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旅遊持續升溫 傳統觀光遊向遊牧文化體驗轉型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四川阿壩的若爾蓋大草原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綠洲」之稱,沼澤溼地一望無際、廣袤無垠,是中國最美的溼地大草原。 記者 翟天雪攝

  受到《狼圖騰》等電影的助推,今年暑期草原生態遊線路異軍突起。記者從同程旅遊網了解到,進入7月以來,預訂赴內蒙古、新疆、甘肅、寧夏等地旅遊的人數迅速上升,旅遊主題以草原生態遊為主。

  電影火了草原遊

  「電影《狼圖騰》火了狼演員和導演,也火了烏拉蓋草原。」當地導遊烏蘭說,以前這個季節導遊每天也就接一兩個旅遊團,現在一天得接四五個,還有好多來自北京、河北、遼寧等地的自駕遊遊客和驢友,他們大部分是《狼圖騰》的書迷和影迷。

  記者了解到,呼和浩特鐵路局於6月30日至8月末開通了「草原之星」旅遊專列,每5天一趟,帶領大家探秘烏拉蓋草原,如今報名的遊客已有800多人,前3趟旅遊專列已經滿員。

  「現在要報名去內蒙古大草原旅遊,除了價格暴漲之外,有錢也不一定能訂到了,海拉爾8月的房間基本已經訂滿,大部分旅行社已經不再接受前往內蒙古旅遊的報名。」同程網COO吳劍說,暑期草原遊火爆的原因,一是今年夏天南方不少旅遊城市暴雨不斷,致使不少遊人轉去大草原;二是與各地旅遊局的大力宣傳和影視劇的影響密不可分。

  「不光內蒙古,今年暑期全國的草原旅遊市場都非常『熱』。從預訂情況來看,大西北遊預訂量同比增長2倍以上,一些熱門團期已排到8月下旬,價格同比上漲近20%。」國旅總社市場部負責人說,瞄準這一商機,旅行社推出了眾多草原線路,包括新疆那拉提大草原、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張家口草原天路等產品。

  作為北京冬奧會的主辦地之一,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把草原旅遊作為主題推廣。張北縣縣委書記郝富國表示,近年來,來張北的遊客每年都以60%以上的幅度增長,全縣賓館數量達到百家,住宿床位從2009年的4500張發展到現在的3萬多張,逢周六周日,都會出現「一席難定、一床難求」的狀況。2014年,該縣接待遊客376.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近21.48億元。

  旅遊產品應推陳出新

  電影的帶動效應最多只有兩三年,要想持續吸引遊客到草原遊玩,景區應不斷推出具有草原特色的新產品。專家建議,傳統草原觀光遊應向遊牧文化體驗轉型,把原來觀光遊中的項目變成「特色要素」。

  體驗蒙古族搏克、吃烤全羊、喝馬奶酒、品牧民家自釀酸奶、自己動手做氈子……樁樁件件體現著蒙古族民俗,感受的是地地道道的草原文化。

  內蒙古包頭市格爾敖包景區經理達賴說:「兩年前,幾十個景點為搶一個200人的旅遊團拼價格,由於價格太低,結果可想而知,遊客回去就投訴了,當地處理了旅行社,接團的景點也成了整治對象。」草原景區的價廉物美要站在遊客滿意的底線上,遊客滿意就是品質保證。正是這樣的堅持,達賴家從一個牧民旅遊接待點成長為5星牧家遊,再到建設成為格爾敖包景區,轉變只有短短的兩年。

  美景需共同呵護

  暑期以來,隨著草原旅遊遊客量的激增,部分遊客在享受著自然美景的同時,也將不文明行為留在了草原上,樹林燒烤、莊稼地裡拍照、垃圾隨處亂扔,草原自然環境正在遭到破壞。

  在烏拉蓋草原生活了20多年的牧民圖雅從來沒見過這麼多人,遊客的各種不文明行為給當地牧民帶來了困惑。

  圖雅說,外地遊客一下子多了起來,遊客經常進入莊稼地裡拍照,踩倒、踩死了不少農作物。有的遊客拍完照後,甚至還會直接拔起地裡的土豆帶走。「莊稼叫人們一通亂踩,影響了收成,真叫人心疼。」

  對於草原正在遭遇的不文明行為,烏蘭深有感觸。《狼圖騰》主要講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在拍攝《狼圖騰》時,劇組就很好地保護了草原。但很明顯,有些遊客沒有真正理解電影要表達的涵義。據她觀察,遊客丟棄垃圾的現象極其普遍,對草原生態破壞比較嚴重的白色垃圾隨處可見。

  現在不少景區都建立了志願者服務隊伍,給遊客發放文明旅遊宣傳單,提醒遊客保護草原。張北縣草原天路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工作人員說,草原天路上設有垃圾點、公共廁所,也有工作人員負責衛生清理,「有時我們前腳把草地上的垃圾撿乾淨了,後腳就又有遊客繼續扔,非常無奈」。

  北京市民趙濤認為,「我們出去旅遊除了看美麗的風景,遊客本身也是風景,應該注意自己的形象」。也有遊客表示,一方面遊人應該提高文明素養,把垃圾帶走;另一方面景區也應該多增設些垃圾箱,方便遊客處理垃圾。

  除此之外,在旅遊業發展過程中,應高度重視草原生態保護,儘可能減少旅遊業對草原生態環境的破壞。

  「脆弱的草原生態一旦破壞將再難恢復。」在達茂旗旗委書記伏瑞峰看來,達茂旗草原特色旅遊已與草原生態保護緊密融合在一起,並逐漸形成差異化的旅遊產業布局。「為保護這片草原,2007年,我們對2357萬畝草場實行全面禁牧,著力挖掘草原遊牧文化資源,發展草原旅遊業。去年,達茂旗遊客達到13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4億元,今年這一數字還將被刷新。」

  國家旅遊局副局長吳文學表示,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在經濟、社會和環境發展的層面上實現可持續旅遊發展的重要意義。在旅遊業迅速發展的情況下,該如何保護生態系統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如何尊重旅遊目的地的傳統和習俗、保護文化多樣性,如何通過增加就業和公平分享收益,幫助當地減少貧困和促進社會發展等,都需要不斷探索。

相關焦點

  • 從草原到世界,中青旅聯科助力內蒙古旅遊邁入高質量發展時代
    為推動疫情後中國生態旅行的轉型升級,助力內蒙古自治區文化旅遊的高質量發展,8月16日-17日,由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中青旅聯科、潤勃生態旅行論壇、內蒙古新華發行集團、中國光大銀行呼和浩特分行聯合主辦的內蒙古高端旅行草原峰會在呼倫貝爾市召開。
  • 新疆50家旅行社負責人走進青河了解草原遊牧文化
    5月13日,新疆50家知名旅行社受新疆旅遊協會邀請,走進阿勒泰地區青河縣了解草原遊牧文化,同時也在為全國的旅遊愛好者打造新的旅遊線路。當日,50家旅行社相關負責人來到青河縣查幹郭勒鄉水庫西岸山坡,站在山坡上,大家可以看到美麗的田園風光,白色的夯土民居被農田、草場、水渠環繞,這裡水草豐美,是青河境內水源最豐沛的地方。
  • 十一世班禪走進黑帳篷體驗遊牧文化
    中國西藏網訊 八月的藏北草原,牧草青綠、牛羊肥壯,正是草原上一年中最好的季節。8月21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會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傑布走進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巴青縣拉西鎮「赤堆東雄」黑帳篷,體驗藏北遊牧文化。
  • 2020年鄂溫克冬季馬賽暨遊牧文化體驗季活動開幕
    冬季的鄂溫克草原展開懷抱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八方來客, 12月27號,2020年鄂溫克冬季馬賽暨遊牧文化體驗季活動在內蒙古民族體育中心拉開帷幕,「享用冰雪、體驗民俗」,這個冬天到鄂溫克領略不一樣的草原風採。
  • 草原旅遊升溫 牧民定居新村開起牧家樂
    草原旅遊升溫 牧民定居新村開起牧家樂 □銀琪 本報記者 徐中成    5月1日,小長假的第一天,紅原大草原的牧草正在返青,牧民甲洛家的家庭旅館迎來了首批遠道而來的客人。
  • 善做「加法」讓紅色旅遊持續升溫
    善做「加法」讓紅色旅遊持續升溫 2020-12-14 2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吉林白河林業局:深促傳統產業轉型 走特色旅遊可持續發展之路
    目前,吉林白河林業局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依託自然資源,大力開發景區旅遊建設,把林業生態旅遊作為主導產業,強化產業布局,一步步打好「綠色牌」,念好「山水經」。在深度促進傳統景區轉型升級,打造新型特色旅遊業態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的過程中,取得了顯著的突破與進步。
  • 遊牧文化展示 草原音樂節 藏戲表演 ......高清大圖回顧碌曲文化盛宴
    8月12日,2020年中國·碌曲鍋莊舞展演暨甘南州第六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碌曲縣夏澤灘舉行。來自五湖四海的嘉賓和當地牧民匯聚於此,共同參與這場草原上的盛會。此次活動為期三天,舉行了遊牧文化展演、江河同源草原音樂節、傳統藏戲表演、體育運動會等一系列活動。
  • SERINDIA | 斯基泰文化:歐亞草原遊牧文化的代表
    (本文轉載自《文明》2018年第3期,特別感謝郭物研究員授權給兩江物語公眾號,版權歸屬郭物研究員) 斯基泰文化向來被看作歐亞草原遊牧文化的代表
  • 風景獨好,響沙灣旅遊正升溫
    1月24日開始,響沙灣景區暫停營業,一直持續到3月18日。恢復營業後,景區主要以周邊遊為主,境外、省外遊團隊人數為零。直至7月15日,在停擺了170多天後,響沙灣景區跨省團隊旅遊業務進入重啟模式。恢復跨省團隊遊為旅遊市場復甦振興注入強心劑。「本來今年開局良好,春節的時候,景區預訂很火爆的,有滑雪的,有訂蓮花酒店的,無奈受疫情影響全部退款了。」景區負責人說。
  • 錫林郭勒草原旅遊攻略,行程體驗篇
    特色體驗草原、沙地、遺址、牧場、湖泊、森林、寺廟、古建,這條線路最大特色是景觀的豐富性和差異性,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交相輝映,可以邊走邊玩一線全覽,也可以放慢腳步深入牧場,體驗愜意遊牧生活。01探秘沙地旅遊牧場 體驗生態遊牧文化
  • 中醫藥文化引領長白山養生旅遊升溫
    這源於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委會領導對於文化引領的認識,特別是對於中醫藥文化的高度認同。吉林省中醫藥學會舉辦的論壇,「解析政策風標、論道前沿觀點、聆聽產經智慧、實現共贏發展。」這種超前思維與管委會「資源共享、項目共建、利益共得、合作共贏」的「大長白山發展共同體」的思維碰撞出火花,幾年來,經過合力引導,文化孕育,長白山養生旅遊開始持續升溫。
  • 新疆旅遊打卡勝地——美麗的空中草原那拉提草原
    優美的草原風光與當地哈薩克民俗風情結合在一起,成為新疆著名的旅遊觀光度假區。那拉提景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風景區、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國家旅遊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單位、國家「價格信得過」景區,是新疆十大風景區之一、自治區旅遊風景名勝區,是新疆的重要景區和品牌,也是伊犁河谷在全國的著名品牌。
  • 貴安新區:鄉村遊、親子遊人氣旺 避暑旅遊持續升溫
    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新區旅遊業持續升溫,雲漫湖、月亮湖、平寨、羊艾茶場等各景區景點迎來了大批避暑遊客。7月14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發文宣布,跨省(區、市)團隊旅遊可有條件恢復。貴安新區多個景區景點隨著「疫後」旅遊市場復甦,推出各種主題避暑活動、旅遊亮點。
  • 新時代下的文化復興之鐵礦資源大縣的轉型發展之路
    作為山西省著名的鐵礦資源富集地區,近年來,代縣把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作為經濟轉型的引擎,文化旅遊產業呈現出持續向好的態勢,同時也成為驅動經濟轉型的強大「助推劑」。從一個鐵礦資源大縣擺脫工業依賴資源的發展實踐來分析,把文化旅遊產業做大、做優、做強不僅是代縣經濟結構轉型的方向,也是代縣轉型發展的特色,更是代縣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 暑期招募丨綠色營內蒙古烏珠穆沁草原親子遊牧營
    今年三月份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上就刊登了一篇介紹這個地方的文章《烏珠穆沁:古老草原部落如何「穿越」古今》,介紹了在內蒙古北部的大草原上這些守望遊牧文化的烏珠穆沁牧民。烏珠穆沁是內蒙錫林郭勒草原上的一個古老蒙古族部落,族人保持著十分純樸的生活方式。
  • 山地旅遊持續升溫,或將成為人們休閒的新生活方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旅遊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剛需。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境外遊一直處於停滯狀態,人們紛紛轉向國內遊,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不同於以往,現在各旅遊地區的交通便利,出行便捷,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山地旅遊,走進大自然氧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 傳承遊牧文化的扎魯特草原純牧業蘇木是怎樣的?
    盛夏的科爾沁草原一碧萬頃,矯健的駿馬飛馳在綠色的原野上,身著傳統民族服飾的牧馬人悠然地從事著流傳了千百年的活計……儘管隨著時代的變化,不少牧民從遊牧轉向定居、放牧時騎上了騎摩託車、汽車取代了勒勒車、飲食結構更加健康合理,但這片大草原和草原上的人們始終保持著不變的「內核」。
  • 我市旅遊市場持續升溫
    ,逛文昌裡、觀看《尋夢牡丹亭》、品嘗美食,幸福滿滿;8月16日,上饒市萬年縣近百位萌娃們來到撫州,開啟一場奇妙的戲劇研學之旅……自恢復跨省遊後,我市旅遊持續升溫,不斷釋放旅遊消費潛力,不僅吸引了江西本省眾多遊客紛至沓來,還接連迎來福建、湖南、浙江等外省遊客紛紛前來「打卡」。
  • 文旅消費日益升溫 避暑度假需求旺盛博展館「難訂」
    記者從各大旅遊企業了解到,當前文旅消費日益升溫,城市周邊避暑度假需求旺盛,酒店預訂量和價格上漲,博展館緊俏「難訂」。城市周邊避暑度假需求旺盛 旅居成中老年人群新選擇受疫情影響,在周邊尋找「清涼」成為一些都市上班族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