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生命在於運動。說起運動,可能很多人就會想到跑步、去健身房了,但是有一項最簡單也最常見的運動卻被大家忽視了,那就是走路!人每天都需要走路,但是現在可能很多人已經習慣於享受公交、私家車等交通工具帶來的便捷了,每天走的路也越來越少,其實走路也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式。
但是也有人認為,走路太多也不好,很容易傷害到膝蓋,尤其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還容易發生潛在的健康威脅。這一說法,似乎和大家一致提倡的生命在於運動有些背道而馳了,那麼,日從萬步,真是膝蓋先扛不住,慢慢的會「毀全身」嗎?
日行萬步,真的很傷膝蓋?
每天走一萬步,相當於走六七公裡的路程,其實消耗的體力和能量是明顯的,但是對於不同年齡段的人來說,可能產生的影響也不一樣。對於年輕人來說,一天一萬步甚至幾萬步,可能都比較輕鬆;但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可能就有點傷身了,尤其是膝蓋關節處比較容易受損。
因為中老年人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的速度都比較慢、體內的鈣質和骨質流失的也比較快,各項身體機能其實都在逐漸的衰退,長時間的行走的話,可能不僅加快關節、膝蓋的老化速度,還容易增加心臟的負擔,對中老年人而言,日行萬步可能就不是在養生而是在養病了。
那麼,究竟每天走多少步,才最有利健康呢?
一般來說,中老年人每天走路的步數控制在6000步左右其實就可以了。6000步相當於3-4公裡的步行距離,於每天進行半小時中等強度的運動量差不多,而且走路更舒緩一些,比較適合中老年人,既達到了鍛鍊的目的,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負擔,不容易傷膝蓋,相反,適度的運動,其實是在養膝蓋。
我們走路的步伐一般都是比較恆定的,身體也會主動的調節,所以也沒有必要為了達到這個步數,就改變自己的步伐速度。走路也不是瞎走的,正確走路有益身體健康,但若是不了解一些注意事項,可能也還是在傷身。
走路的注意事項,也望周知
過飽、過飢的時候不宜走路。剛吃完飯就外出散步,是很容易腹脹、消化不良的,因為這時候胃部正在的緊張的對食物進行吸收和消化,血液也會像胃部集中;而太飢餓的時候,比如很多人早起後會先晨練,之後再吃早餐,但是早晨空腹就運動了,比較容易發生低血糖,尤其是中老年人,甚至還可能暈倒。
走路也要注意正確的姿勢。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路不要再低頭玩手機或者含胸駝背的,應該要抬頭挺胸,按照平日正常的步伐就可以。長期的含胸駝背的走路,即使膝蓋不會受傷,你的頸椎也會受傷,顧此失彼,依舊是有害健康的。
綜上所述,日行萬步對於年輕人來說,或許輕而易舉,也不容易傷身,但對於中老年人而言,就容易傷膝蓋了。一般來說,中老年人每天的步數控制在6000步左右其實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根據自身體質來調整,並要注意走路的一些注意點,正確走路,才最有利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