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遺忘」的日本電器巨頭:深藏中國42年,低調打敗美的、格力

2020-12-25 時事新論

被人「遺忘」的日本電器巨頭:深藏中國42年,低調打敗美的、格力

眾所周知,日本雖然寸土尺地,但卻擁有著一批世界級的知名企業。就以日本家電品牌為例,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家電市場的話語權並非掌握在本土品牌手上,而是那些來自日本的品牌。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電器東芝、夏普、三洋等在我們國內可以說是叱吒風雲,曾一度壟斷了我們國內的電器市場。

但隨著我們國內企業的崛起,索尼、松下等日本品牌也我們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少見了,這也讓很多人以為這些企業已經沒落了,其中就包括日本百年電器巨頭松下。

但事實上,這個深藏在中國42年的日本家電巨頭並沒有走向沒落。數據顯示,松下在2018年營收超過5100億人民幣,而國內的格力、美的等均在3000億左右,松下的營收能力遠遠超越我們的想像。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日本品牌撤出中國就是衰落;也不要以為日本賣掉中國工廠就是被中國打敗。看日本品牌的發展,不能以偏概全,更應該站在全球化、高精尖技術的角度,還要看他們的盈利能力和發展趨勢,這樣才能更好的激勵我們國內的企業繼續創新,萬不可驕傲自滿。

事實上,松下是一個非常多元的企業,旗下產品高達七八十種,除了知名的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還有剃鬚刀、電動牙刷、微波爐、電飯煲、浴霸、開關、商業冷鏈設備、安防設備、電焊機、工業機器人等等。

不過話說回來,松下品牌的創始人的經歷也充滿著傳奇的色彩。

松下幸之助出生於日本一個古老的家族。1910年,電的應用讓松下幸之助大開眼界,他認為電器將改變人們的生活。1956年的時候,松下第一次把電和飯煲合二為一,將煮飯帶入電氣時代。

1958年,松下又發明了第一臺窗式空調。

此後松下瞄準的是商業用途的大型空調市場,外形小巧的窗式空調一經上市便得到了不錯的銷量;同年,松下推出了第一款家用吸塵器。

1960年,松下發明第一臺彩色電視機K21-10。

不得不服,在家電領域松下確實獲得了很多的第一,這源於其對科技創新的執著追求,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松下目前依然是很多人眼中的高端品牌。

這些年來,松下走的是絕對高端化的路線,其產品售價大多都在萬元以上,所以一般人確實很難消費得起,而相比之下國內家電品牌價格親民,所以人們往往對國內品牌印象更加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這次疫情期間,百年企業松下電器再一次踐行了「企業是社會公器」的經營理念。從空調、殺菌燈、電容器、空氣淨化器,到防護服、口罩,松下電器在華各業務單位不僅及時響應,也第一時間將一箱箱抗疫物資送達一線。

不知道大家對此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又一日本家電巨頭崛起,「隱藏」在中國42年,領先格力、美的!
    又一日本家電巨頭崛起,「隱藏」在中國42年,領先格力、美的!在以前,我們國內的整個家電市場幾乎被很多的日本品牌壟斷,比如說東芝、夏普等品牌。到後來,我們國家的自主品牌開始發力之後,憑藉著產品性價比更高的優勢獲得了新一輪洗牌成為了市場主導者,打敗了很多的日本知名品牌。不過,在這些日本品牌中並不包括「日本松下」。松下電器在1918年的時候成立,到現在已經有了100多年的歷史。最開始的時候,松下並不是做電器的,而是做的燈泡插座。
  • 低調的日本家電巨頭:深藏中國42年,在格力美的身後,年入4800億
    然而,隨著中國家電品牌的逐步發展,海爾、格力、美的等品牌企業迅速崛起,不斷更新迭代,搶佔市場份額。我國家電企業憑藉高性價比、優良的售後服務等優勢贏得了眾多國內消費者的讚譽和青睞,但近年來,這些日系品牌卻逐漸「悄然」在中國「銷聲匿跡」。而在這些「衰落」的日本家電品牌中,最知名的當屬松下。當時,松下是許多中國消費者的首選。鼎盛時期,松下成為中國知名品牌。
  • 敗退的日本家電巨頭,隱藏中國42年,超越格力美的,捲走近5000億
    根據2019年媒體發布的家電行業市值排名,美的市值為3787.19億元,位居第一,其次是鐵娘子董明珠的格力電器,以及張瑞敏的海爾。與此同時,曾經在中國非常受歡迎的日本家電品牌也在逐漸走下坡路,甚至很多已經被國內消費者「遺忘。 但「遺忘」這也並不意味著真的被「打敗」,也並不意味著已經退出市場。事實上,日本家電巨頭在國內家電行業中仍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其中就包括了潛心「隱藏」在中國市場的日本松下電器,他在中國已經謹慎地經營了42年之久。
  • 日本家電品牌,「闖入」中國42年,打敗海爾、格力,年賺5300億!
    導讀:日本家電品牌,「闖入」中國42年,打敗海爾、格力,年賺5300億!在中國的家電市場上,最近這幾年也崛起了不少的家電品牌,像格力、美的、海爾、TCL、長虹等品牌都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品牌;但我們仔細地觀察中國的家電市場,我們會發現在中國還有一大品牌的家電也十分的受人歡迎,它就是松下家電,這是一個擁有100多年歷史的老品牌了,但是松下卻不是一個中國品牌,而是隱藏在中國長達42年之久的日本家電巨頭品牌!
  • 超越美的、格力,年入5300億,這家日本電器巨頭,隱藏中國42年
    智能家居其中有一個來自於日本的電器巨頭,這個品牌已在中國市場深耕長達42年,曾經超越國內家電巨頭美的、格力,創造了高達5300億的年收入。那麼這家日本電器巨頭就是松下,看到這兩個字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松下生產的不少的家電都已經進入中國市場,並且還很廣泛。
  • 深藏不露的日本空調巨頭,實力超越美的、格力,在中國撈金25年
    從前,作為奢侈品電器的空調,在當下已經成為一種極為常見的家電了,市面上的空調種類也越來越多。對於國內的消費者來說,在提及空調品牌的時候,率先想到的一般會是美的、格力。確實,美的、格力空調在國內市場上的知名度非常高。但其實,國內空調市場中,還有一家深藏不漏的日本空調巨頭,實力超越美的、格力,這家空調企業就是大金空調。
  • 日本家電巨頭,「藏」在中國43年,在格力美的眼皮下,賺走5300億
    如家電領域的海爾、格力、美的,智慧型手機行業中的華為和小米等。隨著國內企業的崛起,索尼松下等日本品牌在我們生活中也越來越少見了,這也讓很多人認為這些企業已經沒落了,這其中就包括日本百年電器巨頭松下。松下成立於1918年,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創始人是「松下幸之助」,被譽為「經營之神」。
  • 日本家電巨頭深耕中國42年,營收遠超格力美的,一年撈金超5000億
    不過,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在國內的家電市場,還有一個家電品牌也同樣深受歡迎,它就是來自日本的松下電器。據公開資料顯示,松下電器成立於1918年,距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雖然松下電器是一家日本企業,但據筆者了解,松下電器已經在中國深耕42年之久,品牌影響力雖算不上出色,但其營收卻遠超格力、美的。早在2018年,松下就已經成為中國家電市場最能賺錢的電器品牌,一年撈金超5000億。作為對比,美的年營收在2782億元,海爾、格力分別為2007億元、1981億元。
  • 「藏身」中國40多年的家電巨頭,打敗格力美的,一年營收5300億
    那時候國內的家電品牌在中國比日本好,很多人在購買家電的時候都會首選日本的品牌,日本家電好這一觀念已經深入到了很多人的心裡,即使後來國民條件好了去日本旅遊的時候,還是會有很多的人會在日本搶購家電帶回國。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家電企業也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以其性價比優勢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與此同時,曾經在中國大受歡迎的日本家電品牌也在衰落,包括日本家電巨頭松下。
  • 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明撕」與「暗戰」
    原標題: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明撕」與「暗戰」 摘要 【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明撕」與「暗戰」】透過 「明撕」的表面現象看,是渠道變革下,兩大空調巨頭的「暗戰
  • 退出中國市場後,日本電器巨頭宣布回歸:砸2.2億在中國建廠!
    近些年,隨著中國產業結構的變化,以及市場大格局的洗牌,越來越多的國產開始崛起。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海外品牌,迫於競爭或其他壓力,選擇淡出中國市場。作為全球電器巨頭之一,松下曾在中國有著令人傲嬌的市場份額。
  • 美的市值創新高 格力電器Q4將背水一戰 市場價值亦或面臨重估
    依據記者的統計,2017-2019年,格力電器空調產品的營收佔比分別為83.22%、78.58%、69.99%,同期美的集團的這一比例則僅為39.61%、42.13%、42.99%。近年來,格力電器對空調的依賴雖有所緩和,但其產品結構確實存在單一化風險。劉步塵認為,產品結構單一,會降低公司的抗風險能力,亦難保持業績的穩定性。
  • 松下電器國內知名度不高?但它營收5264億,力壓美的、格力
    美的、海爾還是格力?經過多年發展,去年我國家電市場銷售規模超8000億元。龐大的市場下,主要有美的、格力、海爾等頭部品牌。也就是說,現在大眾買家電產品,大概率會選擇這些本土品牌。不過,如果將時間往前推20餘年,那時候國人更青睞日本品牌。
  • 被舉報弄虛作假後 格力電器開撕「美的技術參數不合招標標準」
    上周六,格力電器(000651,SZ)發布《嚴正聲明》回應在中國移動招投標項目中「弄虛作假」系投標人整理材料失誤,廣東某某同行企業利用此事惡意攻擊。之後,外界就有傳言,格力電器所稱「廣東某某同行企業」實則是指美的。不過,美的集團方面對此一直未予回應。7月6日,格力電器「火力」升級。格力電器通過官方微博等平臺發布《在移動招標項目中,誰在弄虛作假?》
  • 日本百年家電品牌,年營收5264億,力壓美的、格力、海爾
    美的、海爾還是格力? 經過多年發展,去年我國家電市場銷售規模超8000億元。龐大的市場下,主要有美的、格力、海爾等頭部品牌。 也就是說,現在大眾買家電產品,大概率會選擇這些本土品牌。不過,如果將時間往前推20餘年,那時候國人更青睞日本品牌。
  • 美的集團與格力電器股價「賽跑」,市值還有500億差距
    截至收盤,格力電器當天股價上升5.34%至56.99元/股,美的集團當天股價上升4.31%至56.33元/股,格力股價保持微弱領先,家電行業整體股價上升2.99元/股。不過,美的集團的總市值已達3943億元,仍比格力電器3428億元的市值,高出500多億。去年,美的集團的股價相當長一段時間高于格力電器。
  • MSCI將格力電器從標準指數中剔除 美的等個股外資持股佔比超24%...
    原標題:MSCI將格力電器從標準指數中剔除 美的等個股外資持股佔比超24%外資青睞家電股?   格力推5G手機卻遭銷量尷尬   以空調作為主營業務的格力電器,今年業績受影響明顯。據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格力空調收入413億元,同比下降48%,其中空調業務佔營收比重達到59.84%。
  • MSCI將格力電器從標準指數中剔除 美的等個股外資持股佔比超24%
    12月15日,MSCI公告稱,將格力電器從MSCI標準指數和大型股系列剔除,12月17日起生效。MSCI公告未提供剔除原因,業界普遍認為,這與外資持有的格力電器比例超標有關。深交所數據顯示,除格力電器之外,目前美的集團、廣聯達、啟明星辰和華測檢測四家的外資持股比例也在24%以上。
  • 美的之後格力電器也推債務融資180億 「不差錢」為啥要融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而就在3天前,2月26日,美的集團也曾公告,擬向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申請註冊發行總額不超過200億元的債務融資工具,募集資金將用於滿足公司生產經營需要。而事實上,這兩家家電業的雙雄巨頭一向「不差錢」。
  • 日本電器巨頭,在國內「撈金」20多年,竟被大家誤認為是國內品牌
    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很多行業都實現了快速的壯大,而家電行業不僅在國內市場站穩了腳跟,還在全球也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根據相關報導,伴隨著家電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內市場還湧現出了多家家電巨頭企業,包括大家熟知的格力電器、美的集團、海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