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將晁蓋時期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傳遞了宋江的什麼秘密

2020-12-25 sfoxs讀水滸品三國

很多東西的改變是很明顯的,也是一些細微的東西的改變,假如身處其中的人們,不去深入的思考,還真不清楚,就算是細微的改變,到底意味著什麼?

宋江

在水泊梁山的晁蓋時期,那廳叫做聚義廳,聚義聚義,就是弟兄們聚義一堂,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好不快活,就是這個招牌,讓不少江湖豪傑,都去了梁山。

宋江

在晁蓋前腳剛被毒死,宋江後腳就把聚義廳改為了忠義堂,忠義忠義,忠誰的義,這就是看起來模糊,實際上是宋江別有用心的改名。

看起來,忠義,是忠於兄弟之間的大義,是為了維護兄弟們的義氣;實際上,宋江這裡的意思就是;

宋江

我們是要忠於國家大義,也就是宋江想要詔安的那種為國為民的大義。而不是兄弟們之間的小義。

對於梁山的人員結構而言,最初,主要是一些江湖草莽英雄豪傑,他們很是看重兄弟之間的義氣的,在後來,尤其是宋江上山之後,梁山通過挖牆腳的方式,不斷吸引了一些優秀的人才,這些人才,看重的是國家大義,很是看不起那種草莽英雄的小義,因此,作為,此時頭領的宋江,為了更好的調和梁山此時不同的團結之間的信仰不同的問題,就想出了一個可以多項理解,有點兒模稜兩可的名號:

宋江

那就是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

在江湖好漢的那裡,可以理解成,我們要繼續忠於之前的梁山大義,共同維護弟兄們的情義;

宋江

在招降的那些高級人才那裡,可以理解成,我們這支隊伍,也是忠於國家大義的,因此,在這裡,也不算是背叛,也算是繼續忠於國家大義。

這樣,這兩部分主要的人馬都囊括到了,所以,我們現在不得不佩服宋江的高明的手段。

宋江

改名有講究,不懂就不要亂改,要改就要有內涵,適合不同時期的不同發展目的,這就是宋江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的原因。

相關焦點

  • 晁蓋剛死,宋江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裡面隱藏著宋江不敢說的秘密
    晁蓋為梁山的發展出了很多氣力,將梁山治理得井井有條,花榮他們一伙人上梁山的時候,看到梁山的布局,都不由地感嘆晁蓋管理山寨有方。晁蓋也是一個仁慈的領導,他總是告誡下屬,只搶財物不可殺人,即使是遇上李逵這樣一個並不認識的同夥,晁蓋也要強調,不幹百姓事,休只管殺人。晁蓋也是一個關心下屬的好領導,阮氏三雄的家境貧寒,入不敷出。
  • 宋江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這一字之改,卻成了梁山的轉折點
    晁蓋攻打曾頭市中箭身亡,宋江取而代之,坐上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立即把晁蓋時期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在《明·容與堂本水滸傳》中李卓吾對此批道:「改聚義廳為忠義堂,是梁山泊第一關節,不可草草看過。」在這之前,在晁蓋掌權的「聚義廳」時期,梁山泊好漢想的是造反,他們的行動是打擊貪官汙吏土豪劣紳,壯大自己的力量。無論是「三打祝家莊」、粉碎「三路兵」,還是攻陷青州、大鬧華山等,無一不顯示出「聚義」所產生的足以使統治者畏懼的強大力量。真是英雄揚眉吐氣,貪官聞風喪膽。這時,宋江多次喊叫要接受招安,但只是停留在口頭上。大概他還沒有完全掌握梁山泊的權力。
  • 宋江當老大後,為何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背後大有深意
    自宋江上梁山以後,就開始著手擴大自己的勢力,每次擴張地盤的行動,宋江都親自帶兵前去,久而久之,梁山的眾兄弟已經唯獨宋江的命是從,晁蓋也逐漸被架空,成了空殼,等到晁蓋反應過來,此時已太遲,所以再攻打曾頭市的行動,晁蓋親自率領一支人馬,想借勝利來扭轉這個不利局面,可是這個行動卻是有去無回
  • 宋江才當上梁山寨主,為何就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
    對於宋江來說,他第一把火燒得並不高調,既不是整頓軍紀,也不是重新安排人馬,而是將梁山大寨上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說白了,就是換了一塊牌子。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這有什麼,又能代表什麼?其實恰恰相反,從宋江的這個舉動完全可以看出他的野心以及他和晁蓋根本的不同。這兩塊牌子,看起來意思都差不多,但是實際所蘊含的意義卻千差萬別。
  • 水滸傳中,宋江為什麼把聚義廳改名為忠義堂,他是不是朝廷的臥底
    看過水滸傳的同志們,對於宋江可謂是非常熟悉吧,在水滸傳中有這麼一個情節,在晁蓋死後,眾人推選宋江為大頭領,宋江在上位後把原來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那麼他為什麼要把聚義廳更名為忠義堂呢,下面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 「聚義廳」為何改為「忠義堂」——淺談《水滸傳》之宋江
    想要看懂他,只能依據他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深入的探究,而非簡而概之,或好或壞那麼簡單。宋江在怒殺閻婆惜,開始流亡並被逼上梁山前,是身為山東省鄆城縣的押司。「押司」是什麼?押司在當時是官府裡面的書吏,雖為士大夫階層所看不起,但也是屬於官吏階層啊,經手賦稅徵收或處理獄訟。
  • 宋江為何要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
    宋江做了山寨之主,立刻頒發第一號命令,就是改聚義廳為忠義堂,宋江乃言道:小可今日權居此位,全賴眾兄弟扶助,同心合意,同氣相從,共為股肱,一同替天行道。如今山寨人馬數多,非比往日。可請眾兄弟,分做六寨駐紥。聚義廳今改為忠義堂,前後左右,立四個旱寨,後山兩個小寨,前山三座關隘,山下一個水寨,兩灘兩個小寨。
  • 「聚義廳」與「忠義堂」-中新網
    「聚義廳」與「忠義堂」 2013年04月16日 16:03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要將原本好好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
  • 晁蓋臨終遺言是21個字,卻被宋江改成16個字,於是宋江成功上位
    一說起水滸中的晁蓋晁天王,讀者都不禁為他惋惜,為什麼他會蹊蹺地被一支毒箭射死了?晁蓋臨終前留下了21個字的遺言:「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這裡的賢弟就是指宋江,晁蓋的意思也很明確,誰抓住了殺我的兇手,誰就可以當梁山寨主。
  • 簡品水滸:從「聚義廳」改為「忠義堂」的那刻起,就註定了悲劇
    距離重溫《水滸傳》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期間將《紅樓夢》又重新看了一遍。早就有這麼一個感觸,早就想寫這麼一篇文章,但我害怕洋洋灑灑下來過於情緒化,不能得到充分理性的分析,所以我有一個習慣:凡是想法很多的時候,就暫時放下,沉澱一段時間,再重新分析和判斷。於是提筆來寫,時隔已久。
  • 宋江投降,葬送梁山108好漢,此人用一句話評價宋江再適合不過
    宋江,綽號:及時雨,原是鄆城縣押司,整日舞文弄墨,後被迫上了梁山,後宋江做了梁山首領。招安後,被宋微宗封為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最後被高俅用毒酒害死。《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七八百年的流傳,其中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
  • 宋江聚義廳上排座次,公孫勝看明白後選擇離去,梁山從此再無真情
    宋江人氣比較高,他上山之後,不可能直接按資排輩兒,把他排到花榮等人的後面去。所以,晁蓋一開始就想直接讓位於宋江,非如此不能服眾。宋江表示:晁蓋是老大哥,年紀比較長,所以老大還是該晁蓋做。當然,這只是客氣的說法,畢竟他自己剛剛才被眾英雄從大牢裡救出來,好像也沒有立過什麼功勞,上來就踹掉原來的「龍頭」,不合適。
  • 《水滸傳》——聚義廳最終還是變成了忠義堂
    宋江明明是農民起義的領袖,朝廷說他是叛軍的首領,但是作者卻賦予了他忠臣義士的靈魂,上梁山前是被人歌功頌德的「及時雨」,上梁山後成為替天行道的正義之士。故事最後他還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成為朝廷的忠臣良將,如果站在農民起義的角度來看,宋江這種行為是大大違背了農民起義的本質,但是在作者看來,宋江這種行為確實是上和天意,下順民心的。
  • 《李逵日記之忠義堂》爆笑登場
    《李逵日記之忠義堂》即將由北京紙磨坊文化聯合中國書店出版社出版。《李逵日記之忠義堂》是天涯人氣寫手、鬼才作家倉土新作、《李逵日記之聚義廳》的續篇。而由《亂燉水滸》整理而成的《李逵日記之聚義廳》迅速登上各大暢銷書榜單,銷量近百萬冊。
  • 現在公知的結局,我們其實可以預料,看看梁山好漢宋江就知道了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要是真的跟朝廷死磕,宋江一夥幾乎沒有勝算。 我想,宋江應該是有審視過這個當時的局勢的。雖說聲勢浩大,但是水泊梁山在當時的影響和範圍相比整個大宋的江山還是不夠大。 其次梁山也沒有群眾基礎。
  • 晁蓋和宋江的較量,晁蓋到底輸在哪裡?
    01宋江和晁蓋的差距未上梁山之前,晁蓋雖然當時在江湖上有點名氣,但和宋江差得太遠了。一個是鄉裡保正,一個是縣衙的押司。劫取生辰綱之前,和晁蓋打過交道的梁山好漢只有縣裡的捕頭雷橫、朱仝,教書先生吳用,還有白勝,最多只能算在當地鄆城縣有點名氣。可宋江就不一樣了,江湖上的好漢都聽說過「及時雨」宋江的大名,見面納頭便拜。在黑白兩道都有地位,清風寨副知寨「神箭手」花榮是他的小弟,連濟州府緝捕使何濤見到宋江都要納頭便拜,何濤可是濟州府衙的總捕頭,按公職比宋江高多了。
  • 宋江:有文化的流氓「老大」才可怕
    毫無疑問,一切都是因為「帶頭大哥」宋江的到來,讓梁山泊幹出了驚天地、泣鬼神的事跡。從朝廷通緝的要犯再變成廟堂之上的大員,一切都離不開以宋江為首的核心領導層。 01大哥都是有天賦的 宋江到來之後,吞併了一個又一個的小山頭,攻城奪地,敢於和朝廷對著幹。
  • 「天上的星星參北鬥」,梁山108將的北鬥是誰?不是宋江晁蓋
    「大河向東流,天上的星星參北鬥」每當聽到這首膾炙人口的《好漢歌》時,不由得思考一個問題,天上的星星指的是梁山108將,那北鬥到底是指誰呢?北鬥是權威,誰是指引梁山好漢的北鬥呢?梁山好漢梁山好漢在原著中定位是天罡星和地煞星,用天上的星星來形容他們非常恰當,在晁蓋等七人聚義時,號稱七星聚義,當時晁蓋做過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北鬥七星墜在屋脊上,還有一道白光。
  • 水滸傳:宋江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晁蓋臨終前一語道破玄機
    那麼,宋江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這個從宋江和晁蓋這兩位新老寨主之間撲朔迷離的複雜關係,可以看出端倪來。首先,來看宋江和晁蓋之間的「蜜月期」。宋江和晁蓋因為都是當地鼎鼎有名的英雄人物,因此,兩人惺惺相惜,相互仰慕對方。
  • 淺析《水滸傳》中宋江的形象
    宋江之忠表現如下:1. 聚義廳改換招牌。第16回,晁蓋中箭身亡,宋江坐得第一把交椅時,首先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這絕非換塊牌子那麼簡單,而是體現宋江忠義形象的一塊金字招牌。這佔山為王的強盜本來就是以打家劫舍、搶奪資財、殺人越貨為職業的,這宋江卻出人意料的在忠義堂掛出了「不愛資財不擾民」的字樣,顯示出其仁愛之心。2. 實行仁義看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