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用航空網訊:2018年12月4日,在綿綿的細雨中,伴隨著飛機引擎的轟鳴聲,被業內稱為「墨鏡俠」的空客A350-900迅速滑向跑道,猶如一隻掠過海面的金燕,直衝雲霄。東航首架空客A350-900滿載著第一批旅客從上海虹橋國際機場出發順利飛往北京首都機場,這標誌著東航正式開啟了空客A350運營的新時代。
作為為數不多的擁有空客最新型機型的航空公司,東航在確保新機型為旅客帶去優質體驗的同時,也在為新機型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升上下足了功夫。提及保障空客A350飛機安全運行的幕後英雄,可能大多數人想到最多的就是機務維修人員,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豔陽當空還是傾盆暴雨,他們總是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但是在他們的背後,同樣也承載著東航技術工程師團隊巨大的心血,為他們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和服務後盾。
愛與飛機打交道的A350機隊「築路人」
今年34歲的鄭麟,是東航技術虹橋維修基地生產技術部的一名技術工程師。2008年,鄭麟進入東航開始從事飛機維修工作,這也是這個「80」後男孩夢想的開始。工作中,鄭麟為人踏實穩重,責任心強,具有很強的能力,很快便在工作中脫穎而出。2011年,鄭麟來到虹橋維修基地生產技術部,經過12年的培養和磨練,現在已成為了一名技術拔尖的工程師,更是成為了虹橋維修基地技術團隊的中堅力量。鄭麟常和自己身邊的同事說,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最重要的就是以敬業的態度熱愛自己的職業,而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我的性格比較沉穩,喜歡和飛機打交道,一門心思搞技術,你對飛機付出多少,「它」就會回報你多少。作為一名工程師想取得成功並不是比賽誰花的時間最多,而是看誰付出了更多的「思考」,一名合格的工程師不學習就是在退步。
東航引進空客A350前期,為了能夠儘快掌握新機型的相關技術知識,克服新機型帶來的沒有維修經驗以及運行數據等困難,鄭麟做了大量的先期準備。從德國漢莎培訓回來之後,他便馬不停蹄的進入到A350的保障工作中。由於是第一批參與出國學習A350的人員,鄭麟不僅要做好新機型的技術保障工作,同時還要做好新機型技術知識的傳授工作,這也不得不讓鄭麟倍感壓力。整理新機型相關技術資料,在筆記本上按照系統重新劃分、記錄,通過運用東航A350技術微信群,與各部門工程師積極溝通交流、總結經驗,這些工作常常讓鄭麟加班到深夜。然而,談起工作的鄭麟總是滔滔不絕,眼神中流露出對機務人特有的自信和熱愛,但當問起家人時,他卻沉默了許久。「兒子一直都是老婆在照顧的,我最怕小朋友問爸爸什麼時候能夠回家,回憶這12年的工作歷程,雖然自己的付出很多,卻從不後悔選擇這個職業,唯一遺憾的是虧欠家人的太多。但既然選擇了,我會堅定的走下去!」正如鄭麟所說,你對飛機付出多少,「它」就會回報你多少。東航A350機隊的有序運行也成了鄭麟最暖心的回應。
雖然A350機隊已在東航正式投入運營,但是在新機型運營的過程中,作為最先接觸A350飛機的東航技術虹橋維修基地也遇到了不少技術上的困難與障礙。和鄭麟一樣前期參與學習新機型的工程師們正堅守崗位,依託東航技術的平臺,積極與空客以及其他航空公司開展溝通合作,確保新機型各項技術狀態良好,同時也為兄弟單位總結了寶貴的經驗。
精益求精的A350機隊階段檢「領路人」
和鄭麟一樣,東航技術浦東維修基地空客定檢二車間的副主任黃昊也是一名「80」後工程師,同時也是第一批參與學習空客A350的工程師。2019年2月24日,東航技術浦東維修基地圓滿完成A350機型首次階段檢工作。此次工作不僅為春運提供了有效運力,也為新機型維護積累下了寶貴經驗。然而,作為此次A350-900機型階段檢工作領軍人的黃昊在接到「首做」任務後,心情卻是緊張而又興奮的,但是更多的是一如既往的從容不迫。他對自己所帶領的團隊有信心,對整個基地的保障更加充滿信心。
凡事預則立,在階段檢開工前的兩周,黃昊就帶領參與此次工作的各類人員,開始對相關工作開展準備,做到知己知彼。由於A350機型的手冊查詢與工卡拆解較之前其它機型有很大差異,單單這一項的工作量較往常翻了好幾倍,在全員共同不懈地努力下,終於梳理出了各項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困難和難點以及風險點,針對難點、風險點一一制定出對應的處置辦法和提醒管控措施,針對關鍵航材確認庫存量,針對專用的特殊的工裝設備操作使用提前了解熟悉,確保工作當日萬無一失。
在開工當天的工作現場,當各項工作都順利穩步推進時,區域負責人的報告打破了「寧靜」:左起落架前下鎖作動筒發現有滲油情況。經過進一步檢查,滲漏的標準雖在手冊標準範圍之內,但是黃昊並沒有因此放過,而是與項目經理一起按以往作動筒由滲漏到漏的演變過程研判,果斷決定立即更換作動筒,以保證定檢出場維修品質,避免因此隱患而增加航班延誤的潛在風險。同時黃昊對原工作計劃進行了調整,以確保整個工作進度和質量能按時按質完工。隨著發動機試車的轟鳴聲響起,浦東維修基地圓滿完成對首架A350機型的首次階段檢工作。
一線生產保障之餘,黃昊還主動挑起了帶教新機型維修人員的培訓工作,一疊疊厚厚的項目清單、一張張詳細的帶教科目,都是他案頭必備的材料。在白天他需要完成繁重的日常生產任務,到了晚上,他趁著A350飛機有限的停場時間,去航線上進行OJT帶教工作,為浦東維修基地新機型維修人員的培養默默著做著貢獻。
敢啃硬骨頭的A350機隊「探路人」
孫鄒濤,東航技術工程部的一名空客飛機系統工程師。1988年出生的他自小便對機務這個職業有著濃厚的興趣。2010年,孫鄒濤經過4年中國民航大學的專業學習,如願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機務。短短幾年的時間,孫鄒濤就晉升為了一名一線放行人員,成為放行人員的喜悅並沒有使孫鄒濤鬆懈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而是更加努力。很快,他又從一名放行人員來到東航技術工程部成為了一名系統工程師。角色上的轉變也讓孫鄒濤更加堅定了要以全新的姿態去迎接自己全新的挑戰。
作為東航技術工程部首批參與學習空客A350新機型培訓的一員,孫鄒濤先後前往北京以及法國土魯斯參加了為期2個多月的理論學習與實作培訓。回到工作崗位後,孫鄒濤顧不上別的,馬不停蹄開始對自2014年至2018年A350運營以來的所有廠家歷史文件進行評估。在東航引進空客A350前期,擁有這款機型的國內航空公司少之又少,因此新機型在國內缺乏大量運營經驗也成了孫鄒濤梳理文件工作中的攔路虎。面對大量的歷史文件,孫鄒濤可謂是一入文件深似海,從此夕陽是路人。他和參與A350引進工作的工程師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卻不能歸,常常為理清一段歷史信息文件而工作到深夜。
不僅僅是歷史文件的評估,由於空客A350的高度電子集成化,在新機型引進前,孫鄒濤同時還要制定好大量維修工作單卡、E化手冊以及培訓手冊等相關維修配套工作,確保一線維修人員能在新機型引進後,有效、可控地進行維護工作,保障飛機安全平穩的運行。2018年11月30日,東航首架A350順利抵達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並在隨後的4天內順利完成取證,正式開始了它的東航之旅。對於孫鄒濤來說,東航A350的正式上線就像是送給剛剛而立之年的他的一份大禮,但是在孫鄒濤心裡,同樣也有一個小小的遺憾,那就是幾個月來都沒能聽到4歲大的女兒喊他一聲「爸爸」。
成為機務的這麼多年來,孫鄒濤既有興奮、激動之情,也有陷入迷茫時的困惑。孫鄒濤曾說,我是團隊的排頭兵,身上的擔子重,如果我的工作有任何疏漏,那就不單單是一架飛機的問題,而是整個機隊的問題,我必須要有責任心,要以最嚴謹的態度去處理每一項工作。經歷過興奮,經歷過迷茫,如今的孫鄒濤更加堅定了自己選擇的道路,他在自己平凡而又重要的工作崗位上與東航技術的每一名工程師們共同拼搏,踐行夢想。也正是無數個像孫鄒濤這樣的工程師的默默付出,為東航A350新機隊的運營之路打下了最為堅實的基礎。
作為東航全新一代旗艦機型,空客A350的引進就好像是為東航的「黃金十年」獻上了一份大禮。在東航即將邁入下一個十年的新起點新徵程上,全新的機型也意味著全新的發展機遇。近年來,東航技術緊跟東航發展步伐,不斷加大自身改革力度,積極推動技術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在轉型發展的過程中,東航技術也不斷湧現出一批像鄭麟、黃昊、孫鄒濤這樣的高技能人才,每一次重大保障,每一次緊急排故,每一次普通的放行工作都離不開他們專注的身影。藉助他們的力量,東航技術也將更好的為東航「輕、盈、悅」的新一代空中服務理念打下更為堅實的保障。同時,也讓我們向那些奮戰在一線的機務維修人員以及東航技術的每一名工程師致以最誠摯的敬意!