河流,一切救援都稱不上及時
儘管救援者們都會義無反顧選擇用生命去拯救生命,但相比提前幹預,現場救援往往是危險最高、代價最高、結果最不確定的一種。我們大家到現在都不清楚孩子自殺的原因。如果事情已到他們決定放棄生命的那一步,那麼施救失敗的概率也會成倍增加。
最好的救援,是從心出發。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幹預機制,有針對性地加強對重點人群幫扶救助、心理疏導、法律援助,最大限度消解社會戾氣。讓百姓的鬱結有處化解,讓百姓的憂愁有處訴說,讓人們知道,我們每個人都不會孤立無援,都不會被逼至絕路。
相關新聞:
安徽跳河女生為家中獨女 跳河前一天向學校請假回家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