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景德鎮的陶瓷比較難銷售呢?我總結為以下兩點
第一:工匠不適合做生意。景德鎮屬於內陸城市經濟不發達,銷售方式和理念總是比大城市慢好幾拍。大家可以去百度下,景德鎮陶瓷品牌就知道了,出來的結果除了幾條做了推廣的品牌其他的都是一些文章。放眼看過去好像沒有一個大的品牌,都是雜牌。
即使是做了推廣的品牌,當你點擊進去的時候。整個網站看上去就像個騙子網站一樣,商品價格高,圖片處理的含糊。頁面設計的簡陋,使人想買都不敢買。造成這種現象正是由於景德鎮缺乏品牌運營的人才,沒有注重品牌形象和客戶感受。
而小的城市註定是留不住人才的,薪資待遇達不到他們要求。其次老闆的觀念也有很大的關係!都說小城市裡沒有公司這種東西,我覺得這話說的在理。我自從一線城市回來老家景德鎮後也呆過幾家公司,想招個會做簡單報表會簡單的辦公軟體的人都很難招到。
由於老闆都是工匠出身,只會專研技術,而且大多是學歷不高的人。和他們談營銷談運營簡直就是南轅北轍,越說越遠的感腳。他們的辛苦錢不會花在看不見的運營和營銷上,他們喜歡錢花出去能看見實物的感覺。他們也嘗試過很多種方式,比如直播,東家平臺,微拍平臺,淘寶,等等。都失敗告終,因為他們不懂網絡營銷套路,大多數人認為別人開網店賺錢了,自己也去開個就能賺錢。殊不知人家投入運營的費用和套路。
這就導致許多老闆在每個平臺都有帳號,但是沒有一個平臺做起來了的,都是註冊了上點商品,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許多開實體店好多年的店主,居然微信裡都沒有幾個客戶的微信號,自己微信也從來都不發產品的圖片信息等。好像自己就不是做這行的人似的,這讓我感到很擔憂。
第二:本地產品的特性決定了銷路不會很好。大家都知道景德鎮的陶瓷非常出名,但是卻不知道陶瓷是有很多種類的,景德鎮也就是藝術瓷出名,那些能夠批量生產的瓷器在景德鎮生產出來雖說質量也不錯,但是成本是永遠沒法和外面比的。所以景德鎮也只能賣賣藝術陶瓷了。
藝術陶瓷是無法量產的,都是手工完成的工序,需求再大,手藝人也就那麼多了。而且真懂瓷器好壞的人不多,懂的人也都是年紀大,家庭條件還不錯的人,他們才願意花高價格買好些的瓷器。要賣這種高端瓷器就必須要混圈子了,靠網絡銷售是行不通的。景德鎮幾大名窯的產品天貓店裡,你們看看上千的基本一個月銷不了幾個。
如今景德鎮的手藝人還是手藝人,做瓷器真正賺錢的還是外地過來搞營銷的高設計的人們。工匠老闆們大多成為了他們的代工廠。如何提高景德鎮陶瓷的銷量,必須要做好品牌運營,這是個很長遠的戰略規劃,不一定有老闆願意去做這些。
做品牌運營簡單說下來其實也就那麼幾點,1:產品定位,根據定位找人群。2:做好客戶的管理,對於老客戶要做精細化運作。3:選擇一條符合品牌調性的營銷方式去推廣。產品定位也很廣泛,有產品型,和作品型,這兩個類型裡面又分為很多種類,還是比較複雜的。要做好不容易。這裡就不細說下去了!
往期文章:
現象:收藏證書,是現在陶瓷產品的標配!
觀點:買柴燒陶瓷不值得!
行業:怎樣算好的陶藝師,他們要具備哪些技能?
「古彩」「粉彩」「釉下五彩」你得了解下!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你在景德鎮卻買了福建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