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生南國,
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
此物最相思。
今天推薦一個名為《相思》的水墨小短片。該片以王維的《相思》為創作背景,講述了初桐和六娘的平淡的愛情故事。
最開始被它吸引是因為它的畫質。中國畫真的超級贊。
片頭老闆娘一句:「這是紅豆簪子,廣東的式樣。」配著淅淅瀝瀝的雨聲和輕輕的音樂,老先生拿著那支簪子陷入了回憶,超有感覺,對不對?
童年,有六娘,有小秀才。
同樣是雨天,小秀才心血來潮地冒雨去看六娘。同樣是那把紅色的傘,他給六娘送去了兩顆紅豆。
學堂的先生教的是紅豆生南國。小秀才跟著先生一遍一遍地念,卻怎麼也背不出那句「此物最相思」。所以,當六娘取出那碗被當作回禮的紅豆湯的時候,才會冒出一句: 「你被先生打了?」然後,小六娘餵有些狼狽的小秀才吃紅豆湯。
也許,以前的時光總是最美好的回憶。青年,還有六娘,還有小秀才。
只是沒有了往日的嬉戲打鬧。因為六娘是大家閨秀,而小秀才還是一個窮書生。同樣是雨天的相遇,同樣是那把紅色的傘,卻沒有了對話的機會。六娘是街坊鄰裡的焦點,而小秀才只能隱身於人海中,能夠對視一眼,便以心滿意足。
結局,沒有六娘,還有小秀才。
沒有心上人送行的趕考路,小秀才走得也不算是很悽涼。烏篷船,穿過拱橋的橋洞,順水而走,沒有回頭,似乎了無牽掛。但是輕輕響起的配樂暴露了一切:「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之後就是大段的字幕。到此時,曾被母親喚為「桐兒」的小秀才的身份——王初桐,才徹底揭露。
彼時彼刻,站在船頭展望自己未來的王初桐,想到的究竟會是什麼事?
到底是未來,還是過去?
而此時,六娘是否會在遠處眺望遠行的人?
而這個故事的結局,也許這樣才能成為最值得人去珍藏的回憶,直到老年王初桐還能看著紅豆簪子想起那段青梅竹馬的時光。
至於為何說是黑白水墨,其實微電影是彩色的。
藍楹第一次看的版本大概是某學校動畫系的畢業作品,極富心機地用一條線把屏幕分成了兩半。
一半是有顏色的中國畫,另一半是黑白水墨畫。
而黑白水墨中,那兩顆紅色的紅豆,尤為明顯。也許這個故事說的就是所謂的平淡無奇的求學生活中那兩顆尤其顯眼的紅豆吧。
從唐朝到清代,再從清代到當今,儘管歷經千年,還是此物最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