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出上聯:出門遠觀山山翠,乞丐巧對下聯,兩人成好朋友
文/小夢論點歷史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的基本規則簡單,限制少,內容不限,所以古人們常常會借對聯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想法。有時候是消遣,有時候是相互切磋,當然也有故意刁難的,也由此誕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比如說宋朝的大才子蘇軾,民間就流傳著很多關於他和親朋好友之間的對聯。有一次,他和好友黃庭堅下棋。下棋可以說是一種很能消磨時間的娛樂方式之一了,但是蘇軾在下棋的時候,偶然看到有個松子落下了,還要來一句:「松下圍棋,松子忽隨棋子落。」
對面也是個才子啊,也是習慣了和蘇軾的相處模式,順口就接:「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這也是好朋友之間比較默契的表現。而不認識的兩個人呢?也能通過對聯建立友誼。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一秀才,一乞丐,也就是「借宿」的一面之緣,剛剛相識,但是用對聯切磋過幾回合之後,也成為了好朋友。
在古時候,秀才雖然也不好考,但是成為了秀才之後,並不能有個一官半職,所以就會出現有的秀才體面,有的秀才落魄的情況。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一位姓李,就是個體面的秀才;一位姓王,就是個落魄的秀才。
李秀才為了能夠安靜讀書,特意在城郊買了一塊地,讀書之餘,還能四處走走。而落魄秀才就比較倒黴了。他家本來就窮,為了給他湊路費,還借了不少錢——結果這錢,在半道上給弄丟了,他可不就成了乞丐了嘛。一路走下來,他就到了秀才的住處。
天色已經晚了,城門可不會為他而開。所以他敲開了秀才家的大門。不過他這一副乞丐的尊榮,可沒讓秀才產生好感,也懷疑他是個秀才。好在他確實不是個騙子,對上了秀才出的上聯後,秀才勉強讓他進屋了。
第二天一早,他就要告辭,秀才一路送行。這路上,自然也是少不了一番切磋的。有人說,為什麼不用詩文來切磋呢?詩文再短,都不必上對聯方便啊。看見什麼,隨口就來,都簡單。比如李秀才看到橋上有鳥類和狗的足跡,都不用多想,隨口就說:「雞犬過石橋,一路梅花竹葉。」
雞的腳印像竹葉,狗的腳印像梅花,一路延伸過去,描寫得形象生動又自然。而王秀才修整了一夜,精神飽滿,也很有興致,看了看四周,說:「龜蛇浮水面,兩件玉帶荷包。」原來是河面上有龜、蛇在沉浮。這下聯把蛇比作玉帶,把烏龜比作荷包,也是別有一番風趣。
就這樣,你來我往幾回合之後,李秀才覺得這位是個很有才的人,值得深交,就領著王秀才到城裡的酒樓,為他餞行。舉起酒杯,李秀才說:「出門遠觀山山翠。」這是一個拆字聯,「出」字拆成「山山」,有點「山外有山」的意思,算是為他之前的無禮道歉。
王秀才覺得,李秀才之前的表現也是常態,他本來就沒有放在心上。李秀才知錯就改,可見人品也是不錯的,也覺得可以交個朋友,於是對了一個下聯:「朋友相送月月親。」這個下聯拆「朋」為「月月」,就是表示願意和對方成為朋友了。
雙方都表態,那還說什麼,自然是成為了好友。可見,對聯雖然簡單,作用卻不小。(圖片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