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不僅地域遼闊,民族分布廣,美食的種類繁多。
簡單的食材在廚師的手中綻放光彩,麵條的製作方式不同,便在那片土地上衍生出特別的吃法。
今天小編將從北往南,分別講述炸醬麵、熱乾麵還有拌麵的區別,一起來看看吧。
1|炸醬麵
讓我們出發到第一站,
首先從老北京的炸醬麵開始說起吧!
炸醬麵是北京富有特色的麵食,由菜碼與炸醬拌麵條而成。
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便可將其作為菜碼備用。
接著去做炸醬,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入油裡炒,再加入黃豆製作的黃醬或甜麵醬炸炒,即成炸醬。
麵條煮熟後,撈出,老北京人稱作「鍋挑兒」,澆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麵。
炸醬麵在中國的流行程度,從國內各地關於炸醬麵的順口溜可見一斑。
「青豆嘴、香椿芽,
焯韭菜,切成段;芹菜末、萵筍片,
狗牙蒜,掰兩瓣;豆芽菜,去了根,
頂花帶刺的黃瓜切細絲;心裡美,切幾批,
焯豇豆,剁碎丁,小水蘿蔔,帶綠纓;
辣椒麻油淋一點,芥末潑到辣鼻眼。
炸醬麵雖只一小碗,七碟八碗是面碼。
老北京人吃炸醬麵,冷天講究吃熱的,謂之「鍋兒挑」(完全不過水),熱天吃過水麵,但湯要篦盡。根據季節佐以各種時鮮小菜,謂之「全麵碼兒」。
初春的時候,選擇用掐頭去尾的豆芽菜(稱掐菜)、只有兩片子葉的小水蘿蔔纓,並澆上過年剩下的臘八醋。
到了春深,在醬裡放上鮮花椒蕊兒,稱花椒醬,麵碼兒則是青蒜、香椿芽、掐菜、青豆嘴、小水蘿蔔纓和絲(條)。
而初夏則以新蒜、焯過的鮮豌豆、黃瓜絲、扁豆絲、韭菜段等為麵碼兒。
再來說說炸醬麵的營養價值。
麵條易於消化吸收,有改善貧血、增強免疫力、平衡營養吸收等功效。
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在炸醬麵裡多放些蔬菜作為「面碼」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使炸醬麵成為一種健康的飲食。否則鹽分多,纖維少,維生素C和鉀不足。
到這裡,炸醬麵的介紹就要結束了,接下來就到了另一座城市——武漢。
2|熱乾麵
武漢,簡稱「漢」,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
武漢熱乾麵是湖北省武漢市的一種特色小吃,屬於湖北菜;該菜品在武漢甚至在全國都頗有名氣、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武漢熱乾麵人人喜愛,長吃不厭,一點都不誇張。
熱乾麵既不同於涼麵,又不同於湯麵,麵條事先八成熟,撈出來再淋上色拉油、上下翻動吹涼備用,吃時開水下鍋燙熟即可撈出。
淋上芝麻醬、辣蘿蔔丁,香蔥,滷水,鹽,醬油,胡椒,味精,最好加點醋,因為是鹼面加點醋味道更好。
麵條纖細爽滑有筋道、醬汁香濃味美,色澤黃而油潤,香而鮮美,由於熱量高,也可以當作主食,營養早餐,補充人體所需的能量。
說到熱乾麵,就不得不說上點有關熱乾麵的歷史淵源。
武漢夏天高溫,跨時長,長期以來人們在麵條中加入食用鹼以防變質,這就是熱乾麵的前身—切面。
熱乾麵源於三十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賣湯麵的蔡明偉。
蔡明偉是黃陂蔡榨人,他的湯麵做得非常受歡迎,客人經常排隊要等很長時間才能買到,很多客人等不及走掉了,蔡明偉為了加快出貨量,通過反覆試驗,摸索出一套「撣面」的工藝,先把面煮七八成熟,然後快速降溫並均勻抹上油,這樣賣面時,出貨量就快了。
有一次蔡明偉在長堤街看到一家麻油作坊,看見他們從芝麻中提取麻油後,芝麻醬閒棄在一邊,香氣撲鼻,他思索到了一個法子,何不將芝麻醬加進面裡試一下呢,於是蔡明偉向麻油作坊老闆購買了些許芝麻醬回家。
在經過多次的反覆試驗,推出他的新產品上街叫賣。不過此時蔡明偉給這個面起的名叫「麻醬麵」,直到1950年時,在工商登記才正式叫作「熱乾麵」。
熱乾麵的面和一般的面有些不同,是一種鹼水面,有點粗、韌,一般需要煮兩次,煮完第一次後要攤開,拌油晾乾,這樣麵條不僅不會黏在一起,還會吸收油香,只需在第二次煮麵的時候稍微燙一下就能出鍋了。
由於熱乾麵使用的醬料是芝麻醬,因此出鍋後,不趕緊吃的話,很快就會幹掉的。
最後,來看看小編的家鄉小吃——拌麵。
3|拌麵
早晨六七點鐘,是學生上學的時候。此時沙縣也早已將鍋爐內的水燒開,製作一碗香氣十足的拌麵了。
拌麵,起源於福建福州、沙縣等地。只不過沙縣的名聲傳播的更遠,說起沙縣,人們總會下意識香氣沙縣小吃,而這沙縣小吃裡,最有名的就屬拌麵與扁食。
拌麵具有香味濃,色澤鮮,原料簡單,烹飪方式易掌握的特點。
僅需將小面放進燒開水的鍋內,拿著勺,用筷子在裡面攪勻,幾分鐘就可以出鍋。拿一個小碟子,將面放置好,撒上蔥花裝飾一番,滴幾滴香油,再放上些許的鹽即可。
喜好花生醬的人,可以在一旁的調味碗裡,用調味勺,撈上幾勺的花生醬,在拌麵上,味道就有了些鹹甜,且油而不膩。
而不愛吃花生醬的,也可以看看醬油、醋等其他的調味,也不是一種選擇。
拌麵由於沒有汁,吃起來可能會有些幹,這個時候可以找老闆要一碗蔥湯。所謂蔥湯,只是老闆從煮扁食的鍋裡打上一碗湯汁,用勺子撒入些適量的蔥花,就製作好了。
我最愛吃的是扁食拌麵,我吃不慣拌麵的幹,又怕多點一碗扁食吃不完,就會老闆要上一碗扁食拌麵。
扁食拌麵是將扁食和拌麵混在一起,既不會擔心太多湯汁濺在身上,也無需擔心太幹難以下咽。把面送入嘴中咀嚼,好吃極了!
結語
除了以上三種麵食,像蔥油拌麵、麻醬麵、油潑麵都是沒有湯汁的麵食,味道也是很不錯,很值得推薦的。
那麼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了,如果有別的好吃的麵食,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哦
省點,使人們花對每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