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出上聯:「二人土上坐」,大才子對出絕妙下聯,寡婦羞紅了臉

2020-12-19 黑大解文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獨特一筆,中國文人素來喜愛玩文字遊戲,對聯便是其中之一。

對聯看著雖然簡單,但是想要對出一副好聯,可絕非易事!對聯不單單是講究押韻,還必須具備意境以及內含,否則,對聯只會局限於形式表面上,讀起來卻沒有一點味道,更不必說還有什麼智慧了。

在古代,人們喜愛對聯,從娛樂變成了一種家喻戶曉的活動,它不但滿足了文人雅客娛樂消遣的需要,還能給平民百姓增添愉悅感,因此,十分受人們的歡迎。

在北宋年間,有一個才女姓許,她的丈夫是一個做生意的,因此,會常年在外奔波,他們剛結婚還沒過2年病逝了,這個才女慘成了寡婦。

但是呢,這個女子可是十裡八鄉出了名的才貌雙絕,不但詩詞歌賦出眾,各種樂器也精通,再加上這天生的美貌,若是一個人孤苦終老的話,未免也太慘了!於是,一些媒婆都紛紛上門勸她改嫁了,但是這個才女太思念自己的丈夫,所以過了很長時間都沒有答應。

就這樣過了一年,女子在清明節,給丈夫上墳,回來的路上看到了2個小孩坐在地細打鬧,便有感而發,脫口而出一上聯:「二人土上坐」!

沒想到,剛好有一個秀才從旁邊路邊,聽見了這個上聯,心中為之一動,對上下聯:一月日邊明!

這上下聯雖然只有簡單的5個字,但是卻一點不簡單,才女的上聯本質上是衣服拆字聯,把坐拆開,是一個土與二個人,秀才的下聯也對應的是一個拆字聯,「明」是日跟月組成的,構思巧妙,意象絕妙!

才女聽完此聯,春心萌動,便於秀才成親了,從此又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對聯不僅僅能陶冶一個人的文學情操,還能在無意之中促成一段姻緣,這就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所在。

歷代文人墨客,把對聯文化奉為圭臬,玩味其中,怡然自得

對聯中無不涵蓋了現在生活的一些縮影,同時還能窺見到一些做人的智慧和道理,常常讀古人古事,一定能從裡面獲得大量的智慧。

在2005年的時候,對聯文化已經被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裡了,以後我們更要多學習一下這類的知識,把老祖宗的文化弘揚光大。

如果,你想見識更多的對聯,在對聯的海洋裡暢遊的話,《中國對聯精粹》一書,推薦給你,該書將歷史上的一些傳統對聯進行了分類整合,將一些歷史經典進行了通俗化地展示。

《中華對聯精粹》是一部中國古代經典的通俗化讀本,結合了社會現實,加以注釋、譯文和點評,賦予了這些經典以新的時代內涵,為大眾提供陶冶性情、提升道德素養的寶貴精神食糧。

當然這本書孩子也是可以跟著學習的,讓孩子多接觸一些文學知識,對孩子以後的發展也是有幫助的。

一本僅需要39.8,省下兩包煙錢,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寡婦徵婚出上聯「二人土上坐」,秀才妙對下聯,成為一副妙對
    >唐伯虎打此處經過,知道這家人向來不做什麼好事,如今還這麼高調的貼出了對聯,便大筆一揮,在上聯和下聯上改動了一番。第二天進士老爺打開大門一看,立馬氣暈在門前,只見門上的對聯是這麼寫的:上聯是:父進土,子進土,父子皆進土下聯是:婆失人,媳失人,婆媳均失夫唐伯虎的這一改動,可謂是大快人心,老百姓平時也是受夠了這家人的欺負
  • 寡婦出一上聯:「花果山水簾洞,有深有淺」,瘸子巧對經典下聯
    寡婦出一上聯:「花果山水簾洞,有深有淺」,瘸子巧對經典下聯眾所周知,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國五千年的漫長的文化演變史中,如果要問哪種文化是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哪種文化是隨時隨地就可以拿過來切磋娛樂的,那一定非對聯莫屬了,別看上下兩聯,橫批一個,字數不多,實則內容不少,既要想著如何才能對仗工整,又要想著前後事件和意境交相呼應,所以想要對出完美的對聯,實屬不易,所以在古代社會裡,喝著小酒,吃著小菜,對著對聯,是才子書生們最喜愛的活動了,既能顯示出自己的學識能力,又能娛樂身心,何樂而不為呢?
  • 皇上出一上聯:「二人土上坐」,貴妃的回答亮了!
    隨著對聯的慢慢發展,越來越多的文人開始追求對聯上的意境和一些巧妙的構思。因此湧現了很多的絕妙之對。就連很多有名的帝王,也難免沉浸於此,朱元璋就是個有名的愛對對子的皇帝,對聯雖然在明朝尤為興盛,但並不代表明之前就無人能對。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關於唐明皇一個千古佳對。皇上出一上聯:「二人土上坐」,貴妃的回答亮了!
  • 文人對對子,上聯:「夜襲寡婦村,有進無出」,下聯是?
    文人對對子,上聯:「夜襲寡婦村,有進無出」,下聯是?文丨乾坤歷史說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說起這個古代的才子,要是慢慢細數,三天三夜恐怖也說不完。其實歷史上的紀曉嵐紀大學士真的是學識淵博,口才出眾,享有「鐵齒銅牙」的稱號。還有部電視劇《九歲縣太爺》陳文杰,這是虛構的人物,也是乾隆時期的,劇中的九歲縣太爺,十歲大欽差,他聰明伶俐,活潑可愛,不畏強權,富有正義感,擅長對對子,贏過皇上的「對子王」,而且鬼點子特別多。可見在那時,各路的文人騷客都是愛對對子的。
  • 唐明皇寫土味上聯:「二人土上坐」,聰慧楊玉環出下聯扭轉乾坤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有四大美女,其中之一就是在唐朝時期一名叫楊玉環的女子。她起初嫁給了李瑁,後來被唐玄宗看上了,就納入了自己的後宮。楊玉環出身富貴之家,她的祖父曾經是隋朝的上柱國,叫做楊汪,在唐朝初年死在了李世民的手中。
  • 寡婦出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窮秀才妙對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比如著名的宋代詞人蘇東坡,明代的才子解縉還有唐伯虎,以及清朝的紀曉嵐、鄭板橋等等,無不是對聯文化的高手。那麼有的讀者可能會問,學好對聯究竟有什麼用。其實這個問題同樣可以被問及到學詩詞能起多大的作用,因為詩詞和對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互相關聯的,因為它們都講究平仄押韻,對仗工整。
  • 皇帝出上聯「二人土上坐」,妃子更聰明,一副下聯抓住皇帝的心
    古代人特別喜歡對對聯,閒來無事就出個上聯,然後就來看誰的下聯更精彩,我們現在大多人都不擅長對對聯,這要放在古代,不會對對聯就會顯得你沒文化,當然古代的皇帝也喜歡對對聯,一國之君不是白當的,也是有點真材實料的,尤其是皇帝出的上聯,對的時候更得謹慎,對不好那可是會惹來皇帝的不快的。
  • 乾隆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寡婦下聯讓和珅拍手叫絕
    與古詩詞有所不同,對聯由於相對較簡單,這也使得它頗受各個階級所歡迎,大到廟堂高上小到市井商鋪,我們幾乎每天都會看到它的身影。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幅妙對,就是由兩個地位極為懸殊之人所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乾隆,我國古代封建王朝中一個頗有威望的存在,有著「十全老人」的稱號,是滿清盛世的締造者。
  • 張之洞出上聯「陶然亭」,才子對出下聯:張之洞
    對聯是古代文人重要的文化形式,尤其是在明清,很多文人在平時宴遊時經常互相對對聯打發時間,經常是一個人出上聯,一人出下聯,對不出的人則為輸了。對聯比唐朝的律詩更加注重平仄,也更加注重意境,所以能寫出一副好對聯也是不容易的事。
  • 秀才妙對寡婦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最終抱得美人歸
    一到春節,家家戶戶都會貼上對聯,這已經是一項根深蒂固的民俗習慣了。這種習俗由來已久,而且也並沒有隨著歷史長河的流逝而丟棄。它之所以一直被流傳,也是靠著每一代人的努力,畢竟它代表著中華的文化和人們的智慧。
  • 唐玄宗說「二人土上坐」,楊貴妃瞬間對出下聯,大臣:亡國之音
    好的對聯不僅要求對仗工整,表達出的意思也上下對應。因為這對那些作對者的文字功底要求極高,所以古代文人經常用對聯遊戲比拼學識高低。包括我們在如今的影視作品中也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有讚不絕口的、也有讓人捧腹大笑的。不過在史料中有這樣一個記載,唐玄宗李隆基和自己的愛妃經常會和朝廷上的文人去玩這樣的遊戲。
  • 才女徵婚上聯「王不出頭誰做主」,大才子對出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事實上,對聯文化的確有些規律和語法,這樣看來似乎也沒有什麼錯誤,但對聯文化如果僅僅局限於此,未免有些呆板迂腐,所對出的下聯也難以列入「名對」的範疇了。其實一副上好的佳對,不僅僅要求對仗工整,平仄押韻,而且要意境高遠,言之有物,這便是對聯文化的精華所在。如果意境不相匹配,上聯說的是風景,下聯對出人物,雖然語法規整,但卻是為了對而對,失去了對聯文化的靈魂了。
  • 古代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對出一下聯,堪稱經典
    在滾滾歷史長河中,我們發展出了眾多優秀的歷史文化形式,詩、詞、曲、賦;琴、棋、書、畫,千種形態,萬般瑰秀。對聯又稱楹聯,是無數種歷史文化形態中極其有趣且獨特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對照工整,平仄協調,屬於對偶文學。哪怕到現如今也深受大眾的喜愛,每逢春節,家家戶戶喜迎春的當頭,就會在門上貼上春聯,寄託中國人民對於闢邪消災,招祥納福的美好祝願。
  • 拆字聯:「二人土上坐」,下聯體現中華漢字博大精深!
    拆字聯:「二人土上坐」,下聯體現中華漢字博大精深!中國的對聯積累到今天可謂是數之不盡,若是說道中國最為著名的千古絕對,那莫過於乾隆的「煙鎖池塘柳」了,何為千古絕對,就是無人能夠對出下聯,乾隆的這個「煙鎖池塘柳」為什麼被稱之為千古絕對呢?因為這副對聯所有字的偏旁包含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想要對出下聯就必須同樣運用到金木水火土的偏旁。
  • 才女徵婚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三個才子大顯神通,下聯成經典
    對聯就是由上聯和下聯組合而成,上聯叫對句,下聯也叫出句。相傳最早的時候是由桃符演變而成,但是由於那時的社會風氣,導致對聯成為成為一種家喻戶曉、喜聞樂見的文娛形式,所以很多人又把對聯成為文字遊戲。有一天女子遊玩自家的後花園,看到淙淙泉水從山洞之中冒出,於是就靈機一動,就想出了一個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這個上聯也就用作了徵婚的對子。有關這個上聯,很多才子紛紛前來應對。但是大多數都因為對得不好,灰溜溜的走了。
  • 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妙對下聯,才女:我嫁給你
    而這位才女則出了一上聯,作為對他們的考驗,這個上聯便是:洞中泉水流不盡。 那麼,三名才子的答案怎麼樣呢,最終又是誰獲得了才女的芳心? 三、三才子對出下聯,才女被一才子才華所傾倒 才女給出的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在乍看之下平淡無奇,但是仔細一品味才能知悉此聯的難點,就在於將簡單的景色,通過簡單的字詞表達出來,卻還能夠保持其生動形象的意境,想要對出合適的下聯並非易事,下聯不光要在格式上與上聯相對應,同時還要在意境上與之保持同步,達成這兩點才能算過關。
  • 美女出上聯:「肥水不流外人田」,流氓答出下聯,美女羞怒
    美女出上聯:「肥水不流外人田」,流氓答出下聯,美女羞怒文/歷史大講廊一說到對聯,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是宋朝的對聯吧,為什麼會想到送茶呢?今天小編想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句大家經常說的對聯,相信大家和小編一樣,也都只聽過上聯,沒有聽過下聯,那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這個對聯是由一名美女出的,但是卻被一位流氓對出了下聯。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個對聯最早出現是在明朝的時候。在清朝不僅有許許多多的知識文化比較高的人們會以詩句來相互作對,他們也會用對聯來考驗彼此的能力。
  • 上聯:「三更挑水,擔回兩輪明月」,一才子對出下聯,真不錯
    厲害的人能夠想出一些千古絕對,就是因為對仗和押韻的技巧高超。當然,也不一定要多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生活經歷也能讓人對出絕妙的對子。古人出對子、對對子更像是一種遊戲,或者在這個過程中尋找知己。 所以說,一對絕妙的對子是需要緣分的,古今出了那麼多精彩的對子,我們不能一一欣賞,實在也是一種遺憾。
  • 上聯:「青天白日,進退兩難」,才子對出下聯,喜結良緣
    一、女子出對聯招親,才子妙對下聯 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個人的婚姻是父母包辦的,但也有例外,比如明朝時就有一個大戶人家,家裡的千金是個才女
  • 才子出一上聯:水流花謝,時聞鳥語,友人邪魅一笑對出下聯
    在中國,每到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己的大門口貼上嶄新的對聯,我們稱之為春聯。對聯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瑰寶,擁有很長的歷史,最早的對聯出現在三國時期,此後不論是哪個朝代的文人,都對對聯有很深的研究。從古自今,文人們留下了很多千古絕對,如很長時間無人對出的「煙鎖池塘柳」,還有非常著名的「寂寞寒窗空守寡」。除了這些千古絕對之外,古人在對對聯時,還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對聯趣事唐伯虎是中國著名的才子、詩人,他的字在古代也非常受大家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