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籍 秋思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張籍(約766-830),字文昌,祖籍吳郡(今江蘇蘇州),少年時遷居和州鳥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貞元十五年進士及第,元和初任太常寺太祝,後轉國子監助教,調任秘書郎。長慶初為國子博士,又任水部員外郎,轉主客郎中。官終國子司業。因此世稱張水部、張司業。他的詩有的擬古樂府,有的是自創的新樂府,多寫民生疾苦,注重風雅比興。張籍是元白新樂府運動的積極支持者,與王建齊名,二人均擅長樂府,故稱「張王樂府」。
鑑賞:此詩題為「秋思」,寫了常見的秋日寄家書的情節。然而詩人善於捕捉細節,融情於景於事的能力超凡,在短短數句中,真切地表達了濃濃的鄉思,感動了古往今來的許多人,道出了他們深藏於心,卻無以表達的思鄉之情。
首句寫「見秋風」,語出新奇。也許是秋風吹落了滿枝黃葉,也許是秋風吹走了天上的大雁,也許是秋風吹來了故鄉的泥沙,詩人此刻忽然懷念起故鄉,想要把心中所想寫成一封家書,寄給遠方的親人,以解相思之苦。此處用了比興的手法,感物緣情,內涵豐富,耐人尋味。
次句「意萬重」生動地表現出了詩人雖然有千言萬語,但提筆之際,情思翻湧,所有的愁情思緒一下湧上心頭,不知從何寫起,想要鋪紙揮毫的詩人突然停住了,也許眼裡閃動著淚花。此句以三字虛寫情態,筆法高妙。
後兩句刻畫了託人寄信、臨行拆封的場景。因為行人的匆匆,剛才也是匆匆落筆,詩人心中思緒萬千,一氣貫之,似乎已經說完要說的了。然而眼見行人上路,忽然想到也許信裡遺漏了重要的內容,於是急忙催促行人下馬,拆開信封重新審閱。這一忙亂而又細膩的場景,把詩人牽纏不斷的鄉思表現得淋滴盡致。
此詩選取了日常的片斷,但描寫細緻,以淡語寫濃情,別有風致。此詩情真意摯,境界渾成,堪稱「七絕之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