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集團董事長顧金山:將陽邏港打造成長江中遊航運中心核心港區

2020-12-24 荊楚網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雷闖

「湖北是重要的戰略市場,公司看好湖北未來。」7月15日,來鄂訪問的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顧金山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將攜手中遠海運集團,將陽邏港打造成長江中遊航運中心的核心港區,為湖北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作出新貢獻。

湖北是長江幹線流經最長的省份,也是上港集團較早布局的區域。2005年,上港集團及下屬子公司出資5.22億元,與武漢市國資委合資成立武漢港務集團,持股49%。經過多年運營,2019年,武漢港務集團完成貨櫃吞吐量109.5萬標準箱,實現營業收入18.71億元,員工超過2000人。

在宜昌,上港集團長江港口物流有限公司與宜昌城投合資設立宜昌上港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推動三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上港集團相關人士介紹,為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該集團建立長江流域港航業務信息化的統一標準體系,實現長江支線客戶託付貨櫃像買機票一樣便捷,利用大數據,提升了碼頭服務水準,帶動長江流域整體信息化發展。去年底,上港集團實現了武港集團下屬所有碼頭的數據對接,為武漢上海航線船舶停靠提供了信息保障,為客戶全程物流信息跟蹤提供了技術支撐。

湖北發生疫情後,上港集團迅速行動,對湖北區域來船停靠不限制,並派專人負責聯繫,讓湖北船舶享受「早靠、早做、早離」待遇。據統計,自1月23日武漢「封城」到4月8日離漢通道解除管控,上港集團共完成湖北方向進出口船舶491艘次,為保障當地物流暢通、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為支持湖北抗疫,上港集團積極協調鐵路部門,分5個批次將中糧集團進口的2000噸中央儲備冷凍肉,通過鐵路運往武漢,保障市場供應。此外,公司主動與武港集團對接,向湖北援助了一大批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

「公司對湖北、武漢的發展充滿信心。」顧金山表示,湖北系「九省通衢」,武漢是全國綜合交通樞紐之一,區位優勢明顯;擁有百萬大學生和眾多科研院所,科教實力雄厚;湖北是長江幹線流經最長的省份,武漢正在打造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佔據重要地位。隨著中央扶持湖北疫後重振一攬子政策相繼落地,必將推動湖北經濟快速復甦和高質量發展。

顧金山坦言,前不久,湖北獲批第三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其中兩項重點任務是實現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優勢,這既是湖北的重大機遇,也是上港集團的發展機遇。此次訪問湖北後,上港集團將攜手中遠海運集團,進一步深化港航合作,創新業務模式,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把武漢陽邏港打造成長江中遊航運中心的核心港區,推動湖北港航發展,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上臺階。

相關焦點

  • 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蛟龍騰飛
    2015年武漢新港貨櫃吞吐量106.23萬標箱,貨物吞吐量1.63億噸,成為長江中上遊最大的貨櫃港口。武漢新港集中規劃了「一個中央商務區」,「兩大貨櫃核心港區」,「十座臨港新城」、「十八個港口產業園」,努力打造集現代航運物流、綜合保稅服務、先進港口設施和經濟技術開發為一體的現代港,中西部走向海外的國際港,水水、水陸、鐵水中轉的樞紐港和港口與產業相互促進的先導區。
  • 鄭學選會見上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顧金山
    鄭學選會見上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顧金山 2020-08-14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加快建設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 湖北交通勇當發展先行官
    圖為:武漢陽邏港湖北日報訊 2016年,湖北省交通運輸廳乘著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的強勁東風,加快建設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推動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重慶長江上遊航運中心並立長江經濟帶建設潮頭
  • 九龍治水各自為政 武漢航運中心7年建設仍髒亂差
    如今,作為「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的重要連接點,武漢應有的區位優勢備受期待,長江中遊航運中心的建設更是被各方寄予厚望。  在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核心港陽邏港調研,不少業內人士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表示,武漢航運中心的推進比想像中要慢很多。一方面,武漢建設航運中心必需的港航資源有限;另一方面,有限的資源還散落在不同的地區和部門及市場主體手中。
  • 長江國際航運金融港糧食物流應急保障基地、冷鏈產業園...
    長江國際航運金融港是武漢金融控股集團深入貫徹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旨在以「產業集群+商貿金融」為紐帶,打造武漢長江航運中心和金融貿易核心功能平臺,五年內形成數十家要素交易市場和近百家金融機構聚集的金融生態鏈,實現年要素交易規模過萬億、金融服務及融資規模超千億,建成「立足武漢、貫穿長江、輻射全國、融匯世界」的國內一流航運金融中心。
  • 長江中遊又添大港:黃石新港開港運營
    長江中遊又添大港:黃石新港開港運營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9-29 17:41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武漢9月29日電(記者 黎昌政)以「億噸大港,百萬標箱」為目標的黃石新港29日正式開港運營,已完工的一期工程年吞吐能力達1000萬噸,全面建成後,將成為長江中遊地區重要港口和輻射鄂東、贛北、皖西的區域性物流中心。
  • 武漢港發集團將新建陽邏公路中轉中心,以解決水運轉公路運輸瓶頸
    陽邏港集運場。記者任勇 攝長江網11月6日訊(記者汪文漢)「借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契機,加快建設核心物流設施,同時致力於為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提供服務保障支撐,讓產業鏈相關企業合作共贏,不斷提昇陽邏港的樞紐地位與品牌效應。」武漢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投資建設方、武漢港航發展集團負責人接受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採訪時說。
  • 武漢:建設高水平航運中心 打造中部地區樞紐港
    >  建設高水平航運中心 打造中部地區樞紐港  武漢新港助力黃金水道成色更足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蔡朝陽 李源 通訊員 黎雲  12月18日,裝載著450噸聚乙烯的18隻標準貨櫃,從阿聯海運到上海後,通過長江抵達陽邏港,進入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
  • 武漢迎來首艘直航外籍貨輪 從日本進口的工具機一船直達陽邏港
    「申航7號」裝載從日本進口的機械設備一船直達陽邏港 通訊員胡豔 攝   長江日報訊(記者汪文漢 通訊員胡豔 賈波)6月12日,一艘獅子山籍貨船在武漢國際貨櫃有限公司陽邏港一期碼頭停靠   去年11月5日上午11時許,一艘裝載湖北宜化集團生產、出口到日本的1900噸磷酸氫二銨的貝里斯籍貨船在陽邏港一期碼頭起航,中途不需在上海停靠,直達日本千葉縣袖浦港,成為武漢新港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近洋直航出境外籍船舶,也是長江中上遊地區第一艘近洋直航船舶。
  • 探索未知 領航未來——上海港支撐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綜述
    從黃浦江沿岸12個裝卸作業區,到長江上的外高橋港區,再到東海上的洋山深水港區,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主體上海港完成了由河港向海港的「三級跳」。為解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核心問題之一——建設吃水在15米以上的貨櫃深水樞紐港。經過6年反覆比較論證,2002年6月,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開工建設。2005年12月建成投產,從此,上海港擁有了7萬噸至10萬噸級的貨櫃泊位。
  • 深圳將打造全球樞紐港,並與香港港共建國際航運中心
    深圳將打造全球樞紐港,並與香港港共建國際航運中心 2018-06-20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水路 武漢至日本貨櫃航線恢復運營 陽邏港水鐵聯運二期項目開工
    今年6月11日,在陽邏港一期碼頭,「華航漢亞1號」裝載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從日本採購的「空中走行式搬送系統的控制組件」靠岸停泊。這是武漢首次以江海直航方式,將高科技產業裝備、零部件直接從原產地日本運抵武漢。
  • 長江「黃金水道」釋放發展動能
    如今,減載後裝貨量達8萬噸的大船直接入港,算一算每噸貨物可減少物流成本40元左右。」「深水航道全線貫通後,航道通航條件大幅改善,大型海輪吃水增加、實載率提高,航運成本自然下降明顯。」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姜明寶說。「深水航道開通後,南京港每年可以節約物流成本至少10億元。」南京港口集團副總經理李錦告訴記者。
  • 九江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九江長江經濟帶區域航運中心建設規劃的通知
    「動能轉換」,把九江打造成為立足全省、服務長江中上遊區域、對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輻射長江經濟帶的區域航運中心,提出如下規劃方案。  到2025年,將九江基本建設成航運物流服務充分有效的資源中心,具有中轉型和腹地型航運中心基本功能的區域航運中心,沿江經濟帶初步形成,航運產業及臨港產業實現集聚。按照九江特有的臨港經濟模式開展航運服務,與武漢、上海等航運中心形成錯位發展、互為依託的航運中心聯盟。九江港實現年貨物吞吐量2.8億噸,年貨櫃吞吐量90萬標準箱,航運企業船舶運力達到300萬載重噸。
  • 武漢陽邏港鐵水聯運二期、三期工程通過專家評審
    2月2日,武漢新港管委會又傳來消息:陽邏港鐵水聯運二期、三期工程已通過專家評審,兩項目建成後,陽邏港鐵水聯運能力將由目前10萬標箱提升至210萬標箱,成為中國內陸地區規模最大的鐵水聯運樞紐港。武漢因坐擁長江黃金水道,又是全國鐵路主樞紐之一,於2013年3月入選該行列。  但是,武漢陽邏港與貨櫃中轉站——武漢臨空港吳家山鐵路中心站之間相距60餘公裡,港站分離且無鐵路線銜接,需用公路接駁,導致物流成本大增。曾有部門測算,一隻貨櫃從吳家山運到陽邏港的公路運費,與從陽邏到上海的水路運費相當。
  • 上港集團+江蘇省港口集團:一次情投意合的攜手|港口圈
    根據協議,上海市交通委和上港集團將從規劃、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全力支持和參與通州灣新出海口開發建設,支持通州灣新出海口作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的重點發展港區;江蘇省交通廳和江蘇省港口集團從省級層面全力支持;上海市交通委和江蘇省交通廳做好規劃對接、項目報批等相關工作,並給予政策支持;上港集團和江蘇省港口集團共同做好通州灣新出海口的港口運營、貨源組織
  • 江海起宏圖 大港勢如虹——鹽田港北上長江打造全新黃石新港
    記者了解到,由該集團投資新建的黃石新港在短時間內從長江沿線眾多港口中脫穎而出,成為長江港口群一顆璀璨的明珠。  黃石新港:長江經濟帶樞紐港  西塞山上,極目遠眺,長江驚濤拍岸、波瀾壯闊,黃石新港勢如長虹。
  • 動向| 三港整合 四川要整出一個長江上遊航運中心
    「瀘州、宜賓、樂山三座城市,遠離成都、重慶這種中心城市,長期以來處於陸路交通、航空交通邊緣化位置,自身在水路交通上的優勢又難以充分發揮。」湯繼強認為,通過港口整合將水運交通做大做強,相當於用自己的長處補了大城市的短板。這樣,將有利於整個區域經濟效率和經濟活躍度的提升。
  • 打造港口經濟生態圈 構築「強港興業」大格局
    集團秉承打造以港口為核心的全球領先的綜合物流服務商的發展願景,立足港口產業節點,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集團「四大板塊」的發展戰略定位,加強戰略管控,強化戰略定力,延伸港航產業鏈服務,航運服務、開發建設、金融等業務板塊亮點紛呈。
  •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全球前三:將繼續夯實樞紐門戶功能,從「基本建成...
    新華每日心記者賈遠琨、何欣榮長江入海口,全自動貨櫃碼頭晝夜不息;黃浦江兩岸,高端航運服務機構爭相入駐;一朵航運「數據云」,洞觀全球航運市場走勢……7月11日發布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2020)》顯示,上海首次躋身國際航運中心排名前三,僅次於新加坡和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