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宋江為什麼把聚義廳改名為忠義堂,他是不是朝廷的臥底

2020-12-25 精彩歷史繪

看過水滸傳的同志們,對於宋江可謂是非常熟悉吧,在水滸傳中有這麼一個情節,在晁蓋死後,眾人推選宋江為大頭領,宋江在上位後把原來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那麼他為什麼要把聚義廳更名為忠義堂呢,下面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01什麼是聚義廳,什麼是忠義堂

我們先分析一下這兩個名字的含義,聚義廳,聚的是江湖情義,是兄弟義氣,說穿了就是兄弟們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忠義堂,忠,是對宋江的忠,對朝廷的忠。

02宋江內心不甘心做反賊

在宋朝,理學興盛,人們認為忠君愛民,牧守一方是正途,是當時的主流思想,宋江當時深受這一思想影響,他原先是宋朝的押司,相當於現在的公務員,他之所以能夠有「及時雨」這個稱呼,全來源於他朝廷的身份,他十分喜歡這個身份,所以他上梁山後,他不想站在朝廷的對立面。

03約束梁山眾人

聚義,聚的是江湖義氣,梁山中108好漢大多是綠林草莽,無拘無束,心中只講義氣,因志向相同,合則聚,異則分,而忠義,是對大哥忠義,在古代長兄如父,不聽兄長的那就是不忠不義,一旦打上不忠不義的烙印,那麼在江湖中就不好混了。

04渴望被招安

宋江在一次菊花會上唱「滿江紅」,其中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這引起了武松,李逵等人的強烈反對,宋江便苦口婆心的說「今皇上至聖至明,只被奸臣閉塞,暫時昏昧,有日雲開見日,知我等替天行道,不擾良民,赦罪招安,同心報國,青史留名,有何不美,因此只願早早招安,別無他意。」眾人皆服。

總上所述,宋江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是他表達招安的第一個信號,是對志同道合的梁山中人釋放的信號。

那麼宋江是不是朝廷的臥底呢,編者認為完全有可能是,因為宋江內心渴望被招安,在朝廷看到梁山眾人的力量後,很有可能派人接觸宋江,許他高官厚祿,讓他化梁山眾人為朝廷所用,那麼大家為宋江是臥底嗎?

相關焦點

  • 宋江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這一字之改,卻成了梁山的轉折點
    晁蓋攻打曾頭市中箭身亡,宋江取而代之,坐上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立即把晁蓋時期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在《明·容與堂本水滸傳》中李卓吾對此批道:「改聚義廳為忠義堂,是梁山泊第一關節,不可草草看過。」宋江接替了晁蓋之後,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很明顯,他要突出的是一個「忠」字。忠者,為朝廷效力之謂也。名正言順,宋江放手大幹。要效力朝廷,首先就要接受招安,取得朝廷的赦罪。於是,他把爭取招安的活動,從前一個時期口頭宣傳,轉到行動上來了。一字之改後,宋江為了招安開展了哪些行動?
  • 《水滸傳》——聚義廳最終還是變成了忠義堂
    《水滸傳》脫胎於水滸故事,以北宋末年爆發的農民起義為題材,主體反映的是是古代封建社會忠奸鬥爭,正邪不兩立的思想。《水滸傳》確實以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一次農民起義為寫作原型,但是作者並沒有站在農民的立場上批判封建統治階級,而是表達自己的一種忠義倫理觀念。
  • ​誰是水滸傳裡最守節操的女子?宋江為何要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
    張教頭亦為憂疑,半月之前染患身故。止剩得女使錦兒,已招贅丈夫在家過活。訪問鄰裡,亦是如此說。打聽得真實,回來報與頭領。』林衝見說了,潛然淚下;自此,杜絕了心中掛念。」宋江做了山寨之主,立刻頒發第一號命令,就是改聚義廳為忠義堂,宋江乃言道:小可今日權居此位,全賴眾兄弟扶助,同心合意,同氣相從,共為股肱,一同替天行道。如今山寨人馬數多,非比往日。
  • 「聚義廳」為何改為「忠義堂」——淺談《水滸傳》之宋江
    清代著名文學家,文學批評家金聖歎曾云:「天下之文章,無有出《水滸傳》右者。」而宋江則是整部著作中第一號人物,做為文學形象,也是最立體,最豐滿,最複雜,最有藝術魅力的一個人。但對宋江的評價自古以來也是文人的一大爭論,有人稱他為「孝義黑三郎」,「忠義」宋江;也有人認為他是「冷酷」「假仁假義」之人。歷史上宋江確有其人,其領導的起義為宋徽宗宣和元年的一次民變。確實發起於梁山泊,但並沒有如《水滸傳》之中所描述盤踞於此地,而是縱橫齊魯,四處轉戰。
  • 宋江將晁蓋時期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傳遞了宋江的什麼秘密
    宋江在晁蓋前腳剛被毒死,宋江後腳就把聚義廳改為了忠義堂,忠義忠義,忠誰的義,這就是看起來模糊,實際上是宋江別有用心的改名。宋江我們是要忠於國家大義,也就是宋江想要詔安的那種為國為民的大義。而不是兄弟們之間的小義。
  • 「聚義廳」與「忠義堂」-中新網
    ,要將原本好好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據說這聚義廳是作為梁山好漢們聚會、議事、歡慶、出徵、頒令的所在,後來為了適應梁山不斷擴大蒸蒸日上的事業規模而屢加改建,直至後來被宋江更名為忠義堂。宋江此舉,難道只是為了顯示與晁蓋對梁山未來或好漢們的理想事業的不同理解?總之,原來讀《水滸》,一是不大喜歡宋江,甚至也不大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梁山英雄會慕宋江之名而歸順梁山。
  • 宋江才當上梁山寨主,為何就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
    對於宋江來說,他第一把火燒得並不高調,既不是整頓軍紀,也不是重新安排人馬,而是將梁山大寨上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說白了,就是換了一塊牌子。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這有什麼,又能代表什麼?其實恰恰相反,從宋江的這個舉動完全可以看出他的野心以及他和晁蓋根本的不同。這兩塊牌子,看起來意思都差不多,但是實際所蘊含的意義卻千差萬別。
  • 晁蓋剛死,宋江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裡面隱藏著宋江不敢說的秘密
    王倫雖然上山最早,但因為他本事地位,不要林衝來梁山落草,被作為反面人物進行了書寫,所以此文不予討論,單講晁蓋和宋江兩人。晁蓋原是東溪村保正,因為劫取了梁中書送給蔡京的十萬貫生辰綱,被迫無奈上了梁山,落草為寇。晁蓋為梁山的發展出了很多氣力,將梁山治理得井井有條,花榮他們一伙人上梁山的時候,看到梁山的布局,都不由地感嘆晁蓋管理山寨有方。
  • 簡品水滸:從「聚義廳」改為「忠義堂」的那刻起,就註定了悲劇
    水滸108好漢我始終認為,水滸108位英雄的結局,在「聚義廳」改為「忠義堂」的那一刻,就註定走向悲劇。/1/ 宋江說,要為兄弟們謀個好出路,他心心念念的好出路就是等著朝廷有朝一日看到他們的好處,下旨招安。看到宋江卑躬屈膝的嘴臉,想起當初晁天王晁蓋和他明顯的分歧,就明白晁蓋為何一定要死,他不死,水滸有可能不成悲劇。
  • 《水滸傳》中,宋江共有三個綽號,其中「呼保義」是啥意思?
    眾所周知,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基本都有自己的綽號,而綽號也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他們的一些個人信息。比如王英的綽號「矮腳虎」,就反映了他身材矮小的事實。而時遷的綽號「鼓上蚤」,則說明了他小偷的職業。但作為梁山首領的宋江,卻不止一個綽號。
  • 宋江當老大後,為何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背後大有深意
    自宋江上梁山以後,就開始著手擴大自己的勢力,每次擴張地盤的行動,宋江都親自帶兵前去,久而久之,梁山的眾兄弟已經唯獨宋江的命是從,晁蓋也逐漸被架空,成了空殼,等到晁蓋反應過來,此時已太遲,所以再攻打曾頭市的行動,晁蓋親自率領一支人馬,想借勝利來扭轉這個不利局面,可是這個行動卻是有去無回
  • 宋江為朝廷而戰,搭上一大半好漢的性命,最後獲得一個多大的職位
    宋江,是施耐庵極力鋪陳渲染的一個形象。他是一個忠心又正義的人,而這樣的人,理應是一個正面人物,俗稱「正派」。宋江在眾多梁山好漢心目中,的確是一個極富號召力的領袖。他的身上仿若有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讓宋江的手下心甘情願地為他做事。
  • 宋江投降,葬送梁山108好漢,此人用一句話評價宋江再適合不過
    群眾對《水滸傳》的理解不盡相同,即便是如今,聊到《水滸傳》的時,對裡面的一些人物形象褒貶不一,爭議最大的莫過於宋江,梁山眾多英雄好漢幾乎都死於非命,慘不忍睹,為昏君而報國實在太可笑,是非不分。梁山義軍是當朝的心腹大患,一直要千方百計地根除之。結果朝廷三戰三敗,高太尉還成為宋江的階下囚。按照梁山慣例應該如數收降的,把高俅留在梁山。否則一殺了之。
  • 淺析《水滸傳》中宋江的形象
    宋江之忠表現如下:1. 聚義廳改換招牌。第16回,晁蓋中箭身亡,宋江坐得第一把交椅時,首先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這絕非換塊牌子那麼簡單,而是體現宋江忠義形象的一塊金字招牌。而他發覺自己中毒後,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存亡,而是「我死不爭,只有李逵現在潤州都統制,他若聞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明忠義之事壞了。」於是連夜使人往潤州喚取李逵星夜到荊州。並也讓李逵喝了毒酒,並如實告之「我為人一世,只主張忠義二字,不肯半點欺心。今日朝廷賜死無辜,寧可朝廷負我,我忠心不負朝廷。我死之後,恐怕你造反,壞了梁山泊替天行道忠義之名。」
  • 水滸傳,上梁山是為了被招安!我們是不走尋常路的一百零八將!
    水滸傳,上梁山是為了被招安!我們是不走尋常路的一百零八將!  梁山好漢裡面,誰是支持招安的?  首先是宋江。以宋江為代表,當梁山是鍾南山,上梁山就是為了坐大地盤,待價而沽,最終引起朝廷注意,被招安。
  • 宋江聚義廳上排座次,公孫勝看明白後選擇離去,梁山從此再無真情
    古典小說《水滸傳》中,公孫勝是一個十分神秘的人物。他的外號叫「入雲龍」,有一身通天徹地的本領,他精通「五雷天罡正法」,道行高深,能夠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當初晁蓋等人「智取生辰綱」,公孫勝主動要求入夥。只是因為莊丁不肯幫他前去通報,他一下子就打倒了十幾個人。可見,公孫勝「入夥心切」,本來是一心一意要跟著晁蓋等人「幹事業」的。
  • 《水滸傳》看了多年,「水滸」二字到底有何含義?原來寓意深刻
    當年作者施耐庵因為對朝廷中政治的黑暗感到很厭倦了所以他毅然辭去了官職回到了家鄉。在這裡他一邊教書一邊寫他的小說所以就有了後來的《江湖俠客傳》。但是對於這麼一部氣質不同的書怎麼著名字也要取得好一點,後來他的學生提議他取水滸這個名字。他聽後大喜覺得符合至極所以就有了現在的《水滸傳》。
  • 《水滸傳》中,宋江在潯陽樓酒店題的詩,真是反詩嗎
    宋江來江州,路過梁山泊的時候,對晁蓋等人也曾經說過:『』家中有老父在堂,宋江不曾孝敬得一日,如何敢違了他的教訓?『』 由此可見,宋江自己要做個忠孝之人。 所以說,心在山東身在吳這句話,不但說明宋江沒有絲毫反心,並且說明宋江忠於朝廷。飄蓬江海謾嗟籲。翻譯:飄蓬江海:即漂泊江湖。謾:這兒是空的意思;例如宋代李清照的《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中有這樣一句:『』 學詩謾有驚人句。
  • 《李逵日記之忠義堂》爆笑登場
    《李逵日記之忠義堂》即將由北京紙磨坊文化聯合中國書店出版社出版。《李逵日記之忠義堂》是天涯人氣寫手、鬼才作家倉土新作、《李逵日記之聚義廳》的續篇。而由《亂燉水滸》整理而成的《李逵日記之聚義廳》迅速登上各大暢銷書榜單,銷量近百萬冊。
  • 水滸傳裡的梁山泊在山東哪裡 位於孔孟之鄉濟寧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水滸傳》吧,作為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一直都備受喜愛。而在《水滸傳》中,梁山泊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一個點。直到今日,很多人也會好奇《水滸傳》裡的梁山泊到底在山東的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