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今年4月香港航空公司載客量暴跌逾99%
中新社香港7月15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15日書面答覆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提問時表示,對比疫情前(今年1月下旬),4月下旬本地航空公司載客量由以往平均每日約13萬暴跌至平均每日只有約500人,跌幅逾99%。
陳帆指出,疫情影響下,本地航空公司的可持續性及競爭力面臨嚴峻的考驗。對比疫情前(1月下旬)的營運情況,於4月下旬,本地航空公司已大幅削減約九成的定期客運航班,載客量由以往平均每日約13萬暴跌至平均每日只有約500人,跌幅逾99%。
陳帆表示,疫情大大影響香港整體的就業情況。明顯地,受疫情沉重打擊的香港航空業亦難以獨善其身。
就早前獲特區政府投資的國泰航空有限公司(國泰集團)而言,截至6月底,集團旗下四間本地航空公司(即國泰航空、國泰港龍、香港快運及香港華民航空)在香港合共聘請逾2萬名員工,而國泰集團其他的附屬公司則在香港合共聘請逾5000名員工。
陳帆透露,這四間本地航空公司均有申請「保就業」計劃並已獲批工資補貼。四間航空公司在補貼期內的「承諾受薪僱員人數」(亦即其於3月的受聘人數,無論有否支薪)合共逾2萬人。
過去數月,特區政府聯同香港機場管理局(機管局)已推出多輪合共逾50億元(港元,下同)的紓緩措施,以助本地航空業界應對疫情下的困境。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就航空業提出兩項補貼計劃,分別針對航空公司及香港國際機場的航空支援服務及貨運設施營運商,提供一筆過的補貼,總額約3.67億元。
同時,機管局合共推出四輪支持機場社區的紓緩措施,惠及機場社區的各個社群,包括航空公司、航空輔助服務營運商、機場零售商戶及食肆,以及機場員工。機管局合共撥款1億元,推出前線機場員工培訓津貼。
陳帆希望這些紓緩措施,有助控制目前疫情對航空業造成的短期震蕩,以免對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造成更深遠影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