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裡面的化骨龍是什麼意思?

2020-12-16 文史掠影

古代的人們,很容易對自然界的動植物產生共鳴,從它們身上看到某些特徵,來賦予感情,比如《詩經》裡就有「賦比興」的修辭手法。比如我們都知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等等,裡面的雎鳩和蒹葭,都是人們寄託情感的動植物。

這其實都可以反映出古代老百姓,在思想和生活方面的一些現狀。比如人們在也喜歡把人比作某種動物,如:虎父無犬子、麟子鳳雛、望子成龍等。《易林》中「麟子鳳雛」的說法,意思是麒麟之子,鳳凰之雛,比喻年輕的俊秀之人。

人們多以「麒麟兒」、「麟兒」、「麟子」等為美稱讚揚別人家的孩子。麒麟是中國的傳統瑞獸,古人把雄性稱麒,雌性稱麟,傳說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是吉祥如意的代表。民間更有麒麟送子的傳說,在晉王嘉《拾遺記》中有記載,相傳孔子誕生之前,有麒麟吐玉書於其家院,而孔子出生後,人們便稱他為「麒麟兒」。

「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就是一句傳了很久的俗語。據《禮記·禮運第九》記載:「麟、鳳、龜、龍,謂之四靈」。並且《春秋》中曾記載,孔子得知「西狩獲麟」,曾言「吾道窮矣」的故事,這大概類似龐統到落鳳坡就得知自己命不久矣。

所謂「麒麟子」一般都比喻才能傑出、品德優秀的男子,但是這樣的好苗子也得有個好的環境成長,俗話說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難敵化骨龍」,「難敵」意為無法抵抗或不能預防。而「化骨龍」 到底是什麼?

化骨龍,本意即龍生九子裡的那個饕餮,因該種動物非常能吃,飢不擇食,因此是不好的象徵,所以民間有時謙稱自家的兒子,在有些地方自家孩子不聽話,調皮,搗蛋者,均以化骨龍稱呼。類似於「犬子」一樣。

也有另外一個傳說,化骨龍是指一種外形似的四腳生物,只是它有時會伸展出四隻小腳,但為免被人類發現身份而常將後腿收起,平時的外形與魚無異,有裝死的本領。若給它進入人體其四肢便會顯露出來,並將此人的骨骼盡化。當然這只是一種傳說,不過因為這個傳說可能被《鹿鼎記》作者看到,就有了「化骨綿掌」「化骨散」等說法。

「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裡的「化骨龍」,一般指有壞毛病,懶散、不事生產,好吃懶做的人。就算再優秀的孩子,後天養成了這些毛病,也會像遇到化骨龍一樣,被消磨成一個不成器的人。

家長都有望女成鳳、望子成龍的想法。不過從古至今,關於教育孩子都是很麻煩頭疼的事,就算是《紅樓夢》裡的賈寶玉,可謂是十足的麟兒,但因為賈母等的過分溺愛,含在嘴裡怕化了,頂在頭上怕掉了,14歲了還在賈母懷裡鑽來鑽去,是「難敵化骨龍」的典型,古人的經驗很值得借鑑。

相關焦點

  • 古人講「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化骨龍是啥?古人經驗之談
    古人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這句話到如今已經成為了一句真言,同時隱含著古人對生活的理解和智慧。在神話傳說中,麒麟所到之處都會帶來好運,所以在人們心裡,麒麟就是一種擁有著祥瑞之氣的神獸,所謂麒麟子,說的則是有德有才的孩子。然而,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中的化骨龍,才是決定一個家庭的根本。
  • 古人講「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什麼是化骨龍?你知道嗎?
    從古代流傳至今的俚語,不勝枚舉、字字珠璣,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古人所講的一句俚語,「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那麼,什麼是化骨龍呢?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是食人」,這裡面的「食人」可不是「吃人」的意思,而是形容「能吃」,胃口特別大,這也是饕餮的最大特點。
  • 古人說「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化骨龍是什麼動物,有何深意
    「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即便你有富貴的命運,也敵不過被無情浪費的時光和好逸惡勞的壞習慣。數千年的文明足以證明我們華夏民族的偉大,無論是文化的寬度還是深度,我們華夏文明都是世界的領導者。
  • 古人:「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古人的經驗很值得借鑑
    比如我們都知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等等,裡面的雎鳩和蒹葭,都是人們寄託情感的動植物。 這其實都可以反映出古代老百姓,在思想和生活方面的一些現狀。比如人們在也喜歡把人比作某種動物,如:虎父無犬子、麟子鳳雛、望子成龍等。《易林》中「麟子鳳雛」的說法,意思是麒麟之子,鳳凰之雛,比喻年輕的俊秀之人。
  • 「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說的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有時候古人想要表達的一些道理,在俗語之中就一句話給說得明明白白,尤其是這些讓人熟悉的俗語也一直流傳至今。俗語算是古人民俗文化的一種結晶,而且其中很多的道理至今也仍舊還是在延用。「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朋友們都有聽說過吧,那這一句話說的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 俗語「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究竟是什麼意思,看完真長見識!
    這些老話從表面來看,我們很好猜測其中的含義,自然也就知道了背後的道理,但是有一些俗語卻比較難懂,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背後的道理的確引人深思,看完後才發現老祖宗智慧的高明之處。
  • 俗語講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啥意思?可算明白了
    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這句農村俗語,應該是在廣東粵語地區,所流傳的一句農村俗語。記得2004年我在肇慶時,那時天天吃完飯都追著看,當地的本土喜劇,外來媳婦本地郎。在劇中人物阿嬌稱自己的孩子是化骨龍,當時我還不懂這【化骨龍】是啥意思。問了一起看的朋友,才搞懂這化骨龍的含義。
  • 農村俗語「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這話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炒米視角「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即便你有富貴的命運,也敵不過被無情浪費的時光和好逸惡勞的壞習慣。麒麟是傳統「四靈」裡的瑞獸,是一個集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就於一體;尾巴毛狀像龍尾,有一角帶肉的形象。俗話說,「麒麟出,聖人現。」麒麟不但有美好祥瑞的寓意,同時也有人品貴重、高潔的意思。古人通常把麒麟用來比喻傑出、德才兼備的人,比如「麒麟才子」。
  • 「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是一句俗語。「麒麟」是一種傳統瑞獸,性格溫和,與人為善,傳說能活兩千年。北京故宮頂上有這種動物的造型(如圖)親們看到了吧?這種動物就和龍一樣,是多種動物的集合體。歷史上把「麟、鳳、龜、龍」視為四大吉祥之物,有麒麟出沒的地方必有祥瑞。「麒麟子」自然指的麒麟的兒子,麒麟的地位不低於龍,至少和龍平起平坐。麒麟的兒子自然也很拽。結合前、後兩句話的意思,這裡的「麒麟子」借指有能力、有本事、有作為的好兒子,至少是個:如果從政就是一個當大官的兒子,如果經商就是一個資產上億的兒子。
  • 「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你知道真正的含義嗎?
    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幾千年的文明足以證明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無論從文化的廣度還是深度,我們中華文明都是世界的翹楚。這些優秀的文化通過口述和書寫一步步傳承下來,成為我們中華文明不可磨滅的重要保障。古人常說,"縱麒麟,難勝骨龍",這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變色龍?這句話的道理是什麼?眾所周知,麒麟是中國古代的神獸之一,地位十分尊貴。據記載,麒麟是"應龍"的後代,而應龍是龍的最高形態,力量十分強大。而根據《山海經》的記載,黃帝實際上是由殺死蚩尤的應龍改來的。每逢天下大旱,應龍也會現身,降下大雨,拯救世界。如此強大的應龍,其子孫也差不了多少。
  • 俗話說「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你可明白其中真正的含義?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這句俗語,我想大家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那麼這句話具體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都知道麒麟代表著吉祥,古人都覺得只要有麒麟出現的地方,是一定有祥兆的,而且麒麟作為上古神獸,傳說都可以活到兩千多年,且性格溫和,因此人們就喜歡把自己的孩子稱之為麒麟子,有這個稱呼的孩子一定腦袋瓜很靈活,從小就有著與他人不一樣的優異表現。
  • 俗語「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農村真實案例讓人唏噓!
    它是經過古人們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無論對我們做人,或者做事都是有幫助的,同時也起了警示的意義。因為很多的俗語,大多出自真實的案例,就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俗語「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何為麒麟子,何為化骨龍呢?
  • 農村俗語: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是何意思?該怎麼理解?
    如「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就是這些將被遺忘的俗語其中之一。~~「縱有麒麟子」,這一句應該先要了解什麼是麒麟子。麒麟子是麒麟的兒子。麒麟是古代一種吉祥如意的神曽,帶有傳奇色彩的瑞曽,它和鳳凰、神龜、蛟龍,被統稱為四大靈獸,被人們譽為四大吉祥之物。
  • 農村俗語: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如何理解?「化骨龍」指的是家裡...
    但是在農村裡也有一些比較繞口的農村俗語,讓很多人不明白這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更是無法理解俗語的用意。而今天我來說一下這句農村俗語:「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這句繞口的俗語又是怎麼理解的呢,而「化骨龍」又指的是家中的哪位呢?
  • 農村俗語:「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老祖宗的經驗很深奧!
    但是在農村裡也有一些比較繞口的農村俗語,讓很多人不明白這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更是無法理解俗語的用意。而今天我來說一下這句農村俗語:「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這句繞口的俗語又是怎麼理解的呢,而「化骨龍」又指的是家中的哪位呢?李子來回答。究竟什麼是「化骨龍」呢?
  • 俗語「寧要麒麟子,不要化骨龍」是啥意思?看完漲知識了
    比如「寧要要麒麟子,不要化骨龍」這句話就流傳於古時粵地。大家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相信看完後都長智商了。 但是麒麟子和化骨龍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卻不一樣。麒麟子是指在古代風水學中一個人誕生的時辰是在時柱的天幹地支當中全局獨一,並且這個人的父母都是在中年和晚年才生下這一個兒子,這也是富貴臨門大吉之兆。據說孔子就是麒麟子。
  • 俗語:寧要麒麟子,不要化骨龍,啥意思?老祖宗說給為人父母的話
    這兩種特別的神獸常出現在古人的口中,和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繫,教育子女則是許多父母都特別操心的事情,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俗語:「寧要麒麟子,不要化骨龍」,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育兒經。在許多古人心中,龍的地位要比麒麟略高一籌,像至高無上的皇帝是天子,可穿龍袍,可坐龍椅,可睡龍床等,以龍代表自身不可侵犯的權威,那麼為什麼不要化骨龍?這個著重點便是在「化骨龍」,化骨龍是什麼?
  • 俗語: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化骨龍指的是什麼?是什麼意思?
    俗語: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化骨龍指的是什麼?是什麼意思?在農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俗語,這些俗語往往能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反應出很深的道理。這句俗語就是: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很多人可能會問,化骨龍指的是什麼?是什麼意思?俗語中的「化骨龍」其實指的是龍的第五個兒子饕餮。《山海經》介紹其特點是:羊身,眼睛在腋下,虎齒人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就吃什麼,由於吃得太多,最後被撐死。後來形容貪婪之人叫:「饕餮」。
  • 俗語:「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啥意思?什麼是化骨龍你知道嗎
    俗語:「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啥意思?什麼是化骨龍你知道嗎在從前信息還不發達的年代,老祖宗留下的俗語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些俗語教會他們如何進行農業生產,如何為人處世。俗語是面向廣大群眾的,比較通俗易懂的句子,很多人會認為這些文字都太過簡單,並沒有什麼學習價值,不像詩詞歌賦那麼的優美華麗,也不像對聯一樣對仗工整。其實恰恰是因為這些語言通俗易通的特性,才會被人們廣為流傳,很多的俗語至今都耳熟能詳。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句是:「家有化骨龍,應該討債鬼」是啥意思呢?化骨龍指的是什麼?
  • 俗語: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化骨龍」指的是什麼?
    每次看到這種新聞,都讓人唏噓不已,不禁想起家裡老人以前常說的一句話:「家有化骨龍,應為討債鬼。」可能很多人比較疑惑,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家裡怎麼有龍有鬼的呢?其實化骨龍和討債鬼指的都是家裡的孩子。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上,成為專屬於這個家庭的存在都是與父母有著難言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