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出上聯:出門遠觀山山翠,乞丐巧對下聯,兩人成好朋友

2020-12-25 昔年侃娛樂

秀才出上聯:出門遠觀山山翠,乞丐巧對下聯,兩人成好朋友

文/小夢論點歷史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的基本規則簡單,限制少,內容不限,所以古人們常常會借對聯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想法。有時候是消遣,有時候是相互切磋,當然也有故意刁難的,也由此誕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比如說宋朝的大才子蘇軾,民間就流傳著很多關於他和親朋好友之間的對聯。有一次,他和好友黃庭堅下棋。下棋可以說是一種很能消磨時間的娛樂方式之一了,但是蘇軾在下棋的時候,偶然看到有個松子落下了,還要來一句:「松下圍棋,松子忽隨棋子落。」

對面也是個才子啊,也是習慣了和蘇軾的相處模式,順口就接:「柳邊垂釣,柳絲常伴釣絲懸。」這也是好朋友之間比較默契的表現。而不認識的兩個人呢?也能通過對聯建立友誼。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一秀才,一乞丐,也就是「借宿」的一面之緣,剛剛相識,但是用對聯切磋過幾回合之後,也成為了好朋友。

在古時候,秀才雖然也不好考,但是成為了秀才之後,並不能有個一官半職,所以就會出現有的秀才體面,有的秀才落魄的情況。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一位姓李,就是個體面的秀才;一位姓王,就是個落魄的秀才。

李秀才為了能夠安靜讀書,特意在城郊買了一塊地,讀書之餘,還能四處走走。而落魄秀才就比較倒黴了。他家本來就窮,為了給他湊路費,還借了不少錢——結果這錢,在半道上給弄丟了,他可不就成了乞丐了嘛。一路走下來,他就到了秀才的住處。

天色已經晚了,城門可不會為他而開。所以他敲開了秀才家的大門。不過他這一副乞丐的尊榮,可沒讓秀才產生好感,也懷疑他是個秀才。好在他確實不是個騙子,對上了秀才出的上聯後,秀才勉強讓他進屋了。

第二天一早,他就要告辭,秀才一路送行。這路上,自然也是少不了一番切磋的。有人說,為什麼不用詩文來切磋呢?詩文再短,都不必上對聯方便啊。看見什麼,隨口就來,都簡單。比如李秀才看到橋上有鳥類和狗的足跡,都不用多想,隨口就說:「雞犬過石橋,一路梅花竹葉。」

雞的腳印像竹葉,狗的腳印像梅花,一路延伸過去,描寫得形象生動又自然。而王秀才修整了一夜,精神飽滿,也很有興致,看了看四周,說:「龜蛇浮水面,兩件玉帶荷包。」原來是河面上有龜、蛇在沉浮。這下聯把蛇比作玉帶,把烏龜比作荷包,也是別有一番風趣。

就這樣,你來我往幾回合之後,李秀才覺得這位是個很有才的人,值得深交,就領著王秀才到城裡的酒樓,為他餞行。舉起酒杯,李秀才說:「出門遠觀山山翠。」這是一個拆字聯,「出」字拆成「山山」,有點「山外有山」的意思,算是為他之前的無禮道歉。

王秀才覺得,李秀才之前的表現也是常態,他本來就沒有放在心上。李秀才知錯就改,可見人品也是不錯的,也覺得可以交個朋友,於是對了一個下聯:「朋友相送月月親。」這個下聯拆「朋」為「月月」,就是表示願意和對方成為朋友了。

雙方都表態,那還說什麼,自然是成為了好友。可見,對聯雖然簡單,作用卻不小。(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才女徵婚出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秀才對出下聯,女子臉紅低頭
    大才子蘇東坡與佛印兩人是至交好友,兩人住的地方隔了一條河。蘇東坡於是就做了一首詩,上面寫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這首詩其實就是蘇東坡顯示才華的一首詩,不僅僅贊了佛,也暗喻自己,他寫好後派一個小牧童送到河的對嗎拿給佛印觀瞧。可哪知道佛印的回覆讓人大跌眼鏡,只回復了「放屁」兩個字。
  • 才女出一上聯:冰涼酒,一點水兩點水三點水,秀才死後才對出下聯
    為了阻止那些沒有才氣的男子上門提親,她特意放出了一個上聯,對不上的全部都要打道回府。剛開始有很多人都來嘗試,但是卻沒人能夠對上她的上聯。她的上聯是:冰涼酒,一點水兩點水三點水。時間一長大家也就都知難而退了,但是有一個秀才,卻從來沒有放棄過,他每天都會來見才女,每天都會給出一個下聯。不過他對的這些下聯,才女都不是很滿意。可是時間一長,才女似乎也看到了秀才的真心,二人也逐漸產生了情愫。
  • 寡婦出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窮秀才妙對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光陰荏苒,又過了一年的年底,眼看就要過年了,王氏這一日閒來無事在自家小院子徘徊,眼看家徒四壁,只剩下了一個人,一隻碗和一口鍋,於是靈機一動就想出了一副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這副上聯可謂是即景生情,十分貼合她現在的處境。
  • 秀才用上聯表白:「春色惱人,眠不得」,才女用下聯高明拒絕
    圖片來源網絡於是他在一天放學的時候,讓魏力留下來,給他布置了一份作業,這個作業就是一副上聯:雪地烏鴉,好像白紙落上幾點墨」,魏力一看到這上聯,就知道自己對不上,但也只能乖乖的拿回家去做姐姐拿過對聯一看,這哪是給你這個年紀布置的作業啊,這個先生分明就是這個為難你,這個時候姐姐還不知為何會給魏力留這樣的作業,但是也幫自己的弟弟對出了下聯,下聯為:「天邊蘆雁,彷佛青天描下八行書。
  • 一秀才看見2字出一上聯,武則天下令群臣對下聯,卻無一人看出
    炎炎夏日,一位秀才進京趕考,路上口渴難耐,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了這口古井。 秀才一連喝了十幾口水,頓時神清氣爽,隨後秀才看見2字「古泉」出一上聯,這便是「進古泉喝十口白水。」秀才的上聯看似淺顯易懂,通俗直白,其實暗含深意。
  • 寡婦徵婚出上聯「二人土上坐」,秀才妙對下聯,成為一副妙對
    而且對聯講究對仗要工整,上聯多少個字,下聯也要多少個字,從這一方面來看,國外的語言是無法達到的。就拿一個字來說就可以看出一些門道,比如上聯有「天」,下聯自然要用「地」去對應,但是英語中的「天」是「sky」,而「地」對應的是「ground」,通過對比發現,很顯然是無法一一對應的。可是想要對出一副好對子,也絕非易事。
  • 秀才給上聯:「有木也是橋,無木也是喬」,嫂子抿嘴一笑對出下聯
    對聯在古代就是這些文人結交朋友,相互比試的工具。他們常常會遊山玩水,看到美麗的景色、事物,心中都會有所感受,就會把它們寫進對子。而正是因為這些文人,讓中國的歷史上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對聯,當然也有很多的有趣事跡因為對聯而產生,接下來我們要來看一看這個由對聯發生的故事吧。
  • 秀才出上聯:牆邊柳,枕邊妻,無葉不青,無夜不親,下聯很是經典
    通常情況下都是有一個人出上聯,而另一個人要對出與上聯相呼應的下聯,這種方法既簡單而且又十分的有趣。所以後來的我們,每當逢年過逢年過節或者是有喜慶日子的時候,都會在自家的門帘上貼上一幅十分應景的對聯,而關於對聯,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小故事。
  • 才女出對聯招親,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書生智對下聯獲芳心
    張小姐知書達理,飽讀詩書,最愛吟詩作對,所以她決定用對聯來選擇自己的如意郎君,隔天,張府大門貼出了張家的「擇婿公告」以及張小姐的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聲明只要對出下聯,就有機會成為張家的如意郎君!
  • 乞丐一下聯:「巧女煮飯,生米蒸成熟飯」,少女聽後又羞又氣
    乞丐一下聯:"巧女煮飯,生米蒸成熟飯",少女聽後又羞又氣對聯,我們現在每年過年都要在家裡貼。看上去喜氣洋洋的,又顯示的很有文化。其實,這個對聯文化啊,自古就有。古時候的人喜歡寫詩,飲酒,他們也同樣喜歡對對子,來凸顯自己的文採。
  • 寡婦出一上聯:「花果山水簾洞,有深有淺」,瘸子巧對經典下聯
    寡婦出一上聯:「花果山水簾洞,有深有淺」,瘸子巧對經典下聯眾所周知,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國五千年的漫長的文化演變史中,如果要問哪種文化是最容易被大家接受的寡婦出一上聯:「花果山水簾洞,有深有淺」,瘸子巧對經典下聯。故事裡的女主人公,出生於當時的一個大戶家庭,由於從小就可以受到良好的氣氛薰染,這位小姐不但自幼生得貌美如花,性情溫婉,而且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可以說是才貌雙全的完美女子了。
  • 朱元璋微服私訪出一上聯:千裡為重 重山重水重慶府 秀才立馬答出
    秀才看了會朱元璋道:「舍間重慶府。」朱元璋一聽重慶,心裡非常的高興,他覺得這是一個好兆頭就說道:「府上重慶,與京城相隔千裡,我這裡有一個上聯,請秀才郎對下聯。」秀才說好,朱元璋道:「千裡為重,重山重水重慶府。」
  • 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古代一才女招親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對聯的「陽春白雪」 對聯又叫作「楹聯」,名字由懸掛於廳堂、書房、亭閣楹柱上而來。在古代,一些家境殷實的富足大戶人家,或者是皇親貴胄,他們在廳堂或者書房,都會懸掛一副對聯,通過對聯能夠看出主人的性格特點和平時的喜好等等。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
  • 新娘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秀才替新郎對下聯,小兩口成功洞房
    文|安聯新娘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秀才替新郎對下聯,小兩口成功洞房對聯是我們的一種十分悠久的文化,即便到了許多文化都被我們遺忘的現在社會,它都依然保持著十分頑強的生命力。在忐忑中新郎從傭人手中接過了考題,這個上聯是這樣寫的「竹映桃花,君子也貪紅粉色。」這個上聯就很有水平了,不只是很有難度,還在對聯中嘲諷了新郎一番,新郎看了半天也沒想出一個好的對子,正在他頭疼的時候,他手底下有個秀才站出來了。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唐伯虎巧對下聯,才女面紅耳赤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唐伯虎巧對下聯,才女面紅耳赤。正德年間,唐伯虎四處遊歷,來到一個文人墨客聚集的茶館裡。來到茶館之中,正好趕上對對聯的時候,一個女子站在眾人中間,出了一副對聯,上聯是「日月為明明日月」。
  • 才女徵婚上聯「王不出頭誰做主」,大才子對出下聯,兩人喜結連理
    事實上,對聯文化的確有些規律和語法,這樣看來似乎也沒有什麼錯誤,但對聯文化如果僅僅局限於此,未免有些呆板迂腐,所對出的下聯也難以列入「名對」的範疇了。其實一副上好的佳對,不僅僅要求對仗工整,平仄押韻,而且要意境高遠,言之有物,這便是對聯文化的精華所在。如果意境不相匹配,上聯說的是風景,下聯對出人物,雖然語法規整,但卻是為了對而對,失去了對聯文化的靈魂了。
  • 新娘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秀才出下聯,小娘子又羞又氣
    在成親那天,八抬大轎,熱鬧非凡,王知府非常高興,吃過酒席之後,便迫不及待的想入洞房,在新房門口,一個丫鬟攔住了王知府,並塞給王知府一個紙條上寫的一個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 王知府很絕望,他還想的入洞房,這個對聯真是太難了,王知府叫來府上的一個秀才讓他幫忙,秀才一看,便下出下聯,「攜郎共枕心連心」,王知府看了之後,連聲說好,拿著紙條便入洞房了。
  • 小姑娘上聯:「竹擔挑,挑竹擔,竹擔挑竹竹挑竹」,秀才尷尬極了
    清朝乾隆年間,福建漳州府一秀才叫林文斌,那年,他進京考試,福建自古就被稱為「八山一水一分田」,在進京的途中,林秀才路過一個村莊前的一座獨木橋時,正巧對面走來了一個肩挑滿滿兩筐竹筍的姑娘,這獨木橋只能過一人,兩人當即就堵在了那裡,誰也不肯讓步,一則林秀才趕著時間上京考試,一則姑娘趕著將竹筍叫賣
  • 才女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秀才巧妙對出下聯,姑娘聽了氣的直跺腳
    當年朱元璋的馬皇后為了勸諫朱元璋,愛惜身體,不要因為繁忙的公務而累壞了自己,特地寫了上聯:扇描黑龍,呼風不能喚雨。但是朱元璋是要強之人,作為創業成功的傑出代表,朱元璋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魔,所以朱元璋就回復了下聯:鞋繡金鳳,著地可堪登天。看來這朱元璋的豪情壯志,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其實關於對聯還很有多有趣的小知識,今天我就為大家講一個,由對聯而產生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