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孩子做不了,為何幼兒老師還布置作業?知道用意後,媽媽汗顏

2020-12-11 騰訊網

生活在當下的小寶貝們,真的太幸福了。因為現在幼兒教育的日臻完善,教學方式靈活多變,幼兒園教育的多元化也被激烈競爭下的幼師們演繹得淋漓盡致,孩子們可是從中受益良多。

這不,我閨蜜的女兒跳跳四歲,剛剛上幼兒園中班。她不僅活潑可愛,而且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什麼打擊樂呀、模特表演呀、講故事呀、做義賣主持呀等等,幹啥都有模有樣,靈動可愛。

據說前幾天跳跳幼兒園的老師布置家庭作業就說要做小房子。當看到交回來的五花八門的作業時,老師驚訝之餘都不由得興奮不已、激動萬分。除了帶來自己玩具模型房子的,還有用布縫製小屋的、有用橡皮泥捏制的、有蔬菜雕的、有剪紙的、摺紙的、一次性筷子拼搭的、有用細鐵絲折的、毛線編的、更有房型蛋糕和房型餅乾呢。不僅材料多樣,形狀、結構更是千姿百態。

一個寶寶一個創意,可以說是百花齊放。這不僅僅展示的是作品,更讓孩子在融融的親子時光中感受了快樂,也提高了動手能力、想像力,創作力,老師也見識了多種藝術形式。

這不由得讓我們想起了那個用「神器」協助孫子的爺爺,爺孫完美地協作完成了幼兒園老師布置的畫魚的家庭作業。讓孫子親歷了,也讓師生們共同見識到了傳統的拓魚藝術的魅力。

寓教於樂、潛移默化,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滋養著孩子們。這也正是現在幼兒教育的進步,是幼師們的良苦用心!

那麼,幼兒園老師喜歡給孩子布置手工的家庭作業。都有哪些用意呢?下面我們來好好梳理一下。

1.利於情商的培養

在父母的指導下、協作中完成自己手工作業,孩子會更懂得溝通交流、默契配合。看到逐步成型的作品孩子會喜形於色,會讚美、感恩家長;自己也會成就感爆棚,做起事來激情盈盈、自信滿滿。

2.利於智力的開發

在家長的指導下,面對各種手工製作,孩子會興趣盎然地開動腦筋,勇於嘗試,更會主動請教家長,探究出個子醜寅卯。在一邊商議一邊啟發一邊製作的過程中,孩子會摸索出各種應對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實踐中悄無聲息地就增長了智慧。

3.增長見識,積累知識

在家長和孩子的配合中,隨時隨地的講解無形中就擴展了孩子的知識面,這樣日積月累孩子的視野就會很廣。因為動手動腦就會記憶深刻,逐步的累積使孩子猶如一本小百科全書。

幼教本身就是啟蒙教育的階段,重在引導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基本的是非觀、良好的的行為習慣及激發興趣和激活大腦等方面。

所以說家長要積極協助學校教育,配合指導孩子家庭手工作業時,家長不配合或者自己性急,容易陷入下面的誤區:

1.當著孩子的面抱怨學校和老師

牢騷滿腹的負面情趣會給孩子很不好的心理暗示,使孩子易產生煩躁、浮躁的情緒,並且做事缺乏責任心。

2.完全放任不管

有的家長不重視或以自己上班辛苦為藉口,且美其名曰鍛鍊孩子獨立性。這樣,因為手工可能要用到一些鋒利的刀、剪之類的工具,一方面存在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違背了老師想要傳遞的陪伴式、親子式教育的初衷。

3.直接越俎代庖幫助孩子完成

這種做法更不可取,正應了那句教兒無用的俗語,遏制了孩子的發展,養成孩子依賴、懶惰的壞習慣。老師布置這種手工作業可以說本就重在過程,在親子相伴中誘導啟動孩子的觀察力、思考力、創造力、協作力、表達力、審美力等等,諸如此類的基礎能力的培養。

幼兒時期的教育是孩子茁壯成長的基礎,是人生良好開端的基石。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幼兒教育來不得半點的馬虎。

那麼,對於孩子的手工家庭作業,父母怎樣做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呢?

第一,和老師的教育思想保持一致

無論手工作業難度多大都不能在孩子面前抱怨老師,展露自己的畏難情緒。其實,老師的主旨也是想激發孩子大腦的活力,同時培養孩子的性情,重在創作的過程。覺得有不妥之處,可以私下和老師說一說自己的建議,探討出啟發孩子的最優方案,總歸教育是以孩子為本的。

第二,指導為主、適度協助

家長可以根據作業的難易程度決定自己的參與度。孩子能做家長就儘可能放手;確實需要家長參與的,就事先和孩子劃分好責任區,家長操作的有難度的部分要求孩子認真觀察,鼓勵孩子提出問題,亮出自己的疑難之處,家長予以點化,然後鼓勵孩子去親手嘗試

第三,及時表揚、鼓勵孩子

剛開始,孩子的做手工可能有些笨拙,家長要及時鼓勵,並給孩子一個練習的過程。

譬如剪窗花,孩子開始肯定剪不了樣板的樣子,但是孩子剪成什麼樣,如果他(她)能自圓其說就要予以肯定和表揚。又譬如學畫畫,孩子的圖畫裡總是會展現出奇思妙想,可能你覺得畫啥不像啥,可說不定那奇奇怪怪的圖案裡面就藏著他(她)的夢想呢!例如把雲朵畫成七彩的冰激凌、把鯨魚畫成直升機、把太陽裡面畫上空調等等,天馬行空,無所不能。

你的及時誇讚也許就成就了一個未來的發明家呢!

第四 做個會嘮嗑的家長

每當和孩子一起做手工的時候,也是最輕鬆愉快的親子時刻。一邊和孩子一起倒騰著,一邊和孩子聊一聊其中包含的典故呀、傳說呀、科學道理呀、材料特點呀等等。

你享受著孩子崇拜的目光,孩子也樂滋滋的汲取著豐富的營養。

看來,這幼兒園的手工家庭作業還真是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營養大餐呢!

你家寶貝的老師是不是也喜歡布置手工的家庭作業呢?對於孩子的手工家庭作業,你是怎樣幫助孩子把控的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布置親子作業:畫媽媽睡覺的樣子,收到作業老師忍不住偷笑
    相信家長們在孩子入園後,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幼兒園為了增進親子間的感情,總是會安排一些親子作業,比如用布條作畫、用樹葉作畫、做蠟燭、準備空罐子等等,當然,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孩子必須大開腦洞才能完成的作業:畫媽媽的睡姿。
  • 幼兒園該不該讓孩子寫字、布置家庭作業?家長應清楚這一點
    而我同事卻覺得孩子這麼小,布置家庭作業不合理,那樣只會加重他的課業負擔,讓孩子覺得上學很痛苦,更重要的是孩子跟著奶奶,奶奶不認字,孩子的家庭作業根本無法完成,這讓她很不解。我接觸的另一個寶媽則認為孩子的家庭作業非常有趣,每次參與都讓她和孩子非常開心。
  • 老師布置作業用的教輔書 只有學校附近小店有賣
    書店推銷商出入教室推銷日前一位家長向記者反映,今年秋季開學後不久,他在市區州東小學上學的孩子就要錢買資料和試卷,並且還要跑到離學校較遠的一家書店購買。「當時覺得對孩子也不是啥壞事,就沒多想。後來覺得,每學期開學都讓學生這麼做,背後肯定有問題。」該家長說。
  • 幼兒園老師讓「捐花」,媽媽回家後卻哭了:我兩萬塊錢的永生花
    文/小雨育兒日記現在很多學校布置的一些作業不像是給學生布置的,更像是給家長布置的。這其中最奇葩的可以說是幼兒園給孩子布置的作業。幼兒園老師讓「捐花」,媽媽回家後卻哭了:我兩萬塊錢的永生花涵涵是幼兒園大班的一個小朋友,這天從幼兒園回來,涵涵按照老師的吩咐,讓奶奶給自己挑一盆最好看的花,說幼兒園老師讓所有孩子都捐一盆花,放在學校心裝修的文藝天地,這樣就能把幼兒園裝點得更漂亮,除此之外,老師還會評出最漂亮的花,得票最多的小朋友還能得到老師的獎勵
  • "任性"老師不布置3月周末作業 讓孩子去感受大自然
    親們,三月是春光燦爛的季節,也是孩子長高的最佳時機。這一個月,我都不布置周末家庭作業,平時我們抓緊時間做到高效學習,周末希望家長朋友帶著孩子多出去戶外活動,我們這學期有一個關鍵詞是~熱愛,熱愛大自然,熱愛中國文化。三月主題~一棵開花的樹。尋找開花的樹,孩子自己拍照片,三月結束時我們一起來做展覽。
  • 幼兒園老師布置的作業太難,爺爺的做法絕了,網友:果然夠辣!
    現在很多的幼兒園,都非常注意還子的綜合發展,經常會給孩子布置一些,需要動手的作業。就像是一些繪畫、手抄報等等,這種需要動手的作業。還有的學校,喜歡讓孩子學習一些舞蹈,和為古詩詞配上動作。在江南的一個幼兒園裡,老師給學生們布置了一個作業,就是讓孩子麼回去畫魚,畫得最像的孩子有獎勵。
  • 老師布置「特殊」作業,要孩子模仿世界名畫,網友:這簡直是超越
    就像美術、音樂這類課程的作業,由於專業性太強,很多家長根本無從輔導。老師布置「特殊」作業,要求孩子模仿世界名畫,網友:這簡直是超越相信很多同學都玩過cosplay。前段時間,湖南某小學老師給孩子們布置了一項十分「特殊」的作業,要求孩子模仿世界名畫。
  • 承德幼兒園手工作業花樣繁多 拼孩子還是拼爹媽?
    【家長】    孩子不會做只好代勞    為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很多幼兒園都會布置手工作業,像手工摺紙、用橡皮泥拼水果拼盤、做環保小玩具等,種類五花八門。    「孩子上一年級時老師布置用吸管做自行車。甭說孩子了,就連我都上網查了好半天,孩子根本不會做,只好我來動手,從晚上9點一直到12點才弄利索。」
  • 陪不陪孩子寫作業,勸你別太隨意
    作者:寶寶知道 成長育兒當你把孩子送上學前,需要明白一件事兒——老師也是普通人。最近俊俊媽媽說,上小學二年級的俊俊放學後如果沒有媽媽陪同安排,他便不寫作業,而是玩耍、吃零食、看電視,一直到晚上10點睡覺前半小時,才慢吞吞地開始寫作業,作業有時候不是太潦草就是沒能完成,媽媽都要氣瘋了,對俊俊罵不是、打也不是。
  • 一年級學生辦《楚楚生活報》驚豔網友,原來是老師布置的寒假作業
    乍一看,還以為是一份定期出刊的報紙,專業的排版、恰當的設計,圖文並茂。實際上,這只是一個一年級孩子的寒假作業。放寒假時,昆明一所小學一年級學生楚楚的老師布置了以春節、讀書、旅遊為題的三份小報。楚楚媽在媒體供職,得知作業後,就開始構思如何圓滿完成這份作業。在過年期間,她特別讓孩子關注了身邊的事物,遇到漂亮的畫面、美味的食物就提醒孩子拍下來。
  • 長壽橋小學科學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 用銀杏葉造張紙
    作詞作曲、做機器人、做稻草人…… 現在有不少作業都是家長參與 長壽橋小學的餘老師布置的造紙作業,雖然過程複雜,不過趣味性、體驗性很強,家長和孩子的參與熱情都比較高。 不過,昨天我們採訪了其他學校的一些家長,有不少爸爸媽媽吐槽,現在學校高難度的作業太多,很多都需要家長參與,做PPT、手抄報已經算是入門級的了。
  • 假期一天一篇日記,老師布置作業遭懟,網友:好老師不給家長壓力
    國慶中秋雙節假期進行時,不時看到關於作業的消息,孩子們在家裡,家長的故事,遠多於孩子在學校時的故事。這不,一位老師布置了這樣的作業,國慶當天,沒有作業,從10月2日開始,每一天一篇日記,其它的生字聽寫、不認識的字注音、古詩注釋和默寫、日積月累以及課文閱讀,就不強行布置了。
  • 家長感嘆幼兒園作業折騰人 做功課是「拼娘」
    100顆糖、100顆紐扣完成的幼兒作業「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我就開始重修手工課了。 」「兒子呼啦呼啦睡了,老爸老媽加班做老師布置的作業!」這麼大的工程,光靠大班的Emmar當然無法完成,媽媽只好拉上爸爸一起謀劃,普通的小橋不搶眼,難度太高的又做不來,「家庭會議」商量之後決定「修」一座「南浦大橋」。剪硬紙板,Emmar手小力氣小,根本剪不動,由爸爸代勞。橋身大致成形了,怎麼做斜拉鎖?斜拉鎖怎麼固定? Emmar連斜拉鎖是什麼東西都不知道,當然又是爸爸媽媽幫忙。
  • 一80後媽媽輔導兒子作業,一巴掌將孩子乳牙打進氣管
    一80後媽媽輔導兒子作業,一巴掌將孩子乳牙打進氣管!平時「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這話就是用來形容當媽的輔導孩子作業的情形的,特別的形象!據楚天都市報報導,武漢一80後媽媽在輔導7歲的兒子改作業到深夜時,強忍脾氣不成,猛扇了娃一巴掌,沒想到釀成悲劇。據了解,35歲的袁女士家住武漢郊區。12月10日晚,兒子磨蹭到9時才寫完作業,媽媽一檢查,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反覆講過的幾道題孩子又接連做錯。
  • 媽媽「撕作業」前後,兒子作業質量天差地別,網友:還以為是日語
    現在的老師在放學之後都會給孩子們布置家庭作業,然後讓家長監督孩子完成。而對於做作業這件事情,不同的孩子會有不一樣的應對方式,大體可以分為以下三種。第一種:積極完成型,這部分孩子學習態度比較端正,而且對學習很感興趣,老師布置的作業會在第一時間內完成,而且保質保量,這種孩子的成績往往比較優異,是老師最喜歡的一類孩子。
  • 老師布置作業「模仿名畫」,孩子們不亦樂乎,家長:我們太難了
    文章原創,版權歸ben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深有體會,輔導孩子寫作業是老大難,嚴重的甚至能把自己給弄進醫院,但是當老師「不正經」的布置作業時,家長們覺得更加難了,真是輔導作業難,不輔導作業更難,只能說當家長太難了
  • 老師布置體溫折線圖作業:孩子畫浪費時間 家長想到用現成備孕表代替
    還特別提醒,要使用水銀體溫計,因為這也是課本上的知識點。但測量時要注意安全,最好由家長陪同。按道理,這樣的作業並不難,貴在堅持。孫老師告訴記者,這屆學生剛開始接觸科學課,平時作業以引起重視和興趣為主,並不太難。但是,又要讓孩子知道,科學觀察是要長期堅持的。另外,開學後四年級的科學課,要求學生學會整理和分析實驗數據。
  • ...全國上演 讓娃舅舅冒充老師微信布置作業 母女關係比以前好太多...
    一名小學生是這樣回答的:「我認為自己班級還可以把作業減少一點,我們累啊!知道嗎?我們每天學習16個小時是常態!我們拼命學習還沒有一分錢工資!要老師們沒日沒夜上班還沒工資,你們是什麼感受?老師作業少布置一點,我輕鬆,你們也輕鬆!」
  • 不讓家長給作業批改籤字,老師卻不同意,道出其中原因也很有道理
    給三年級的學生布置過一道關於複述課文的作業,需要家長籤字並寫下孩子複述的情況。本以為是能夠提高學生們對課文的熟悉程度,鍛鍊三年級學生複述課文的能力,但是家長們紛紛表示了不理解。有的說,孩子背完課文不就完了,家長籤個字就行,為什麼還要寫下過程和背誦情況?
  • 幼兒園手工作業評比:自制不敵網購,孩子「受傷」、家長苦惱
    幼兒園小朋友在老師指導下製作手工燈籠。 本文圖片 半月談網全家一起用環保材料結合自己的創意做出充滿溫情的燈籠——這是今年中秋節前廣州一家幼兒園給孩子和家長布置的一道作業。從畫畫、剪裁到製作,4歲的彤彤和媽媽費了好大一番勁才將廢舊的材料自製成一個燈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