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秋風捎去一封家書——張籍《秋思》詩意

2020-12-25 太陽雨文學

請秋風捎去一封家書

----張籍《秋思》詩意

1

作者/秦緒林

洛陽城裡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唐·張籍《秋思》

一枚黃葉打著旋兒

飄落到腳下

張文昌俯身撿拾起來

踱步到書窗前的菊花旁

窗外 洛陽城的街道上

正落葉繽紛 如蝴蝶

翩翩飛舞

秋風輕吹 此刻

故鄉吳中的菰菜蓴菜和鱸魚

應該最是肥美了吧

命駕而歸 不妨就請秋風

捎去一封家書

羈旅異鄉的張文昌

忽然心有所動 拈筆鋪紙

徘徊復踟躕 千言萬語

一時竟不知從何落筆

捎信的人行期在即

急遽而就的家書終於封上了

行人轉身上馬啟程的剎那

對親人的問候 傾訴與囑託

唯恐言猶未盡 抑或遺漏什麼

張文昌又匆忙索回拆開信封

木葉搖落

又一陣秋風掠過

目送著匆匆遠逝的馬蹄

張文昌的雙眸

漸漸模糊了視線

2019-9-29

【詩人小傳】張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吳郡(今江蘇蘇州),遷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唐貞元十五年進士,歷太常寺太祝、國子監助教、秘書郎、國子博士、水部員外郎、主客郎中,仕終國子司業,故世稱張水部、張司業。與韓愈、白居易、孟郊、王建交厚。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

秦瑟,本名秦緒林,微信和博客名秦瑟無弦,生於單州,居於曹州,好讀書但不求甚解,偶為詩期自娛自樂。詩觀:詩是什麼?詩,是文字舞蹈;詩,是音樂建築;詩,是社會良心;詩,是道德救贖;詩,是旅途感恩;詩,是宗教頓悟;詩,是精神錦瑟;詩,是靈魂歌哭…… 時事情動處,當為之歌與哭……

相關焦點

  • 秋思(張籍)
    [詩詞古文]秋思(張籍)(本文約290個字)秋思張籍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春風能開二月花,秋風來了萬物殺,風還是那個風,季節變了,性情也就跟著變了。有朋友要到我的家鄉去,正好可以作一封家書拜託他捎回。我不得命駕而歸,那就讓朋友和這封信代我走一趟吧。
  • 張籍 秋思
    張籍 秋思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張籍(約766-830),字文昌,祖籍吳郡(今江蘇蘇州),少年時遷居和州鳥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貞元十五年進士及第,元和初任太常寺太祝,後轉國子監助教,調任秘書郎。長慶初為國子博士,又任水部員外郎,轉主客郎中。官終國子司業。因此世稱張水部、張司業。他的詩有的擬古樂府,有的是自創的新樂府,多寫民生疾苦,注重風雅比興。
  • 秋思 唐 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做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這首詩是唐朝詩人張籍的作品,此詩描寫的是宦遊在外的詩人,面對秋天的景物寫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及行動細節,真切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對家人的深切懷念。一年一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身居洛陽城內的遊子,不知家鄉的親人怎麼樣了。想要寫封家書問候平安,要說的話太多了,又不知從何說起。
  • 唐詩鑑賞:張籍《秋思》,精煉通俗,情真意切,不愧是思鄉佳作!
    中唐詩人張籍的《秋思》,就屬於這種題材的佳作。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洛陽城裡看見秋風。詩的第一句有些出人意料,為什麼不寫作「洛陽城裡起秋風」?妙就妙在這個「見」字上。
  • 張籍的《秋思》有何獨到之處?該怎樣理解?
    《秋思》張籍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這首詩簡單易懂。先簡單翻譯一下:洛陽城又開始刮秋風了,心中思緒翻湧,想寫封家書以表對家人思念。又擔心時間匆忙有什麼沒有寫到之處,在送信之人即將出發前有再次打開信封檢查。看似尋常最奇崛這首詩寫的是最平常不過的小事,以家書為題材也很常見,但經過張籍這樣的高手加工,便生出無窮的妙境。這首詩乍看起來,似乎平淡無奇,細細吟味,卻有無窮意味。
  • 張籍的這首《秋思》,構思巧妙,千百年來打動許多讀者
    張籍的這首《秋思》,構思巧妙,千百年來打動許多讀者關於思秋詩,李白、杜甫、陸遊、白居易都曾留下過美麗的詩篇。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中寫道「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滄桑悽涼,令人聞之腸斷,是歷來寫秋天的名篇。
  • 張籍的這首《秋思》,也是難得的千古名篇,有唯美的秋色還有悲傷
    那筆者今天則要向大家推薦張籍一首經典的詩作《秋思》,這首詩可能有的朋友會覺得很陌生,其實這也是一首經典的千古名篇,整首詩描寫得極為悽美,也很是傷感,裡面不僅有唯美的秋公,同時還有悲痛的感傷之懷,所以對於這樣的作品,那自然也是不容錯過,自然也是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 張籍的一首鄉愁詩,王安石讀了稱讚不已,如今已被選入語文課本中
    在中唐詩壇上,有一位叫張籍的詩人,他寫下了一首很有名的七言絕句《秋思》,這首將情感寄寓在敘事當中,詩作描寫的是詩人寄家書時的內心活動和行動細節。張籍藉助富含日常生活的情景,用真切細膩的情感傳達出了離家在外的遊子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
  • 紙短情長「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7封家書,古詩詞裡道盡思鄉
    就像杜牧的《旅宿》當中所說,這一等,也許就是一年「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我在清晨的時候做著回家的夢,但山長路遠,一封家書往往隔年才能送到。陸遊的《漁家傲.寄仲高》當中也表示「書回已是明年事」。尤其在戰亂年代,那時收到一封家書,是千金不換的事情。杜甫《春望》當中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 漢隸書寫唐朝詩人張籍詩一首:秋思(附簡析)
    書寫者、簡析者/肖連成秋思作者張籍.唐朝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起句,由秋風引出寫家書的原因,著一「見」字,把個秋風描寫得活靈活現。秋風本只可聞,可感,而不可見,但作者這一「見」,是見到了秋的蕭瑟、肅殺之象,這個時候對家鄉的思念是更加迫切了。於是,便引出了承句「欲作家書意萬重」的心理活動;想寫些什麼呢?真的是要寫的太多了啊。寫罷家書,即將把書信交給捎信人的那一刻,又恐怕沒要把欲說的思念說盡,所以在捎信人臨行前,又把書信打開瀏覽一遍。
  • 張籍十大經典語錄,深濃情意,感人肺腑
    張籍字文昌,唐和州人,世稱張司業、張水部,代表作有《秋思》、《節婦吟》、《野老歌》等。1. 草堂不閉石床靜,葉間墜露聲重重。
  • 十首秋風詩詞:秋風起,你在思念誰?
    《秋思》唐·張籍洛陽城裡見秋風,為了謀求上進,張籍長年居住在洛陽。當洛陽城裡起秋風了,張籍無比的思念家鄉。張籍匆忙寫了一封家書,準備寄回家去。只是思緒萬端,匆匆忙忙之間,如何寫進情感?信差剛要上路,卻又忙叫往。打開信封細看,是否還有遺漏。
  • 詩詞鑑賞: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詩詞鑑賞: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秋思》唐.張籍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開封:打開已經封好的家書。這首詩是詩人截取寫家信的一件生活小事片段,將複雜的內心情感與寫好家信結果又重新寫的動作行為,描繪得淋漓盡致,即生動又感人。第一句詩句中的「意萬重」,將詩人的思鄉之情悉數表達出來,寫得非常傳神,詩人內心欲歸家而又不得,倍感無奈與悵惘,情真意切,情絲萬重,用言語不可描繪。
  • 日常與邊塞相輝映,豪邁與柔情俱存,十三首張籍詩詞讓你領略才情
    張籍,字文昌,唐代詩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為韓門大弟子,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代表作有《秋思》、《節婦吟》、《野老歌》等。盛唐絕句,多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較少敘事成分。
  • 五首秋天詩詞:夏日的遺憾一定會被秋風溫柔化解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秋風引》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表面寫秋風,實際卻是在感嘆自己的際遇,抒發了詩人孤獨、思鄉的感情。其妙處在於不從正面著筆,始終只就秋風做文章,而結句曲折見意,含蓄不盡。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 七絕十首:秋思散盡千迴轉,竟惹詩心筆下愁
    秋思散盡千迴轉,竟惹詩心筆下愁。一陣秋風一陣涼,深深的秋意,肅殺的氣息,逼近眼前的是漸行漸至的荒涼。不經意,總會有某個場景觸動了你遙遠的記憶。思至,念起。依舊馨香滿懷,安暖如昔。溫暖著疼,疼著溫暖,聚散不言,只剩心安。沒有結局的結局,與殤痛無關。——皛玊題記
  • 一封寄給婺城的「家書」
    江水三千裡,家書十五行。日前,婺城收到了一封來自退休老幹部章登庭的家書。一封家書,是遊子對家鄉的最大深情。無論城市發展的步伐如何的「日異月更」,家鄉永遠是我們的歸宿。相信婺城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來源:浙報融媒體】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