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人民心中有一種美食,可以比肩小面、火鍋、酸辣粉,那就是——簸箕做的膽水豆花與甑子蒸的飯的組合:豆花飯……
豆花飯源於重慶南川,就是豆花+蘸料+一碗飯=豆花飯。在重慶這個吃貨聚集的美食大都,雖然看起很粗糙上不了場合,但是不可否認,豆花飯也是重慶味道的其中一味重要代表。
簡單的美食一般不平凡,一碗暖烘烘,嫩生生的豆花是一天美好的開始,到了中午再來豆花飯……不管是早中晚三餐,豆花飯都能帶給重慶人溫暖。
對於豆花來說,最為精妙的是點豆花這一步,磨豆子做豆漿這一步也許大多數人都能完成。但是點豆花就完全是靠手上的真功夫了。豆花點出來必須是又白淨又綿扎又水嫩,豆漿的濃度,膽水的多少、火候的掌控全憑火眼金睛。
而打調料碟是個技術活,託個小碟子,手腕輕輕一抖,勺子巧妙一撥,各色調料上下翻飛,最後再澆上一勺麻油,香味撲面而來。
不得不說,豆花飯最後一項精髓就是飯,一定要是甑子蒸出來的瀝米飯,粒粒分明有嚼勁。如果是電飯煲煮的飯,十分也得遜色七分。將拌好的豆花放在飯上,一起刨入口中,人間美味莫過於至樸至簡。
豆花入口即化的口感,就像嘴裡含住了一團溫熱的蒸蛋,卻又瞬間融化在口腔,順著喉嚨滑入胃囊,鮮嫩感滿分!豆花透著淡淡的清香,再放進蘸料裡裹上一圈辣椒,讓它充分地入味~
而且,在重慶吃豆花飯有一不成文的江湖規矩,只要吃豆花飯,就一定要點一份燒白來搭配。許多人沒聽說過燒白這道菜,大多以為是梅菜扣肉。
其實,它們之間有很明顯的區別,燒白打底的鹹菜是芽菜,而梅菜扣肉使用的是梅菜;而且製作燒白要放薑末和花椒,還要抹一些醬料在肉的表面;總得來說燒白吃起來要「重口味」一些。
在重慶,豆花飯是最早的快餐,幾塊錢就能解決一頓飯。即便日子好了,一日三餐豆花飯也是食得的。豆花飯,一大碗、一小碗、一碟,卻是重慶人最好的味道!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於原作者,僅做學習交流使用,不做商業用途,如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