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婦出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窮秀才妙對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2020-12-14 國學大觀園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中,不僅僅有詩詞歌賦這些經典,也有很多梨園戲曲可供我們玩味,但是有一項傳統藝術一直被大家津津樂道,直到如今依然被很多人學習和應用,就是我國的對聯文化。

對聯文化從早期的簡單形式,如今已經發展成很多的種類,比如諧音聯、重字聯、數字聯、偏旁部首聯等等,其中每一種形式都蘊含一定的歷史底蘊。而想要對好對聯,胸中還是要有些「墨水」的,如果只是僅憑一些對聯的語法或者套路,那麼很容易敗下陣來。

最早的對聯文化始於三國,而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是五代十國的孟昶所發明的。其中經歷了唐宋元明清幾個朝代,對聯文化在宋代開始盛行,到了明清已經是家喻戶曉的藝術形式。比如著名的宋代詞人蘇東坡,明代的才子解縉還有唐伯虎,以及清朝的紀曉嵐、鄭板橋等等,無不是對聯文化的高手。

那麼有的讀者可能會問,學好對聯究竟有什麼用。其實這個問題同樣可以被問及到學詩詞能起多大的作用,因為詩詞和對聯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互相關聯的,因為它們都講究平仄押韻,對仗工整。

其實一個人能學好對聯,不僅僅能陶冶他本身的文化素養,還會因此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機會。比如在古代很多文人墨客以對聯的形式交友,也有的考官用對聯檢測一個考生的才思是否敏捷,更有甚者以對聯的方式徵婚。

比如在宋朝的宋仁宗年間,就很流行以對聯徵婚的例子。有這樣一戶人家王氏生了一個千金,自然視為掌上明珠,百般的寵愛。小女子王氏長大成人,詩詞歌賦樣樣精通,還非常喜歡對對聯。

正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王氏待到16歲就嫁給了一位士兵,兩個人的日子過得十分美滿和諧。可是天不遂人願,有一次王氏的丈夫出兵打仗,不幸陣亡,王氏就成為了一名寡婦。

在那個年代,一般女子的地位都比較低,生活還要依靠男方付出的勞動力,才得以養家餬口。女子王氏失去丈夫就要守寡,生活上也是每況愈下。很多鄰居就勸王氏改嫁,可是王氏一開始並不想改嫁,因為自己丈夫才過世不久,心中還有牽掛。

光陰荏苒,又過了一年的年底,眼看就要過年了,王氏這一日閒來無事在自家小院子徘徊,眼看家徒四壁,只剩下了一個人,一隻碗和一口鍋,於是靈機一動就想出了一副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

這副上聯可謂是即景生情,十分貼合她現在的處境。一副對聯吟出口,正在思索下聯,這個時候剛好一個窮秀才路過,恰巧聽到了寡婦口中的對聯。窮秀才於是開口便對出了下聯:「單被單床單身人」。這副下聯寓意很深刻,一方面就是說自己的處境和女子一樣,只不過是一個杯子,一張床,和一個孤單的人,另一方面也在暗中展示自己的才華。

女子王氏聽到這副對聯不禁小鹿亂撞,窮秀才也十分喜歡這位女子,於是找到媒婆希望促成這段姻緣。在媒婆的說動下,兩個人在三天後拜堂成親,喜結連理,成為了一對新人,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由此可見,我國的對聯文化其實不僅僅能提高我們內在的文化底蘊,只要你善於應對,還能在不經意間得到一段美好的婚姻,這就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對聯文化的魅力。

想要了解對聯文化的魅力,這裡向大家推薦一本中華對聯的書籍,本套書籍深入記載了對聯文化的養成還有故事,給愛好對聯文化的你,一個更廣闊的視野。一邊和名人吟詩答對,一邊提高自己文化的內涵,堪稱是人間一大樂事。

今日話題:如果你是那位秀才,面對佳人的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你能對出滿意的下聯嗎?趕快在評論區一展才華,說不定也能名流千古呢。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寡婦徵婚出上聯「二人土上坐」,秀才妙對下聯,成為一副妙對
    而且對聯講究對仗要工整,上聯多少個字,下聯也要多少個字,從這一方面來看,國外的語言是無法達到的。就拿一個字來說就可以看出一些門道,比如上聯有「天」,下聯自然要用「地」去對應,但是英語中的「天」是「sky」,而「地」對應的是「ground」,通過對比發現,很顯然是無法一一對應的。可是想要對出一副好對子,也絕非易事。
  • 秀才妙對寡婦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最終抱得美人歸
    我們普通人一聽,這不跟算術題似的,但是下聯要對出來,真的是忒有難度,但是紀曉嵐是誰,只見他想了片刻,說道:"古稀雙興,再多一個春秋"。七十乃古稀,雙興乃一百四十,再加一個春秋,也恰恰是一百四十一,真正是絕妙了!有人用對子作樂,也有人用對子成就姻緣。
  • 才女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秀才巧妙對出下聯,姑娘聽了氣的直跺腳
    當年朱元璋的馬皇后為了勸諫朱元璋,愛惜身體,不要因為繁忙的公務而累壞了自己,特地寫了上聯:扇描黑龍,呼風不能喚雨。但是朱元璋是要強之人,作為創業成功的傑出代表,朱元璋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魔,所以朱元璋就回復了下聯:鞋繡金鳳,著地可堪登天。看來這朱元璋的豪情壯志,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其實關於對聯還很有多有趣的小知識,今天我就為大家講一個,由對聯而產生的愛情故事。
  • 姑娘一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秀才對出下聯,最終抱得美人歸
    開門的是個慈祥的老者,王秀才生怕被拒絕,趕緊自報家門,表示自己是個秀才,此番是進京趕考的,天色漸晚故而投宿。 老人看到王秀才一副讀書人模樣,便放下了戒心,並招呼自己的女兒端來飯菜款待秀才。 沒過多久,一位長相標誌的姑娘就走了出來。
  • 才女徵婚上聯「王不出頭誰做主」,大才子對出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事實上,對聯文化的確有些規律和語法,這樣看來似乎也沒有什麼錯誤,但對聯文化如果僅僅局限於此,未免有些呆板迂腐,所對出的下聯也難以列入「名對」的範疇了。其實一副上好的佳對,不僅僅要求對仗工整,平仄押韻,而且要意境高遠,言之有物,這便是對聯文化的精華所在。如果意境不相匹配,上聯說的是風景,下聯對出人物,雖然語法規整,但卻是為了對而對,失去了對聯文化的靈魂了。
  • 一秀才看見2字出一上聯,武則天下令群臣對下聯,卻無一人看出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當中有很多精彩絕倫的對子,儘管有些對子結構並不完整,卻仍然被人們所稱讚,今天我們就要介紹一個沒有下聯千古絕對。故事發生在武則天執政年間。湖南境內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涼甘甜,從未乾涸,過路的旅人、商販都在此飲水解渴。古井因造福方圓十裡,惠及周邊百姓,被當地人保護起來,在上面修建了亭子,縣令還親自題寫「古泉」兩字。
  • 秀才出上聯:出門遠觀山山翠,乞丐巧對下聯,兩人成好朋友
    秀才出上聯:出門遠觀山山翠,乞丐巧對下聯,兩人成好朋友文/小夢論點歷史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的基本規則簡單,限制少,內容不限,所以古人們常常會借對聯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想法。李秀才為了能夠安靜讀書,特意在城郊買了一塊地,讀書之餘,還能四處走走。而落魄秀才就比較倒黴了。他家本來就窮,為了給他湊路費,還借了不少錢——結果這錢,在半道上給弄丟了,他可不就成了乞丐了嘛。一路走下來,他就到了秀才的住處。天色已經晚了,城門可不會為他而開。所以他敲開了秀才家的大門。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
  • 乾隆出上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紀曉嵐的下聯堪稱妙對!
    對聯文化可以說已經走進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給老人拜壽祝壽,我們都會寫上幾副壽聯來表達我們美好的祝願,如果親朋好友離世,寫上幾副輓聯以致哀思,如果是兩人喜結連理,那麼寫上幾副喜聯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每一年的春節,家家戶戶一早起來,就在門上貼上春聯,可以說對聯文化,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千古妙對!乾隆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寡婦下聯讓和珅拍手叫絕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幅妙對,就是由兩個地位極為懸殊之人所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乾隆,我國古代封建王朝中一個頗有威望的存在,有著「十全老人」的稱號,是滿清盛世的締造者。作為清朝巔峰時期的統治者,雖然說他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了此後的百年屈辱史,但他的功績之高卻不容被忽視。
  • 寡婦出一上聯:「花果山水簾洞,有深有淺」,瘸子巧對經典下聯
    寡婦出一上聯:「花果山水簾洞,有深有淺」,瘸子巧對經典下聯眾所周知,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國五千年的漫長的文化演變史中,如果要問哪種文化是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寡婦出一上聯:「花果山水簾洞,有深有淺」,瘸子巧對經典下聯。故事裡的女主人公,出生於當時的一個大戶家庭,由於從小就可以受到良好的氣氛薰染,這位小姐不但自幼生得貌美如花,性情溫婉,而且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可以說是才貌雙全的完美女子了。
  • 小姑娘上聯:「竹擔挑,挑竹擔,竹擔挑竹竹挑竹」,秀才尷尬極了
    清朝乾隆年間,福建漳州府一秀才叫林文斌,那年,他進京考試,福建自古就被稱為「八山一水一分田」,在進京的途中,林秀才路過一個村莊前的一座獨木橋時,正巧對面走來了一個肩挑滿滿兩筐竹筍的姑娘,這獨木橋只能過一人,兩人當即就堵在了那裡,誰也不肯讓步,一則林秀才趕著時間上京考試,一則姑娘趕著將竹筍叫賣
  • 才女出對聯招親,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書生智對下聯獲芳心
    張小姐知書達理,飽讀詩書,最愛吟詩作對,所以她決定用對聯來選擇自己的如意郎君,隔天,張府大門貼出了張家的「擇婿公告」以及張小姐的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聲明只要對出下聯,就有機會成為張家的如意郎君!
  • 寡婦出上聯:「二人土上坐」,大才子對出絕妙下聯,寡婦羞紅了臉
    對聯看著雖然簡單,但是想要對出一副好聯,可絕非易事!對聯不單單是講究押韻,還必須具備意境以及內含,否則,對聯只會局限於形式表面上,讀起來卻沒有一點味道,更不必說還有什麼智慧了。在北宋年間,有一個才女姓許,她的丈夫是一個做生意的,因此,會常年在外奔波,他們剛結婚還沒過2年病逝了,這個才女慘成了寡婦。但是呢,這個女子可是十裡八鄉出了名的才貌雙絕,不但詩詞歌賦出眾,各種樂器也精通,再加上這天生的美貌,若是一個人孤苦終老的話,未免也太慘了!
  • 才女徵婚出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秀才對出下聯,女子臉紅低頭
    大才子蘇東坡與佛印兩人是至交好友,兩人住的地方隔了一條河。蘇東坡於是就做了一首詩,上面寫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這首詩其實就是蘇東坡顯示才華的一首詩,不僅僅贊了佛,也暗喻自己,他寫好後派一個小牧童送到河的對嗎拿給佛印觀瞧。可哪知道佛印的回覆讓人大跌眼鏡,只回復了「放屁」兩個字。
  • 才女出一上聯:冰涼酒,一點水兩點水三點水,秀才死後才對出下聯
    為了阻止那些沒有才氣的男子上門提親,她特意放出了一個上聯,對不上的全部都要打道回府。剛開始有很多人都來嘗試,但是卻沒人能夠對上她的上聯。她的上聯是:冰涼酒,一點水兩點水三點水。時間一長大家也就都知難而退了,但是有一個秀才,卻從來沒有放棄過,他每天都會來見才女,每天都會給出一個下聯。不過他對的這些下聯,才女都不是很滿意。可是時間一長,才女似乎也看到了秀才的真心,二人也逐漸產生了情愫。
  • 才女出上聯:山石巖下古木枯,此木是柴!窮書生對出的下聯太經典
    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女子的地位相對低下,跟現代女性沒法比,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是常態,科舉考試不被允許,仕途自然沒有任何機會,甚至連讀書都是一種奢侈。從明代開始,受程朱理學的影響,「女子無才便是德」便流傳開來,簡直讓人無法想像,為何會有如此狹隘的觀點。
  • 秀才喝完井水出一絕妙上聯,武則天獎賞千金求下聯,至今無人對出
    黃庭堅聰慧機敏,對出「學士乃是郎中」的下聯。這樣看似平常的幾個字,組織起來卻很耐人尋味。「郎中」一詞不但指醫生,在宋朝「郎中」也是「學士」的上一級,代表的是一種官職。一句看似簡單的對聯,細細品味總能發現其語言的精妙所在。唐朝的時候,詩歌發展的最為繁榮,詩句講究平仄押韻,與對子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 文人對對子,上聯:「夜襲寡婦村,有進無出」,下聯是?
    文人對對子,上聯:「夜襲寡婦村,有進無出」,下聯是?文丨乾坤歷史說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說起這個古代的才子,要是慢慢細數,三天三夜恐怖也說不完。話說,一回紀曉嵐隨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訪,來到一個縣衙,這個縣令早聞紀曉嵐口才出眾,尤善對對子,就出了個上聯「鼠五大小皆稱老」讓紀曉嵐對出下聯。紀曉嵐想了一會,轉眼看見縣令的家養了幾隻鸚鵡,立刻口出下聯:「鸚有雌雄都叫哥」。紀大學士快速機智的對出下聯,縣令感到十分佩服,果然名不虛傳。
  • 秀才出上聯:牆邊柳,枕邊妻,無葉不青,無夜不親,下聯很是經典
    通常情況下都是有一個人出上聯,而另一個人要對出與上聯相呼應的下聯,這種方法既簡單而且又十分的有趣。所以後來的我們,每當逢年過逢年過節或者是有喜慶日子的時候,都會在自家的門帘上貼上一幅十分應景的對聯,而關於對聯,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