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美麗的母親河

2020-10-19 古藺同鄉會

前言

家住赤水河邊,打小就想知道母親赤水河從哪裡來?要經過哪些地方?要去哪裡?沒有人能確切告訴我。一直到離開工作崗位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集資料圖片製作《赤水河一一美麗的母親河》美篇,發到朋友圈供圈友欣賞。沒曾想得到廣泛轉載,讀者遍布國內外、港澳臺,點擊率達到十二萬之多,點讚三百多個,留言近50條。可見沿河兩岸同胞對母親河的熱愛,謝謝讀者對本文的厚愛!

   
       赤水河,即赤水,為中國長江上遊支流,因河流含沙量高、水色赤黃而得名。(每年的端午節至重陽節,因雨季來臨而河水呈赤紅色;而重陽節至第二年端午節之間,河水則清澈透明。)古有赤虺(hui)河、安樂水、大涉水等別名。
     

  

       赤水河主要源頭在雲南鎮雄縣芒部,稱羅甸河;另一源頭在雲南威信,稱廠文河。兩河交匯後稱赤水河。我們曾無數次目睹過白浪滾滾的赤水河,但在這兒,幾乎是一股亮晶晶的涓涓細流在淺淺的碎石小河床裡淙淙流淌。全沒有那狂放的野性氣勢,恰似一把琴弦,在這兒地久天長地撥動著一曲悠揚的生命之歌。

上遊稱魚洞,東流至雲、貴、川三省交界處的梯子巖後水量增大。

      雞鳴三省的地方

  

       經貴州省的畢節市、金沙縣與四川省敘永縣、古藺縣邊界處,再進入貴州省仁懷市、習水縣、赤水市,至四川省合江縣入長江。

  

       全長444.5公裡(一說524公裡, 或者說是 436.5公裡),流域面積2.04萬平方公裡。

赤水河四分之三的流域在大山中,是國內唯一沒有被汙染的長江支流。

  

河水清澈透底

兩岸山勢陡峭

多險灘急流

風光迷人

景色旖旎

我和妻子的家都在赤水河邊,我處上遊赤水河鎮,她居下遊太平鎮,是赤水河養育了我們,此河與我們有不解之緣!懷著對母親河熾熱的感情,我們在網上收集了近百張赤水河美麗的圖片,藉以表達對母親河的崇敬和熱愛,同時以供熱愛家鄉熱土的人欣賞!在此,感謝那些攝影愛好者拍攝母親河圖片時付出的辛勞!也感謝你抽出一定時間來觀看此內容並為母親河點讚!謝謝!

  
       這是我美麗的家鄉一一敘永縣赤水河鎮,每當春暖花開的時節,四山的桃李樹花團錦簇、草長鶯飛,堪為人間仙境。此時,徘徊在萬花叢中,漫步於清清河邊,與鮮花為伴,與流水暢談,內心是何等的沉靜,何等的溫婉啊!


  

       這是連接川黔的赤水河鋼架橋,現已不知去了何方?她給我們留下了多少兒童時期的懷想!

  

這是家鄉赤水河邊的天鼓巖,地勢險要,一條小路從半巖上穿過,無任何護欄,半巖路邊有個溶洞,據說深不見底,小時與小夥伴們常通過這裡去名叫"江底"的地方砍柴,回來時常在此息腳,熱天洞口涼風習習,實是讓人暢快!

  

       這是"羊圈巖",清清的河水從巖腳下緩緩流淌,環境清幽,據老輩人說這是塊好地方,觀音娘娘在此養羊、打坐,保家鄉人代代平安!

  

       赤水河因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的壯舉以及流域內盛產茅臺、郎酒等佳釀而聞名中外,當代有贊"英雄河"、"美酒河"之譽。

  

       這是我妻子的家鄉國家歷史文化名鎮一一古藺縣太平渡古鎮,是川南獨有的山地古鎮。現存建築多為明清時期房屋。

驚豔的夜景

一九三五年毛主席指揮中央紅軍"四渡赤水",第二、第四渡都經過這裡,留下了大量寶貴的紅色遺蹟和革命文物。是一處旅遊的好去處。

  

      養眼的母親河秀麗風光,真是美不勝收!

  

       有點"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味道吧!

  

       真是"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啊!忘不了你母親河!

文字 何有才

相關焦點

  • 赤水河古名鰼水,追溯赤水河名稱的演變歷史
    赤水河,即赤水,為中國長江上遊支流,因河流含沙量高、水色赤黃而得名。古有赤虺河、安樂水、大涉水等名稱,赤水河奔騰蜿蜒在雲南、貴州、四川三省接壤地區。赤水河發源於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上遊稱魚洞河,東流至川、滇、黔三省交界處的梯子巖,水量增大,經貴州省畢節市的七星關區、金沙縣與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古藺縣邊界,進入貴州遵義仁懷市、習水縣、赤水市,至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匯入長江。全長近500公裡,流域面積2.04萬平方公裡。赤水河四分之三流域在大山中,所以赤水河是中國唯一一條沒有被汙染的長江支流。
  • 赤水河,為何能孕育醬酒的半壁江山?
    赤水河—中國醬酒母親河赤水河谷是一條醬酒谷,更是一條「黃金谷」,這裡聚集了醬香型白酒80%以上的產能,同時也包括了大部分的強勢醬酒品牌,以營收產出計,已達到幾千億元。這條神秘且名揚於四海的赤水河,平時水流乾淨清澈,但在下雨天的時候,就會變成赤黃色。
  • 大沽河史話:美麗的母親河——大沽河
    遠處的帆船由西海口順風緩緩駛進了大沽河,給大沽河增加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和一幅美麗的水墨畫。船上載著滿滿的鮮海蜇、魚、蝦醬,當船來到大麻灣橋邊就停下了。這時人們就從四面八方來爭購海鮮,我當時也拎著一個小竹籃去買胖海蜇,回家用大蒜一拌,非常鮮美可口。
  • 貴州赤水河古鎮產生的地理緣由和赤水河雨季為紅色的地質原因
    赤水美麗的磚紅色白堊紀地質區是風景區和世界遺產所在地。但是這一美麗富饒的地帶也是極其脆弱的,白堊紀地層較為鬆軟,極易坍塌,在各個支溝和赤水河與相匯之處便形成很多灘涂,這對於赤水河航運是不利的,因為這些地方都是險灘。
  •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52) | 解密赤水河的多重文化符號!
    在赤水河畔成長的他,對「母親河」有著深厚感情,了解赤水河、走進赤水河似乎是他與生俱來的本能。人們依靠著赤水河沿岸的山山水水安居立業,心卻始終像飄浮在空中的樹葉,對根源的疑惑讓他們產生了無處安放、無法歸屬的焦灼感。於是,譚智勇查閱眾多史籍,卻仍然尋根未果,千裡考察赤水河成為他必然的選擇。
  • 貴州省赤水河流域各地踐行「兩山...
    從那時到今天,對赤水河的保護措施不斷加強。  赤水河是長江流域一級支流中唯一無水壩的「原生態河」。為保護生態,近幾年,貴州省先後對赤水河流域實施了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探索建立了重點流域上下遊橫向補償和上下級縱向補償的交叉補償機制。
  •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13) | 赤水河上遊的護河人!
    從威信縣城扎西出發,要向南走21公裡的路程,到達一個叫二龍搶寶的地方,才與從鎮雄經過三落三出流過來的赤水河匯合,向下流去。這次「感恩紅色·走進赤水」的採訪活動,本來沒有採訪陶餘林的計劃。因為要沿著赤水河的流向,抵達雞鳴三省的三岔河,必須經過天險兩合巖,順著二龍搶寶過橋,經過鎮雄的花朗、堰塘、坡頭等地,才能抵達七星關林口鎮的雞鳴三省村。我們團隊中,沒有一個人走過這段路。
  • 赤水河上遊的護河人丨3省4市媒體赤水行實錄⑬
    扎西河原名九龍溪,是赤水河上遊的重要支流。從威信縣城扎西出發,要向南走21公裡的路程,到達一個叫二龍搶寶的地方,才與從鎮雄經過三落三出流過來的赤水河匯合,向下流去。陶餘林16年如一日,與護河隊員奔忙在赤水河上遊的扎西河。在陶餘林這群護河員的精心管護下,兩岸的山綠了,環境整潔了,扎西河的水清了,魚肥了,為赤水河上中下遊生態的良好保持,做出了不懈努力。可是,你們可能想不到,這群護河人,那麼多年來,均是義務的河道監管者,沒有領取過一分的報酬。問他為什麼沒有報酬,卻堅持了16年,而且還一直幹著這樣艱苦的工作。
  • 赤水河 --- 美酒河
    赤水河流域出美酒地方多位于于赤水河中遊河段,舊時赤水河航運的兩個貨物集散地茅臺鎮和丙安鎮民間更是酒坊連連、好酒雲集。因為舊時的赤水河是由川入黔再到滇三省地區貨物運輸的唯一水運通道:茅臺鎮是貨物集散航運的終點,丙安鎮則是航運中途必須的貨物轉運及商旅/船家必經的夜宿之地,故這兩個地方就成為了舊時赤水河航運中都無可替代的地位與作用。它們依託我國西南地區滇、川、黔三省歷史上唯一的貨物航運而人貨兩聚,因而鎮上客棧梯次鱗比,酒肆林立。白天商賈如雲,夜晚鶯歌燕舞,小鎮的美酒更是讓人流連忘返。
  • 赤水河,應是一條山清水秀的綠色河流丨3省4市媒體赤水行實錄㊸
    赤水河釀造了聞名世界的茅臺、習酒、郎酒等白酒。赤水河作為母親河哺育了沿岸的雲南、貴州、四川千千萬萬老百姓……。因此,赤水河被人們譽為英雄河、美酒河、美景河。赤水河裡生活著珍稀魚類,兩岸的森林裡生長著金絲楠木等珍稀名貴植物。據說,當年建設北京故宮時的一些木料就取材於赤水河流域。赤水河流域地貌複雜、山高谷深、河流縱橫,幹流流經雲南、貴州、四川多個縣市區。
  • 貴州仁懷:赤水河禁漁三年 今朝現鳥飛魚躍
    赤水河是我國迄今僅存的原生態一級支流,是長江上遊水生生物多樣性一個引以為傲的樣本。2017年1月1日起,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漁10年正式啟動。如今三年時間過去了,赤水河發生了美麗的嬗變,呈現出一幅水清岸綠、魚翔淺底、飛鳥雲集的美麗生態畫卷。
  • 貴州赤水河
    赤水河風景風景風景赤水河風景
  • 赤水河穿越時空的兩段傳奇
    從此,赤水河與長徵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成就了其在中國革命史上「英雄河」的傳奇。   在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之際,記者來到這條「英雄河」,憑弔先烈,並親眼目睹了赤水河在新時代的另一段傳奇。   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白酒產業得到了極大發展。赤水河這條在公元前135年因漢武帝稱讚「甘美之」的赤水枸醬酒而與美酒結緣的河流,煥發出蓬勃氣象。
  • 二郎鎮,赤水河明珠
    流淌在川南黔北的赤水河,從海拔1000多米的雲貴高原奔瀉而下,到了二郎鎮,海拔陡然降至400餘米,形成了千裡赤水河上一段優美神奇的河濱。赤水河曾是川黔滇三省的交通動脈,由於二郎灘至蜈蚣巖河谷窄小,灘多水急無法通航,二郎灘便成赤水河中遊物資集散地,為赤水河最重要的交通要道。特別是川鹽入黔,大量的船工、背夫和商人在此休息交易,久而久之聚集成鎮。鎮旺酒興,於是就有了郎酒。
  • 「赤水河樣本」的訴說
    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這對「孿生兄弟」的交纏糾葛,曾經存在於赤水河流域。 仁懷市茅臺鎮茅臺集團中華汙水處理廠,監測室的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廢水經處理後的氨氮和化學需氧量(COD)數據。 較真的廠長陳德龍並非茅臺集團員工,而是來自貴州省華源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第三方身份運營著茅臺集團的兩座汙水處理設施。
  • 雲南昭通威信縣六大措施護佑赤水河
    赤水河流域內耕地面積23.496萬畝,常年種植農作物29.71萬畝,其中:糧食作物25.48萬畝,經濟作物4.21萬畝,糧食作物以玉米、馬鈴薯、紅薯、小麥和水稻為主,經濟作物以蔬菜、油菜、烤菸為主。赤水河流域威信境內林地面積31萬畝,其中竹林面積8.6萬畝。
  • 解密赤水河的多重文化符號丨3省4市媒體赤水行實錄(52)
    這是明代詩人、貴州提學副使吳國倫《赤虺河》一詩描寫的赤水河。赤水河一帶山高谷深,風高浪急,逢大雨便泥沙俱下,河水渾赤。赤水河澆灌出的有機高粱原料、千百年來形成的微生物菌群、與周邊地勢共生而成的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共同醞釀了醬香酒獨特的口感。赤水河,最具代表性醬香酒便是茅臺酒。
  • 赤水河聯防治汙動真的
    在赤水河貴州段,上遊的畢節和下遊的遵義之間,常年存在著這種關係。  如何打破河流上下遊生態保護與經濟利益關係不平衡的格局?從2014年開始實施的赤水河流域水汙染防治生態補償機制,把上下遊護水的利益綁在了一起:若跨界水質不達標,上遊要給下遊補償,反之,上遊則享受到下遊的補償。從共飲到共護,赤水河流域水質持續向好。  「上遊是茅臺,下遊望瀘州,船到二郎灘,又該喝郎酒。」
  • 醉美家鄉赤水河之旅
    赤水河,顧名思義,是一條紅色的河流。據說赤水河有兩色,每年端午至重陽洪水季節,土壤中的礦物溶入水中,使得河水呈赤紅色,而枯水季節又恢復成青綠色。看似平靜的河水卻充滿著「紅色」的氣息。,這裡的河水如我的母親,每聽到赤水美酒河的聲音,就像聽到母親呼喚我,呼喚我趕緊回家,人在遠方,赤水河就是我思念母親的靈魂,
  • 郎酒之鄉二郎鎮,得名於二郎疏通赤水河的傳說
    郎酒關於二郎鎮名字的由來,當地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赤水河沿岸的百姓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這樣的生活很脆弱,赤水河一旦泛濫,老百姓就過不下去了。當地有個青年名叫二郎,為了改變家鄉的這種狀況,第一個走出大山,跨過赤水河,出外面訪名師,學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