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短情長「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7封家書,古詩詞裡道盡思鄉

2020-12-21 天天一首古詩詞

以前車馬很慢,一封家書要抵達到親人的身邊,需要很久很久的時間。

然而,古時沒有別的聯絡工具,只能等。就像杜牧的《旅宿》當中所說,這一等,也許就是一年「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我在清晨的時候做著回家的夢,但山長路遠,一封家書往往隔年才能送到。陸遊的《漁家傲.寄仲高》當中也表示「書回已是明年事」。

尤其在戰亂年代,那時收到一封家書,是千金不換的事情。杜甫《春望》當中說「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那時的家書,恐怕是每個在外的旅人最期盼收到的禮物,因為當中有親情,有牽掛,還有思念。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京師得家書》明 袁凱

袁凱的這首《京師得家書》是作者在北京收到家裡寫給他的一封信,這封家書非常簡短,跨越了三千裡的江水來到作者的身邊,但卻只有區區十五行字。這十五行字裡沒有別的內容,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希望他能早點回到家鄉。

按理來說,一封信要經歷那麼遠的路途才能夠送達,必定是要多說一些的。但洋洋灑灑所說的一切都不如這「早還鄉」的願望那麼迫切,那麼樸素和溫暖。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逢入京使》唐.岑參

這是詩人岑參在西行的路上,碰到了回長安的使者。匆匆相遇之間,百感交集,寫下這首《逢使入京》:我向東望向自己的家鄉,漫漫長路,我已經離家很遠了。思鄉之淚我用兩個袖子不停地擦,也擦不幹。我想讓你幫我捎一封家書回去,但苦惱的是,我們在馬上短暫的相逢。沒有紙筆,寫不了信。那就煩請您幫我帶一個口信回去報個平安吧。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春望》唐.杜甫

杜甫的這首《春望》寫於安史之亂之後,他的家人被安置在都州,而他在長安。這首詩不僅寫出了對家人的掛念,也寫出了對當時的唐王朝深深的憂慮。

經過戰亂之後的唐王朝雖然還是舊山河,但朝廷已經千瘡百孔了。以前的長安春暖花開,草木蔥蘢,但現在人煙稀少,荒草叢生。想到這裡看到花開也會讓我感傷落淚,因為我離開了家,聽到鳥鳴也會心驚膽戰。在這連綿不斷的戰火當中,能收到一封家書比萬兩黃金還珍貴。日夜憂愁,我的白髮因為我不斷地搔頭,所以更稀疏了,幾乎都要插不上簪子了。

休言半紙無多重,萬斛離愁盡耐擔。——《寄外二首》清.陳蓬姐

陳蓬姐的《寄外二首.其一》就是寫給離家在外的丈夫的一封信:一封信就可以知道我有多懶散了,寫完了,摺疊好,沒敢封起來,因為還會打開,補上漏寫的部分。唯恐這封信不能夠把我的心意都說清楚,信紙上的字那可能完全說明白我心中的感受呢?

我盼了很久,大雁能夠把書信帶來,但大雁的蹤跡仿佛在雲端,還隔著數座山巒。估計這書信到你那裡會經歷兩三個月吧,別說著隻言片語的書信沒有多少分量,那裡面是我對你所有的思念。

以前寫信總是寫完封口之後,又想到很多心事好像沒有寫盡。陳蓬姐是這樣,唐朝的張籍也是如此。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秋思》唐.張籍

張籍的這首《秋思》是很經典的一首描寫思念的詩。洛陽城已經開始颳起了秋風,我想要寫一封家書,心裡千頭萬緒。又害怕匆匆寫就的這封信沒能把我想說的都寫進去,送信人離開之前,我又把信打開來檢查。

古時山長路遠,紙短情長。這每一首詩詞,每一封家書都裹著鄉愁,帶著思念。如今信息這麼發達,也許沒有人再用這麼古老的方式去傳遞情感。但一封手寫的信,還是會讓人產生原始的感動。

感謝你品讀這篇文章。你的留言和點讚對我很重要。

相關焦點

  • 古詩詞推薦|袁凱《京師得家書》
    今天限行2和7 明天限行3和8 京師得家書袁凱 〔明代〕 江水三千裡, 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 只道早還鄉。
  • 寄出一封「家書」 致以節日問候,蚌埠市委市政府代表380萬「娘家人...
    3月8日,在「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之際,市委、市政府代表全市380萬「娘家人」,為全市馳援武漢醫療隊全體女醫務工作者寫下了一封「家書」,向她們致以節日的問候。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廣大女醫務工作者主動請纓、臨危受命,持續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為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做了大量艱苦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
  • 「疫」線家書——給父母的信
    紅網時刻株洲2月6日訊(通訊員 佘婷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襲,淥口公安分局淥口派出所的新警尹凱帆放棄春節休假,堅守抗疫一線,飽含深情地給遠在江西井岡山市的父母寫下了這封信。江水三千裡,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我很想念你們,但是今年過年要在所裡值班備勤,作為一名人民警察,責任與使命更加重要,請你們理解,只要我們的心在一起,每一次團聚都是過年!我在這裡挺好,你們也要好好的!敬祝康健!
  • 50首思鄉古詩,值得收藏
    2、《京師得家書》 明·袁凱 江水三千裡,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7、《歸家》 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8、《題大庾嶺北驛》 唐·宋之問 陰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 【泰國《星暹日報》】臺胞尋親贈家書:一段兩岸間的「紙短情長」
    「一封封往來兩岸的普通家書,講的都是兩岸民眾之間的故事與聯繫,而且是血濃於水的親情故事。」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副館長沈文鋒眼裡,家書,是分離的人們寄託思念的載體。  幾天前,來自臺灣的範植明先生與其在大陸的舅舅李子和一起,將一批珍藏多年的家書捐贈給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 100首思鄉詩詞中最經典的100句,說盡思鄉之情!
    —— 王維《雜詩三首·其二》 7、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 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8、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 李白《渡荊門送別》 9、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10、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 【「疫」封家書(四)】我們讚美高聳的山峰,但平原和山丘也一樣不朽
    「江水三千裡,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在這特殊的時刻,一聲來自家人的問候,一封來自前線的家書,都彰顯出這些前線英雄的深情與大愛。即使因為疫情封城封村,出行人極少,你們也盡職盡責站好每一個崗,做好每一件事。平凡是生命的底色,就如有人說過:「不要光讚美高聳的山峰,平原和山丘也一樣不朽」。 晚飯後,我又來到天台散步,外面的世界真的很靜,靜得出奇,少有人跡。我聽著歌曲,人在遊蕩,心在沉淪。鋪天蓋地的疫情消息,好的壞的,最終都是揪心的。聽到對面樓傳來打電話的聲音,句句也是說到疫情。
  • 臺胞為母尋親:一段兩岸間的家書情緣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泉州12月12日電 (孫虹 吳冠標)「一封封往來兩岸的普通家書,講的都是兩岸民眾之間的故事與聯繫,而且是血濃於水的親情故事。」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副館長沈文鋒眼裡,家書,是分離的人們寄託思念的載體。  幾天前,來自臺灣的範植明先生與其在大陸的舅舅李子和一起,將一批珍藏多年的家書捐贈給中國閩臺緣博物館。
  •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為什麼詩人會說家書能抵萬金?
    紙短情長,有些深情,只有筆端懂得。而晏殊所寫詞《清平樂·紅箋小字》,就是書信傳情的經典之作。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漢末的《飲馬長城窟行》一詩,就講了這麼一個故事: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
  • 「轉擴」致海內外準格爾人的一封「家書」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曾幾何時,您懷揣理想,腳踏四方,一別故土十幾載。憑藉著準格爾人純樸善良的品質,艱苦奮鬥的精神,敢於闖蕩的韌勁,練就了過人的本領,幹出了一番大事業。然而,家鄉永遠在你們身後,深深地以你們為榮,由衷地為你們點讚!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 這些前線警察的家書,是不是也戳中了你的淚點……
    「江水三千裡,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在這特殊的時刻,一聲來自家人的問候,一封來自前線的家書,都彰顯出這些前線英雄的深情與大愛。他們義無反顧、逆行而上放棄了和家人的團圓放棄和孩子的相伴取消了休假,取消了訂婚堅守一方熱土,保護一方平安他們的名字叫「警察」這一期「疫」封家書
  • 紙短情長!鎮海這位英雄烈士的家書 看哭無數人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圖為謝倚蘊在家書陳列室重溫謝偉禮的家書。湯越攝)&nbsp&nbsp&nbsp&nbsp中國寧波網訊(記者 王珏 通訊員 陳飾)今天上午,57歲的鎮海居民謝倚蘊走進招寶山街道新三寶服務社「家書陳列室」,重溫自家大伯、革命烈士謝偉禮當年從朝鮮戰場上寫來的最後一封家書。信上字字珠璣,字裡行間一片赤膽忠心,情深義重。
  •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從這幾首古詩詞中感受古人的思鄉之情
    悠悠遊子心,濃濃思鄉情思鄉之情是千百年詩人們運用最多的題材之一。在古代,交通極為不便,馬是最快的交通工具。但並不是人人都有馬騎,像陸遊就是騎驢入川的,還有乘船、坐轎,都很慢,由此可見古代遊子回鄉是一件很艱難的事。
  • 官居一品,不忘耕讀本分,從3封家書看曾國藩持家之道
    曾國藩作為晚清中興之臣,雖然官居一品,但時刻不忘耕讀本分,我們可以從他寫的3封家書是看出曾國藩的持家之道。我們可以看出,曾國藩的持家之道是教育家人要守先人耕讀家風,不要有半點官氣,不許坐轎,不許喚人添茶,要拾柴收糞,學習插荷禾等等。曾國藩的如此家教既體現了他遠過世俗的眼光,也體現了他對子孫的深厚的關愛。《孟子·離婁章句下》有言「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意思是君子的品行和家風經過幾代人之後,就不復存在了。
  • 人在旅途古詩詞
    舊業已隨徵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家別湖上亭 【唐】戎昱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喜見外弟又言別【唐】李益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 6首春景古詩詞,品味春光裡的詩情畫意!
    6首春景古詩詞,品味春光裡的詩情畫意!春代表著一年四季的開始,是大自然萬物重新煥發勃勃生機的季節。所以在一年最為美好的春光裡,人們可以看到嫩芽破土而出,更有鮮豔的花朵爭相開放,一切都是那麼欣欣向榮,令人倍感驚喜。
  • 《紅色家書》讀後感
    作為一名基層政協委員,我積極響應,認真閱讀,收益匪淺,特別是反覆閱讀了《紅色家書》後,很受感動,深受教育,倍受鼓舞。   《紅色家書》收錄了毛澤東、周恩來、董必武、任弼時、夏明翰、左權、趙一曼等40多位老一輩革命家、革命先烈的110餘封家書編輯而成,根據每封信的主旨,分為明志篇、正已篇、親情篇、教子篇四個篇章。
  • 古詩詞裡的愛國情懷: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古詩詞裡的愛國情懷作者:田大金(湖南)常言道:「有國方有家,國泰民自安。」這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家國情懷。在浩瀚煙海的古詩詞中,有許多抒發家國情的詩詞名篇 。天時對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 ,魂魄毅兮為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